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赵恩俭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2):2-6
痢疾与腹泻虽然都是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古今中外对它们的命名、诊断条件方法等等,有一些不同的说法、见解。在古代,例如《内经》上称痢疾为“肠癖”,属于《内经》说的“辟积”的一种表现。称腹泻为“泄”或再分为“飧泄”、“洞泄”、“濡泄”等等。这是“医经”家之说。 相似文献
2.
<正> 一、脾胃功能重要性 脾与胃为表里,脾有益气、统血、输化水谷的功能,又是人体水液代谢之枢纽。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如《难经》说:“脾助胃气。主化水谷。”二者各司其职: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脾喜燥,胃喜润。在正常情况下,升降助调,燥湿相济。脾健胃和,将人体摄入的饮食加工变化而成精微,输布全身。《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是一个运化水谷,供应营养的仓库。当然人体整个消化代谢过程并不是脾胃单独进行的。还有其他脏腑的配合。如脾胃功能来源于肾中命门相火,《景岳全书》中指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 相似文献
3.
4.
钱会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4,33(5):1-3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泄泻的论述,如“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肺脉……小甚为泄”,这些论述阐释了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泄泻临床上大致分为两种,即暴泻和久泻.暴泻多为时令之邪或饮食所伤,发于夏季者多,有一定的季节性.久泻则由暴泻失治而致损伤脾肾者,例如慢性肠炎的泄泻,更为常见,这些发作无季节性,遇起居、精神等不适,更易发病. 相似文献
6.
暑湿泄泻的病因多为胃肠湿热为患 ,清热利湿 ,苦寒燥湿 ,清暑化湿为治疗常法。此外根据笔者临床观察 ,清肃肺胃亦至关重要 ,在上述诸法中加入石膏 ,往往收效更佳。雷少逸《时病论》曰 :“暑热下逼 ,先伤乎上 ,夫五脏之位 ,惟肺最高 ,……且暑中有火 ,肺体属金 ,火未有不克金者也”。盖肺主气为水之源 ,肺受暑热所伤 ,治节无权 ,敷布不能 ,水谷精微直趋下行 ,泄泻乃作。若肺胃清肃 ,水道通调 ,一身治节之令行 ,脾得肺胃之气助 ,转输复常 ,中湿可运 ,邪热乃除 ,泻亦遂瘥 ,因而清肃肺胃 ,保护津液实为治疗暑泻之重要措施。至于清肃肺胃的药物当… 相似文献
7.
吴秋玲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5):32-33
《内经》理论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疾病诊疗体系,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了依据。《内经》理论中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外邪;或内伤情志、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大小肠,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谷混杂而下而发生泄泻。《内经》并未提出治疗泄泻具体的方药,但《内经》阐明了泄泻合并其他病的治疗原则,对泄泻的治疗,首先辨清其病机的寒热虚实,并注重治病求本。现代中医对泄泻的认识多是在继承《内经》有关泄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慢性泄泻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从其漫长的病期看来,所谓久病必虚,易耗伤正气,治法往往偏重于“扶正”。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因为正虚,实滞亦不易及时转化清除,临床上常常出现所谓“虚中夹实”的见症。此时如果没有掌握好“祛邪”与“扶 相似文献
9.
丁东婧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4):10-10
万全(约1488~1578年),字密斋,明代罗田县(今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人),祖传三世名医,至密斋医术更精,著书立说,被誉为当时的“医圣”,是我国十六世纪中叶伟大的临证医学家之一,在我国医学史上以儿科、妇科、痘疹等享有盛名。万氏方药简便对症,效验价廉实用,祖传十三方,屡试屡验。 相似文献
10.
黄芩正气胶囊治疗湿蕴脾胃型泄泻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由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脾肾虚弱等致使脾胃运化功能紊乱,传导失司引起的常见病.西医诊断为感染性腹泻,多予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反复使用、滥用易导致耐药性和毒副反应.我们用黄芩正气胶囊治疗湿蕴脾胃型泄泻获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杲脾胃观重视脾胃元气在人身的主导地位;强调阳气当升,阴火糟粕当降;病因病机重视元气虚损为病;症以倦怠乏力、纳呆食少及阴火上冲诸症为主;治疗要点在于益气升阳,重视脾胃阳气的上升,脾胃多同治。叶桂脾胃观在李杲的基础上,重点阐发了脾宜升而胃宜降,脾以气为主而胃以阴为要;病因病机着重阐发了脾胃阴阳病证之异同;明确胃阴不足之典型表现为饥而不欲食;治疗要点在于甘凉濡润以养胃阴、降胃气,力主脾胃分治。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云母粉对脾虚泄泻大鼠淀粉酶、木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观察中药云母粉对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经典大黄致大鼠脾虚泄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大剂量云母粉组,小剂量云母粉组和思密达组,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尿淀粉酶活性和D-木糖排泄量。结果:大剂量云母粉组尿淀粉酶活性和D-木糖排泄量和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云母粉能明显改善大黄致脾虚泄泻大鼠的尿淀粉酶活性和肠吸收功能,可用于脾虚泄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为主症的小儿常见疾病 ,临床上引起本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多由外感六淫或内伤饮食 ,损伤脾胃所致。我们以健脾利湿法为主 ,自拟参苓白术葛芩止泻汤化裁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兹报告如下 :1 寒湿泻 由于寒邪犯脾胃 ,证见感受寒凉 ,面色苍黄 ,泻清稀水便 ,伴呕吐、恶寒发热、小便不利、腹痛肠鸣 ,舌苔白腻 ,指纹青滞或浮红紫。此证属外感寒湿 ,治宜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药用太子参、苍术、陈皮、白术、泽泻、茯苓、厚朴、藿香、苏叶、苡仁、车前草、半夏 ,方中以苏叶、藿香健脾利湿为主 ,用苍术、苡仁、茯苓、… 相似文献
16.
泄泻又称腹泻,以粪便稀薄、水样便、腹痛、呕吐、腹胀等主要症状,现代医学称急性肠胃炎、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多见,泄泻在病变上虽与脾、肾、胃、肠有关,在病因上呈也有多种,通过综合辨症有以下几个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小儿腹泄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转变快,根据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易于转变,易于康复的生理病理特点,中医辩证属于脾胃虚寒泄泻。和食滞泄泻见绿色大便者,用自制验方焦三仙加味治疗20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现将在1993年9月~1998年9月间收治原发性肝癌756例中有慢性泄泻的242例作一临床分析。1 一般资料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泻242例,男215例,女27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9岁。有肝病史189例,均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断诊治规范》。分别作甲胎蛋白(AFP)制定、B超、肝CT、大便常规镜检,部分病例作钡剂灌肠检查,排除胃、肠肿瘤及溃疡性结肠炎。AFP>400Hg/L198例,转氨酶(ALT)40~120u/L178例,谷氨酰转肽酶(γ-GT)>300u/L202例,碱性磷酸酶(ALP)>50u/L147例。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32例,植物细胞53例,粘液+~168例,脂肪球+~43例。2 … 相似文献
20.
邵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3):196-198
泄泻是中医的一个病名,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便下完谷不化为特征的疾病。夏秋季节是本病的发病高峰,现将近年来泄泻的中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