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 ,属拟交感胺类中枢兴奋剂 ,长期滥用极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 ,精神依赖比躯体依赖强烈而突出 ,并可导致精神障碍。使吸食者出现强烈的觅药行为 ,使其易激动 ,过度兴奋 ,出现暴力行为 ,多语、失眠、焦虑、抑郁、幻觉等症状。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我治疗中心从 1997~ 2 0 0 0年共收治八例甲基苯丙胺依赖引致精神障碍 ,全部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都是以好奇、寻求刺激为主要吸食原因 ,其中男 6例、女 2例 ,年龄在 2 0~ 39岁。职业 :渔民 4例、无业者 3例、司机 1例、滥用时间 3~ 14个…  相似文献   

2.
缪义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2025-2025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2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与护理。结果:18例病愈出院,8例显著进步出院。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与情绪变化,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及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春霞 《黑龙江医学》2008,32(6):468-468
目的针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病人进行有效护理,使之早日康复,回归社会。方法对该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病人采取全面护理,全程跟踪随访。结果病人精神症状消失,远离毒品,疾病未再复发,顺利回归社会。结论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的精神障碍病人的准确评估,康复期做好病人及家属恰当到位的心理工作及健康指导及病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1病例 患者男,45岁,商人,于2007年5月22日人院。患者于2002年起因自觉精力不济,开始间断服用甲基苯丙胺,最大剂量达1000mg/日,后逐渐成瘾,停服则感乏力,烦躁不安,抑郁,服后症状能很快缓解。2005年2月突然出现胡言乱语,无端猜疑其妻有外遇,称家中电话、灯、  相似文献   

5.
1 病例 患者男,45岁,商人,于200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起因自觉精力不济,开始间断服用甲基苯丙胺,最大剂量达1000 mg/日,后逐渐成瘾,停服则感乏力,烦躁不安,抑郁,服后症状能很快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甲基苯丙胺导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研究。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甲基苯丙胺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正常人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并且分析患者的精神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以及总分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强迫、敌对、恐怖以及偏执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和兴奋、冲动所占比例最大,达到82.50%(66/80),其次为食欲下降53.75%(43/80)、被害妄想41.46%(34/80)、嫉妒妄想和抑郁各为36.25%(29/80),对低为感知综合障碍,仅为7.50%(6/80)。结论甲基苯丙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症状为主,伴有躯体依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56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在给予补充能量、维生素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利培酮、丙戊酸钠、氯硝西泮等治疗.第二组给予补充能量、维生素及氯硝西泮支持治疗,并采用PANS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予以评定.结果:PANSS量表检查表明,第一组在治疗前后及与第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肯定,可快速控制病情,减少护理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的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服用奥氮平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BPRS总有效率为97.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利培酮对照.方法 将60例已诊断的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利培酮联用帕罗西汀,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每组各30例.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对焦虑抑郁控制较好,胃肠道反应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利培酮联用帕罗西汀与单用利培酮疗效相当,但利培酮联用帕罗西汀对有焦虑抑郁等症状控制较好,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杜万君 《中国医刊》2007,42(2):25-27
有文献报道,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非法制造和贩卖在世界各地迭起,随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滥用人群,形成了一个新的毒潮。受此影响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的种类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而以中枢神经兴奋剂滥用人群的增多更为明显,不断有缉获贩卖冰毒、摇头丸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精神状况检查及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对 30 0例海洛因依赖者及 2 0 0例对照进行诊断。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现症为 34 .7% ,成瘾前为 2 0 .3%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0 .5 % )。海洛因依赖者合并的精神障碍主要为抑郁症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结论 海洛因依赖易合并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单用与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培酮)与治疗组(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每组各34例。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病性状态和抑郁、焦虑情绪,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氯丙嗪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②方法将68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设分为研究组(氟丙嗪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各34例,疗程均为3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8项)、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③结果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BPRS总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各个时点的BPRS总分和BPRS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显效率为67.65%高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总分在治疗各个时点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氯丙嗪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优于利培酮,两组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依赖伴发精神障碍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3 3岁 ,因吸食海洛因 8年伴发乱语、疑人迫害、行为异常 1月 ,于 2 0 0 1年 6月1 1日入院。入院 1月在无明显原因下出现失眠 ,即使加大海洛因的吸食量也无法入睡。 3天后出现紧张害怕 ,声称住处被辑毒干警包围 ,要抓她。家人为其准备的水、饭均疑有毒药 ,自己动手做的菜饭才吃。认为周围邻居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别人谈话都是在议论她 ,洗澡时听到有人笑她 ,偷看她。生活不能自理 ,不管家务。但每日仍吸食海洛因 0 .5g,分 4次服用。因在家中无法管理而送入我院治疗。入院前饮食少、二便正常 ,睡眠差 ,无冲动消极行为。既往身体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文拉法新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重复滥用情况分析.方法42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联合文拉法新治疗)对照组(奥氮平治疗组)疗程6周,六个月随访.采用BPRS量表评定严重程度,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同时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疗效为研究组91.8%,对照组64.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个月随访重复滥用情况研究组为8.4%,对照组为24.7%.结论奥氮平联合文拉法新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与单用奥氮平相比疗效更好,且安全,可预防重复滥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依赖时间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空间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理旋转任务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35例)和正常被试者(30例)的空间认知能力进行研究,根据依赖时间长短将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分为2组(依赖1年组16人,依赖3年组19人),要求被试者判断不同旋转角度手/足图片中肢体的左右,并记录3组被试者的反应时与正确率.结果 同正常被试组相比,2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反应速度与正确率均下降,依赖1年组在心理旋转角度为0°[(1469±318) ms]和180°[(1718±412)ms]的反应时、依赖3年组在心理旋转角度为0°[(1466±243) ms]、60°[(1497±294) ms]和180°[(1708±288) ms]的反应时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依赖甲基苯丙胺会损害依赖者的空间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靖 《河北医学》2014,(4):668-670
目的:探讨论证酒依赖临床与头颅CT脑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90例酒依赖患者与76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并对临床与头颅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酒依赖患者脑室及脑沟宽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饮酒持续时间与脑结构异常有密切关系。结论:酒依赖患者脑萎缩程度与饮酒量、饮酒时间及临床症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于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存活、可塑性及损伤后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阻止甲基苯丙胺诱导神经元死亡.阐述了甲基苯丙胺毒性作用机制,BDNF生理作用及BDNF在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中作用.BDNF在甲基苯丙胺依赖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BDNF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和戒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在我国近年来明显增加,酒精对身体的危害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医学界的重视。戒酒甚难,众所周知,酒依赖者戒酒屡屡失败存在各方面问题。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科学的护理,现将如何做好住院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提出以下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酒依赖者脑卒中急性期精神障碍的发生特点,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73例男性酒依赖者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精神障碍进行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精神障碍的总发生率为53.42%,高于对照组的37.78%(P<0.05),其中观察组情感障碍、幻觉和妄想的发生率分别为43.84%、20.55%和13.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4%、5.19%和3.70%(均P<0.01)。提示酒依赖者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部分精神障碍是由慢性酒中毒和/或戒酒综合征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