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卵母细胞分为新鲜组(存活卵数243个),玻璃化冷冻组(解冻卵数282个),左卡尼汀高、中、低剂量(2.0、1.0、0.5 g/L)组(解冻卵数分别为285、280和279个)。观察各组卵母细胞中GSH含量、ROS水平以及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结果:5组卵母细胞GSH含量、ROS 水平及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881.290、182.760及χ2=113.361、21.560、16.660、9.667,P均<0.05)。与新鲜卵母细胞比较,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中GSH含量降低,ROS水平升高,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均降低( P<0.05)。左卡尼汀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中GSH含量,降低ROS水平(P<0.05);高剂量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存活率( 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改善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高尔基体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布雷菲德菌素A(Brefeldin A,BFA)处理小鼠未成熟,成熟卵母细胞,利用特异性标记物阻COP标记高尔基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FA处理对高尔基体产生的影响;同时。观察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未成熟/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孤雌激活率、体外受精率及2-细胞率。结果GV期卵母细胞经BFA处理后,高尔基体的形态和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其体外成熟率(2.5%)与对照组(70.4%)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1);洗掉BFA后,其体外成熟率(67.2%)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成熟卵母细胞经BFA处理后。其体外受精率及2.细胞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正常进行需要高尔基体主导的膜运输。而体外受精和受精卵卵裂过程中不需要功能性的高尔基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IUGR)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D-1R)表达的变化及其在组织和细胞中的定位。方法 将21只SD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9只。钳夹实验组孕鼠双侧子宫动、静脉20分钟,建立宫内发育迟缓动物模型。对照组仅作开腹和关腹术。两组均于孕22天剖宫取出胎鼠,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孕晚期胎鼠肝脏和肺组织中IGF-1R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胎鼠的体重、身长及胎盘、肝、肺组织重量按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胎鼠肝脏IGF-1R表达面积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平均灰度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胎鼠肺组织IGF-1R表达面积也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平均灰度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内发育迟缓时IGF-1R在肝脏和肺组织的表达增加,可能是机体对IGF-1降低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613枚和裸卵(DO)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纽;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纽。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在IVM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成熟后,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组行第2或第3天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结果:OCC: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IVM组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9.5%、74.3%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及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IVM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超促排卵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超促排卵组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4.5%)和孕晚期组(72.7%),(P〈0.05和〈0.01)。3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同样具有发育潜能;孕晚期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松弛素B和解冻程序对玻璃微细管法(GMP)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小鼠MII期卵母细胞为模型,研究冷冻前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不同解冻程序对小鼠卵母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随后对经GMP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直接进行培养以检测冷冻是否诱发孤雌发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率没有显著差异(89.3%vs91.3%.44.0%vs40.4%,30.0%vs27.7%,4.0%vs6.4%;P〉0.05);采用连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间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57.4%vs40.4%;P〈0.05),且前者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也相对较高f40,2%vs27,7%,14.5%vs6.4%;P〉0.05)。冷冻复苏后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率稍高于未经冷冻的卵母细胞(17.1%vs3.2%;P〉0.05)。【结论】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对MII期小鼠卵母细胞的GMP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没有影响:采用连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能明显提高复苏后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松弛素B和解冻程序对玻璃微细管法(GMP)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小鼠MII期卵母细胞为模型,研究冷冻前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不同解冻程序对小鼠卵母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随后对经GMP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直接进行培养以检测冷冻是否诱发孤雌发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率没有显著差异(89.3%vs91.3%.44.0%vs40.4%,30.0%vs27.7%,4.0%vs6.4%;P〉0.05);采用连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间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57.4%vs40.4%;P〈0.05),且前者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也相对较高f40,2%vs27,7%,14.5%vs6.4%;P〉0.05)。冷冻复苏后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率稍高于未经冷冻的卵母细胞(17.1%vs3.2%;P〉0.05)。【结论】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对MII期小鼠卵母细胞的GMP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没有影响:采用连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能明显提高复苏后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挑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受精(IVF)培养体系。方法 90例(91个周期)接受IVF/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技术治疗的患者,卵母细胞的IVF及胚胎的体外培养分别采用GⅢ体系(A组, 51周期, )和Quinn体系(B组,40周期)。结果 A组和B组分别获得683枚和652枚卵母细胞,IVF后,受精率分别为63 .25% ( 432 /683 )及66 41%(433 /652),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体外培养24h后,A组414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5. 83% ( 414 /432 );B组397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1 69% (397 /433) ,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继续培养,行第3天胚胎移植,A、B两组分别获得优质胚胎220及140枚(53. 14%和35. 26% )。最终,A组共有26例获得临床妊娠,B组15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0. 98%和37. 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另外,B组中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IVF周期与ICSI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而A组中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48. 97%和63 .11%, 45 .71%和56 25%,P<0 05),受精率和卵裂率方面两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Quinn系列似乎有助于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而GⅢ体系更有利于胚胎的早期发育及后期的着床方面。对于GⅢ系列采取ICSI授精方式似乎更能提高试管婴儿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轴系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0例轻度肥胖,17例中度肥胖,13例重度肥胖,25例正常儿童用放射免疫及免疫放射法检测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值。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肥胖组儿童运动后GH值较对照组显性降低(P<0.01),IGF-I值较对照组显性增高(P<0.01或<0.05)。运动前后GH及IGF-I差值较对照组显性降低(P<0.01),中度肥胖GH值比轻度肥胖显性下降(P<0.01),重度肥胖GH值比中度肥胖显性下降(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GH分泌减少,IGF-I值升高,且对运动激发试验反应迟钝。GH分泌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胡丽芳 《河北医学》2015,(6):917-9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s)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EMs的患者(其中Ⅰ期14例,Ⅱ期16例,Ⅲ期22例,Ⅳ期16例)为EMs组,选取60例非EMs患者(包括卵巢囊肿、输卵管结扎及不孕症行腹腔镜检查的患者)为非EMs组,另选取60例行妇科检查的正常妇女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 VEGF、IGF-Ⅰ水平。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 ROC )分析VEGF与IGF-I在EMs患者中应用价值。结果:EMs组患者血清VEGF、IGF-I水平显著高于非EMs组及对照组( P<0.05),而非EMs组与对照组血清VEGF、IGF-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VEGF、IGF-I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 P<0.05)。经ROC分析显示,VEGF联合IGF-I检测时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各单项检测( P<0.05)。结论: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升高与EMs的发生及病情的进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在EMs患者中可能通过协同表达促进病情的发生发展。通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有助于对EMs患者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距原发灶5cm以上胃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标本进行IGF—Ⅰ,IGF—I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IGF—Ⅰ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对照组(P〈0.05)。切缘组织和对照组中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TNM分期中Ⅰ,Ⅱ期及Ⅲ,Ⅳ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侵及全层组及侵及全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胃癌组织IGF—IR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对照组(P〈0.05)。切缘组织和对照组中IGF—IR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TNM分期中Ⅰ,Ⅱ期及Ⅲ,Ⅳ期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Ⅰ,IGF—IR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且均参与了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在乳腺癌患围手术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乳腺癌患手术前后血、尿及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匀浆液TGF-α和IGF-Ⅱ的水平。结果 乳腺肿瘤组织TGF-α、IGF-Ⅱ较癌旁组织均明显增高(P<0.05);血清TGF-α手术前后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术后较术前表达水平显升高(P<0.01),IGF-Ⅱ无变化;尿液IGF-Ⅱ术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趋于正常(手术前后比较P<0.05),TGF-α无变化。结论 TGF-α及IGF-Ⅱ在乳腺癌患围手术期的表达异常,对于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兔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兔成骨细胞分离培养,取第2代成骨细胞分别与0.1ng/ml,1ng/ml,10ng/ml,20ng/mlIGF-1培养,培养24、36小时后行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IGF-1与成骨细胞培养24、36小时,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GF-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GF-1浓度为0.1、1、10ng/ml,各组之间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1对成骨细胞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在0.1-10ng/ml范围,存在浓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住症(EM)患者腹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雌二醇(E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I(sICAM—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变化。方法研究组中选择EM患者29例分3组,EM组29例,(Ⅰ-Ⅱ期)10例为早期病例组,(Ⅲ-Ⅳ)19例为晚期病例组。同期正常对照者10例(对照组)。MDA用化学方法、SOD用酶学方法、sICAM—I、IGF—Ⅰ、IGF—Ⅱ和E2用ELISA方法检测其含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液中SOD、MDA和E2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5);早期病例与晚期病例腹腔液中SOD、MDA和E2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0.05、P〉0.05)。研究组中的EM组和早期病例组与对照组腹腔液sICAM水平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0.05);研究组中的EM组和晚期病例组与对照组腹腔液IGF—Ⅰ水平比较差异存在极显著性(P〈0.01、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液IGF—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0.05、P〉0.05)。结论提示内异症的发病与氧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同时E2、sICAM11、IGF—I、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住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双输卵管切除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立红 《柳州医学》2006,19(3):133-134
目的探讨双输卵管切除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双输卵管切除患者接受IVF-ET32个周期为观察组。选择25例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患者行IVF-ET30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卵巢大小、平均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受精率、卵裂率两组无差异性(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虽有影响,但对卵裂率、受精率无影响,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有帮助。可改善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对58名肥胖儿童和55名对照儿童测定其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结果:肥胖组儿童TG,LDL-C,LDL-C/HDL-C,V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HDL-C/TC却低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TC浓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儿童apoA 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apoB100,apoB100/apoA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9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质代谢出现紊乱。  相似文献   

16.
人卵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15个用药物诱导周期和21个自然卵泡发育周期的妇女抽吸了175个卵泡的卵泡液,获得不同成熟度的卵母细胞74个,孵育后以丈夫或供者的精子体外授情,共得受精卵42个,受精率为56.7%,34个发生卵裂,发育至2-细胞至桑椹胚阶段,体外受精卵裂率为45.9%。卵母细胞以成熟度分类,中间状态卵的体外受精率(76.2%)及卵裂率(64.3%)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激素与衰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小剂量甲状腺激素(TH)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 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选择52例老年人作为治疗组,选择52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TH、性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老年治疗组每天口服甲状腺片12mg,对照组每天口服安慰剂,连服6个月后复查以上检查,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治疗组的衰老症状明显好转;老年治疗组的衰老症状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老年治疗组TH水平明显升高,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性激素、IGF-1也有一定改变,与老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以上各项指标与老年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甲状腺素的副作用。结论 用小剂量TH治疗老年人,能改善衰老的症状,提高TH、性激素和IGF-1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哮喘、肺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喘支60例、哮喘40例、肺炎20例年龄1-4岁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液标本进行红细胞C3b(RBC-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检测。结果:小儿肺炎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RBC-C3b受体花环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RBC-IC花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喘支急性期RBC-C3b受体花环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RBC-IC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哮喘急性期RBC-C3b、RBC-IC较对照组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本试验对小儿喘支、哮喘、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为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山羊卵泡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能力。方法收集不同大小山羊卵泡的卵母细胞,分3组进行体外培养。Ⅰ组:卵泡直径≥5.0mm;Ⅱ组:卵泡直径3.0~4.9mm;Ⅲ组:卵泡直径〈3.0mm。观察各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3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与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分别为53.8%和28.6%,均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均P〈0.01)。结论在进行山羊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时,卵泡直径≥3mm的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潜能较卵泡直径〈3mm的卵母细胞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的改良及研究。方法选取昆明小鼠50只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培养液的不同将50只小鼠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5只。A组采用低糖细胞培养基(DMEM)培养,B组采用含15%~20%胎牛血清的人类输卵管液培养,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比较两组的体外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A组小鼠的体外受精率(71.4%)、正常受精率(65.7%)及卵裂率(89.1%)与B组(67.6%、68.1%、8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的优质胚胎率(31.7%)和可移植胚胎率(56.1%)均优于B组(25.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6、10.17,P〈0.05)。A组小鼠的妊娠率(23.3%)低于B组(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P〈0.05);但A组小鼠的活产率(17.8%)稍低于B组(1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糖DMEM培养液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的研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