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行高通量透析且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1例,按年龄分为两组:年龄≥65岁的老年组(79例)和年龄<65岁的非老年组(62例),血液透析频率为3次/w,4 h/次,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在此期间的住院情况和死亡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老年组住院例数较非老年组明显增高(P<0.01),年住院率较非老年组亦明显升高(P<0.05)。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呼吸道感染及血管通路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前4位原因,老年组年死亡率为164.55人次/1 000患者年。心血管事件是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论老年组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例数、住院率及死亡率较非老年组患者明显增高,心血管事件是老年组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发生机制复杂, 预防和治疗亦较为困难, 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为提高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认识, 规范其诊断与防治,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专家组基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 经过多次讨论修改, 制定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 内容包括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诊断标准、临床管理及防治流程。共识形成后计划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 并在适当的时机升级为指南。  相似文献   

3.
陈民香 《内科》2008,3(2):187-188
目的通过分析并发症与患者的年龄、透析的时间以及透析次数的关系,探讨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96例血液透析(HD)患者,均使用费森尤斯4008B型机,采用费森尤斯F16透析器及碳酸氢盐透析。一般每周2—3次,每次时间4—5h,血流量200—250ml/min。结果本组9860例次中发生各类并发症304例次,其中老年组(〉60岁)176例次,发生率为57.9%;非老年组(≤60岁)128例次,发生率为42.1%,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症状性低血压是HD主要并发症,高血压也是常见的并发症,老年组患者基础病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多,存在动脉硬化症,因此并发症相对多一些。对老年患者可选择血液透析滤过(HDF),可以改善对透析的耐受性和提高心血管的稳定性,使血压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和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8例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另选10例相同的病人作为对照组,仅使用低温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透析时的低血压发生率、超滤量、透析中的最低收缩压和最低舒张压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透析前后的血压、血尿素氮浓度及血肌酐浓度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进行治疗,能有效防止因低血压而补充血容量致容量负荷过多,避免因严重低血压终止透析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总结121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转归及死亡相关因素,对比观察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透析疗效。结果缺血性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药物性肾损害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前三位病因,老年组的透析充分性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多元回归表明低蛋白血症及C反应蛋白升高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继发性肾脏疾病成为老年人尿毒症的主要病冈,营养小良及炎症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并根据情况确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分期给予患者血液透析,并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概率。结果该次研究中,血液透析总次数为3 256例次,其中,有756例次发生了低血压(23.2%),造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包括在进行透析时超滤量过高、患者耐受的最低体重即干体重设置不合理、患者的进食时间不合理及进食量太多、透析环境温度偏高、患者本身存在低血糖现象、患者贫血及有低蛋白血症。结论具有整体性规范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患者透析之后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324·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0年第21卷第3期 20001961老年与青年终末期肾病用血液透析治疗临床对比分析/张小文刀中原医刊一1卯9,26(了。)一l~3 观察老年组39例,青年组45例,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血压、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心衰、心跳骤停均为老年组高于青年组(尸<0.05),而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则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5)。死因老年组为心脏病和终止透析高于青年组(P<。.05和。.01),脑血管意外、感染、恶性病变和恶病质所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指出老年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应早于青年人,在出现严重心脑血…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复杂,预防和治疗亦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为提高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认识,规范其诊断与防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专家组基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制定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3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血液透析期间各项指标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血压异常的主要因素在于透析年限,在患者透析治疗玉1年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3.66%,高血压的发生率22.06%;在治疗1~3年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1.55%,高血压的发生率13.89%,在治疗3~5年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2.16%,高血压的发生率7.71%,在治疗5年以上时,其低血压的发生率为66.44%,高血压的发生率13.24%,随着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越长,患者血压影响情况的发生率越高;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流量等指标对低血压异常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加,其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血液透析当中出现的低血压症状与超滤率存在相关性。在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治疗时,需要注重透析年限对患者血压异常情况的影响,并且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和处理患者低血压情况,加强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与肝硬化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6月1日-11月30日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因肾衰竭而维持血液透析且HBsAg阳性的患者23例,根据是否进展至肝硬化,分为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分析2组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慢性乙肝组共进行血液透析975例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病因,探讨针对主要病因进行个体化透析治疗在降低低血压发生率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21例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分析,前1个月收集低血压患者的病因资料,第2个月为调整分析期,运用柏拉图分析法结合鱼骨图解析,找出低血压主要病因,针对主要病因进行宣教及调整治疗方案;第3个月再次统计低血压发生率及具体病因,比较干预治疗前后低血压发生率及病因的变化.结果 低血压主要病因是脱水量/干体重>5%、糖尿病、透析过程中进餐、透析前不合理服用降压药物等,21例患者干预前后2个月共行血液透析534例次,干预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7.7% (39/260)和3.3%(9/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多出现在透析后3小时.结论 对不同患者寻找低血压病因,针对主要病因进行重点宣教及个体化透析,可明显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我院近两年来对30例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原因为超滤量过大及透析液钠离子浓度过低、透析中进食或透析液温度过高及疾病所致.低血压以透析2h后发生率最高,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发生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高龄患者、透析过程中大量进食等都是易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因素.结论 透析间期避免体质量增加过多,设定合理的干体重,积极监控和预防血液透析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其他引起低血压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甲状旁腺激素和生化指标水平,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组患者糖尿病肾病所占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使用维生素所占的比例低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甲状旁腺激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白蛋白水平均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血钙水平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与BMI、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透析龄和C-反应蛋白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病因以糖尿病肾病为主,营养状况差,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血钙水平负相关,与BMI、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墨玺霞 《内科》2012,7(6):621-622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替代疗法之一,透析过程中约有20%~50%患者出现低血压,且常伴有明显的低血压症状,特别是老年人,若不及时抢救会导致心脏停搏n’。为预防低血压及意外的发生,笔者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疗法中的并发症之一是低血压,其发生率为25%~50%。及早发现预防,及时处理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对维持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特点。方法 以超声心动图检查64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老年患者17例、非老年患者47例)的LVDd、LVDd、LVDs、IVST、LVPWT及FS、EF、E/A和Ei/Ai。结果(1)与对照组比,两组透析患者的LVDd、LDs、LVST、LVPWT均有显著差异;而非老年组与老年组比,LVDd、LVDs有显著差异。老年组左室肥厚发病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4.03%/89.36%)。(2)与对照组比,两组血透患者FS、EF、E/A、Ei/Ai均有明显降低,而老年组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于非老年组(58.81%/23.49%)。左心室好张功能障碍发病率也高于非老年组(52.94%/17.02%)。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心脏具有结构改变相对轻,功能改变相对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并提出护理方法。方法共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5例,分析低血压的发生原因。结果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88%,原因包括血容量减少、透析液因素、疾病因素及药物因素等。结论合理设计透析方案、低血压紧急护理、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等措施可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20~30%[1],直接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现对我院血液净化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出现低血压的62例慢性肾衰患者分析,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调钠联合可调超滤治疗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经常发生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9例,进行可调钠联合可调超滤治疗1年,观察低血压发生次数,记录透析中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9例病人中19例透析中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低血压发生的次数减少,有效率达65.5%。结论可调钠联合可调超滤的透析方法减少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使病人更能耐受血液透析超滤治疗。  相似文献   

20.
付文静  张沛  邓英辉  贾强 《山东医药》2011,51(40):97-9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例稳定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入研究前已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12个月以上。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24周,维持使用原透析处方及用药,观察患者透析前血压、透中最低血压的变化和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情况,以及肾功能、白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及脱水量和透析后体质量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白蛋白、电解质和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血压在治疗12周后明显改善(P〈0.05)并达到稳态,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继续治疗12周后低血压发生率未再发生显著性变化;脱水量在12周后有增加,透析后体质量在12周后有下降,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应用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