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种抗凝剂在血液净化治疗中抗凝的疗效.方法将45例慢性肾衰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15名,A组采用阿加曲班抗凝,B组采用普通肝素抗凝,C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每3月末监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LT值等数值;下机后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及血液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治疗后阿加曲班组APTT值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无差异,但与肝素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组治疗结束后患者血脂轻度升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阿加曲班组出血发生率0%,低分子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6%,普通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33%;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类组使用透析器个数治疗后基本相同.结论使用阿加曲班的抗凝效果与肝素类基本相同,但出血等并发症明显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不同抗凝药物随机分为:阿加曲班组30例、普通肝素组25例和低分子肝素组25例,于血液透析前后监测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LT值及H-PF4抗体,并对血液透析器进行凝血分级评分,同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结果 阿加曲班组与肝素类组透析器凝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PTT值、H-PF4抗体等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无差异,但显著优于普通肝素组.阿加曲班组出血发生率0%,普通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24%,低分子肝素组出血发生率为12%.结论 血液透析时动脉端输入阿加曲班,抗凝效果与肝素类药物相当,且对体内凝血状态影响较小,很少并发出血,没有诱发HIT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544-1545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危重型患者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使用小剂量阿加曲班的抗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采用CRRT治疗的危重型HFRS患者62例,依据使用不同的抗凝药物分两组,试验组30例使用小剂量阿加曲班,对照组32例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CRRT治疗前、治疗4h、12h及CRRT结束后1h静脉采血监测APTT,观察机器管路、滤器是否在使用结束前出现凝血现象,观察CRRT结束后24h内各组患者穿刺点、组织器官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中APTT均明显延长,达到CRRT抗凝治疗要求,与CRRT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结束1hAPTT恢复基本正常,而对照组未恢复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治疗中管路和滤器凝血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穿刺点出血、组织器官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型HFRS患者行CRRT治疗中,小剂量阿加曲班的抗凝治疗效果较低分子肝素钙好,出血倾向较少,适用较高出血倾向的患者,是CRRT治疗中可靠的抗凝措施。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59-462
目的:探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实施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过程中,应用肝素、阿加曲班与枸橼酸进行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117例ICU SAP患者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普通肝素、阿加曲班及枸橼酸实施抗凝。观察各组所用抗凝剂剂量与APACHEⅡ评分间关系;测定不同时间段各组血小板(PLT)、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比三组治疗前后肾功能(Scr、AST)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变化情况。结果:A组和B组APACHEⅡ评分与抗凝剂用量间呈明显负相关,且APACHEⅡ评分30~39分和40~59分患者所用抗凝剂剂量均明显少于30分以下患者(P<0.05);C组APACHEⅡ评分与抗凝剂用量间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中三组在24 h观察期内分别有35、27、21例患者PLT数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 PLT下降10%~30%者人数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开始8 h内,C组中PLT下降10%~30%人数及24 h内下降30%~50%人数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前,三组APTT、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至治疗结束前1 h APTT均明显延长,且不同治疗时间点三组APTT延长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束后1 h时,三组APTT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三组Scr分泌明显增加,AST活性明显降低,炎症因子TNF-α及IL-6水平明显下降,而B组、C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 C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枸橼酸对PLT影响小,可更好的保护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对长期实施血液滤过治疗者,可获得更好的抗凝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分子商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A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H组).阿加曲班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阿加曲班20mg静脉滴注,普通肝素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加普通肝素loomg静脉滴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血小板计数、部分凝斑酶活动时间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病例疼痛、心梗发生情况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加曲班治疗组和普通肝素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部分凝血酶活动时间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对疼痛改善、心梗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阿加曲班治疗组对血小板影响小,存少量不良反应,普通肝素治疗组对血小板右一定影响,存在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小分子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肝索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和不能对凝血功能严格监测患者.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抗凝血酶治疗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②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阿加曲班组(60例)和氯吡格雷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阿加曲班治疗组予以阿加曲班60mg/d,生理盐水1000mL稀释,43mL/h静脉泵入,持续维持48h;第3~7d改为阿加曲班10mg/d,生理盐水250mL稀释,90mL/h静脉泵入,2次/d;抗凝治疗结束后第8天加口服氯吡格雷75mg/d。对照组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75mg/d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次日晨、48 h、第7d、14d的血小板聚集率(PA),并观察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的变化。③结果阿加曲班组抗凝血酶治疗后第2d、1周较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治疗后第14d 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后次日晨、第7d、14dPA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阿加曲班组治疗前同治疗后次日晨、第7dPA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同治疗后次日晨、第7dPA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④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ADP 诱导的 PA 增加,治疗14d 后血小板计数和APTT较治疗前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3-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在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医院收治的15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48例)、枸橼酸钠组(50例)和阿加曲班组(52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凝指标及凝血程度情况,进一步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加曲班组血清肌酐水平较普通肝素组和枸橼酸钠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普通肝素组和枸橼酸钠组比较,阿加曲班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BG)则显著降低(P<0.05);同时阿加曲班组滤器及管路凝血程度明显降低即0级凝血明显增多,Ⅰ级和Ⅱ级凝血明显减少(P<0.05);3组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在危重症患者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血液灌流(HP)救治急性中毒中应用普通肝素(SH)和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比较两者作为血液灌流抗凝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P治疗中毒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及结束后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观察患者出血、灌流器和管路凝血情况。结果:灌流器及血管通路凝血发生率:SH组10%,LMWH组1.67%;出血发生率:SH组11.67%,LMWH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治疗后APTT、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LMWH组治疗前及后APTT、TT无明显差异;两组HP治疗后SH组较LMWH组APTT、TT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两组PLT治疗前及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作为HP治疗急性中毒的抗凝剂,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阿加曲班与纤溶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168例发病48h内不符合静脉溶栓的AIS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组和纤溶酶组。前者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予以阿加曲班注射液静脉滴注共7d;后者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溶酶静脉滴注共10d。评价患者治疗前、1周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HISS)及3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m RS)评分,了解神经功能改变情况及预后。同时行治疗前后的颅脑CT/MRI及血生化、凝血等检查排除不良事件发生(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结果 阿加曲班组及纤溶酶组AIS患者治疗1周后较治疗前NHI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随访3个月后mRS均显著降低(P<0.05)。阿加曲班组治疗1周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纤溶酶组(P<0.05)。2组治疗1周后复查颅脑CT及生化等相关化验指标提示均未出现不良事件(P>0.05)。结论 AIS患者早期应用阿加曲班与纤溶酶均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且2组均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阿加曲班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TP合并AMI的患者11例(ITP&AMI组);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0例(AMI组);临床诊断为ITP的患者30例(ITP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上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小板的5项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对比研究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ITP&AMI组与AMI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与ITP组比较,PDW、IPF、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无统计学差异;AMI组与ITP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不明显;ITP&AMI组及IT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CR、PLT、IPF差异明显;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AMI组治疗后PDW、P-LCR、PLT、IP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治疗前后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组及AMI组治疗前后MPV、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ITP合并AMI患者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系统(IPC)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宫颈癌ⅠB1~ⅡA1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6例。观察组于术后6 h使用IPC,术后24 h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给予一般性预防措施。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高危因素和卧床时间,并分别检测2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并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卧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血及术后高危因素人数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前PLT、PT、APTT和FIB、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2组病人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5天,观察组PT和APTT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下肢DVT总发生率为1.52%(1/66),低于对照组的11.11%(7/63)(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IPC可降低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患者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例子痫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0.3~0.4 mL,皮下注射,每天1次,直至分娩前12~24 h止。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量、尿蛋白定量、血小板、凝血功能、母婴结局和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4 h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新生儿胎龄、体质量及延长妊娠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胎盘和尿中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促进子痫前期患者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治疗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6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红花和小牛血),另外给予阿加曲班60 mg持续泵入,连用48 h,之后改为10 mg泵入,2次/d,连用5 d停用。对照组仅给予同治疗组的常规药物。在治疗后不同观察时间点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量表评分进行评估,并进行乳酸、hs-CRP、TNF-α、IL-6检测。 结果 治疗组治疗10 d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血乳酸、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 h、7 d,治疗组血乳酸、hs-CRP、TNF-α、IL-6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治疗每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0 d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加曲班可以有效改善脑组织血供,减少组织缺氧,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提高生存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作为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郭治宇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687-1690
目的 研究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缓解情况、双下肢周径差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PLT)、动脉血氧分压(PO2)及凝血指标PT、APTT、TT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治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周径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疗效总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P<0.05);肺栓塞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二聚体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NR、FIB、PLT、PO2比较上2组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T、APTT、TT时间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但刚  刘媛  江忠勇  胡莉娜  金静  耿雪  吴丽娟 《重庆医学》2015,(14):1916-19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N S )患者继发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将87例 N 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42)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n=45),应用泼尼松对常规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对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凝血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延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抗凝血酶Ⅲ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有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能减轻NS继发的高凝状态,且未出现出血现象,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阿加曲班或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阿司匹林对于早期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5例符合标准的PI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组48例(AA组),LMWH联合阿司匹林组47例(LA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mRS)。同时监测血红蛋白(Hb)浓度、血小板(PLT)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疗效,A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LA组(P<0.05)。治疗后AA组NIHSS评分低于LA组(P<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LA组(P<0.01)。AA组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明显低于LA组(P<0.01)。同时,治疗3个月时的mRS0-1评分占比相比,AA组优于LA组(P<0.05)。此外,AA组治疗后APTT长于LA组(P<0.01),LA组PLT较AA组降低(P<0.01)。两组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病房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危重凝血功能异常患儿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7例)。所有患儿入院后6 h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水平。对照组进行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与新鲜冰冻血浆,治疗72 h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前PT、APTT、FIB、TT、D-D和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T、TT及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2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和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FIB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 < 0.05);治疗后2组PLT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 < 0.05);治疗后2组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新鲜冰冻血浆在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中的早期干预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使凝血功能尽早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