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隔药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穴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配合超短波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隔药灸配合超短波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通过在隔药饼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过程中开展护理工作,评价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工作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在隔药饼灸治疗过程中,辅以健康教育、功能训练,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取得显著结果。结论:隔药饼灸可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的晨僵及疼痛评分,护理工作开展进一步增强了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隔物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芒针配合隔药灸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配合红外线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芒针配合隔药灸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AS)好发于青年男性,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具有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等特点。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导致脊柱功能严重损害,影响生活质量。笔者采用针刺胸、腰部膀胱经经穴结合隔物温和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隔药灸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SZ)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SSZ片,每次0.75g,每日2次,以后每周递增0.25g,至每次1.0g、每日2次维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隔药灸(附子、白芥子、吴茱萸)每日1次,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以及血沉( ESR)、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指地距、胸廓活动度以及ESR、CR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隔药灸配合SSZ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理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SSZ. 相似文献
9.
隔物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位在骨、在肾.肾气不足骨髓不充督脉失养,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致气血运行不畅,则腰背、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取大椎、筋缩、命门、腰阳关四穴为主治疗,加大蒜、生姜性温之品,采用灸法,能发挥补肾祛寒、强督助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针刺加艾药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针刺加艾药灸综合疗法治疗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对比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及晨僵持续时间等指标值,评估该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者中,45例显效、42例有效及3例无效,总有效率96.7%.治疗后,患者的生化指标值相对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综合疗法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明显,该疗法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阴阳周天隔药红外灸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患有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阴阳周天隔药红外灸。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活动指数(BASDAI)评分、AS功能指数(BASFI)评分、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中医症状积分及炎症相关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ASDI评分、BASFI评分和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上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TNF-α及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4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结论:阴阳周天隔药... 相似文献
13.
刮痧拔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观察刮痧、拔罐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取背部大杆穴、肝俞、脾俞、肾俞、小肠俞进行刮痧、拔罐治疗本病27例。结果显著好转3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1.5%。认为本疗法可通过刺激背部的经络、穴位及病变部位,使体表组织产生充血、瘀斑等变化,从而改善脊背的血液循环,濡养组织皮毛,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肾督阳虚、寒湿痹阻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施以大灸疗法每4周大灸1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片,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铺灸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5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铺灸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铺灸督脉大椎至腰俞穴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强直柱脊柱炎115例。结果与结论 早期41例患者中,显效36例,好转5例;中期58例中,显效23例,好转31例,无效4例;晚期16例中,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4%,表明本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活动期AS患者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A组),针刺加西药治疗组(B组),复方硫磺灸片加西药治疗组(C组),每组30例,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B、C组治疗前后骶髂关节炎体征指数、Schober试验、枕壁试验、指-地距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且B、C组治疗前后以上4项指标差值与A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3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外周关节肿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灸与西药联合及针刺与西药联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药物灸无创痛,更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热敏灸配合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12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采用热敏灸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药治疗,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38.5%,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率13.3%,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配合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热敏灸配合刮痧疗效更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肝肾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AS)过程中对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的影响,评价该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过程中的干预作用。方法:病例随机分为3组:隔药灸组、普针组和云克组。治疗3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各组AS患者的Bath活动指数BASDAI和功能指数BASFI。结果:治疗后隔药灸组与云克组在BASDAI和BASFI方面比较均P<0.05,其它各组两两比较P>0.05。结论:隔药饼灸配合云克治疗AS在降低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方面,优于单独云克治疗,是辅助治疗AS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调督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调督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53.3%和7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督针法配合隔姜灸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物陶瓷温灸球隔姜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生物陶瓷温灸球隔姜灸肾俞、脊中等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结果:总有效率86.67%.结论:本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