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为掌握石嘴山市某区饮用水水质卫生的状况,确保市民饮水卫生安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石嘴山市该区丰水期及枯水期的市政供水、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及城市二次供水进行采集及检验,并依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枯水期水样合格率44.00%,其中市政供水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砷、锰;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浑浊度、总大肠菌群,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城市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氟化物、浑浊度。丰水期水样合格率46.00%,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氟化物,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氟化物、锰;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总大肠菌群,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锰;城市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氟化物。结论石嘴山市某区饮用水水质状况存在个别供水站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周围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供水单位应配备一定的消毒设施,有关部门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饮用水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5—2017年苍南县学校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苍南县31所寄宿学校二次供水和同管网对应最近端市政管网末梢水监测资料,分析学校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结果学校二次供水水质总合格率为73.17%,低于同期对应的市政管网末梢水总合格率93.65%(P0.05)。2015—2017年学校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79.31%、 61.54%和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二次供水水质不合格项目有二氧化氯/游离余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 pH值、铁、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其中二氧化氯/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为87.80%,且低于对应市政管网末梢水合格率(P0.05);菌落总数均数为9.72 CFU/m L,高于对应市政管网末梢水菌落总数均数2.76 CFU/m L (P0.05)。结论苍南县学校二次供水水质消毒剂、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存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有效监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为2009年杭州市某开发区市政供水单位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监测样本。方法 2009年对杭州市某开发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 162件水质检测样品的总合格率为92.59%,其中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检验合格率分别为100%,92.11%,92.50%。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二次供水水质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主要为总大肠菌样、菌落总数。结论为有效改善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应改造陈旧的管网和二次供水系统,并做好水质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烟台市近年来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连续3年选取烟台市区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监测。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烟台市2011—2013年共监测1032份水样,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82.46%,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2.59,P>0.05),其中市政供水出厂水的合格率为100%,检测结果显示烟台市出厂水水质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为82.36%,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性余氯和浑浊度;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77.50%,主要不合格因素为菌落总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游离性余氯。结论烟台市的市政水质比较稳定,末梢水水质的合格率较高,但仍有不合格因素,卫生状况存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特别是二次供水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泰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方法依据《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采样频率,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5750-2006)对水样进行检测。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均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24/24)、95.61%(566/592);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0.91%(40/44)、81.82%(36/44);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为92.50%(111/120)。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出厂水、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乡镇水厂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不合格指标为游离氯、氨氮;管网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氯、氨氮、铁;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氯、铁。结论泰州市主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合格率较高,部分指标仍不合格,应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测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3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农村小型集中供水进行采样、监测和评价。结果共采集检测生活饮用水561份,合格417份,合格率为74.3%。其中出厂水的合格率60.4%;末梢水合格率80.1%;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93.3%;农村小型集中供水的合格率为19.3%。不合格指标主要集中在余氯、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其中余氯合格率最低,合格率仅为79.7%。结论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中有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应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有效提高余氯等指标的合格率,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卫生状况,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卫生指标(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耗氧量和游离性余氯)进行检验,并对2007-2008年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本次共检测管网末梢水水样471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有439份,总体合格率达93.2%,主要不合格指标有菌落总数、浑浊度、游离氯、铁和pH等。检测结果认为深圳市生活饮用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状况良好,但应注意加强游离余氯含量的控制,减少管网末梢水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8.
吴玲 《中国校医》2012,26(5):357-358
目的了解徐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有效监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1月—2010年5月对5处市政供水出厂水、20处末梢水、3处自建水厂出厂水、每个自建水厂2处末梢水与20处二次供水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采集、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检测样品515份,合格水样422份,水样合格率为81.9%;检测7 306项次,合格7 106项次,项次合格率为97.3%。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游离性余氯、总硬度、三卤甲烷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55.0%、66.7%、81.5%和94.8%。市政供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检验合格率分别为50.0%、65.2%、56.3%。末梢水不合格的指标主要为游离性余氯、总硬度、三卤甲烷和总大肠菌群;二次供水不合格的指标主要为游离性余氯和总大肠菌群。结论为有效改善水质卫生状况,应对制水工艺进行改进,加大丰、枯水期水质监测力度,改造陈旧的管网和二次供水系统,对二次供水水箱要定期清洗、消毒和维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城市饮用水卫生状况和水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四川省内江市城区市政供水、自备水厂共31个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收集供水范围内水性疾病、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相关信息。结果市政供水各类水质总合格率达97.89%,末梢水合格率99.26%,出厂水合格率77.78%,二次供水总合格率为66.67%。不合格项目主要是pH值、耗氧量、余氯、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自建水厂各类水质总合格率为75%,出厂水合格率83.33%,末梢水合格率为70.83%,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三氯甲烷、浑浊度、耗氧量、肉眼可见物、铁、氨氮。监测水性疾病2 080例,2008年发病集中在秋季的9—11月,总发病率为361.83/10万;2009年发病集中在春季的3—4月,总发病率为318.71/10万。监测肿瘤及非传染性疾病死因1 063例。结论市政供水水质总体良好,但出厂水水质有待提高,应加强二次供水的管理和监测,指导自建水厂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水质合格率;水性疾病调查提示了防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城市饮用水卫生状况和水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四川省内江市城区市政供水、自备水厂共31个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收集供水范围内水性疾病、肿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相关信息。结果市政供水各类水质总合格率达97.89%,末梢水合格率99.26%,出厂水合格率77.78%,二次供水总合格率为66.67%。不合格项目主要是pH值、耗氧量、余氯、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自建水厂各类水质总合格率为75%,出厂水合格率83.33%,末梢水合格率为70.83%,不合格项目主要是三氯甲烷、浑浊度、耗氧量、肉眼可见物、铁、氨氮。监测水性疾病2 080例,2008年发病集中在秋季的9—11月,总发病率为361.83/10万;2009年发病集中在春季的3—4月,总发病率为318.71/10万。监测肿瘤及非传染性疾病死因1 063例。结论市政供水水质总体良好,但出厂水水质有待提高,应加强二次供水的管理和监测,指导自建水厂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水质合格率;水性疾病调查提示了防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湛江市赤坎区2006年饮用水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湛江市赤坎区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以及存在问题,为今后寻求更好的改进方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湛江市赤坎区2006年市政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单位自备供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市政集中式供水水源水的总合格率较低为30.00%(6/20),主要超标项目是粪大肠菌群和氨氮;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较好,赤坎水厂3份出厂水全部合格,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96.67%(58/60)。单位自备供水合格率为80.95%(51/63),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性余氯、锰、浑浊度和细菌总数。二次供水合格率为57.50%(23/40),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结论湛江市赤坎区水源水存在人、畜粪便和有机物污染的问题。今后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对二次供水和单位自备供水的管理,推广使用市政供水。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宁夏城市饮水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与介水传染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性,于2011—2013年对宁夏城市698个末梢水监测点水样中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并收集同时期介水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共检测末梢水水样1 395件,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88.66%,93.87%和95.75%;市政供水、城市自建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菌落总数分别为95.41%,89.92%和80.65%。末梢水中菌落总数的合格率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发病数均呈负相关(P0.05);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甲肝发病数均呈负相关(P0.05)。提示微生物学指标与宁夏城市介水传染性疾病发病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当阳市城区集中式供水的水质状况,为制定安全集中式供水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2年当阳市城区出厂水及未梢水的监督检测资料,对水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厂水总体合格率达100%,末梢水除2010年外合格率达100%,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耗氧量、游离余氯。结论当阳市城区集中式供水水质比较满意,但应加强末梢水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市政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末梢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保证居民饮水安全,合理制定市政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二次供水卫生规范》(GB 17051-1997)的要求,笔者于2011年分季度对大石桥市的6家自来水厂、6家二次供水单位及随机抽取的40户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集中式供水水质总合格率为75.0%,主要超标指标是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菌落总数;二次供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58.3%,主要超标指标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末梢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70.6%,主要超标指标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基本符合国家供水标准;水质微生物指标不容乐观,仍需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厦门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2013年—2015年厦门市的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3年—2015年共采集检测水样1 494份,合格1 196份,合格率为80.05%,其中出厂水的合格率100.00%;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81.79%;二次供水的合格率75.83%,不合格指标集中为游离余氯、菌落总数、浑浊度、铁及总大肠菌群。结论厦门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宁夏固原市城市饮用水监测网络试点地区水质的卫生状况,笔者于2008年10月--2010年6月,对该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采集该市全部2家市政供水出厂水、1家二次供水和15个管网末梢水(每2万人口设置1个末梢水监测点)监测点水样.监测内容包括:(1)水质一般性监测:监测项目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余氯、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共12项;出厂水每季度采样1次,末梢水每月采1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航空器二次供水卫生状况,为确保机组和旅客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双流国际机场2007—2013年航空器二次供水的水样进行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色度、臭和味、p H值、浑浊度、肉眼可见物8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加水站水质合格率最高,加水站出水水质长期保持合格状态;加水车水质合格率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平;但航空器水抽样结果合格率偏低;加水车水质合格率与加水站水质有明显联系,而航空器水水质与其他两项水质无明显关系;经检测双流国际机场航空器二次供水主要问题是游离氯和菌落总数不合格。结论双流国际机场加水站能够为双流国际机场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航空器二次供水,加水车能够为航空器中转提供安全的机用饮用水,但是航空器水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水中游离氯水平和微生物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某区2004-2008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安全状况,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2004-2008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指标包括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结果抽检水样的管网末梢水综合合格率为41.45%,二次供水为31.21%;年度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管网末梢水综合合格率比二次供水高,两者的4项常规监测指标总合格率高低分布相一致;两者各季度综合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三季度偏低,各为23.30%和20.00%。菌落总数指标合格率与季度总合格率分布一致,二次供水游离余氯合格率明显低于管网末梢水。结论广州市该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综合合格率逐年升高,但仍偏低,有季度分布差异,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防护与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了解襄阳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现状。研究于2012年选择有代表性的149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按要求进行监测,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进行一次,每次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一份进行检测和分析。共采集抽检水样576份,合格率仅为33.68%。不合格指标主要有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该三项指标样品合格率分别为34.72%、49.48%和88.89%。由此可见,襄阳市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旅客列车二次供水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列车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搜集江苏铁路地区2010~2014年旅客列车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数据,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苏铁路地区2010~2014年高速动车二次供水合格率95.73%,普速列车二次供水合格率53.98%(P<0.01)。各检验项目中,高速动车二次供水除浑浊度的合格率为95.73%,其他项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耗氧量、游离余的合格率均为100%;普速列车二次供水除了pH值、臭和味、总大肠菌群276份均合格外,其余6项菌落总数、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游离余氯、耗氧量的合格份数分别为197(71.38%)、248(89.86%)、211(76.45%)、255(92.39%)、204(72.91%)和220份(79.71%)。游离余氯分别跟菌落总数、浑浊度、耗氧量之间呈负相关(P<0.01),而菌落总数、浑浊度、耗氧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速动车二次供水水质优于普速列车,普速列车二次供水水质达标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