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口咽通气道用于电抽搐治疗(ECT)患者麻醉恢复期气道管理的临床效果及实用性。方法 ECT治疗术毕恢复期患者80例,年龄20~5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口咽通气道组(Ⅰ组,40例)和自然恢复组(Ⅱ组,40例),待通电治疗完成后,Ⅰ组即刻经口腔置入口咽通气道,Ⅱ组采取头偏侧位,至苏醒,两者均给予面罩吸氧,SpO2〈90%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术毕恢复期2 min(T1)、3 min(T2)、5 min(T3)、10 min(T4)记录RR、SpO2、HR、SBP和DBP。结果两组患者的RR、HR、SBP、DBP在相应的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较,Ⅱ组T2、T3时点SpO2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口咽通气道在维持ECT患者麻醉恢复期上呼吸道通畅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拔管时留置细导管预防全麻早期拔管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0例全麻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全麻后早期拔管。A组拔管时在气管内留置细导管肺内吸氧,B组则常规拔管吸氧,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RR、BP、HR、SpO2、肺感染率、舌后坠及其处理。结果A组拔管时全部一次留置细导管成功,经细导管肺内吸氧患者无恶心呕吐、喉痉挛、呼吸困难及血压下降等并发症;B组拔管后5min时RR、BP、HR、SpO2改变较A组明显,口咽通气、面罩正压通气及二次插管率也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拔管后舌后坠及肺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管时留置细导管可以减少全麻早期拔管的并发症,提高全麻拔管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27-130
目的?探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 例我院2017 年5~10 月妇科行门诊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自制组,传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自制组(A 组)使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供氧;传统组(B 组)使用普通鼻咽通气道供氧,对照组(C 组)使用单纯普通鼻导管通气。记录三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5 min(T1)、患者苏醒时(T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T2 时点三组PaO2、SaO2、SpO2、PaCO2、RR、HR 及MAP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 时点PaO2、SaO2及SpO2:A 组>B 组>C 组,PaCO2:A 组<B 组<C 组,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 时点RR、HR、MAP下降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A、B 组<C 组,苏醒时间:A 组<B 组<C 组。结论采用自制鼻咽通气道联合呼吸机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在解除患者上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方面,实时、有效,可以替代传统一次性鼻咽通气道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佐辛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在手术前20min给予生理盐水5 mL,B组为实验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记录A、B两组术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拔管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的BIS、MAP、HR和SpO2值,以及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芬太尼用量、VAS评分以及躁动情况.结果:两组在各时间点的BIS、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相比,两组BIS其它各时刻均明显降低;A组各时刻与T0时刻相比,MAP值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较,各时刻与T0时刻相比,MAP值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B组长、A组VAS评分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躁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中使用0.1 mg/kg的地佐辛对手术患者全麻恢复期BIS无影响,且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全麻喉罩通气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全麻喉罩组(Ⅰ组)和气管插管组(Ⅱ组).监测BP、HR、ECG、SpO2、PETCO2,并于诱导前(T0)和诱导后3 min(T1)、6 min(T2)、10 min(T3)抽血查血浆皮质醇的浓度.结果 Ⅱ组T1、T2时的HR、MAP及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T0时和Ⅰ组(P<0.05).结论 全麻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明显轻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曲马多治疗全麻恢复期寒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曲马多对全麻后恢复期寒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对照组)、II组(哌替啶组)、III组(曲马多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监测ECG、SpO2、BP、MAP、VT、RR。记录寒战前(T0)、寒战后(T1)、寒战治疗后3min(T2)、10min(T3)、30min(T4)的VT、RR、HR、MAP,记录苏醒时间T,记录寒战的分级及治疗有效的例数,计算有效率。结果 Ⅱ组、Ⅲ组治疗寒战的有效率明显高于I组;Ⅲ组苏醒时间明显小于Ⅱ组;在寒战发生后,即T1时点,各组的RR、VT、HR及MAP均显著高于寒战前T0(P〈0.05);在T2、T3、T4时点,Ⅱ组、Ⅲ组的RR、VT、HR及MAP均显著低于I组(P〈0.05);在T2、T3时点,Ⅱ组的RR、VT、HR及MAP均显著低于Ⅲ组,且低于T0(P〈0.05)。结论 曲马多能有效治疗全麻恢复期寒颤,不影响患者的术后复苏时间,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哌替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在小儿骨科手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采用喉罩通气全身的麻醉,气管插管组(B组),采用气管插下全麻,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管(罩)插入成功时(T2),插入后10min(T3),管罩拨出前即刻(T4),管罩拨出即刻(T5)MAP,HR变化及术毕患儿烦躁咽痛发生率。结果 T2-T5时A组MAP明显低于B组,A组HR慢于B组(p<0.05),B组烦躁咽咽痛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喉罩全麻在小儿骨科手术中应用舒适,刺激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鼻饲给氧,B组:无创正压通气(NPPV)。观麻记录麻醉前、后,气腹后10min、30min、1h,术毕15min各时点的HR、SpO2、MAP、RR,并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组SpO2、RR、PH麻醉后与麻醉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下降明显(P<0.05)。A、B两组MAP、HR及B组SpO2、RR麻醉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PaO2术中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麻醉后B组与A组各时点比增加更为明显(P<0.05)。A组PaCO2麻醉后与麻醉前及B组同时点比较明显增高(P<0.05)。但各参数术毕15min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可避免术中因二氧化碳蓄积而发生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氟比洛酚酯对气管异物取出术全麻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氟比洛酚酯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B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1)、支气管镜置入时(T2)、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T3)、术毕10min时(T4),记录MAP、HR、RR、SpO2、RSS、RS,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支气管痉挛、呛咳、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 二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二组各时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HR、RR,A组T2、T3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RS、RSS、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呛咳、支气管痉挛、呼吸抑制,A组较B组发生率明显下降,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酚酯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一次性双管喉罩(LMA SupremeTM)与气管导管应用于介入神经外科全麻患者苏醒期的生命体征,观察LMASupremeTM在介入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介入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LMASupremeTM(A组)和气管导管(B组),每组20例。于麻醉注药前(T0)、麻醉注药结束前(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前(T3)、拔管后(T4)、拔管后5min(T5)观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反应。结果 A组无发生呛咳者;A组患者T1、T2、T3、T4、T5与T0时比较HR、SBP、DBP、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2、T5与T0时比较HR、SBP、DBP、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与T0时比较HR、SBP、DBP、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介入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LMASupremeTM作为全身麻醉呼吸通道管理,患者在苏醒期生命体征的改变不会出现剧烈的波动,可以预防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NPPB)的发生,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4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外科手术病例的分析,探讨无创通气在全凭静脉麻醉呼吸管理中应用,评价其对呼吸、循环及对麻醉复苏期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40例,分为A、B2组,A组(20例):无创通气组,麻醉诱导后,采用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无创通气辅助呼吸;B组(20例):对照组,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鼻导管吸氧。观察2组患者MAP、HR、Spo2、血气分析并记录手术前(T0)麻醉诱导后10分钟(T1),30分钟(T2)及手术结束后(T3)其数值。比较2组患者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麻醉复苏情况。结果:A、B2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10分钟,MAP均呈下降趋势,T1、T2时刻MAP值与T0时刻值相比明显下降,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下降幅度大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心率加快,A组诱导后心率减慢,A、B2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T1、T2)、术后(T3)各时间点SpO2,PaO2,PH值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PaCO2明显低于B组患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单位时间丙泊酚用量稍大于B组,麻醉复苏期间睁眼时间,呕吐评分,苏醒时间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过程中无创通气技术的应用确保了患者足够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避免了急性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虽A组患者血压有明显下降但仍在可接受正常范围,同时无创通气避免了有创人工气道的建立,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术中、术后气道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喉罩在宫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全身麻醉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T组采用气管插管建立安全气道,P组采用ProSeal喉罩,S组采用Supreme喉罩。观察3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的次数、成功率以及术中情况、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P组和S组1次置入成功率高于T组(P<0.05)。S组置入时间短于T组,P组和S组拔管时间短于T组,气道密封压均高于T组(P<0.05)。P组和S组喉罩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拔管时间、气道密封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水平均有波动,其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MAP、H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S组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发生率均低于T组(P<0.05)。3组呛咳、喉痉挛、胃胀气、下颌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身麻醉下宫腔镜手术采用喉罩建立安全气道,相比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于置入,通气效果和气道密封性好,对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拔除后并发症较少。ProSeal喉罩和Supreme喉罩均应用良好,可安全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13.
黎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23-1025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组(A组)和常规对照组(B组)各52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以2%利多卡因喷鼻腔、咽喉部4次,表面局部麻醉,1.5 ml/min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A组检查前5 min缓慢静脉输注咪达唑仑3.0 mg+芬太尼50 μg;B组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2组患者均在用药后2 min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2 min(T1)、用药后5 min(T2)、用药后10 min(T3)、用药后15 min(T4)及用药后30 min(T5)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中断检查及不良记忆等不适反应。结果:A组T1~T3 SBP、T1~T4 MAP和HR均较T0降低(P<0.05~P<0.01),而T5 SBP、T1~T4 MAP和HR及T1~T5 RR与T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4 MAP和HR均较T0和A组增高(P<0.05~P<0.01),2组SpO2均较T0下降(P<0.01),但B组T1~T4 SpO2均低于A组(P<0.01)。B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和不良记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A组高(P<0.05~P<0.01),B组8例因刺激过大而中断检查。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良好镇静的理想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Bailey 手法在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后麻醉苏醒期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0例ASA I~II级择期行电子耳蜗植入手术的先天性聋患儿在麻醉苏醒期随机分为Bailey 手法喉罩导气管(laryngeal mask airway,LMA)组(n=25)和气管插管(endo tracheal tube,ETT)组(n=25)。记录两组患儿拔管/罩时的呛咳反应和拔管后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的情况。记录患儿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数据:麻醉前 (T0)、拔管/罩前即刻 (T1)、拔管/罩后即刻 (T2)。结果   苏醒期LMA组和ETT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12%和80% (P<0.000 1);拔管后1 min LMA组平均SpO2高于ETT组 (P<0.05)。LMA组患儿拔管后无低氧发生,ETT组1例患儿出现重度呛咳及短暂SpO2下降至89%。LMA组患儿T1和 T2时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低于T0时 (P<0.05);ETT组患儿T2时心率 (heart rate,HR)及MAP较T0时显著升高 (P<0.05),T1和T2时ETT组MAP和HR均显著高于LMA组 (P<0.05)。结论   Bailey手法用于小儿麻醉苏醒期气道管理可有效避免拔管时呛咳和低氧状态,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5.
观察无肌松药气管插管联合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口咽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口咽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无肌松药全麻诱导组(无肌松组)和无肌松药全麻诱导联合右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联合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L)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及患者手术后4、8、12、24 h各时点的VA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气管插管满意率及术后苏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在T2和T3时点的MAP和HR较无肌松组有明显降低;且在T2及T3时点HR减慢,联合组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较无肌松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肌松药气管插管联合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优良,并能减轻术后咽痛.  相似文献   

16.
刘睿  周易 《海南医学》2009,20(7):28-31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输尿管结石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七氟醚吸入麻醉(A组)及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下行URSL。持续监测两组患者HR、MAP、RR,SpO2、PET CO2,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有无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A组术中呼吸抑制较B组少(P〈0.01),术后头晕也较B组少(P〈0.05),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B组高(P〈0.01)。两组病人麻醉后MAP均有所下降(P〈0.05),B组术中MAP低于A组(P〈0.05),B组于诱导后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P〈0.05),A组RR、SpO2与PET CO2麻醉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B组麻醉后RR、SpO2较麻醉前下降(P〈0.05),PETCO2较麻醉前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URSL麻醉效果确切,但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安全性不及七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7.
探讨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按不同的通气方式分为2组。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组(A组)30例,喉罩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T0)、插入通气罩即刻(T1),插入通气罩后5(T2)、10(T3)min及手术开始后5(T4)、10(T5)min和拔出通气罩即刻(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和使用七氟烷吸入的浓度;记录2组患者苏醒时间(停用七氟醚至呼之睁眼)、拔除通气罩的时间(停用七氟醚到完全苏醒)及不良反应(术中上呼吸道梗阻、反流误吸、体动及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诱导后均能较好的保留自主呼吸。B组患者在T1、T6时间点HR、MAP均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T1、T2时间点PETCO2均较T0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使用七氟烷吸入的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通气罩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咽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通气道联合面罩通气能够安全、有效的运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组(A组,30例),传统神经阻滞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1(T1)、5(T2)、10(T3)min,手术结束时(T4)的RR、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VAS评分等情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所用时间及肋间血管刺中率(回抽时有血)和并发症(气胸、局部麻醉药中毒)发生率、阻滞失败后麻醉方式改变的例数等。结果 A组患者在T1、T2、T3、T4时RR、HR、SBP、DBP、MAP、SpO2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T1时VA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A组在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无一例(0.0%)肋间血管刺中,B组有6例(20.0%)肋间血管刺中,B组较A组明显增多(P<0.05);B组因神经阻滞效果不佳导致麻醉方式改变较A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中。  相似文献   

19.
赵立福  顾其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1,(8):40-41,44
目的探讨Streamlined Liner of the Pharynx Airway(SLIPA)喉罩在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无困难气道的择期全麻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SLIPA组(S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以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5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5mg/kg进行全麻诱导后行SLIPA喉罩或气管导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机械通气,设定通气潮气量为8mL/kg,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为1:2。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4-2mg/(kg.h)、瑞芬太尼20-5μg/(kg.h)维持麻醉,每30min静注0.04mg/kg的维库溴铵。记录建立人工气道的平均时间、全麻诱导后建立人工气道前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后1min、10min、30min时的MAP,HR,SpO2,气道压(Kpa)值,以及拔除人工气道后1min时MAP,HR,SpO2值。并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结果 SLIPA喉罩在建立和拔除人工气道时MAP及HR较气管插管组稳定(P〈0.05)。结论 SLIPA喉罩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安全的运用于平卧位手术全身麻醉中建立人工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