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殷建  欧妍 《河北医学》2015,(1):49-5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及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肾病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常规糖尿病肾病治疗加阿托伐他汀组)40例,然后将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12周及24周时的肾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及肾脏纤维化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周、12周及24周时的血清β2-MG、hs-CRP、Scr及UA等肾功能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Cys C、TIMP-1、TGF-β1及CⅣ等肾纤维化指标也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及肾脏纤维化,对于上述方面的相关血清指标有较佳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对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氧化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华伟  严宗逊  刘晓惠  任敏  樊雷  涂莉荣 《四川医学》2009,30(11):1706-170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氧化损伤作用。方法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等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疗程共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BUN、Scr、尿微量清蛋白以及血脂、血清SOD和MDA水平。结果12周后两组患者FBG、BUN、Scr、尿微量清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患者血清SOD活性增高,MDA含量下降,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血脂作用外,还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4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片20mg,晚饭后顿服,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率、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尿白蛋白排出率、血脂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尿白蛋白排出率、血脂下降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延缓肾损害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一般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其中一般治疗组仅给予一般性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等),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给予一般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d,共观察12周。另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各采静脉血1次,测定血清CRP、MCP-1和代谢指标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并采集24 h尿检测UAER。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CRP、MCP-1及UAER水平在治疗前与一般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CRP、MCP-1及UAER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血浆CRP、MCP-1与UAE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107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给予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治疗组2为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及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而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更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结论:早期厄贝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控制程度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管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共8周。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脂水平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降低血脂及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流变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组)每组23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血流变指标和红细胞参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4周血流变指标、MCH、RDW、MCV、HCT及MCHC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4周则低于治疗后2周,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流变及红细胞参数的影响较大,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剂量对冠心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45~75岁的冠心痛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硝酸脂类、8-受体阻滞剂),A组46例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B组50例使用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4周、8周后分别作血液检查,观察调脂疗效、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等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时,20mg/d和40mg/d组间及治疗前TC-C下降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达标率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6周及12周后TC、LDL-C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40mg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疗效与剂量相关。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能提高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84例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2例,比较治疗12周前后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流量介导性扩张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比较,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1和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CRP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后除改善血脂情况外,可进一步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贾智  唐金国  廖礼强 《西部医学》2015,(3):403-404,40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室重塑及其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冠心病治疗组)4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组)4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8及12周的心室重塑指标及其血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及12周时的心室重塑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且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8及12周时,血清检测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室重塑及其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病人180例,根据信封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阿魏酸哌嗪治疗,观察组采用阿魏酸哌嗪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均治疗观察4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与血肌酐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肌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量白蛋白值分别为(1.11±0.42)mg/L和(2.82±0.24)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0.64)mg/L和(3.56±0.38)mg/L(P<0.01),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未影响到治疗进程。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好,能提高治疗疗效,促进尿蛋白的排泄和肾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护肾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护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护肾胶囊口服,对照组予以肾炎康复片口服,均治疗12周3个疗程。结果同期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为86.7%,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降低幅度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血黏度、血脂、血肌酐的改善程度上显示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护肾胶囊可明显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高血脂、高血黏滞状态,保护肾功能。提示该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干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运动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压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滋肾活血方对156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4月柳州市中医院156例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滋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尿蛋白排泄率、血糖及中医症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血脂及中医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滋肾活血方能改善糖尿病肾病III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和微循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2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方,12周后比较2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血糖、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UAE、CRP、TNF-α水平均降低(P<0.05~0.01),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结论 益气养阴通络方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减少蛋白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微炎症状态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从而延缓了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火把花根片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和脂代谢指标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间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火把花根片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QUP)、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和脂代谢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统计患者治疗效果。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和脂代谢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UAER、QUP、Sc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UAER、QUP、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P<0.05)。 结论 火把花根片联合缬沙坦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脂代谢水平,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唐晓君 《河北医学》2013,19(4):492-49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黄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和黄芪。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UAER、24h尿蛋白定量和Cr,以及血清CRP、IL-6和TNF-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上述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黄芪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和肾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早期2型DN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血压(降压药排除ACEI及或ARB类)、血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或换用厄贝沙坦控制血压,3月后比较两组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的血压,血糖(Glu、2hPG、HbAlC),血脂(HDL—C、TG、LDL—C),U—mAlb,CysC和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U.mAlb和CysC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减少U—mAlb及改善CysC水平,可能对延缓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