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肝内胆管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HCC)同属原发性肝癌,Nakeeb按病变部位将胆管细胞癌分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eripheral im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PICC)和中枢型肝外胆管细胞癌。中枢型肝外胆管细胞癌指发生在一级胆管的十二指肠侧,包括肝门胆管癌和胆总管中下段癌。PICC指发生在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即通常所指的肝内胆管癌(ICC),约占胆管细胞癌的1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等8项常用肝功能生化指标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416例,对照组167例,行常规肝功能检查,通过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各指标的比较分析和联合诊断。结果 1肝癌组与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除TP外(P=0.437),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ROC曲线下面积(AUC)较高的为谷草转氨酶(ASA)(0.697)、TBIL(0.694)、DBIL(0.688)、谷丙转氨酶(ALA)(0.685)和ALP(0.672),而TP、白蛋白(ALB)和A/G的AUC<0.5,说明其对PHC无预测价值;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年龄、DBIL和AL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年龄、DBIL和ALA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60%和55.90%,AUC为0.727,说明该模型的综合预测能力比单项肝功能指标高。结论与公认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相比,肝功能指标在诊断PH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无明显优势,但联合年龄、DBIL、ALA可以初步诊断有无PHC,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联合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右半肝切除术2例,右后叶切除术2例,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9例,左半肝切除术13例,左外叶切除术26例。术后残石发生7例,经胆道镜取净5例。结论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后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6月采用肝切除联合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5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近期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事为10.0%,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6.0%,胆道镜后结石残留率为2.0%.结论 采用肝切除术联合术后胆道镜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结石残留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目前在诊治上仍有许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2):1705-170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TACE治疗一周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APTT、PT及FIB)、肝功能(TBIL、DBIL、IBIL、ALB及ALT)及肝纤维指标(LN、HA、PⅢP及ⅣC)等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PTT、PT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与观察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TBIL、DBIL、IBIL、ALT水平均显著升高,ALB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TBIL、DBIL、IBIL、ALT水平均显著高于、ALB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LN、HA、PⅢP及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LN、HA、PⅢP及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化疗药物及栓塞治疗过程可损伤患者的肝细胞,对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结石在肝内有很强的节段性分布,所以往往只有切除含石的病变肝段或肝叶之后,才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以肝叶切除为主的治疗效果最佳,远期结果达到优、良者可在90%以上[1].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40例,行肝叶切除术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玉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65-2266
目的探讨B超对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鉴别价值。方法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56例肝内胆管结石和36例肝内钙化灶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56例肝内胆管结石呈多发性,位于左叶者38例,右叶者10例,左右叶均有者8例;36例肝内钙化灶,位于肝右叶者28例,左叶者8例,其中2例钙化灶压迫肝内胆管致其远端扩张。诊断均经手术、内窥镜胆管造影(ERC)及CT证实。结论B超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CT检查对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单平面动态肝动脉造影CT检查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癌的环状强化出现时间及肿瘤增强达到高峰所需时间,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细胞癌环状强化出现时间为22s±4s,肝转移癌环状强化出现时间为10s±3s,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癌的增强达到高峰所需时间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测定环状强化出现时间及增强达到高峰所需时间有助于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中VEGF和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血清VEGF水平测定,并以24例肝硬化患者和25名正常人做比较.结果 正常人血清VEGF水平为(78.9±24.2)pg/ml;肝硬化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02.6±47.6)pg/ml;38例肝癌患者血清VEGF为(444.8±220.9)pg/ml.肝癌患者的外周血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P<0.01);肝硬化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P>0.05).血清VEGF的水平与AFP无相关性;AFP联合VEGF检测时阳性率由单项的76.3%提高到84.9%.结论 VEGF是相对独立的指标,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叶切除和常规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肝叶切除,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较少。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隔下积液、切口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不过术后治疗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1.8%,治疗组的预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机体肝功能的影响相对比较少,从而降低预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验证表皮生长因子 (EGF)在各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 ,以研究它在肝病发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 5 0例慢性肝病患者、2 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48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EGF。结果 :各肝病组患者血清EGF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且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而且随着肝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 ,肝癌组患者血清EGF含量最低 ,与各肝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中EGF含量变化对衡量肝病严重程度及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0例肝癌病人,于介入前后测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介入治疗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对患者的影响应引起重视,须加强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9例行肝癌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围手术期给予地塞米松,每天10mg,连续应用3d。观察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P)、血清炎症因子(TNF α、CRP、IL 8、IL 6)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 ①两组ALT、AST、TBIL、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7、5.842、4.376、4.496,均P<0.05);两组ALT、AST、TBIL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ALP呈先降低后升高(F=7.633、9.426、5.430、7.035,均P<0.05),且两组各指标变化趋势均存在显著差异(F=4.391、4.302、4.730、5.047,均P<0.05)。②两组TNF α、CRP及IL-8、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93、8.452、6.627、5.611,均P<0.05),TNF α、CRP及IL-8、IL 6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F=12.493、13.455、8.247、7.621,均P<0.05),且两组各指标变化趋势均存在显著差异(F=6.305、6.747、4.632、5.508,P<0.05)。③两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无明显不同(F=1.221、1.098、1.310、0.516,均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CD3+、CD4+、CD4+/CD8+水平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CD8+逐渐升高(F=4.082、3.956、4.225、4.316,均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变化幅度趋同F=1.314、1.450、1.107、0.737,均P>0.05)。④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74、9.063,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短期、适量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能起到确切的保肝、抗炎作用,有助于术后恢复,且不明显增加免疫抑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格根据随机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3例脂肪肝患者,同时选择同期43例健康体检者。结果: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无显著的差异性,但是脂肪肝患者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健康体检者(P <0.05)。结论:在肝功、血清学指标检验过程中发现上述指标异常,则应考虑是否患有脂肪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原发性肝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栓塞(TACE)治疗。TACE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普罗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肝功能指标和血清MMP-9、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1%和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MMP-9 及VEGF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ALT、AST、TBIL、MMP-9、VEGF比对照组低。结论硫普罗宁可提高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近期有效率,并降低血清MMP-9、VEGF 水平,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TM)在转移性与原发性肝癌中的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74例转移性肝癌和1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M水平。结果转移性与原发性肝癌组比较,AFP、CEA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组织来源的转移性肝癌中,结直肠和胰腺的CEA阳性率高于其他组(P〈0.01),胰腺、乳腺、卵巢的CA125阳性率和胰腺的CA199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组(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结论AFP和CEA是鉴别诊断转移性与原发性肝癌较好的血清TM,不同组织来源的转移性肝癌血清TM变化特点不同,联合检测可提高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