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程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1):84
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因左侧乳腺癌于2007年1月29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孕激素受体阳性(PR+)、雌激素受体阴性(ER-)。2月8日采用C(环磷酰胺)、E(表柔比星)、F(氟脲嘧啶)方案化疗,从中心静脉滴入加有5 mg地塞米松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半瓶(250 mL),后再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DE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03年4月~2006年1月25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47岁(30~72岁),化疗剂量为多西他赛75mg/m2静脉点滴,第1d,表柔比星60mg/m2静脉点滴,第2d,每3周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周期以上,化疗后48h预防性应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结果25例患者中,治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2例,进展(PD)4例,有效率(CR PR)76.0%(19/2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占总周期数的9%和5.4%,其它不良反应为脱发、疲乏、恶心或呕吐、体液、潴留、肌肉关节酸痛、腹痛,但多为轻、中度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表柔比星联合国产盖诺治疗乳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毒性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3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全部患者给予表柔比星联合国产盖诺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和毒性作用。结果经过详细周密地治疗后,其中完全缓解有3例,部分缓解为19例,总有效率为66.7%。而经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主要毒性作用为白细胞下降占100%。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国产盖诺治疗乳腺癌晚期患者有着明显的疗效,可作为乳腺癌晚期患者的二线治疗。 相似文献
5.
表柔比星出现红色汗液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柔比星 (epirubicin)为半合成的第 2代蒽环类抗生素 ,为多柔比星 (doxorubicin)的同分异构体 ,4 位置上的羟基由顺式变为逆式。这种立体结构上的细微变化提高了抗肿瘤的治疗指数 ,且降低骨髓和心脏的毒性。静脉推注表柔比星约 5 3min达平衡血药浓度 ,静脉滴注后 12min达血浆峰浓度 ,代谢呈二室开放性模型 ,分布T1/ 2 10min ,排除T1/ 2 3 0h。主要在肝脏内代谢为 4 O B D葡萄糖苷酸 ,胆汁排泄。 4d内胆道内排除 40 % ,48h尿中排出 10% [1]。在血浆和尿中可测出本品的主要代谢产物为表柔比星醇以及表… 相似文献
6.
7.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在欧美等国高发,近来我国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因此选择理想的化疗方案很重要.我们应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3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144-145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其毒性。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34例,治疗方案为表柔比星50mg/m2,dl,静脉注射,紫杉醇175mg/m2,d2,静脉注射,每2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4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评估。结果临床完全缓解率为14.7%(6/34),部分缓解率为47.1%(16/34),总有效率为64.7%(22/34)。其中初治患者有效率69.2%(9/13)明显高于复治患者61.9%(13/2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Ⅲ期者有效率72.7%(8/11)显著高于Ⅳ期者60.9%(14/2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和周围静脉炎。结论紫杉醇和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缓解率高,毒性相对低。 相似文献
9.
长春瑞宾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6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长春瑞宾25mg·m~(-2)静脉滴注15min,d1,d8;表柔比星60mg·m~(-2),静脉冲入,d1。21~28d为一个周期,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6例患者达完全缓解11.1%(4/36),部分缓解47.2%(17/36),总有效率58.3%(21/36)。Ⅲ度和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30.6%(11/36)。结论:长春瑞宾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11.
国产表柔比星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验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多个中心应用统一的以国产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治疗67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26例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有效率69.2%,乳腺癌23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52.2%。非小细胞肺癌18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有效率33.3%。全组总有效率为53.7%,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脱发发生率最高,Ⅲ度脱发11.9%,Ⅲ度白细胞下降20.9%,Ⅲ/Ⅳ度血小板下降7.5%,Ⅰ度心脏毒性仅见1例,本品耐受性良好。结论:国产与进口表柔比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该品种的检验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比对最新版《欧洲药典》(EP)、《英国药典》(BP)、《美国药典》(USP)、《日本药局方》(JP)和《中国药典》2015版5部药典中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及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国内现行的4部质量标准,并进行评价.结果 5部现行版药典收载的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在检验项目上大体相同,但在检验方法和判断标准上有部分差异.结论 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国内现行的4个质量标准的项目基本相似,为了更好地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建议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乳腺癌拟行化疗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化疗,对照组使用表柔比星、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应用,在对乳腺癌患者的化疗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副作用,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系统总结了盐酸表柔比星的药理作用,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盐酸表柔比星含量测定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法、循环伏安法。通过本文的综述,希望为进一步研究盐酸表柔比星的药理作用和测定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经病理证实为晚期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Ⅰ组)和表柔比星+多西紫杉醇(Ⅱ组)化疗方案。结果Ⅰ组总有效率42.86%%,Ⅱ组为76.19%,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但不良反应中Ⅱ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52.38%,38.09%,P〈0.05)。结论在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并给予适当的缓解治疗的前题下,表柔比星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表柔比星100mg/m2第1天,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应用的前1d和当天给予相关的抗过敏治疗,化疗过程中常规给予格拉斯琼止吐及其他对症治疗,28d为1个周期.全组病例化疗中位周期数为3.3个周期(平均2~6个周期).结果 全组有效率为(CR+PR)为53.57%,以淋巴结与骨转移疗效较高,肝肺转移疗效较差.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血细胞减少、脱发.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容易防治并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化疗方案,同时也可以作为复治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疗资料,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表柔比星50mg/m2,第2、3天,21d为1个化疗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CR6例(13.3%),PR17例(37.8%),SD 17例(37.8%),PD5例(11.1%)。RR为51.1%。主要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其它不良反应为腹泻、脱发、肌肉疼痛、心脏和神经毒性。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但应重视毒副反应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联合卡铂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卡铂25 mg·m-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表柔比星60 mg·m-2。2组每次给药持续30 min,每日1次,21 d为1周期,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多巴胺(DA)、乳腺癌相关肽(TFF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7%(44例/51例)和65.31%(32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DA分别为(168.65±21.13)和(135.41±21.14)pg·mL-1;TFF1分别为(95.79±10.31)和(71.23±11.13)pg·mL-1;TNF-α分别为(204.51±42.43)和(176.84±35.16)n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