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齿蛇葡萄A 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又称藤茶.全株药用,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民间常用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经过类似茶叶加工的方法制成保健茶,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急性结膜炎,痈疖等[1].药理研究表明显齿蛇葡萄具有抗氧化、抗菌、保肝、降血脂、降血糖、抗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2].显齿蛇葡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成分,其黄酮类成分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我们通过采集福建省尤溪县不同海拔、不同部位的显齿蛇葡萄测定其二氢杨梅素含量,为闽产显齿蛇葡萄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叶蛇葡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药用植物大叶蛇葡萄中分离得到一个淡黄色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蛇葡萄素,该化合物系首次在大叶蛇葡萄中分得,并合成了3,5,7,3’,4’,5’-六乙酰基双氢黄酮醇。  相似文献   

3.
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taW T Wang系葡萄科蛇葡萄属中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 ,为粤蛇葡萄的变种A cantoniesis (H etA )Pl var grossedentataHand Mazz [1]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1] 。其味甘、淡、性凉 ,具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疱疔等症 ,已有数百年应用历史[2 ] 。前人已从该植物体中分离了二氢杨梅素 (ampelopsin/dihy dromyricetin)、杨梅素 (myricetin )、槲皮素(quercetin)、棕榈酸、龙涎香醇 (ambrein)、β 谷甾醇(β…  相似文献   

4.
藤茶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民作为保健茶饮用的草药,系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e(Hand.Mazz.)W.T.Wang。我们的研究证明,藤茶主要含3、3′、4′、5、5′、7-六羟基-2,3-双氢黄酮醇,即双氢扬酶对皮素(dihydromyricetin)。双氢杨梅树皮素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和钙拮抗作用。本文报道藤茶的形态和组织粉末显微特征,为藤茶的生  相似文献   

5.
从中药粤蛇葡萄的炮制品中分得两种黄酮醇类结晶成分,经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蛇葡萄素(Ampelopsin)和杨梅素(Myricetin)并测定了生药和炮制品中宏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了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显齿蛇葡萄中杨梅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Nova-PakC18不锈钢柱,检测波长为254nm,用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结果 方法的变异系数为2.763%,平均回收率为97.4%,最低检测量为15ng。湖南显齿蛇葡萄植物中不同部位的杨梅素含量为1.57%-2.17%。结论 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作为显齿蛇葡萄植物质量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显齿蛇葡萄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标本研究与野外调查,考察湖南省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 分布、生态与资源量。发现显齿蛇葡萄分布于海拔50~1000 m荒坡、路旁、灌丛,其中海拔400 m 左右山坡路旁、灌丛分布较为集中,湘南丘陵低山资源量最大;民间用其叶在沸水中略烫或搓揉后晒干,泡水做茶饮用或擦洗,用于保健与防治疾病。湖南省显齿蛇葡萄野生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蛇葡萄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瑶族藤茶中主要成分蛇葡萄素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两倍稀释法测定了蛇葡萄素对五个实验菌株的抑菌效果,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盐酸黄连素的抑菌效果相比较,另外还研究了培养基pH值和菌液浓度对蛇葡萄素抑菌使用的影响。结果 蛇葡萄素对实验菌株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抑菌作用较盐酸黄连素相当或略强。菌液浓度增高,其MIC和MBC随之增高,对试验菌株,酸性、碱性条件下蛇葡萄素的抑菌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叶蛇葡萄Ampelopsis megalo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提取分离其化学成分,用UV、1H-NMR、13C-NMR、HSQC及HMBC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Ⅰ)、β-谷甾醇(Ⅲ)、花旗松素(Ⅳ)、杨梅素(Ⅴ)、蛇葡萄素(Ⅵ)、槲皮素(Ⅶ)、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Ⅷ)、杨梅苷(Ⅸ),其中化合物Ⅱ结构待定。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Ⅶ~Ⅸ等7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查耳酮合成酶(CHS)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 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显齿蛇葡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CHS基因序列并连接到pMD18-T Simple载体上,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结果 得到一段1 173 bp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390个氨基酸,与其他高等植物CHS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7.9%以上。结论 首次从显齿蛇葡萄中克隆了CHS基因,为有效利用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龙云  杨泽娟  耿焱  田立新 《吉林医学》2012,33(22):4709-4711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对体外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凋亡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蛇葡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应用MTT的培养检测凋亡率。结果:浓度为80μg/ml、40μg/ml的蛇葡萄素对体外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凋亡率率明显高于浓度为20μg/ml、10μg/ml的蛇葡萄素。结论:蛇葡萄素可促进体外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凋亡,在一定范围内的浓度达到最大的凋亡率,不会因浓度增加而使凋亡率增加。浓度为80μg/ml、40μg/ml更能有效的促进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直接给药的方法,把蛇葡萄素直接加入含有大肠癌细胞株LoVo的培养液中,通过MTT和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其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蛇葡萄素均能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P〈0.01)。蛇葡萄素高(160μg/ml)、中(40μg/ml)、低(20μg/ml)三个剂量组之间,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蛇葡萄素高、中剂量组浓度之间比较,则增值抑制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蛇葡萄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最大增殖抑制率,且在此范围内,与剂量无明显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蛇葡萄属民族民间药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蛇葡萄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本文对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药藤茶、野葡萄根、无刺根及霉茶的生药学、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及临床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报道,提示了蛇葡萄属药用资源研究、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胡婕  李辉敏 《九江医学》2009,24(2):86-87,90
葡萄科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植物约25种,我国境内有15种,自西南、华南至东北广泛分布[1].其中一部分药用植物作为中国的民间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国内外专业人员纷纷针对蛇葡萄的成份、药理作用及其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无Ci根中蛇葡萄素的提取及其对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从民间传统中草药无Ci根中用具有较高产率而又简便实用的方法提取其主要有效成分蛇葡萄素,通过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的抑制来考察其抗肿瘤药效。方法:采用经改进的甲醇提取、水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对小鼠一次腹腔注射测定药物的LD50;以MTT法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蛇葡萄素的提取率为10.3%;对昆明小鼠一次腹腔注射LD50为1025mg/kg;对C57小鼠B16黑  相似文献   

16.
藤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茶 ,又名甜婆茶、甜茶藤、田婆茶 ,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 Mazz) W.T.Wang的嫩茎叶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 [1 ] 。我国广西、湖南等省区壮族和瑶族人民常用其茎叶作饮料 [2 ] 。藤茶味甘、淡 ,性凉。主要成分为杨梅树皮素、双氢杨梅树皮素、福建茶素等 [3,4 ]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消肿止痛之功效 [5,6 ] 。主治皮肤癣癞、黄疸型肚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痈疖 [5~ 7] 。近年来 ,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菌、…  相似文献   

17.
二氢杨梅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来源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又名双氢杨梅素、蛇葡萄素,为二氢黄酮醇化合物,存在于葡萄科、杨梅科、杜鹃科、藤黄科、大戟科及柳科等植物中,其中在葡萄科藤茶尤为特别。二氢杨梅素广泛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湖南、贵州、  相似文献   

18.
葡萄科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植物约有25种,多数具有药用价值.自1970年以来,麻城地区骨髓炎专科医院以蛇葡萄根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经长期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肯定的疗效.近年来,有关这些植物的性状鉴别、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现就这些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叶蛇葡萄为葡萄科植物,本文回顾课题组多年来对该植物的研究,并广泛阅读整理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开展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为今后深入大叶蛇葡萄的资源开发及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 Ampelopsisgrossedentata ( Hand.- Mazz.) W. T. Wang的嫩茎叶经传统加工揉制、干燥而成[1] 。该植物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福建等省区 [2 ]。其主要成分为双氢杨梅黄素 ( DIH)和杨梅黄素 ( MYR) [3 ]。DIH具有明显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和高 K+所致的兔胸主动脉条收缩反应及钙拮抗作用 ,且毒性很低[4,5] ,并有祛痰止咳 ,降血脂和保肝等作用 [6] 。 MYR有抗菌、抗癌、止咳、祛痰、利尿等作用 [7]。目前已报道的该药材中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 [8]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