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26):3672-3674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诱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58例中成药致ADR报告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致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合理用药有关。ADR发生率以60岁以上的患者比例最高(占31.01%);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79.11%);药品种类主要为理血剂和祛瘀剂(占79.75%)。ADR累及最多的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占43.01%),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16.06%)和全身性损害(10.36%);严重的ADR为过敏性休克,经过对症处理后,ADR转归较好。结论:临床应根据中医辨证,注重患者个体差异,规范使用中成药,加强用药监护,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我院108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平  王卓  黄瑾  徐慧欣  杨黎 《中国药房》2010,(34):3235-3238
目的:分析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规律,提高抗肿瘤药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上报的108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频数统计和分析评价,提出临床药师用药监护点。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用药当日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占59.26%)。抗肿瘤药中ADR发生率前3位的分别是奥沙利铂(14例)、甲氨蝶呤(12例)与紫杉醇(9例)。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前3位分别为中枢神经系统(31例)、消化系统(25例)及免疫系统(21例)。结论: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肿瘤患者用药人群、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23):3231-3235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成药致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提高中成药ADR的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市2012-2013年16个区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个人向国家ADR监测中心自愿上报的中成药致新的/严重的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12-2013年中成药致新的/严重的ADR报告共有245例,占中成药致ADR报告总数的13.61%;5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ADR发生率最高,占55.51%;42.04%的中成药致新的/严重的ADR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可疑药品中静脉滴注给药为引起中成药致新的/严重的ADR的主要途径(50.39%);中成药致新的/严重的ADR的药物以理血剂为主(40.80%);中成药致新的/严重的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25.97%),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81%)。结论:临床应重点观察中老年人群的ADR,加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尤其是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监管,重点监测中成药用药过程前30 min,加强对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监管与完善,中药师应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我院221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剑锋  张洁 《中国药房》2011,(43):4109-4111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集的221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发生ADR的主要剂型(145例,占65.61%);ADR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159例,占71.95%);祛瘀剂的ADR发生率最高(86例,占38.91%)。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促进临床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了解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用药注意事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自发呈报的方式,由临床医师、护士及临床药师填写ADR报表,收集2010—2012年我院166例中成药、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并利用Excel表格统计和手工筛选的方法,对患者年龄、ADR类型及表现等有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66例ADR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66例(占39.75%),51~60岁患者为53例(占31.92%);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常见,有43例,占25.9%。结论:应辩证看待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ADR,加强ADR监测工作,改进处方及护理行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避免ADR发生,使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铜梁区2013年上报的184例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结果184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占44.02%;给药途径上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75.00%;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结论中成药在应用过程中应严格选取适应证,并加强用药监护,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5,(21):2913-2915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4年我国期刊数据库报道的莫西沙星所致ADR病例,并就收集到的3 445例ADR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莫西沙星致ADR与性别有关,男性患者发生率较高,且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用药10 min内可发生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较多。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莫西沙星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本组286例,男100例,女186例;对286例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和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ADR286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辅助用药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2016年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中288例涉及辅助性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新的严重的ADR共13例(4.5%),ADR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61.46%),不良反应发生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94.44%),累及的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29.55%)和心血管系统(21.37%),ADR发生率高的辅助用药情况为西医无经中医会诊使用中成药(21.88%)、氨基酸及营养制剂(17.01%)及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药物(12.85%).结论:医院需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医生应重视辅助用药引起的ADR,同时药师要积极参与辅助用药合理用药点评,定期分析反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年多来收集的ADR病例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400例中,女性患者较多;静滴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ADR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加强临床用药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6,(5):988-990
目的:分析2015年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门急诊777 242张处方中随机抽取493张,分析门急诊处方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情况,分析2015年全院中成药相关性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结果:抽取的493张门急诊处方中,开具中成药的处方为239张占48.48%,中成药处方中口服制剂占69.00%,静脉用药占27.6%;不合理处方总数为76张,其中中成药使用不合理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总数15%;2015年医院ADR为190例,其中中成药相关性ADR占9.47%,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占7.89%。结论:医院临床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比例较高,致ADRs的发生率上升,应加强对中成药使用的行政干预,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2007—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提请临床用药注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自发呈报的方式,由临床医师、护士及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收集2007—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15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年龄、不良反应品种及表现、累及器官和(或)系统、预后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58例(占37.4%);小金丸引起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共29例(占18.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共90例(占58.1%)。结论:应辨证看待中成药的ADR,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使中成药的使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2年收集的46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DR报表,按照引起ADR的大环内酯类的品种、患者的性别和年龄、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3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ADR所涉及的药物种类有7种;ADR以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主要ADR临床表现有过敏反应、皮疹、消化系统反应等,共引起29例严重ADR,阿奇霉素引起ADR发生例数高于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结论医师、药师、护士应密切合作,规范诊疗和用药,严格掌握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适应证,重视对大环内酯类ADR的用药监护,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娟  杨婉花 《中国药房》2013,(6):543-54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收集的220例ADR报告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20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占62.27%),女性患者发生ADR的概率明显更高,男、女比例为0.71∶l;涉及的药品中,抗微生物药、循环系统药、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致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0.45%);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结论:抗微生物药、循环系统药、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0年12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报道的53例注射用炎琥宁ADR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炎琥宁所致53例ADR病例中男性29例(54.72%),女性23例(43.40%),<10a年龄组患者ADR发生率最多,占50.94%,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30min内。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注射用炎琥宁所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收集到的202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例ADR患者中,>45岁的有143例,占70.79%。ADR涉及的药品有132种,抗菌药物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ADR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医、药、护合作的ADR监测体系,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控,尽量减少静脉途径给药,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用药监护方面的作用,合理用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收集的76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发生率居首位(76.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余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等系统等,品种以痰热清注射剂和热毒宁注射剂发生例数最多.结论 使用中成药应严格遵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同时应加强和重视中药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病例报告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3年度监测上报的药品不良进行分析。结果在2013年167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静脉给抗菌药物为主、其次是营养类药物、中成药、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结论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用药监护,减少ADR对患者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蔡志琴  周福永  陈晨 《中国药房》2014,(15):1419-1421
目的:探讨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3-2013年收录的骨瓜提取物注射剂致ADR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的ADR病例的一般情况、给药方法、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和/或器官及转归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报道共60例。骨瓜提取物注射剂所致ADR多集中于男性、4049岁患者中;63.33%的病例ADR在用药30 min内发生,为速发型过敏反应;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全部病例预后良好。结论:在合理使用骨瓜提取物注射剂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与预防,以尽量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韩杰霞 《北方药学》2016,(7):186-188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保障临床用药合理与安全.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179例儿童ADR报告.结果:179例ADR报告中静脉输液致ADR发生率最高,占96.65%;抗菌药物致ADR发生率最高,占54.75%.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应针对性加强我院ADR检测及上报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