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山县感染性腹泻细菌谱上海市金山县卫生防疫站201500余铁甫,胡锦元,邵义圭,顾沫芳,高金连,钟海明为模清本县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为防治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1985~1993年我们对本县肠道监测点、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腹泻便中弧菌属与气单胞菌属的分离与鉴定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传染病中,感染性腹泻的病例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感染性腹泻病仍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往我们只注重常规性致病菌的分离,而忽略了其它病原菌的分离,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许多感染性腹泻是由弧菌属及气单胞菌属所致。这些病原菌广泛分布存污水、池水中,常从鱼类、青蛙类动物中检出,不仅对冷血动物致病,亦能引起人类腹泻。  相似文献   

3.
徐明玉  韩焱  万强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5):262-262,261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2011年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和流行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方法,对分离菌做血清学分型,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对分离菌做生化鉴定。结果监测80例腹泻患者样本,检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12株,阳性率15%,其中志贺氏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副溶血弧菌。结论志贺氏菌是2011年大连地区感染性腹泻的首要病原菌,副溶血弧菌次之,应依据此监测结果做好2012年大连地区腹泻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2011—2012年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和流行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方法,用API做生化鉴定,并对分离到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以及致泻大肠杆菌做血清学分型。结果:在监测的94侧理泻患者样本,检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38株,分离率为40.4%,其中副溶血弧菌所占比例最大,为37%,致泻大肠杆菌次之,为18%。结论:副溶血弧菌和致泻大肠杆菌是沈阳地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应依据此监测结果做好沈阳地区腹泻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芜湖市市区医疗机构腹泻病患者调查,了解引起感染性腹泻病的细菌性病原分布。方法按统一的调查及标本采集方案,收集2010~2012年哨点医院儿科、内科、腹泻病门诊腹泻病患者信息和进行粪便分离培养,根据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进行病原确定。结果芜湖市哨点医院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主要病原菌,占57.03%,为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嗜水气单胞菌,条件致病菌克雷伯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均有检出。结论芜湖市哨点医院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主要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其中以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为主。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腹泻是常见病、多发病,病原复杂,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为查明腹泻病的病原分布,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200~2003年沈阳市和平区驻区4家大型医院就诊腹泻病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20年郑州市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谱,为儿童腹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郑州市儿童医院腹泻门诊230份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分离培养法检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和气单胞菌等病原菌,并对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耐药性检测.描述性分析儿童感染性腹...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市南区散发感染性腹泻弧菌病原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表明,在沿海地区弧菌致腹泻占有相当比重,青岛市卫生防疫站曾对我市急性感染性腹泻弧菌科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过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致腹泻弧菌病原学变迁情况,我们于1994年7至9月份对所属范围内的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腹泻是一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多发疾病。为了查明腹泻病原菌的分布状况、构成特征等病原菌学特征,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6~1994年度对滕州市腹泻病人进行了定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腹泻病致病菌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流行特征及趋势,本文对2000--2006年采集的腹泻病门诊患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监测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从而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出指导.方法 应用肠道病原菌常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技术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416例儿童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病原学、药敏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从88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中共分离出致泻性病原菌416株.其中志贺菌属317株,检出率为35.9%;沙门菌属36株,检出率为4.1%;弧菌属30株,检出率为3.4%;气单胞菌属11株,检出率为1.2%;类志贺邻单胞菌属11株,检出率为1.2%;侵袭性大肠杆菌 11株,检出率为1.2%.临床疗效及药敏试验显示,头孢三嗪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病的高敏感性药物.结论 志贺菌为陕西地区主要的腹泻病原菌,占总菌株的76.2%;头孢三嗪为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急性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掌握西安市急性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特点。方法 1995、1997、1998年5-10月对西安市三家医院的490例腹泻患者进行了细菌病原学监测。结果 从164例患者粪样中,检出各类病原菌167株,检出率34.08%,其中志贺氏菌占79.6%。对76株志贺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对16种抗生素呈严重耐药。结论 志贺氏菌是西安市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致泻性大肠杆菌次之,初步揭示了西安市细菌性腹泻病原谱。  相似文献   

13.
夏天来临,又到了腹泻病的高发季节。腹泻病的原因很多,以感染性腹泻为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原虫等。细菌中大多为弧菌、痢疾菌、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等。近十多年来,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逐年增多,是导致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莒南县感染性腹泻人群中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对三年中636例感染性腹泻病人进行了细菌病原学检验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636例感染性腹泻病人中,有197例病人检出肠道致病菌207株,检出率为30.97%,其中以志贺菌属构成比最高(56.04%),空肠弯曲菌次之(17.39%),EPEC引起的腹泻为12.08%,其他致腹泻菌的检出率均在10%以下。结论:针对各病原菌检出率的不同,在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中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莱芜市感染性腹泻就诊规律和报告情况,为腹泻病防治资源分配和疫情监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确定病例定义,随机抽取市、县、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感染性腹泻病例885例,就诊病例主要为婴幼儿和青壮年;157例感染性腹泻的细菌学培养检出率为31.3%,肠杆菌科检出最多,占81.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感染性腹泻病人就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CMR法估算痢疾漏报率为30.9%,其他感染性腹泻漏报率高达66.1%。[结论]大多数门诊医生报病意识淡薄或对感染性腹泻报告的相关规程不了解,是感染性腹泻病例大量漏报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技术培训。在腹泻病防治、监测工作中,村卫生室和乡镇级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东省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以及腹泻病症状监测在感染性腹泻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症状监测系统中哨点医院门诊腹泻病例就诊人次数及就诊总人次数,计算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同时收集同期感染性腹泻月报告发病率资料,分析监测数据与感染性腹泻流行趋势间的关联性。结果2012-2013年全省腹泻病门诊就诊比例平均为2.18%(443291/20299449);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高峰出现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月均就诊比例分别为2.71%-3.38%。0-4岁年龄组腹泻病例门诊就诊人次数最多,占总就诊人次数的63.11%(279743/443291)。感染性腹泻年均发病率为142.43/10万,发病高峰期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月均发病率分剐为16.33/10万-21.82/10万。对腹泻病例门诊就诊比例与感染性腹泻发病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63,P〈0.01)。结论广东省腹泻病症状监测结果能有效反映全省感染性腹泻疫情变化趋势,对及时掌握感染性腹泻的疫情动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我国腹泻病有效防制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我国腹泻病有效防制的必由之路魏承毓人们常说的所谓腹泻病(Diarrhoealdiseases)实际上是指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肠道传染病,病因复杂多样,但主要是以细菌、病毒、肠道寄生虫等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感染性腹泻(Infect...  相似文献   

18.
豫东睢县农村居民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农村居民中感染性腹泻珠病原学情况,我们于1990年1~12月对睢县刘小庄,王老集两个自然进行了调查,结果:检查腹泻病人318例,检出病原者132例(41.51%),检出病原15种172株,检出率49.37%,检查健康人群310名,检出病原者63名(20.32%),检出病原12种69株,检出率22.26%,检查外环境标要405份,其中40份(9.97%),检出病原菌,共检出病原菌6种44株,检  相似文献   

19.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是近年来世界上新发现一种引起感染性腹泻、急性胃肠炎等多种肠道疾病的病原菌.国内也先后有从腹泻病人中检出该菌的报道.宁夏于1997年7月从一起食物中毒病人粪便中检出1株类志贺毗邻单胞菌.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肠道病原菌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北京市西城区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分析主要病原菌种类变化及耐药趋势,为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87-2008、WS 271-2007、WS 289-2008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监测结果显示,8—10月份为腹泻病高发期,308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39株,检出阳性率为12.66%。以弧菌属为优势菌群,其次为沙门菌和志贺菌,志贺菌以宋内血清型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菌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病原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较普遍,但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较敏感。结论该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并且有年龄、季节的分布特点,有些流行菌型也出现明显变化,应加强日常监测,并根据病原菌的菌型变化和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