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肌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是一项反映心肌损伤的最新诊断指标 ,c Tn I在血中出现早 ,持续时间长 ,且为心肌细胞所特有 [1 ,2 ] ,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对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 AP)、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等疾病的诊断 ,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c Tn I的结构及变化Tn I是肌钙蛋白复合体中的亚单位之一 ,参与钙离子诱导的肌肉收缩 ,心肌和骨骼肌快肌、慢肌中的肌钙蛋白是由不同的具有独特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决定的 ,所… 相似文献
2.
3.
4.
临床上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是高危人群。长期以来,人们希望寻找一些更为敏感、特异、客观的检查方法以尽早明确AMI的诊断。当心肌损伤坏死时,由于细胞肿胀,多种酶体、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大量释放进入血流。因此,血或尿中有关酶的活性或某些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的含量变化,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的演变过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新的诊断标准中AHA/ECS将心脏损伤的生化指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正确认识心脏损伤的生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国际临床酶学委员会一个专家小组集中在英国剑桥,讨论了关于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它代表了当前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的进展。1.讨论会概况会议有七位演讲者报告了关于肌红蛋白、CK-MB质量浓度、CK-MB异构体、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糖原磷酸化酶BB和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用作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各位报告者提出的有力观点,虽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然而,从讨论结果能够得出一些总的准则[1]。1.1首先,显然是总的观点。关于心肌损伤的现用标志物,如A5f… 相似文献
6.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20年里,生物学标志物已经成为临床日益重要的检查工具,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B型利钠肽对于心力衰竭,肌钙蛋白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严重烧伤后早期可发生心脏功能紊乱,通过Ca^2 细胞化学定位法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EDX),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钙超载的产生并在组织细胞水平进行定位。方法: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0.5,1,2,6,12h取材。用草酸钾灌注心脏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继而将载有Ca^2 细胞化学薄片喷镀碳膜,进行能量色散谱分析。结果:烧伤后Ca^2 细胞化学反应沉淀物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多,隔室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低,以烧伤后1h和2h的变化最为明显。EDX电镜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烧伤后心肌细胞胞浆和线粒体内Ca^2 含量均增加。细胞浆内Ca^2 含量伤后1h达高峰,伤后2h线粒体内Ca^2 含量显著增加,且达到峰值。结论: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内钙超载,Ca^2 隔室化程度减轻,心肌细胞胞浆内和线粒体内Ca^2 均增加。 相似文献
8.
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很多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被重视,但其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对这些非传统实验室诊断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其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的实际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超声声像图符合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肌钙蛋白I、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的变化与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酒药依赖科符合酒精性肝硬化超声声像图表现的44例患者,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选取该病区以酒依赖诊断入院但无超声声像图肝硬化表现的对照组(即每组患者为44例,共88例患者),2017年1月至2019年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严重烧伤后早期可发生心脏功能紊乱,通过Ca2 细胞化学定位法结合X射线能谱分析(EDX),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钙超载的产生并在组织细胞水平进行定位。方法:SD大鼠,造成30%体表面积的Ⅲ度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0.5,1,2,6,12h取材。用草酸钾灌注心脏固定,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继而将载有Ca2 细胞化学薄片喷镀碳膜,进行能量色散谱分析。结果:烧伤后Ca2 细胞化学反应沉淀物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多,隔室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低,以烧伤后1h和2h的变化最为明显。EDX电镜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烧伤后心肌细胞胞浆和线粒体内Ca2 含量均增加。细胞浆内Ca2 含量伤后1h达高峰,伤后2h线粒体内Ca2 含量显著增加,且达到峰值。结论: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内钙超载,Ca2 隔室化程度减轻,心肌细胞胞浆内和线粒体内Ca2 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王茂国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5):2116-2117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酶学标志物和蛋白标志物。酶学最常用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CK、CK—MB、LD、AST;心肌损伤最常用的蛋白标志物为CTnT和CTnI。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约50%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尤其是AMI早期或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可及时指导、监测溶栓和对预后进行判断,降低AMI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严重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and significance of myocardial cellular membrane damage following
severe burn injury.MethodsUsing a rat model with 30%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burns,the total membranous phospholipid contents,membranous enzyme activity,fluidity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myocardium were observed by biochemistry and the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technique.ResultsThe membranous enzyme activity markedly
decreased at 1 hour after burns 〔Na+K+ATPase(3.5±1.5)μmol
Pi.mg-1pro.h-1
vs.(4.5±0.8)μmol Pi.mg-1 pro.h-1;Ca2+ATPase(3.1±0.8)μmol
Pi.mg-1 pro.h-1
vs.(4.5±0.7)μmol Pi.mg-1 pro.h-1;Mg2+ATPase(2.8±0.6)μmol
Pi.mg-1pro.h-1
vs.(4.2±1.2)μmol Pi.mg-1 pro.h-1,P<0.05
or P<0.01〕.The total phospholipid contents decreased 〔(98.7±60.6)nmol Pi.mg-1pro
vs.(168.8±80.2)nmol Pi.mg-1 pro,P<0.01〕
and membranous lipid peroxidation enhanced at 3 hours after burns.The membranous fluidity
obviously decreased (0.17±0.03 vs.0.05±0.04,P<0.01) at 6 hours after burns.ConclusionsSevere
burn injury may result in reduction of membranous enzyme activity and fluidity,together
with enhancement of membranous lipid peroxidation,which in turn leads to the damage of
myocardial cellular membra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integrity of cell
membrane.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烧伤后心肌损害的发病机制,测定了大鼠严重烧伤早期心肌能量负荷(EC)及心肌营养性血流(NBF)的变化。实验结果:烧伤后1小时心肌NBF即明显下降(3.83%±0.17%,P<0.01,对照值为5.00%±0.15%),伤后12小时降至最低(1.97%±0.10%,P<0.01),伤后24小时仍明显低于对照值(3.76%±0.14%,P<0.01)。随着心肌NBF的迅速下降,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ATP、ADP迅速大幅度降低,心肌EC于伤后3小时开始明显下降(0.75±0.03,P<0.01,对照值为0.84±0.02),以伤后12小时最低(0.49±0.09,P<0.01),至24小时尚未恢复到对照水平(0.60±0.08,P<0.01)。心肌EC的降低与NBF的减少呈显著正相关(r=0.8239,P<0.01)。结果提示:烧伤早期心肌即发生血液灌流不足,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这可能是烧伤早期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褪黑激素(MLT)对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烧伤组和MLT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背部皮肤浸入沸水中15s造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复制烧伤动物模型;假伤组大鼠背部皮肤浸入37℃水中.伤后立即腹腔注射溶剂(1%乙醇生理盐水)或MLT 10 mg/kg.伤后6h鼠尾取血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与假伤组比较,烧伤后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了66.7%(nmol/mg:1.55±0.17比0.93±0.05),GSH含量下降了27.8%(nmol/mg:13.58±0.33比18.82±0.55,均P<0.01),GSH-Px活性被轻度抑制(nmol· min-1· mg-1:74.04±3.42比93.79±3.76,P<0.05),MPO活性则增加至2.8倍(U/g∶9.43±1.15比3.41±0.27,P<0.01),提示心肌产生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除GSH-Px外,MLT治疗可改善上述各种异常,与烧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 (nmol/mg):0.89±0.08比1.55±0.17,GSH (nmol/mg):17.23±0.54比13.58±0.33,MPO(U/g):6.91±0.51比9.43±1.15,P<0.05或P<0.01].此外,烧伤后血清CK及LDH水平分别较假伤组增加至37.8倍和7.4倍(均P<0.01);MLT治疗后二者分别降低了32.9%及21.2%(P<0.05和P<0.01).结论 MLT对严重烧伤早期的心肌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MLT抑制烧伤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创伤的严重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平衡失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而隐匿性心肌损伤所致的心功能障碍是否也为重症创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9~57岁,平均(35.17±16.54)岁。其中颅脑损伤5例,胸部损伤4例,腹部损伤3例,颅脑、胸、腹联合损伤10例。就诊时BP40~160/25~90mmHg,平均(89.95±49.08/54.36±29.17)mmHg;HR52~148次/min… 相似文献
17.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属于严重烧伤,死亡率为45%~75%。早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仔细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吸人性损伤的治愈率。作从严重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94例的护理中,总结呼吸道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保持呼吸道通畅;(2)合理氧疗;(3)重视呼吸功能的训练;(4)做好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加强气道湿化,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研究的进展(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接 17卷第 4期 2 33页 )(3)联合测定Mb和肌钙蛋白I,在AMI时 ,Mb有很高的敏感度 ,肌钙蛋白I有较高的特异性 ,当两个参数被用作系列测定时 ,可得到最高的诊断效率。 (4)基于连续测定血清Mb浓度 ,在 1~ 2小时期间 ,Mb浓度增加率达双倍 ,可使这个标志物的特异性增加到 98%。另外 ,用Mb释放的起始速率每小时 2 0 μg/L作界值 ,在急诊室足以鉴别AMI病人。2 .2 CK -MB质量浓度 最近 ,在分析技术方面有很大的进展 ,利用单克隆抗 -CK -MB抗体 ,测定CK -MB质量浓度代替酶活性 ,显示在质量浓度和酶活性之间有极… 相似文献
19.
探讨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在严重烧伤后的变化特点及其机制。方法;用热水浴法赞成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并测定心肌营养性血流,血清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Ⅰ和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严重烧伤24小时内,随着NBF的减少,CMLC1含量大幅度升高,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严重延迟复苏烧伤患者心肌损害防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减轻严重延迟复苏烧伤患者心肌损害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72例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分为二个阶段 ,即 1990 - 0 1~ 1995 - 12 (第一阶段 ,n =2 6 )及 1996 - 0 1~ 2 0 0 1- 12 (第二阶段 ,n =4 6 )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各时相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丙二醛 (MDA)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 (P <0 0 1~ 0 0 5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心电图检查出现ST -T段改变第一阶段共有 7例 (2 6 9% ) ,而第二阶段仅 1例 (2 2 % ) ,P <0 0 1。结论 早期、快速、充分、有效的液体复苏、早期削 (切 )痂、早期肠道喂养、抗氧化疗法、促进心肌细胞修复药物的应用等均有助于损伤心肌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