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各主要组成疾病并发心、脑、肾疾病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法,将2004年1月-2005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DM)、高血压(HBP)和血脂异常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DM、HBP、血脂异常合并MS的发病率分别为80.1%、73.1%、64.6%(P〈0.05)。DM易并发冠心病(53.2%,P〈0.05)、肾脏损害(28.8%,P〈0.05);HBP易并发脑梗死(18.8%,P〈0.05)、脑出血(9.9%,P〈0.05),病死率高(6.9%,P〈0.05);血脂异常易并发超重或肥胖(68.6%,P〈0.01);三者并发心肌梗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HBP、血脂异常并发MS的高峰病程分别为5~9年(33.6%)、10~14年(31.1%)、15~19年(28.2%);并发MS的高峰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33.2%)、60~69岁(29.4%)、60-69岁(32.6%)。结论DM并发MS发病率最高,HBP次之,血脂异常再次之。DM易致冠心病、肾脏损害;HBP易致脑梗死、脑出血和死亡;血脂异常易致超重或肥胖;三者致心肌梗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HBP、血脂异常分别在病程5~9年、10~14年、15~19年,在50~59岁、60~69岁、60~69岁易并发MS。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分布特点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参检的1343例60岁以上的离退休职员,检测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并计算不同性别不同体重指数(BMI)各组的患病率。结果受检1343人中BMI不足、正常、超重和肥胖各组检出率分别为6.18%、51.67%、35.52%和6.63%。但老年人不同性别体重指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6.09%、46.91%和7.45%。男性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病率伴随体重指数增加而升高。与BMI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P〈0.05)。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率伴随BMI升高而升高。结论BMI升高是老年人群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聚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饮酒行为对我国9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利用2006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我国9省9111名成年居民的饮酒频率、饮酒类型以及饮酒量和高血压患病的关系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男性、女性成年居民的饮酒率分别为58.3%和8.1%。男、女饮酒者每Et平均酒精摄入量分别为(33.3±34.1)和(15.0±16.2)g,男、女饮酒率和饮酒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3%和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居民饮酒者和不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7.1%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居民饮酒者和不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7.7%和22.5%,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低于不饮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和女性,高饮酒频率者高血压患病要高于低饮酒频率者(P〈0.05)。随着酒精摄人量的增加,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未出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但饮酒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不饮酒组;女性居民每日酒精摄入量低于15g时,高血压患病率最低,而随后出现升高的趋势。结论我国男性和女性的饮酒率以及饮酒量不同,饮酒可升高我国9省男性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而对女性居民的影响呈现出J型曲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冠心病(CH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纳入75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早发CHD患者,分为男性组507例和女性组246例。对两组3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CHD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相近;女性组糖尿病患者比例(33.74%)高于男性组(19.1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比例在性别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多见于女性(37.40%)。早发CHD单支病变占49.14%,部位以前降支为主(70.6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狭窄程度、狭窄支数和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早发CHD患者糖尿病比例高于男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男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居民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较集中的4个社区中的376名40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和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值(WHtR),同时探讨BMI、WC、WHtR与血压的关系。结果376名维吾尔族居民中,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9.79%和51.60%,高血压检出率为45.74%。分别以性别将WHtR以0.5、WC以85/80cm和BMI以24.0kg/m^2为切点进行分组后,WC≥85cm的男性SBP【(138.3±20.9)mmHg】、DBP[(82.3±12.1)mmHg]高于WC〈85cm的男性[分别为(124.7±16.3)和(74.0±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C≥80cm的女性SBP[(135.0±21.8)mmHg]、DBP[(77.9±10.5)mmHg]均高于WC〈80cm的女性[分别为(116.2±18.1)、(70.4±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24.0kg/m^2的男性SBP[(140.2±21.3)mmHg]高于BMI〈24.0kg/m^2的男性[(126.3±1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8,P=0.001);BMI≥24.0kg/m^2的女性SBP[(136.7±21.9)mmHg]、DBP[(78.2±10.8)mmHg]均高于BMI〈24.0kg/m^2的女性[分别为(119.1±16.9)、(73.4±8.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HtR≥0.5女性组的SBP[(134.8±21.8)mmHg]、DBP[(77.8±10.5)mmHg]均高于WHtR〈0.5组[分别为(116.6±19.5)和(70.5±8.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男性BMI与SBP呈正相关(r=0.180,P〈0.05),女性WHtR、WC、BMI均与SBP、DBP呈正相关(P〈0.01)。结论维吾尔族居民超重和肥胖问题显著,高血压检出率高,BMI、WC和WHtR与血压之间具有稳定的正向关系,WHtR在预测高血压的风险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红叶  游凯  张月  王静雷 《职业与健康》2013,(24):3315-3316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2010-2012年选取顺义区24个居委会或自然村内50岁以上户籍人口进行整群抽样,对4199人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北京市顺义区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9.0%,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6%,显著高于女性(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399,P〈0.01)。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脑卒中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肥胖、卒中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69.2%、19.6%、36.3%、20.7%、31.3%、30.0%、28.1%、21.8%,均高于非脑卒中者(P〈0.05)。结论北京市顺义区5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且患病率与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社区医生应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北省玉田县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知晓率。方法2011年3月选取40~69岁农村居民495人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63.8%、12.1%,知晓率分别为34.5%、56.7%;根据中国人口年龄进行标化后患病率统计:高血压为63.2%(男性为66.4%,女性为60.9%)、糖尿病为11.1%(男性为12.0%,女性为10.4%);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增加而递增(P〈0.01或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知晓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河北玉田县农村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高血压知晓率却很低。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延吉社区20~90岁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社区居民9660人进行2型糖尿病的横断面调查,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该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01%,男女患病率分别6.7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均分别高于正常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史、腰围、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对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及肥胖的中老年人群要重点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海区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为制定超重及肥胖防治的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户籍总户数5%的比例确定抽样样本,对区内2个街道和6个镇抽取21个居委和62个村委,共17124户,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18岁的户籍居民个人基本情况和体重、身高数据。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8岁户籍居民37073人,其中城区10467人(占28.2%),农村26606.&(占71.8%),男性17770人(占47.9%),女性19303人(占52.1%)。体质指数均值为22.40±3.86,男性(22.65-I-3.61)与女性(22.14±4.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粗患病率分别为21.5%(7971/37073)、5.7%(2113/37073)(标化率分别为20.6%、5.6%),超重标化发生率城区(16.6%)低于农村(22.2%)(P〈0.01),男性(24.5%)高于女性(17.O%)(P〈0.01);肥胖标化患病率城区(5.0%)低于农村(5.8%)(P〈0.01),男性(5.9%)高于女性(5.3%)(P〈0.05)。年龄(OR=1.490—2.323)、性别(OR=0.563)、文化程度(OR=0.827~0.828)、吸烟(OR=0.772)和锻炼(OR=0.782)、城乡(OR=1.304)是超重肥胖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南海区居民超重或肥胖患病情况较为严峻,农村、高年龄组等因素是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晁莉 《现代保健》2011,(31):50-51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7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魏酸钠0.3g+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l次/d,尼莫地平30mg,每6小时1次,口服14d为l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由(28.6±5.20)分,下降为(18.2±6.8)分;较对照组由(27.8±5.7)分,下降为(23.14±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病死率(9.85%)低于对照组((17.6%)(P〈0.05)。结论阿魏酸钠合用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较传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蓬莱市农村居民生活危险因素及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10月,在蓬莱市抽取部分15-59岁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20人(男性162人,女性158人),每日摄取食盐(11.69±5.35)g,油脂(45.68±15.58)g;每日静坐时间男性为(2.90±1.87)h,女性为(3.00±2.15)h;男性吸烟率为51.85%,饮酒率为60.49%。肥胖率男性为17.28%,女性为32.91%(P〈0.01);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男性分别为32.71%、52.46%,女性分别为28.48%、62.66%(P〉0.05);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33.33%,女性为36.71%(P〉0.05)。[结论]蓬莱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罹患率较高,高油、高盐饮食者较多,饮酒率、吸烟率较高,运动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2067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大连市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进行健康体检的2067名大连市民的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及一些基础指标进行分析,用尿酸酶法检测血尿酸含量。结果(1)男性血尿酸平均值为(376±79)μmol/L,女性为(309±67)μmol/L;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9.2%,女性为15.1%;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且不同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超重和肥胖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增高(P〈0.01)。(3)高尿酸血症组FBG、TG、LDL-C和TC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4)高尿酸血症组高TG血症、超重和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高LDL-C血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结论大连地区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肥胖容易引发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更容易伴发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应该引起重视、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13.
浙江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5个社区35周岁以上居民共6902人作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5.8%,标化患病率等为5.0%,农村社区3.4%,城乡结合社区6.9%,城市社区5.2%,城乡结合社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和城市社区(P〈0.05)。糖尿病知晓率为50.4%,治疗率为49.4%,控制率为24.3%,城市社区〉城乡结合社区〉农村社区(X^2知晓=1760,X^2治疗=19.94,X^2控制=6.39,P〈0.01)。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中心肥胖、经常食用奶类制品和高血脂。结论社区居民2型糖尿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城市和城乡结合社区,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内蒙古某地区男性超重肥胖和饮酒对血尿酸(SUA)水平的影响。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抽取在锡林郭勒盟医院健康体检的630名城区男性和179名农区男性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别获取调查对象饮酒、身高、体重、腰围和SUA水平,按照日均饮酒量、过量饮酒频次、饮酒种类定义饮酒情况,通过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反映超重或肥胖和中心型肥胖,采用协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超重肥胖和饮酒对SUA的影响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SUA水平依次升高,分别为(315.6±81.0)、(350.4±81.6)、(376.8±82.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和肥胖组的高尿酸血症(HUA)的检出率分别为19.5%、33.1%,高于正常体重组(8.3%),调整后的OR值分别为2.71(95%CI:1.68~4.39)和5.47(95%C1:3.31~9.04)。超量饮酒者SUA水平[(360.6±85.8)μmol/L]高于从不饮酒者和适量饮酒者[分别为(317.4±93.0)、(343.2±78.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过量饮酒1—2次者的SUA水平[(355.2±81.0)μmol/L]高于从不饮酒者和饮酒但从不过量者[(334.2±78.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0.05)。中心型肥胖且超量饮酒者HUA的患病危险高,OR值为3.46(95%CI:1.65—7.25)。未发现超重或肥胖和饮酒对SUA水平影响的交互作用。结论超重或肥胖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过量饮酒会导致SUA水平的升高。建议我国北方男性控制或降低体重,限制饮酒,以预防HUA和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溪市中心城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常住本溪市中心城区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建立健康档案的2276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根据临床特征及伴有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分组,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病率为15.91%。男性患病率(19.64%)高于女性(1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2,P0.05)。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2=54.552,P0.05;χ2=22.785,P0.05)。吸烟(21.65%)、有糖尿病家族史(18.14%)、体质指数(BMI)≥24kg/m2(20.22%)、HbA1C≥8%(19.77%)、高血压(20.61%)、血脂异常(19.28%)、高尿酸血症(24.12%)、伴有冠心病(18.45%)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无相关因素者(分别为13.82%,14.02%,9.14%,14.18%,10.49%,6.15%,14.32%,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为1.833(1.564~2.037);病程1.649(1.259~2.048);性别1.795(1.341~1.969);吸烟1.723(1.337~1.925);糖尿病家族史1.359(1.139~1.901);BMI≥24kg/m22.518(1.886~2.846),HbA1C≥8%1.492(1.236~1.918);高血压2.214(1.685~2.535);血脂异常3.393(2.717~3.633);高尿酸血症1.902(1.314~2.157);冠心病1.292(1.116~1.998)。结论年龄、病程、性别、吸烟、糖尿病家族史、BMI≥24kg/m2、HbA1C≥8%、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伴有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农村居民的肥胖现状及不同类型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于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在延边农村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先抽取3个镇,然后在各镇内分别抽取2个村作为研究社区,最后在研究社区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5838人,其中朝鲜族2852人(占48.9%),汉族2986人(占51.1%),其平均年龄分别为(53.4±10.8)岁和(47.5±11.4)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血压等指标,分析不同类型肥胖指标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类型肥胖组的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体质指数和不同类型腹型肥胖指标均异常组高血压患病危险性高于任何一种肥胖指标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调整年龄、性别、学历、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朝鲜族人群的超重、周身型肥胖和以腰围身高比值(WHtR)作为判断标准的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其OR(95%CI)分别为1.736(1.400~2.152)、3.320(2.373~4.647)、1.425(1.161~1.749);汉族人群的超重、周身型肥胖和分别以WC和腰围臀围比值(WHR)作为判断标准的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其OR(95%CI)分别为1.591(1.286~1.969)、2.364(1.758~3.179)、1.396(1.120~1.740)、1.227(0.999~1.634);汉族和朝鲜族合并人群的超重、整体型肥胖和分别以WHR和WHtR作为判断标准的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其OR(95%CI)分别为1.680(1.444~1.955)、2.77(2.230~3.457)、1.268(1.096~1.466)和1.263(1.069~1.492),且均随着体质指数水平的增高,高血压患病危险性增高。结论不同类型肥胖指标均与高血压患病密切相关,周身型肥胖合并不同类型腹型肥胖均使高血压患病危险升高。  相似文献   

17.
韩珏  陈亦敏 《浙江预防医学》2014,(12):1193-1196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区域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20~90岁常住居民402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BMI、腰围、血压和血脂等。结果4020人中,422人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患病率为10.50%,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糖尿病前期人群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有糖尿病家族史、抽烟和作息不规律的比例分别为50.47%、22.99%、80.33%、66.11%、80.09%、31.28%、37.20%和54.74%,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生活不规律、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OR值(95%C1)分别为1.319(1.212~1.436)、1.320(1.139~1.513)、1.568(1.062~2.313)、4.735(3.518~6.347)、3.315(2.412~4.024)和2.948(2.217~3.920)。结论应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早期健康管理,以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村1872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于2008年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人群平均收缩压为(129.3±19.8)mmHg,平均舒张压为(81.3±9.8)mmHg。高血压患病粗率为36.6%,标化患病率为24.3%,男性为26.9%,女性为21.6%。高血压人群知晓率为53.2%,服药率为43.4%,控制率仅为9.2%。在血压正常人群中,仅36.4%的人血压处于120/80mmHg(收缩压/舒张压)以下,有63.6%的人血压处于正常高值。高血压人群患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于血压正常人群。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TG血症、超重和肥胖、经常饮酒、腰围和年龄大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1991年相比明显增长(近1倍),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仍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情况,为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对济南铁路局所辖济南、泰安、聊城、兖州地区部分45岁以上职工测定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调查4118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7.56%,糖尿病患病率为15.03%,高血脂症患病率为41.31%。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35%、14.79%,高血脂症患病率分别为42.96%、35.49%(P〈0.01);糖尿病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5.32%、14.02%(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增高(P〈0.05)。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23.26%、16.55%,高脂血症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20.16%、15.72%(P〈0.01);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19.92%、13.99%,高脂血症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16.81%、13.78%(P〈0.01);高脂血症患病率,高血压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47.44%、40.00%,糖尿病患者与非患者分别为46.20%、40.44%(P〈0.01)。[结论]45岁以上铁路职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