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经50,000拉德的γ射线照射的曼氏血吸虫尾蚴免疫C_(57)BL/6和瑞士两种纯系小鼠,于免疫后4-8周,按每鼠20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或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对免疫的小鼠和同龄对照小鼠进行攻击感染。于攻击感染后5-7周解剖并计算虫数。用抗体量和抗力的百分率两个指标评价经照射的曼氏血吸虫尾蚴免疫的小鼠对曼氏或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免疫情况。抗体量的测定,按JAMES等(1981)所述的方法;抗力的百分率计算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证明经照射减毒的尾蚴接种的鼠体内,具有免疫效应机制。实验用6~8周龄雌鼠C57BL/6J和C3H/HeN。曼氏血吸虫尾蚴NMRI株,按Gazzinelli等(1933)的方法制备血吸虫童虫,James等(1981)方法制备可溶性血吸虫成虫抗原(SWAP)。免疫小鼠系按Minard等(1978)的方法,用经~(60COr-射线50Krad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能诱导宿主产生高效的免疫保护力,其中一种或数种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可能起重要作用。本就已知的数种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特异性抗原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免疫学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能诱导宿主产生高效的免疫保护力,其中一种或数种特异性的抗 原分子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已知的数种血吸虫照射尾蚴疫苗特异性抗原分子的结构、功能及 免疫学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用高度X-线照射的曼氏或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的恒河猴血清中致死性抗体对血吸虫童虫的作用,作者用9只恒河猴的血清做试验。免疫组6只,分别用36,000~48,000伦琴照射的曼氏或日本血吸虫尾蚴16,000~45,300条,分别免疫3~6次,其中2只免疫猴并进行激发感染4次,总尾蚴数分别为5,000和1,400条。上述免疫猴在最  相似文献   

6.
照射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中获得日本血吸虫新的蛋白编码基因,为防治血吸虫病提供候选疫苗和治疗药物靶点.方法制备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作为探针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cDNA文库,挑取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个阳性克隆,长度分布于0.6~3.0kb.随机选取4个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及测序,获得2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整合酶相似蛋白编码基因和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单位编码基因.前者长度为636 bp,含一个462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后者1 879 bp,含一个984 bp完整ORF.两者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为:AY855919、AY879341.结论致弱尾蚴免疫兔血清可作为筛选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有效探针;发现了2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剂量γ线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接种小鼠后形成的保护性免疫力进行了研究.接种500条,分别经3、6、12、24和48Krad γ线照射的尾蛐后,检获攻击感染成虫数及肝组织虫卵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减虫率为34.2%—62.3%,减卵率为54.6%—73.1%.免疫接种后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和血清IgG抗体高于对照组,免疫后互14dT淋巴细胞和IgG开始升高,攻击感染后 28d达最高水平.比较接种50条、100条、500条和1000条经24或48Krad γ线照线的尾蚴,攻击感染减虫率以接种500条尾蚴组为最高.结果表明接种500条,经24—48Krad γ线照射的日本血吸虫尾蚴能使小鼠产生最大的保护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减毒尾蚴免疫小鼠淋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宿主经照射减毒血吸虫尾蚴免疫后获得显著的抗攻击感染的抵抗力。本文探讨紫外线减毒尾蚴免疫小鼠淋巴细胞表型的动态变化。方法:小鼠分别感染减毒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尾蚴(500条/只),对照组分别感染两种正常尾蚴(200条/只),免疫后第3、5、7、10、14和21d各组剖杀6-7只,摘取两侧腋窝淋巴结和脾脏分离细胞,采用双染色免疫荧光标记的单抗及FACScan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分析。结果:免疫小鼠  相似文献   

9.
有关曼氏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 ,除经动物感染的传统方法外 ,自 19世纪 70年代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 :硫堇染色法、C band技术、DNA探针技术、代表性差异分析及PCR技术等 ,为探索简便、快速、准确的曼氏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有关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方法研究甚少。借鉴曼氏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技术 ,建立适合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方法 ,将有助于日本血吸虫生物学及血吸虫病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有关曼氏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除经动物感染的传统方法外,自19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硫堇染色法、C-band技术、DNA探针技术、代表性差异分析及PCR技术等,为探索简便、快速、准确的曼氏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有关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方法研究甚少。借鉴曼氏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技术,建立适合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性别鉴定方法,将有助于日本血吸虫生物学及血吸虫病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为确定用大剂量电离辐射是否可以对狒狒产生一种有效的疫苗,这种疫苗经NIH/Nmri CV品系小鼠实验已证明是有效的。作者用10只体重6~8公斤的幼年狒狒,兔疫组9只(5只雄,4只雌),对照组10只(5只雄,5只雌)。48只6周龄雌性NIH/NmriCV品系小鼠,波多黎各品系曼氏血吸虫尾蚴从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逸出后照射致弱,用于免疫。攻击感染用未经照射的尾蚴。免疫和攻击感染狒狒均经肤给予尾蚴。狒狒和小鼠无论免疫或攻击感染所用的尾蚴都是同一批的。  相似文献   

12.
用波长2,537的紫外线照射刚逸出的尾蚴。灯与尾蚴悬液间的距离为16.5厘米。因紫外线在液体中的穿透性不好,故尾蚴悬液不应超过10毫升。重复作了四项实验: 1.研究紫外线照射对曼氏和埃及血吸虫尾蚴的活力和行为的影响。在碟中盛放5毫升含80~100条尾蚴的悬液,经紫外线照射5~60秒后进行观察。以未照射的正常尾蚴作为对照。 2.比较照射(5~20秒)的尾蚴和未照射的正常尾蚴在穿入宿主皮肤时的死亡情况。每只小白鼠接种1,000~2,000条尾蚴,15分钟后从皮肤内收集童虫。 3.比较照射(10秒)的尾蚴与未照射的尾蚴在感染动物中移行到肺的情况。每组20  相似文献   

13.
实验动物用8~9周的雌性C_(57)BL/6J小鼠和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1.免疫:尾蚴先用~(60)钴放出的50Kradγ-射线照射1~2小时后,将小鼠尾巴浸在约1,000条尾蚴的疫水中1小时作为免疫。以免疫后小鼠为一组,未经免疫的为对照组。2.制备(75)铯所标记的曼氏血吸虫尾蚴:把阳性钉螺置于1ml含有20μCi的L-(~(75)铯)牺蛋氨酸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14.
<正> 紫外线对细菌及病毒的作用已有许多报道。但在对寄生虫的作用方面研究不多。在研究中作者观察了紫外线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在不同照射距离及时间的条件下,尾蚴被杀灭及被抑制感染等问题。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实验用了1只正常猴和2只高度免疫猴,后者共免疫6次,用36,000~48,000伦琴X线照射过的尾蚴共18,000~24,000条,而后用400~500条正常尾蚴攻击感染3或4次,粪便中未发现血吸虫虫卵。在每只猴的腹部挑选9个圆面积(10毫米直径),每一圆面积放上100条正常尾蚴,然后分别在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大蒜油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大蒜油,并配制成不同浓度,观察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时间;用经大蒜油处理3min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45d后处死,计数检获成虫数,计算感染率和减虫率,试验设去氯离子自来水为对照。结果大蒜油原液1s内可迅速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稀释度为10-2、10-3、10-4、10-5、10-6的大蒜油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4±0.54)s、(28.4±4.24)s、(60.6±3.43)s、(387.0±19.05)s和(820.4±22.34)s;用以上稀释度大蒜油处理后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率分别为0、0、0、0、60.00%、80.00%,对照组感染率为100%。结论大蒜油有较强的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尾蚴穿透宿主皮肤是血吸虫成功感染终宿主的第一步。尾蚴钻腺分泌的蛋白酶在穿透宿主皮肤过程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目前对于血吸虫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括丝氨酸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内的尾蚴分泌蛋白 酶上。已有研究表明, 曼氏血吸虫主要靠尾蚴分泌的弹性蛋白酶穿透宿主皮肤, 日本血吸虫则主要利用组织蛋白酶B2侵 入宿主体内。尾蚴入侵分子机制的阐明有助于新型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和药物靶点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告猴用X线照射致弱的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后皮肤中IgG、IgM、IgA和补体C_3的分布与效应细胞和童虫的关系。实验用恒河猴(Macaca mulatta)5只:3只猴用照射尾蚴免疫,1只猴为正常对照,另1只为攻击对照。每次用3,000条照射尾蚴为免疫原,每只猴免疫5次,间隔时间为1或2个月。末次免疫感染后1个月,以400条正常尾蚴攻击感染,尔后6周,每天粪检,持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感染昆明杂种小鼠后,定期剖杀小鼠取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测定尾蚴表皮结合的抗尾蚴IgG的水平,同时检查小鼠体内血吸虫的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两性成虫感染的小鼠产生抗尾蚴抗体较雄性感染的小鼠出现得早,而且抗体含量高。抗尾蚴IgG能被撕碎的血吸虫虫体、或两性血吸虫成虫培养的上清液所中和,而未成熟卵、或成熟卵的培养物不能吸收机尾蚴IgG抗体。小鼠含抗尾蚴IgG抗体的感染血清可使成虫冷冻切片中的成虫表皮呈现荧光,而对成虫消化道或子宫上皮不出现免疫荧光反应。抗尾蚴IgG抗体阳性的感染血清经尾蚴吸收后,可使之对成虫表皮的荧光明显减弱。因此,日本血吸虫成虫表皮及其脱落物能在小鼠体内产生IgG此抗体能与尾蚴表皮抗原相结合,说明成虫与尾蚴及表皮之间存有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20.
生姜原液在3 s内可迅速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浓度为50%、25%和12.5%生姜液杀死血吸虫尾蚴的平均时间为10 s3、4.8s和420 s;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对小鼠无感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