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随着肝脏外科的发展,在临床上肝移植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肝脏疾病。肝门阻断、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全肝血流阻断等一系列外科技术的应用,以及肝移植、休克等过程中,均遇到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问题。如何提高肝脏的自我保护能力,调动其内源性的保护机制,目前已成为肝脏外科发展的方向和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2.
卢思聪  张峰  宋德静  张业伟 《江苏医药》2009,35(2):194-196,后插1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部分肝缺血模型,将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S)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re)组,缺血后处理(IPost)组,缺血预处理+后处理(IPre+IPost)组.全面复流120 min后收集肝脏组织和血液标本,检测血清ALT,肝组织ATP、MDA和RCR,做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IPre+IPost组血清ALT、肝组织MDA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IPre+IPost组肝组织ATP、RCR高于其余各组(P<0.05);病理结果:IPre+IPost组肝组织损伤轻于其余各组.结论 IPre和IPost联合应用能更好的保护线粒体,维持组织的能量代谢稳定,从而在再灌注早期更好的减轻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陈闯  齐亮  陈伏庭  郝立俊  蒋厚文 《江苏医药》2012,38(13):1500-1502,1613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延迟性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I-R组,LIPC组,每组12只。S组仅行开腹,不作其他处理;I-R组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LIPC组先行双后肢缺血5min,反复3次24h后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手术完毕,腹主动脉采血用于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血清ALT与AST;切取肝组织,测定肝脏的湿干比(W/D),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同时光电镜观察肝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LIPC组T-SOD活性增加(P<0.01),MDA水平、ALT、AST、W/D值及TNF-α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 LIPC对大鼠肝脏I-R损伤有明显的延迟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水肿、抑制TNF-α的表达和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4.
齐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869-87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RI组、EPO组(rHuEPO3000U/kg)。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MIRI组和EPO组心律失常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EPO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MIRI组(P〈0.05)。MIRI组和EPO组血清MDA、CK、LDH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EPO组明显低于MIRI组(P〈0.05)。结论EPO对心肌MIR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致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研究了L-精氨酸(NO供体)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血清中ALT、AST值,以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结果:一氧化氮明显减少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血清中ALT、AST含量以及增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结论:一氧化氮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实验为一氧化氮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生素E在肝组织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对缺血预处理(IP)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半肝缺血再灌注和缺血预处理模型,缺血前通过灌胃给予维生素E(250mg/kg),分析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全血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等各项指标。结果I/R导致明显的肝损伤,IP减轻肝I/R损伤,维生素E能减轻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可以部分抵消IP的保护作用。结论维生素E能减轻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生而实现的。IP对鼠肝I/R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P期间产生的一定量的自由基,对随后的I/R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E导致氧自由基减少是肝IP保护作用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I-R模型组(B组)和rHuEPO 5000IU/kg处理组(C组)。建立70%大鼠肝脏I-R损伤模型,检测各组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与B组相比,C组iNOS mRNA和蛋白表达、ALT和AST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肝细胞水肿、坏死减轻;而B组和C组间eNOS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uEPO可能通过抑制iNOS表达,减轻大鼠肝脏I-R损伤。  相似文献   

8.
苗军  张馨木  张赢予 《中国药师》2007,10(6):523-525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80只,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预处理和乌司他汀预处理两组,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变化及抑肽酶给药后的影响。结果:乌司他汀给药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均显著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也明显较0.9%氯化钠溶液预处理组轻。结论:乌司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治疗组,每组16只;术后番茄红素各治疗组连续4周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番茄红素治疗,假手术组和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转氨酶(ALT和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T-AO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且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5、10和2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番茄红素(10和2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P活性均显著降低,且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肝脏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番茄红素(20 mg/kg)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番茄红素各治疗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番茄红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番茄红素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肝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每组8只。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监测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的心功能水平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但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心功能恢复水平增高,SOD活力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具有明确的心肌保护功能,可以改善心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ringle法阻断大鼠第一肝门制作95%肝I/R模型。肝缺血前1 h大鼠ip给予雌二醇4 mg·kg-1(雌二醇+I/R组)。分别取肝缺血前(0)、再灌注1,3,6和24 h共5个时间点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核因子κB(NF-κB)和ERα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模型组和雌二醇+I/R组血清ALT和TNF-α水平、肝组织NF-κB和ER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6 h,I/R和雌二醇+I/R组血清ALT水平分别升高了11.7倍和8.1倍(P<0.01),TNF-α水平分别升高5.2倍和3.2倍(P<0.01),但雌二醇+I/R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I/R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6 h I/R组和雌二醇+I/R组肝组织NF-κB表达分别升高了8.6倍和4.8倍,但雌二醇+I/R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I/R组(P<0.01);ERα表达分别升高了4.2倍和7.4倍,雌二醇+I/R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I/R组(P<0.01);雌二醇+I/R组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雌激素预处理可减轻I/R导致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此作用与增强ER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及白藜芦醇预处理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左室最大收缩压(LVSP)、左室等容收缩/舒张期压力上升最大速率(LVdP/dtmax),心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白藜芦醇预处理组LVSP、LVdP/dtmax较缺血再灌组显著升高,心肌NO含量显著升高、MDA含量则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小.结论: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白藜芦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增加NO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Pringle's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肝缺血再灌注组和雌激素干预组(预处理+肝缺血再灌注组)3组,每组各40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组织核转录因子(NF-KB)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血清ALT,TNF-a水平升高不明显,ER,NF-KB表达无明显变化,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不明显;缺血再灌组、雌激素干预组的ALT,TNF-a水平与ER,NF-KB表达显著升高;但雌激素干预组ER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组,缺血再灌组的NF-KB表达明显高于雌激素干预组,缺血再灌组的肝脏组织损伤程度显著高于雌激素干预组.结论 雌激素能刺激雌激素受体表达,进而降低TNF-a水平、抑制NF-KB表达,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DL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连续3d,每天1次3个循环左后肢无创性5min缺血、5rain再灌注,建立NDLIP模型。实验分4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早期脑缺血预适应+I/R组(ECIP+I/R)、NDLIP+I/R组。观察其对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缺损症状,脑梗死范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活力(XOD),丙二醛(MDA)含量影响。结果:与I/R组相比,ECIP+I/R组及NDLIP+I/R组缺血1h,再灌注24h后评分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脑梗死范围显著减小。与I/R组比较,ECIP+I/R组和NDLIP+I/R组的T-SOD和Mn—SOD活力、GSH—PX活力均升高;XOD活力明显降低,MAD含量明显减少;ECIP+I/R组和NDLIP+I/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DLIP可降低I/R对神经的损伤、减小脑梗死范围、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减少I/R对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罗格列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栓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测定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罗格列酮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状态,降低脑组织MDA、NO含量,升高SOD活性并降低NOS、MPO活性以及组织ICAM-1表达,同时能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害。结论罗格列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抗炎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血必净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巍  杨季红  马静  赵丹宁 《河北医药》2008,30(2):142-143
目的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血必净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SOG组)3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30只,血必净组(XBJ组)组30只。XBJ组术前3d经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5ml·kg-1·d-1。于再灌注6h、12h、24h各组分别随机选取10只大鼠进行标本检测:观察大鼠肺脏组织病理切片;取新鲜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取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PaO2)。结果XBJ组较I/R组在相同时相点的肺脏病理改变较轻,MPO含量显著降低(P<0.01);W/D显著降低(P<0.01);PaO2升高(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集聚、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苯海索对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苯海索(trihexyphenidyl,THP)对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阻断四血管法造成急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HP1.5mg·kg-1或3mg·kg-1在缺血前5min,再灌前和再灌注30min分3次静脉注射。结果:THP可剂量依赖性阻止脑组织和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下降及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下降,阻止外周血中LDH活力增加和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并促进脑电活动恢复和抑制脑水肿形成。结论:THP对大鼠急性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rhEPO治疗131例癌症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癌症贫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31例癌症贫血患者随机分入6个研究组,分别为5个rhEPO组(rhEPO剂量各为50U/kg、100U/kg、150U/kg、200U/kg、400U/kg)和1个对照组,共观察8周,每2周进行1次rhEPO的疗效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①患者Hb值和Hct值在应用rhEPO后呈明显上升趋势,4周~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50U/kg组在治疗6周后显效,其它剂量组均为4周显效。②rhEPO50U/kg组的有效率低于其它各rhEPO组(P<0.05或P<0.01),其治疗后4周和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9.1%(P>0.05)和27.3%(P<0.05);其它各rhEPO组(100U/kg~400U/kg)之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治疗后4周和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28.6%~36.8%(P<0.05或P<0.01)和57.1%~68.4%(P<0.01)。各rhEPO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输血需求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50U/kg~400U/kg,每周3次),rhEPO治疗癌症贫血以及预防化疗性贫血具有一定的疗效和相对的安全性。②不同剂量rhEPO治疗癌症贫血的疗效不同。rhEPO50U/kg组的疗效低于其它各剂量组,而在100U/kg~400U/kg的剂量范围内,rhEPO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苦碟子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苦碟子保护组(KD)。观察神经功能学评分,形态学观察(光镜和电镜),如脑梗塞面积(HE染色)及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面积、缺血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减轻形态结构损伤,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用最佳组方配比,及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复制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权重配方法设立不同配比组方6组,于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组方的最佳理论配比。另取56只小鼠进行确证性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PO(2 000 U·kg(-1))组、GSH(12.5 mg·kg(-1))组、GSH(12.5 mg·kg(-1))组、EPO(1 000 U·kg(-1))组、EPO(1 000 U·kg(-1))+GSH(6.25 mg·kg(-1))+GSH(6.25 mg·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GSH(12.5 mg·kg(-1))+GSH(12.5 mg·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GSH(25 mg·kg(-1))+GSH(25 mg·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 mg·kg(-1)+GSH 12.5 mg·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mg·kg(-1)+GSH 12.5mg·kg(-1),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