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肌内效贴在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3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肌内效贴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臂丛功能评分和肌电图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臂丛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肘关节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肌电图改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0,P=0.006)。结论 肌内效贴治疗能促进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恢复,可改善患儿患肢的运动功能,与常规康复治疗联用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针刺、红外线理疗、推拿、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综合康复疗法5个疗程后的21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综合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良好,其中上臂型、下臂型及≤2个月的患儿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全臂型及〉2个月的患儿.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早期采用患肢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单纯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的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组37例,除常规物理治疗外,还予以手法按摩面部肌肉以及相应的穴位.治疗前后均以House—Brackmann法以及时间一强度曲线进行功能障碍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90%以上,其中轻度及中度功能障碍者的疗效最佳。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的(P〈0.01)。结论在常规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规范、合理地应用手法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康复疗效及缩短病程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单纯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用常规的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组37例,除常规物理治疗外,还予以手法按摩面部肌肉以及相应的穴位,治疗前后均以House-Brackmann法以及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功能障碍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90%以上,其中轻度及中度功能障碍者的疗效最佳。两组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的(P<0.01)。结论在常规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规范、合理地应用手法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康复疗效及缩短病程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 (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 1个月内发育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 ,肌张力异常及姿势异常。其发病率在 1‰~ 5‰[1] ,是当今儿童肢体运动主要致残疾病之一。我科应用丽珠赛乐、高压氧、经络导平、功能训练、手法穴位按摩对 81例CP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康复综合治疗研究 ,并设病情相似的 84例CP做对照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我科住院病例共 16 5例 ,均符合《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第 1期登载的诊断标准及《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2 ,3] 。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在脑瘫上肢功能障碍患儿中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20年5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展开分析,均存在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用计算机数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参照组开展常规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手功能、自理能力及上肢功能。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手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看护者帮助部分、功能技巧部分得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保护性伸展、承重、抓握、分离运动得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患儿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总体疗效,改善患儿手功能、自理能力和上肢功能,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刺加高压氧综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结果 53例确诊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号为理疗康复组,双号为针刺加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组,对治疗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针刺加高压氧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肌力均有明显提高,2组患者治疗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辅以针刺加高压氧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臂丛神经损伤可以最大限度恢复正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臂丛神经麻痹是新生儿周围神经损伤中最重要的一种 ,发生率为0 4‰~2 5‰〔1〕。目前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恢复效果不甚理想。我们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同运动疗法综合康复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选用1985年~2002年出生在我院及沈医二院诊断为臂丛神经麻痹的新生儿12例 ,其中男5例、女7例。根据临床症状分型 〔2〕:①Ⅰ型(上干麻痹) :患肢松弛悬于体侧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伸长 ,前臂旋向前方 ,患肢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 ;②Ⅱ型(下干麻痹) :患侧屈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小指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康复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偏瘫的影响。方法对发病1个月以内的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以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以及适度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前后进行CSS评分及ADL分级。结果康复治疗组CSS评分减少较对照组减少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有促进作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高频热疗、颈椎牵引、中频脉冲、关节松动术联合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中频脉冲和颈椎牵引的治疗,分别治疗3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禁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他镇痛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具有疗效迅速、明显、无痛、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应用康复疗法治疗LD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LD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腰椎牵引、超短波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Mckenzie法与Maitlznd关节松动术。结果经过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73.3%(P<0.01)。说明综合应用康复疗法治疗LDH的疗效显著,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相互协同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结论综合康复治疗LDH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应用康复疗法治疗LD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LD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采用腰椎牵引、超短波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Mckenzie法与Maitlznd关节松动术。结果经过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73.3%(P〈0.01)。说明综合应用康复疗法治疗LDH的疗效显著,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相互协同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结论综合康复治疗LDH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艳敏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0,17(1):30-31
颈椎病是目前比较常见、多发的一种中老年人慢性退行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十分令人满意。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5月,采取血塞通注射液、复方丹参、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并配合颈部牵引方法治疗颈椎病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艳红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53-53,55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I〉60岁的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6例和局部治疗组44例。综合治疗组采用局部及全身疗法,局部治疗组仅采用单纯局部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的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局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身抗病毒、营养神经以及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母乳喂养的推行,母乳性黄疸发病率逐渐增高,作者应用思密达妈咪爱口服治疗母乳性黄疸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造成儿童运动障碍,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至今尚无完全治愈脑瘫的方法,但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儿童康复界已形成共识——综合康复治疗手段的应用,是改善脑瘫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方法,并为患儿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言语治疗、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治疗、药物治疗、使用辅助器具及矫形器和矫形手术治疗等。物理治疗是治疗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