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道高反应性(BHR)的发生机制及无症状性BHR与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例无症状性BHR进行了气道粘膜的病理学研究。结果17例中9例(53%)气道粘膜有变应性炎症(AAI),与哮喘缓解期患者气道粘膜的病理改变相似;8例(47%)气道粘膜也有炎症改变,但不同于AAI,无嗜酸粒细胞(EOS)和肥大细胞(MC)浸润。结论无症状性BHR者部分已有与哮喘患者类似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高反应性者就是支气管哮喘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支气管高反应性者就是支气管哮喘吗何权瀛早在1910年人们就发现了支气管高反应性(BHR)或称气道高反应性这一现象,并且在40年代就开始认为它具有诊断价值。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BHR的原因、本质、特征、发生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直到最近10年才陆续明确了...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患者CD23表达与体外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CD23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对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单个核细胞(PBMC)CD23阳性百分率(CD+23%),发现中、重度和轻度哮喘患者CD+2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98,P<0.01)。CD23表达的体外调控发现干扰素(IFN)-γ可抑制哮喘患者的PBMC自发及重组白细胞介素(rIL)-4诱导表达CD23。结果提示CD23异常表达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CD+23%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严重度分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少媛  徐进 《山东医药》1999,39(9):19-20
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物血栓素A2(TXA2)及前列环素(PGI2)是调节血小板功能的重要因子〔1〕,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分别是其稳定物。研究证明TXA2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介质之一〔2〕。正常情况下TX...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1例过敏性哮喘患者,用100ml生理盐水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所有患者BAL前均予以300μg的舒喘灵雾化吸入,BAL过程中持续鼻导管给氧(3L/min)。BAL前后分别测试肺功能。结果无一例发生严重的支气管痉挛,表明经纤维支气管镜行BAL,对稳定期过敏性哮喘患者来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吸入糖皮质类固醇激素(ICS)在治疗哮喘慢性气道炎症,降低支气管高反应性(BHR)和气道阻塞症状方面非常有效。但长期高剂量ICS有可能引发激素的副作用。齐留通(zileuton)系5脂氧合酶通路的抑制剂,现已证明在哮喘患者能降低某些因素诱发的支气管收缩。作者在那些已用ICS治疗,但仍存在明显BHR的哮喘患者,观察使用齐留通后气道对组胺和超声雾化蒸馏水(UNDW)诱发的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不吸烟的过敏性哮喘患者17例,每天应用ICS不超过800μg至少6个月后还存在明显的BHR。同时须符合…  相似文献   

7.
血栓素A2及相关前列腺素与哮喘关系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基本特征是气道炎症,微血管渗漏,粘液分别增加,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可逆性气道阻塞及支气管高反应性(BHR),在哮喘患,其血栓素A2(TXA2)及相关前列腺素(PGs)如前列朱素D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生成量均高于正常人,这些物质能够诱发上述哮喘的基本特征,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些拮抗TXA2受体(TP受体)或抑制TXA2合成酶系的平喘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8.
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15004)胡华成随着Seldinger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技术的出现,1964年Viamonte首先报道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BAG)的成功。同年Boijsen等首先报道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BAI)治...  相似文献   

9.
间羟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重酒石酸间羟胺(间羟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区别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气道高反应性(AHR)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对象与方法 选择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30例,对组胺吸入刺激均表现为AHR。分为哮喘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19~69岁。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慢支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0~58岁。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均先作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隔天再作间羟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间羟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隔天再行酚妥拉明阻断试验。在所有试验完成之前,禁用平喘药和…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于80年代末BAI在我国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治疗原发性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远期疗效,是治疗原发性肺癌较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BAI主要用于:①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肺癌,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首选;②肺癌术前行BAI,以缩小瘤体...  相似文献   

11.
嗜酸粒细胞凋亡与哮喘气道炎症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嗜酸粒细胞凋亡与哮喘气道炎症戴爱国张平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AHR)为特征的疾病。目前认为,气道炎症是哮喘AHR的基础,而无论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都以EOS浸润和激活...  相似文献   

12.
运动激发试验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王立华,赵永碧,王丽,闫汝茂运动性哮喘(EIA)自1961年Jones等通过呼吸功能测定证实支气管哮喘患者持续运动后可发生支气管痉挛以来,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对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运动激发试验,现将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3.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特征   总被引:138,自引:1,他引:138  
目的阐明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支气管炎症和变态反应特征。方法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支气管粘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屋尘螨和兔抗人IgE诱导灌洗液中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试验,观察17例CVA患者的气道炎症及变态反应特征。结果CVA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过敏指数(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屋尘螨诱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试验,呈现一种浓度-反应正相关。结论CVA存在有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并有I型变态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14.
对21例老年人肺癌进行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MMC-葡聚糖微球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其中CR7例,PR10例,总有效率为80.90%(17/21);本组总体中数生存期为16.29个月,1年生存率为76.2%(16/21)。对照分析表明,这种介入性治疗肺癌的方法明显优于BAI化疗+明胶海绵栓塞,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8与豚鼠气道高反应性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与哮喘气道高反应性(AHR)产生的关系。方法经鼻腔给予豚鼠IL-8(0.5μg/kg或5μg/kg)3周,每周2次,在最后一次给予后24小时,测定动物气道对吸入不同浓度组织胺(25、50、100或200μg/ml)的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种细胞成分计数;光镜下观察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豚鼠经IL-8处理后,其气道内压随吸入组织胺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嗜酸性细胞减少(P<0.05);气管、支气管粘膜及管壁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无此改变。结论IL-8能引起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同时伴有AHR的产生,推测IL-8在哮喘AHR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薛玉文  关延凤 《山东医药》1997,37(11):11-12
对26例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者及14例正常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患者肺功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者BALF中的TXB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与其1秒钟肺活量(FEV1.0)肺活量50%时的呼吸流速(V50)呈明显负相关,6-keto-PGF1α与正常人无差异,提示TXA2在哮喘气道炎症中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患者IL-4、sICAM-1、IFNγ与IgE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白介素- 4(IL- 4)、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sICAM- 1)、γ干扰素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与IgE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 分别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口服强的松治疗后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血清中IL-4、sICAM- 1、IFNγ和IgE水平。结果 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血清IL-4、sICAM-1、IgE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在缓解期和经强的松治疗后,血清IL-4、sICAM- 1、IgE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IL-4 可促进sICAM-1 表达及IgE分泌,并可抑制IFNγ的分泌,因此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及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结果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与哮喘可有其它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发作迅速,治疗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血血栓素B2(TXB2)均升高,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a)均降低,西二醛(MDA)均升高,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较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有极显著差异(P<0.01);静滴地塞米松1周后气通阻塞可逆性测定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且有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对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9例非哮喘过敏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无过敏原刺激条件下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辅助(CD+4)T细胞活化状态和白细胞介素(IL)-5释放水平。结果表明,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组BAL液细胞和PBMC在无刺激培养条件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及释放IL-5水平均显著增高;过敏性哮喘组患者T细胞对过敏原的反应性明显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值均<0.01);非哮喘过敏症组患者PBMC在过敏原刺激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和上清液IL┐5含量显著增加,但其BAL液细胞在过敏原刺激下培养,释放IL┐5水平仍然显著低于两哮喘组(P值均<0.01)。研究表明,支气管┐肺局部CD+4T细胞活化程度和IL┐5释放能力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哮喘中的意义。方法以卵白蛋白(OA)致敏和吸入激发复制哮喘豚鼠模型,以L929细胞杀伤和MH60.BSF2细胞增殖反应检测TNF-α,IL-6生物活性。结果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泡巨噬细胞(AM)上清液中TNF-α、IL-6明显升高并呈动态改变。结论TNF-α、IL-6可能在哮喘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