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45岁以下(≤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与45岁以上年龄组(B组)85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结果45岁以下内膜癌患者占同期内膜癌患者总数的21.30%,44.0%的患者合并未产、不育、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23.0%合并多囊卵巢,较145岁以上患者明显增高(分别为15.0%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肌层浸润少(P〈0.01),细胞分化好(P〈0.01),多为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两组患者临床分期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育、月经失调、内膜增生、多囊卵巢,表明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少于45岁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45岁以上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状态与性激素(E2、LH、FSH)、胰岛素及其肥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30例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分为①非正常组(包裹内膜增生、非典型增生及内膜癌)及(爹正常组,观察两组病理状态与性激素、胰岛素、肥胖指数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中,无排卵性内膜占93.3%(28/30),内膜增生47%(14/30),非典型增生16.7%(5/30),内膜癌3.3%(1/30)。①组与②组相比,高胰岛素及肥胖显著升高p〈0.01,LH/FSH轻度升高p〈0.05,E2水平略升高,两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长期持续性的E2升高、高胰岛素及肥胖是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聂爱宏 《当代医学》2014,(16):38-3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在2008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A(n=40),B组(n=4D),C组(n=56)。给予A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B组患者采用开腹加防粘手术,C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3组患者术后受孕情况和不孕情况。结果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妊娠69例,妊娠率50.73%,3种手术方式的妊娠率分别为47.8%(65/136)、485%(66/136)、55.9%(7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患者在手术后的2年内还未怀孕,应该采取其他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对其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0月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40例合并症者为观察组,160例无合并症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58.18岁,对照组患者串均年龄52.76岁,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合并症的发生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否手术无关( P〉0.1)。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但合并症的发生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是否接受手术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503例的诊断,探讨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在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和日照市人民医院诊断和治疗的绝经后子宫出血50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分为子宫内膜癌组和非子宫内膜癌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问、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激素补充治疗,子宫内膜厚度及乳腺癌等因素。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激素补充治疗及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有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有密切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0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仅有8.2%(41/503)的患者可能患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厚度〉5mm必须行诊断性刮宫以协助诊断是否患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6.
王红英  于月成  卜宁 《医学争鸣》2007,28(12):1112-1114
目的:探讨Fas和Fas配体(FasL)在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加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异位内膜与18例子宫内膜癌内膜中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FasLmRNA水平.设正常子宫内膜25例为对照组.结果:Fas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为68%,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蛋白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和94%,明显高于对照组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mRNA的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与FasL蛋白表达失调,可能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发病机制之一,对子宫内膜癌组织逃避免疫系统监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27例,均行TVS、超声及官腔镜检查。观察不同因素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60岁组恶性病变率高达23.0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年限≥5年的子宫内膜癌病变率显著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组的平均宫腔深度与其他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显著高于其他良性病变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绝经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出血持续时间越长及官腔越深。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有利于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981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32例住院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2组。A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B组: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9.91%(23/232),平均发病年龄35.13岁,A组伴有月经失调、不孕及多囊卵巢者明显高于B组(P均=0.000),A组手术-病理I期患者占69.57%,明显高于B组的58.37%(P=0.0048),A组预后明显好于B组(P=0.0217)。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全部子宫内膜癌的9.91%,平均发病年龄为35.13岁,多合并月经失调、不孕及多囊卵巢,床期别早,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2004年期间至绵阳中心医院就诊并手术分期的27名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45岁,A组)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手术的142名老年内膜癌患者(>45岁,B组)相对照。结果内膜癌患者中年轻患者约占11.2%,A组患者平均体重低于B组患者,肥胖发病率低于B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症患病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长于B组,患者病理分化及肌层浸润状况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早期患者比例、良好病理类型比例高于B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腹腔细胞学阳性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妇女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着相当的比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为子宫内膜癌年轻患者高危因素。有月经异常,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年轻子宫肌瘤患者,应重视诊断性刮宫。由于目前尚不能肯定年轻妇女内膜癌恶性程度及远处侵袭行为优于老年患者,故淋巴结清扫处理原则应该与老年患者相同。  相似文献   

10.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常被忽略,但在临床病例中并非少见。本文对收治的39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发病率为14.13%。临床特征包括:平均年龄37.82岁,月经紊乱、不孕。病理特点:分化好,有时骓于与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区别。本文强调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早期诊断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主诉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子宫增大的肥胖妇女。  相似文献   

11.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64例(1952~1984),并选择同期病理类型、临床期别和治疗方法相同的40岁以上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配对分析结果提示40岁以下患者占同期子宫内膜癌总数的6.6%。近年来年轻患者的实际发病数有增加,年轻患者多数以往有月经失调、原发不孕等病史。患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或多或少(95.3%)。远期随访结果提示两组5、10、15、20、2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年龄无关,而是与临床期别和肌层浸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杨建敏  丁小兰 《中国医药导刊》2007,9(5):385-386,39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合并症对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2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合并症组48例。无合并症组186例。结果:合并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6.56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1.76岁,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症的发生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接受手术无关(P>0.1);但合并症组中接受辅助治疗的比例(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69.89%))(P<0.05)。对随访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症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无关(P>0.1)。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但合并症的发生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是否接受手术无关,虽然接受辅助治疗的比例增加,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85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行病理活检,探讨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变化与不孕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85例不孕症患者诊断性刮宫病理切片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85例不孕症患者原发性不孕71例,继发性不孕14例4。5例(52.94%)患者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性反应,其中,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反应良好12例(14.12%1,2/85),分泌反应欠佳、不良及无分泌33例(38.82%,33/85);子宫内膜增生期反应30例(35.29%),增生不足7例(8.24%),单纯性子宫内膜增长过长2例(2.35%),子宫内膜炎1例(1.18%)。结论:不孕症子宫内膜表现为分泌反应欠佳、不良、无分泌及增生性反应多见,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为卵巢黄体功能不全、失调和卵巢无排卵。  相似文献   

14.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1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特点,达到早期诊断及预防,合理治疗的目的。[方法]分析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产科1994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40岁的13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特点,并与同期>40岁的患者相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病10年来有了明显的增高,各年龄段的发病均有所增加,但各年龄段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组织学分级上,40岁及40岁以下妇女与40岁以上妇女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相比较,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增加倾向,对于年轻妇女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的年轻妇女应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5岁以下青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年女性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分析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 (1)冠心病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发生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超敏C反应蛋白(P<0.05)。(3)冠心病组单支血管病变者发生率高,为69.81%,且多为前降支,受累率为72.96%。结论 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病变多累及前降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子宫体、乳腺双原发癌患者(双癌组)29例和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单癌组)31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双癌组合并糖尿病(χ2=8.02,P=0.007)、肿瘤家族史(χ2=31.76,P<0.001)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χ2=31.76,P<0.001)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癌组,双癌组Ⅱ型子宫体恶性肿瘤(χ2=5.52,P=0.030)及低分化癌(χ2=8.39,P=0.020)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单癌组。单癌组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优于双癌组(Log-rank=6.75,P=0.011)。分层分析显示,在双癌组中,首发子宫体癌的双癌患者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首发乳腺癌组(58.33%vs 11.76%,χ2=6.882,P=0.014)。首发子宫体癌与首发乳腺癌的两癌发病间隔时间显著不同,前者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t=2.23,P=0.028)。两组双原发癌间隔时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10)。结论 合并乳腺癌的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乳腺癌后子宫体恶性肿瘤与子宫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病年龄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南方医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93例,分为年轻组(≤35岁)和中老年组(>35岁),进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细胞分化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分期、组织学上有统计学差异。≤35岁组:≤Ⅱa期占82.61%,≥Ⅱb期占17.39%,磷癌占86.67%,腺癌占13.39%;而>35岁组:≤Ⅱa期占便51.43%,≥Ⅱb期占48.73%,磷癌占82.98%,腺癌占17.02%。细胞分化程度分析,≤35岁组和>35岁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35岁组宫颈癌患者具有临床期别较高、腺癌较多的不良预后因素。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代英 《吉林医学》2011,(20):4086-4087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以≤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27例为试验组,以同期收治的>60岁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试验组高分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ER阳性率及P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以全子宫切除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为主。随访5年,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化高,及早发现并治疗,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45岁以下子宫内膜场常被忽略,但在临床病例中并非少见。本文对收治的39例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发病率为14.13%.临床特征包括;平均年龄37.82岁,月经紊乱、不孕.病理特点:分化好,有时难于与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区别.本文强调分段诊断性刮宫是早期诊断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主诉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子宫增大的肥胖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