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开放式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半开放式管理模式精神病院中44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封闭式管理模式精神病院中44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用自编的"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子评估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攻击行为主要及相关因素中,与患者吵架及要求得不到满足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攻击行为与住院时间的关系中,第16d以上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发生2次以上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半开放式管理模式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评分。结果158例患者中,有攻击行为82例(51.89%),无攻击行为76例(48.10%);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攻击行为组的总分及敌对猜疑、激惹性、行为紊乱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组(P0.01),思维障碍因子分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控制攻击行为发生,并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慢性精神分裂症开放式住院管理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洪明 《中国康复》1996,11(3):132-134
目前我国大部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院内的住院形式是全封闭性质的。这些患者因长期住院而产生“住院综合征”,导致社会功能的下降。我院为解决上述问题将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开放式住院管理的探索,并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量表进行1年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院康复病区和慢性病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经过CCMD—2诊断标准确认,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18±7.93岁,病程大于5年,住院2次以上,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2项在4分以上。凡有严重躯体疾病、明显消极、自伤伤人、潜逃、攻击言行及急性精神病症状者均不选为研究对象。①实验组22例,开放式住院管理;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NOSIE中激惹、精神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病史中有攻击行为者及NOSIE量表中的敌对激惹性、精神症状等预见其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并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有攻击行为和85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住院资料、BPRS、入院态度和治疗态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患者在BPRS、住院态度、治疗态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和EEG结果等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BPRS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治疗态度能够预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精神病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有攻击行为和85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住院资料、BPRS、入院态度和治疗态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组患者在BPRS、住院态度、治疗态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和EEG结果等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BPPS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治疗态度能够预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精神病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此类患者的护理对策,减少攻击行为。方法选择本院精神中心2011年1~12月收住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入院次数、是否配合治疗及病情是否控制与攻击行为发生的关系。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6.81%,攻击行为的发生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院次数、是否配合治疗及病情是否控制等影响(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院次数、是否配合治疗及病情是否控制等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预防和护理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有攻击行为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攻击行为发生以男性、中年、工人、农民及偏执型最常见。发生时间以上班人数少的中、晚班为主。攻击方式多种多样。受攻击对象则以经常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女护士首当其冲。工作人员的态度与攻击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应采取相应的自防措施,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平红姣  陈立敏  莫慧娟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07-1009
目的 探讨<弟子规>阅读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6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床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康复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弟子规>阅读,比较两组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数和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忍耐性(宽容性)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攻击行为发生数少于对照组,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忍耐性(宽容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弟子规>阅读可以减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0.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06例病例组和161例对照组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既往攻击行为史、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病例组既往有攻击行为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的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加权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病例组的加权分≥4分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的社会能力、激惹和精神病表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病例组的社会兴趣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既往有攻击行为史、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加权分≥4分、社会能力差、缺乏社会兴趣、易激惹、精神病表现多是预报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发生重要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监测和预防护理,包括确定攻击的高危人群,作为“防黑”的对象;对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定时加权分≥4分的重点病人,观察异常行为并予行为干预;鼓励病人多参加文娱活动;高度警惕激惹病人,观察其攻击行为的先兆症状,减少正面冲突;严密观察精神症状的内容和表现、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职业防护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护士是否发生过攻击行为以及临床特征,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88例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48例出现过攻击行为,发生率54.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攻击行为史、既往不良经历、妄想症、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是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酒精相关精神障碍患者极易对护士产生攻击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及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技巧,以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5例,常规综合护理)与观察组(105例,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生活方式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K-LS评分均升高,SBP、DB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健康管理行为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行为,降低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健康行为及院外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及理解能力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及院外依从性情况.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健康行为优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外依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护理干预能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及院外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疗效及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无锡市重性精神病管理网络中,筛选出有危险评估等级2级及以上记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治疗,2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入组前、随访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比较1年内2组患者的复发住院率、不同危险等级人数和累计暴力行为发生次数。结果:随访1年末,2组患者2级及以上危险等级人数及暴力行为发生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1年内复发率相当,研究组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末,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及家属FIS、SAS、S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能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先群  万雪英  杨丽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8):1543-1544,1546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和护理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将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为治疗12周以上,精神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的患者。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后评定,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后评分;采用自编的护士工作自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护理后由护士自评。结果实施开放管理和护理的患者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配合治疗的程度、冲动或攻击行为以及私逃行为方面、护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面均比封闭式管理患者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和护理适应了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理念。同时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护理服务及康复的质量,减少了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患者来院就诊或住院治疗时,责任护士在给予基本检查治疗,并对患者健康行为以及主要危险因素和对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0d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结束后再次评估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行为优于健康教育前(P〈0.01);对照组除“戒烟限酒”外,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行为优于健康教育前(P〈0.01);健康教育后试验组患者健康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善对疾病的不良认知,减少影响疾病转归和康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治疗处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包括健康教育、舒适环境、体力活动、遵医行为、饮食和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入院第3天实施干预,并分别在患者入院第3天和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遵医行为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的测试.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焦虑评分,遵医行为各项构成比,以及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力活动等遵医行为,体力限制、情绪、症状、社会限制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2月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我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于入组前及入组6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入组6个月后研究组SQLS 3个维度中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与不良反应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编顺口溜在桂北地区老年人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寻求一种适合在老年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2009年8~12月在我院皮肤性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及体检中心所属市、县体检的老年人按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自编关于艾滋病知识及其法规的顺口溜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艾滋病宣传手册+录像或专题讲座.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1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对2组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的艾滋病知识及其法规知晓率均达90%以上,比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提高;比对照组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实验组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的行为、态度有明显正性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顺口溜幽默、押韵、简洁、轻松活泼、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是适合在老年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治疗处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包括健康教育、舒适环境、体力活动、遵医行为、饮食和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入院第3天实施干预,并分别在患者入院第3天和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遵医行为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的测试。采用r检验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焦虑评分,遵医行为各项构成比,以及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力活动等遵医行为,体力限制、情绪、症状、社会限制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