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者 女 ,65岁。偶然发现右颈前肿块 15d ,增大较快。查体 :右颈明显外突 ,右甲状腺III度肿大 ,约 6cm× 6cm大小 ,呈分叶样 ,质地中等偏硬 ,可随吞咽活动 ,无触痛。右颈中部可触及 2枚直径分别为 1、2cm的质中偏硬淋巴结。B超表现 :右侧甲状腺增大 ,形态失常 ,约 7 6cm×4 4cm× 3 9cm大小 ,腺体回声不均 ,呈结节状低回声 ,有强回声点、强回声带分隔。右颈上、中、下部各见 1 6cm×1 2cm、2 0cm× 1 2cm、1 0cm× 0 7c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B超诊断 :右侧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 (恶变可能 ) ,右颈部多发淋…  相似文献   

2.
口腔全景X线体层片牙齿测量板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实践中 ,笔者发现口腔牙齿全景X线体层片对牙齿造成放大。使医生在牙齿种植、牙齿正畸中掌握不到正常牙齿的大小。笔者经过反复观察试验 ,研制了一种简易测量板 ,现介绍如下。1 制作 :取 2 5cm× 2 0cm大小、边缘光滑的有机玻璃 ,在某一长边中点距边缘 0 6cm处钻直径为 0 3cm大小的圆孔 ,将一个 0 3cm直径的钢珠用 5 0 2胶粘入圆孔中 ,制成咬合板。再取 2块1 0cm× 1 0cm大小有机玻璃粘在咬合板正反两面、钢珠内侧缘 0 3cm处 ,制成顶板 ,以便于患者咬合时顶住上下牙齿 (图 1)。2 操作方法 :在摄片前 ,将测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加特定电磁波辐射仪 (TDP)治疗局部机化血肿 3 0例 ,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局部血肿患者 3 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6~ 64岁 ,平均 3 9岁 ,其中创伤 2 7例 ,不当按摩所致 2例 ,病程为伤后一月内 1 4例 ,三月内 1 6例 ;血肿位于颜面部 1 5例 ,肢体部 9例 ,其它部位 6例 ,血肿大小 2cm× 2cm以下 1 1例 ,2cm× 2cm以上 1 9例 ,最大一例为 9cm× 7cm。采用日本产ES 2型超声波治疗仪 ,患者取利于治疗的体位 ,血肿部涂足量的耦合剂 ,以 0 .5~ 0 .75W/cm2 声强 ,选择适当直径的声头 ,…  相似文献   

4.
赵洁  李艳 《武警医学》2002,13(3):178-178
1 临床资料 4例患者 ,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49~ 5 9岁 ,平均 5 5岁 ,术前术后诊断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最大为 6 0cm×4 0cm× 3 0cm ,结石最大为 2 5 8cm3 ,其中 1例为高血压患者 ,病例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2 方法2 1 体位安置 术中患者体位 ,取头高脚低 15~ 2 0°,以保证手术野的充分暴露 ,因倾斜角度稍大 ,术中应用电刀 ,为避免因体位改变发生气管导管打折或脱出及患者皮肤的灼伤 ,采用束缚单把上肢固定在身体两侧 ,下肢膝盖部用束腿带与床体固定牢靠。2 2 病情观察及巡回配合 巡回护士术中应掌握…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36岁。右肩胛区疼痛 1年 ,发现右颈肩部肿块 2月余。查体 :右颈肩部可扪及一界限不清的肿块 ,约 4.0cm×5 .5cm大小 ,表面光滑 ,质硬 ,固定 ,无压痛 ,叩击肿块颈部内侧上臂尺侧有轻微放电感 ,右上肢活动正常 ,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X线平片 :右颈部一约 7.0cm× 8.0cm大小软组织肿块 ,向下达肺尖 ,第 1肋骨被破坏。B超 :右颈部见 6 .5cm× 3.8cm× 6 .3cm异常回声区 ,边界不规则 ,内部透声差 ,以无回声为主 ,部分强回声伴声影 ,随体位改变 ,其内强回声移位不明显。CT表现 :右侧颈根部巨大“葫…  相似文献   

6.
胸部外伤在门诊工作中很常见,常规取站立位摄胸片。对于重症或复合伤不能站立的患者,特别又疑有气胸、液气胸,我们采用自制可调式半卧位胸部摄影架(如图1),摄取半卧位胸部正位,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现介绍如下。材料及制作由靠背、支架、底座三者连接而成。①靠背:50cm×40cm×1cm胶合板一块,长140cm,25cm×25cm角铁一根。将角铁折成长50cm,宽40cm“∩”形,在“∩”形角铁两侧面边上,距开口端1cm和15cm处,分别对称钻直径8mm孔(共4个),在另一垂直面上,每间隔10cm钻直径4mm孔(共16个),再用16个螺丝钉将胶合板与“∩…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19岁。反复右颈痛3年,右臂痛1年,右颈部包块伴右臂麻木1个月。查体:颈软,右颈部胸锁乳突肌上方扪及一约3cm×4cm×2cm包块,质韧,边界尚清,欠活动,轻压痛,右肩、右上臂外侧痛觉减退。CT增强扫描见右C3~6椎体水平有一约35cm×18cm×70cm的肿块,C3、4右侧椎板、椎弓有骨质吸收破坏,右椎间孔扩大,肿瘤突向椎管内,椎管内外肿瘤相连,呈哑铃状,边缘尚清,强化明显但不均匀,CT值108~159HU(图1)。CT诊断:右颈部肿瘤,考虑为神经源性肿瘤。手术见C3~6平面有一57cm×38cm×25cm肿物,部分突入椎管内,约2cm×1…  相似文献   

8.
恶性胃间质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例介绍 女 ,5 0岁 ,左上腹疼痛半年 ,几天前进食后出现呕血、黑便。体检 :腹平软 ,左上腹触及拳头大小包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胃底贲门口见一巨大软组织块影 ,约 9.0cm× 7.0cm× 6.0cm。胃壁受压 ,局部粘膜破坏 ,胃壁僵硬 (图 1)。诊断 :贲门胃底癌。CT检查 :胃底部凸入腔内之 8.0cm× 7.0cm× 5 .0cm软组织块影 ,界清 ,似悬空于胃底 ,肿块中央见一1.0cm× 0 .8cm之低密度坏死区 ,边界较光整 ,胃壁光滑 (图2 )。诊断 :胃底癌。电子胃镜检查 :胃底前壁可见一带蒂之菜花样肿物 ,约 5 .0cm× 5 .0cm大小 ,顶部有一…  相似文献   

9.
甲状舌管囊肿CT诊断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舌管囊肿是颈部较少见的囊肿性占位病变。CT能显示该病的病理特征 ,有助于作出定性诊断。笔者发现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男 ,5 6岁 ,颈部包块 3年 ,伴烧灼感及吞咽不适。查体 :颈前区上中部扪及一肿块 ,大小约 5cm× 4cm× 6cm ,质软 ,边界清楚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有轻压痛。CT平扫 :颈前区中线见一肿块 ,形态不规则 ,大小约 4.5cm× 5 .6cm× 4cm。中心部位位于舌骨至甲状软骨之间 ,上界邻近口底 ,下界达甲状腺峡部平台 ,甲状软骨和舌骨部分被包埋 ,肿块延伸至会厌前间隙及舌会厌襞周围。病灶…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1 7岁。因颈部肿物半年入院。查体 :颈后可触及 8cm× 1 0cm大小肿物 ,质硬 ,无波动感 ,边界不清。影像学表现 :X线片示颈2 棘突、双侧椎弓根及小关节突呈膨胀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残留骨壳 ,累及双侧颈3小关节突 (图1 )。CT示颈2 脊椎附件以棘突为中心膨胀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 ,双侧椎板正常骨结构消失 ,并形成约 8cm× 6cm× 5cm大小软组织肿块 ,密度稍低于周围肌肉 ,CT值为 30 .4HU ,与后方肌肉组织以脂肪间隙间隔 ,其内见部分残留骨质 ,周边见不连续骨壳包绕 (图 2 )。增强MRI示颈2 棘突骨质破坏区呈不均…  相似文献   

11.
胸部外伤,急腹症患者在门诊很常见。常规取站立位摄片,而对于重症不能站立患者,特别是疑有气胸、液气胸或肠梗阻、胃肠穿孔,我们采用这种摄影架(如图1),摄取侧卧胸部水平正位或左侧卧腹部后前位,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介绍如下。材料及制作 40cm×40cm×1cm胶合板一块作垂直板,40cm×40cm×3cm轻质木板一块作底座,在底座上距边缘1cm处凿深2cm,宽1.5cm,长40cm凹槽,再用长螺丝钉多颗将底座与垂直板连接成“L”形简易架,并用:“T”字铁固定牢。应用与体会 ①将暗盒及固定滤线器一并插入凹槽中。患者健侧在下,患侧在上,侧…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60岁。因上腹不适、返酸做胃肠钡餐透视时发现右心膈角处肿块 ,未见其他症状。X线平片及透视 :于右心膈角处显示 3 5cm× 5 .0cm×5 9cm的椭圆形阴影 ,密度淡而均匀 ,轮廓清晰 ,内缘和下缘与心影和膈肌重叠。侧位胸片肿块紧贴前胸壁与心影重叠(图 1,2 )。透视下转动体位肿块均与心影相连 ,作深呼吸和变动体位可见囊肿形态及大小有改变。CT扫描 :心包右前缘及后缘分别示 3 .5cm× 5 .0cm×5 9cm及 1.0cm× 1.2cm× 2 .5cm的两个椭圆形囊性肿块影 ,密度均匀 ,CT值为 6HU ,囊壁薄而均匀 ,较大的囊肿压迫…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5年 8月~ 2 0 0 0年 9月 ,应用国产NE -V型B超定位体外电磁冲击波 (ESWL)治疗肾下盏结石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患者 12 7例 ,年龄 14~ 69岁 ,其中男 78例 ,女 4 9例 ,左侧 65例 ,右侧 5 7例 ,双侧 5例。结石最大 1 2cm× 0 .7cm ,最小 0 6cm× 0 .4cm。术前均行B超、KUB、IVP等明确诊断。治疗前禁食 ,取仰卧位 ,平均工作电压 17 8kV ,冲击次数 180 0~ 2 0 0 0次 ,两次间隔时间 10~ 3 0d。术后口服抗生素 5~ 7d ,多饮水 ,2~ 3d后取头低脚高位 5~ 6min ,同时用拳…  相似文献   

14.
张名高  彭小斌 《人民军医》2000,43(3):168-168
1992年 3月~ 1 997年 8月 ,我们应用化疗药物盐酸平阳霉素和甲氨蝶呤注射液治疗皮肤血管瘤 3 6例 ,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3 6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1 2例 ,女 2 4例 ;年龄 3 0d~ 3 2岁 ,<6个月 1 5例 ,7~ 2 4个月8例 ,2~ 5岁 5例 ,>5岁 8例。其中婴幼儿占 77%。病变部位 :头、颈 9例 ,面区 1 2例 ,四肢 9例 ,胸腹区 6例 ;病变分类 :海绵状血管瘤 2 1例 ,草莓状 9例 ,混合型 6例。瘤体面积 1 0cm× 1 5cm~ 1 5cm× 3 0cm。1例最大血管瘤侵犯左上肢及前上胸的大部皮肤。另1例头顶部皮肤血管瘤术后 1个…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6岁。发现腹部包块 1 0d ,包虫试验抗体阳性 ,诊断为腹腔包虫病 ,来我院就诊。体检 :腹部可触及 1 3cm× 1 3cm肿块 ,质中 ,光滑 ,边界清楚 ,可活动 ,有轻度压痛 ,临床诊断为腹腔包虫病。腹部B超检查 :见一 5 7cm× 1 0 6cm× 1 1 6cm无回声区 ,形态规则 ,边界清楚 ,有完整包膜 ,内见多条纤细带状分隔 ,呈网络状 ,并可见点状强回声浮动 ,诊断为腹腔囊性包块性包虫病。术中见腹腔少量浆液性渗出 ,结肠系膜上可见 1 2cm× 1 1cm× 7cm、5cm× 8cm× 4cm囊性包块 ,内有较多淡黄色液体 ,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资料 :40例患者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5~ 2 2岁。副耳大小 0 2cm× 0 2cm× 0 1cm~ 1 8cm× 0 8cm×0 4cm。随机分成Nd∶YAG激光治疗组 (甲组 )及高频电离子治疗组 (乙组 ) ,每组各 2 0例。方法 :甲组 :Nd∶YAG激光波长 1 0 6 μm ,输出功率 5~10 0W连续可调 ,激光束聚焦切除副耳 ,并行耳廓整形。乙组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 ,输出功率 6~ 30W连续可调 ,用针状电极头电切除副耳并整容。结果 :与乙组比较 ,甲组患者术中出血少 ,美容效果好 ,手术时间短。Nd∶YAG激光与高频电离子手术仪治疗副耳…  相似文献   

17.
颈部皮下先天性支气管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  林海平 《武警医学》2002,13(2):121-121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18岁 ,因“右颈部包块渐增大 18a”入院。患者出生后 6个月时 ,发现右颈部有 1 5cm× 1 5cm大小柔软包块 ,无声音嘶哑 ,无吞咽困难 ,无疼痛感 ,18a来包块逐渐增大 ,无不适感 ,曾于外院查颈部CT示 :右颈部 4cm× 6cm× 8cm囊性包块 ,边界清 ,壁光滑 ,食道气管受压向左移位 ,来院就诊。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气管左偏约 1cm ,右锁骨上扪及 3cm× 4cm柔软包块 ,囊性感 ,边界尚清 ,下界未及 ,无压痛 ,不随吞咽上下活动 ,B超探及右侧颈总动脉外侧 6.8cm× 6.1cm× 3 .6cm大小 ,不规则稍低回声…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32岁。间断性右上腹不适 2年 ,无黄疸及发热 ,无口服避孕药史。查体 :右上腹压痛 (± ) ,余无特殊。CT平扫 :肝左叶内侧段见 6 .0cm× 6 .0cm× 6 .0cm的圆形高密度病灶 ,界限清晰 ,CT值约 4 0HU ,压迫肝门结构。胆囊存在 ,无增大及阳性结石 ;增强扫描示病灶无强化 (图 1、2 )。手术所见 :无腹水 ,肝大小正常 ,左侧内侧段见 6 .0cm×6 .0cm× 6 .0cm的囊性包块 ,位于膈角 ,张力不高 ,呈暗绿色 ,包膜完整、光滑 ,与胆囊紧密相连 ,胆囊约 10cm× 4 .0cm×2 .0cm ,张力不高 ,无明显充血水肿 ,可见细小结石。…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4 7岁。左面部麻木感 2月余。体检 :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 ,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MRI表现 :左中颅窝底鞍旁见 5 .0cm× 5 .0cm× 4 .0cm大小类圆形等T1长T2 信号灶 ,信号均匀 ,境界清楚 ,邻近颞叶脑组织稍受压 ,灶周无水肿。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 ,但欠均匀 (图 1~ 3)。诊断为左中颅窝底鞍旁脑膜瘤。手术所见 :左侧颞部硬脑膜张力较高 ,左侧颅中窝硬膜外肿块呈灰白色 ,质硬 ,血供丰富 ,大小约 5 .0cm× 5 .0cm×5 .0cm ,与蝶骨嵴内 1/3及左中颅窝底有粘连 ,肿块与邻近血管、神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胃憩室的X线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5例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最小为 3 6岁 ,最大 5 9岁 ,平均45 .2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 ,腹胀。其中 1例有柏油样便 ,伴贫血貌。分别做了血、尿、便常规检查 ,上消化道钡透及电子胃镜检查。2 X线表现其中 4例位于贲门口下方 ,胃底内后壁 ,呈囊袋状外凸影 ,最小的为 2 .0cm× 2 .9cm ,最大的为 5 .0cm× 6.4cm ,其内均可见“液气平面” ,憩室颈较短 ,并且狭小 ,可见胃粘膜皱襞延伸至囊袋口处。所见 4例胃泡影均增大 ,胃底部积气明显 ,局部有压痛。X线诊断 :胃底憩室 (图 1)。电子胃镜诊断 :胃底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