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铜蓝蛋白及C反应蛋白测定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与血清铜蓝蛋白(CER)和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80例冠心病患及36例正常人血清铜蓝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含量。结果 冠心病患CER及CRP水平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CER及CRP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其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沸石尘大鼠血清铜蓝蛋白初步观察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150010)宁滨莲,王凤林,付军,刘锡成,王云丽,张海燕,杨庆林为了探讨沸石(Zeolite)尘致肺纤维化的作用,我们对实验性沸石尘大鼠血清铜蓝蛋白(CP)进行初步观察。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清中甲状腺功能和铜蓝蛋白联合检测在乙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90名乙肝患者血清中的甲状腺功能和血清中铜蓝蛋白(采用散射比浊法)的测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NC)进行比较,寻找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铜蓝蛋白、T3、T4、FT3、FT4、TSH在乙肝患者中均有所下降(P〈0.05),而且随着乙肝病情加重而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结论上述指标在不同病程乙肝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为临床评估乙肝的病情和预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矽肺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与微量元素铜相关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72例矽肺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与微量元素铜、锌、铜/锌比的测定分析结果:铜蓝蛋白活性与铜、铜/锌比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相关分析铜蓝蛋白与铜呈正相关,相关有显著意义。认为铜蓝蛋白、铜、铜/锌比增加是矽肺病进展的一项有意义指征。  相似文献   

5.
对78例矽肺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与微量元素铜、锌、铜/锌比值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与铜、铜/锌比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相关分析,铜蓝蛋白与铜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血清铜蓝蛋白、铜、铜/锌比值增加是矽肺患者病情发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指征,从而为临床采用微量元素辅助治疗矽肺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矽肺治疗前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矽肺治疗前后血清铜蓝蛋白变化分析大连市劳动卫生研究所(116001)刘春娥,赵文华“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采取汉防己甲素和羟基磷酸喹哌联合应用治疗矽肺,并采用血清铜蓝蛋白(CP)为观察指标之一。治疗结果显示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为95.65%,X线胸片矽肺...  相似文献   

7.
目的和方法 为探讨煤工尘肺的发病机理,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48名煤工尘肺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微量元素Cu、Zn进行了测定,同时用对苯对苯二胺盐酸盐法测定了血清铜蓝蛋白活性,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活性、血清Cu、Cu/Z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Zn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煤工尘肺病程的不同,测试指标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长期接触煤尘可使血清含铜酶活性改变,且该酶活性改变与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清铜蓝蛋白的测定在职业病、白血病早期诊断上的应用日益引起注目,由于目前血清铜蓝蛋白测定方法较多,本文采用了血清铜蓝蛋白催化活性测定方法,就影响测定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实验。 1 方法与内容 1.1 原理 铜蓝蛋白在有氧条件下,可氧化底物对苯二胺盐酸盐(PPD·2HCL)使之转化成紫色产物-班氏基因(Baudrouski)或  相似文献   

9.
胆囊切除术后血清铜锌浓度及其转运蛋白的变化四川自贡市第三医院(643020)俸家富童永桂机体在手术时,发生急性时相反应,血液生化呈现一种保护性的应急反应,其中发生显著性变化的血浆蛋白称为急性时相蛋白。本文即是研究其中之白蛋白(Alb)和铜蓝蛋白(CE...  相似文献   

10.
对SD大鼠实验观察,通过对照,TNT染毒,加铜干预三大组的实验,发现TNT染毒后,SD大鼠血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铜蓝蛋白(C、P),活性水平下降,过氧化脂质(L、P、O)及网织红细胞百分率水平升高,在饲料中加铜干预,可使SOD,C、P酶的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肝豆状核变性(WD)是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WD突变基因位于13q14~21区,导致铜蓝蛋白减少和胆道排铜障碍,铜在肝、脯(尤其是基底节)、肾、角膜等沉积,表现为肝硬化、椎体外系症状、肾损害、角膜K-F环等。本病少见,易误诊,现报道一家系。  相似文献   

12.
肝豆状核变性病是因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的能力低下,而使铜在肝脏中大量沉积。对该病4例患儿活体肝脏移植手术前后进行铜蓝蛋白、血清铜、尿铜的检测,发现手术前血清铜、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升高,而术后血清铜、铜蓝蛋白升高,尿铜降低。  相似文献   

13.
王文广  王杰 《卫生研究》1993,22(5):297-299
1989年7月对北京市某地区120名6个月~3岁健康小儿进行了铜营养状况调查,清晨空腹静脉取血,测定血清铜、铜蓝蛋白以及发铜含量,并对其中12名儿童进行了总膳食中铜摄入量测定。结果发现,这些小儿平均每人每日膳食铜摄入量为23μg/kg体重,低于WHO提出的小儿最低铜需要量。血清铜有11.1%、血清铜蓝蛋白有4.3%低于正常。说明小儿膳食铜摄入量不足,提示有铜缺乏。  相似文献   

14.
矽尘作业工人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与微量元素铜锌相关关系的探讨新疆医学院劳动卫生学教研室(830054)马勇,陈晓霞铜、锌是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有报道认为矽肺患者血清铜的增加,是矽肺组织纤维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另有报道矽肺患...  相似文献   

15.
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和HBsAg阳性者血清铜蓝蛋白活性和血清铁含量的变化马文军1常元勋1孙灵鹤2郭红娟2刘文献2李观钦2李迅3杨振中3三硝基甲苯(TNT)可导致接触者肝脏、肾脏等多种器官损害。TNT接触工人和TNT染毒大鼠血清铜蓝蛋白(CP)活性均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年龄20~83岁(127人)健康、自由生活的男女进行了研究,旨在确定年龄和性别对人的铜(Cu)吸收、生物半衰期(BH)和状态的影响。20~59岁的妇女铜吸收(71%)显著大于男子(64%)(P=0.02),60~83岁男女间无差异。^67Cu的BH范围为13~33天,20~59岁男女间有差异。(P=0.006),60~83岁男女间无差异。血浆铜、酶促血浆铜蓝蛋白(Cp)和免疫反应(RID)…  相似文献   

17.
对碳酸锶作业人员尿锶、血清胆碱酯酶和铜蓝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随着工龄增加 ,接触组尿锶含量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血清胆碱酯酶含量接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铜蓝蛋白接触组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对碳酸锶作业人员尿锶、血清胆碱酯酶和铜蓝蛋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工龄增加,接触组尿锶含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血清胆碱酯酰含量接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铜蓝蛋白接触组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对34例矽肺患者治疗前及抗矽Ⅰ号(磷酸羟基喹呱)和汉防己甲素(汉甲)联合用药治疗的第1、3、6疗程后的血清分别用微量法及ELISAi法测定了血清铜蓝蛋白(Cp)含量,并同时测定了16个矽肺患者同期对照血清。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趋势有一致性。ELISA法基于免疫学反应,对血清存放时间要求较宽,微量法特异性较强,简便快速,但容易受干扰。两种方法均可在矽肺纤维化的研究中应用于分析测定血清Cp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不接尘的健康人及各期煤矽肺病人进行了铜蓝蛋白测定,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药盒: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所生产的铜蓝蛋白RLA药盒。(2)仪器:西安市262厂生产的FJ—2003/50Y免疫计数器。(3)测定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