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可客观反映职业性苯危害的灵敏指标。方法:测定苯作业车间空气苯浓度和33名苯作业工人及4名非苯作业工人志愿者苯接触后呼出苯浓度、血苯含量及尿酚排出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气苯浓度(4.5~348mg/m3)与血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血苯含量与尿酚排出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低浓度苯接触时,血苯是一个与毒性相关联的特异性敏感苯吸收指标;尿酚排出量可用作高浓度苯接触工人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空气苯浓度与呼出苯及尿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苯接触水平和接触者可能受到的有害影响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对10名苯接触者和6名志愿苯接触者进行研究,用苯呼出气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结果班前呼出苯大多为未检出,班中及班后呼出苯与空气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有密切相关;班前尿酚与空气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无相关,班后尿酚及次晨尿酚均与空气苯TWA浓度密切相关;班中、班后呼出苯均与班后尿酚及次晨尿酚密切相关,且以班中呼出苯与班后尿酚的相关性最高(r=0.9353)。呼出苯的快速排出相为脱离接触10分钟(占班后呼出苯82.25%),其排出稳定相在脱离接触后90分钟左右。接触空气苯浓度TWA7.9~217.8mg/m3时,无论是呼出苯或尿酚在接触后24小时与空气苯均无相关。结论在呼出苯的快速排出相采集终末呼出气可反映工人当时的接触浓度,采集排出稳定相终末呼出气,其浓度较稳定可反映接触者吸收入血液的浓度,并以此来估测环境浓度与接触水平。呼出苯的呼吸排出规律以及采样方便、无损伤,检出灵敏,呼出苯作为接触水平监测指标较其他指标优越。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查、临床体检和实验测定的“班前”呼出苯浓度与接触苯浓度之比和高、中、低苯浓度接触者的呼出苯的毒物动力学观察结果,结合工人体检的健康状况和其它生物学监测指标间的关系,并参照国外制订呼出苯生物阈限值的文献报道;根据我国现行苯的最高容许浓度(40mg/m~3),建议职业性苯接触者“班前”末端呼出气中苯的生物接触限值为0.40μg/L(0.12ppm)。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苯的新型生物学指标粘康酸为对照,评估了尿酚在不同苯接触浓度下的生物学监测效果。选择了三个接触不同苯浓度范围工厂内的326名工人为研究对象。结果三个工厂受检者接触苯浓度的范围与几何均值分别为0.29~8.67mg/m3、3.12~56.87mg/m3、17.25~368.52mg/m3与2.53mg/m3、21.01mg/m3、94.07mg/m3。而尿酚与空气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7、0.7245、0.8014。相应粘康酸与空气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3、0.9107、0.8651。此结果说明尿酚在接触苯浓度较低时,难以反映内吸收情况。而粘康酸则能敏感地反映接触较低苯浓度环境时个体的内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5.
尿酚在苯的生物学监测实用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的新型生物学指标粘康酸的对照,评估了尿酚在不同苯接触浓度下的生物学监测效果,选择了三个接触的不同苯浓度范围工厂内的326名工人为研究对象,结果三个工厂受检者接触苯浓度的范围与几何均值分别为0.29~8.67mg/m^3,3.12~56.87mg/m^3,17.25~368.52mg/m^3与2.53mg/m^3,21.01mg/m^3,94.07mg/m^3而尿酚与空气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相似文献   

6.
尿粘康酸在苯的生物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苯暴露的生物标志物,应用改进的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了128名苯接触工人及40名对照人群的尿粘康酸含量,同时测定了其尿酚含量。结果表明,当空气苯浓度为41.49mg/m3时,接触工人的尿粘康酸含量为(5.47±7.94)mg/gCr,尿酚为(39.09±42.59)mg/gCr。对照人群的尿粘康酸含量为(0.13±0.09)mg/gCr,尿酚为(16.01±11.33)mg/gCr(均为肌酐校正值,xG±s)。苯接触工人的尿粘康酸含量与所接触的空气苯浓度及尿酚含量呈良好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87,0.8204。尿粘康酸在人群中本底值低,反映苯的内吸收情况比尿酚更特异、敏感,更适于低浓度苯暴露的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7.
刘庆宪 《卫生研究》1998,27(5):303-304
苯作业者呼出苯的生物学监测刘庆宪(上海市卢湾区卫生防疫站,上海200025)利用呼出苯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对接触水平和接触者可能受到的有害影响进行卫生学评价,为此我们对苯作业者的呼出苯排出动态及其与空气苯浓度、苯的代谢产物——尿酚的关系作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苯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0名苯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为,长期高浓度(〉40mg/m^3)接触组工人的疲劳、困惑、好动等情感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数字跨度、数字译码等功能状态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浓度、工龄的相关分析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1 ̄0.05)。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早于外周血白细胞的改变。作者认为,苯接触者行为功能测试,可作为苯中毒早期监护、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苯的两种生物标志物现场应用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年华  宁教中 《卫生研究》1996,25(5):268-270
选择了86名苯接触工人进行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当空气苯浓度的几何均值为31.86mg/m3时,代谢物粘康酸的几何均值为3.153mg/g,尿酚则为31.027mg/g。接触的空气苯浓度分别与代谢物粘康酸和尿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12、0.7301。接触低浓度苯的人群尿酚与外接触的苯水平相关性较差;但粘康酸无论是在接触高的或低的苯浓度情况下,二者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粘康酸在对照组检出水平极低。提示:粘康酸可替代尿酚作为苯的生物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人尿中酚,粘糠酸,苯巯基尿酸的生物监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探索接触低浓度苯的生物监测指标,在建立了灵敏、特异的尿中反,反-粘糠酸(t,t-MA)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苯巯基尿酸(S-PMA)的色谱/质谱/质谱(LC/MS/MS)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49位接触低浓度苯的工人及20位非职业接触者进行了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在苯接触浓度低于3.2mg/m3(1ppm)的情况下,作业工人的尿t,t-MA和S-PMA浓度与空气中苯的TWA浓度显著相关;尿酚与空气中苯的TW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很差。吸烟能增加尿t,t-MA和S-PMA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慢性苯中毒早期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林立  徐磊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0-11
目的 探讨苯接触对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在苯中毒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某厂喷漆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症状、血清丙二酰二醛 (MDA)、维生素E(VitE)、促红细胞生长素 (Epo)、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白介素 -6(IL -6)的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进行检测与统计。结果 苯作业工人临床症状检出率及血清MDA、Epo、TNF、IL -6浓度及SOD的活力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维生素E浓度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上述指标的改变早于白细胞降低 ,在慢性苯中毒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苯对作业工人血清SOD活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作业环境条件选择130名工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接触组和高浓度接触组,同时鼗25史轻度苯中毒工人列为中毒组。常规方法进行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和,并对血清中S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苯中毒组白细胞数明显低于其它三组,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SOD活性与白细胞数呈负相关,可能因长期接触高浓度苯且反应敏感者体内自由基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密市制鞋行业苯及苯系物对作业工人的职业病危害情况,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规范与标准,调查分析制鞋业苯及苯系物职业病危害现状,并对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对车间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进行监测。结果作业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和职业卫生服务享受情况较低;对不同工龄组工人的舒张压、收缩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均值进行比较,仅有血小板计数和ALT活力2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不同工种组工人的舒张压、收缩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ALT活力均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及苯系物作业环境对工人的血小板计数和ALT活力有影响,并有随工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均未超出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苯接触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浓度苯接触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泰州市7家企业作业现场空气中苯浓度进行测定,并对高浓度(〉6mg/m^3)、低浓度(〈6mg/m^3)和对照3组作业工人(共500人)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其中高浓度组93人,低浓度组157人,对照组250人。结果高浓度苯作业工人组神经衰弱症状体征、白细胞下降和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31.2%、17.2%和17.2%,均显著高于低浓度苯作业组(分别为23.6%、12.1%和15.9%)和对照组(分别为8.4%、6.8%和6.4%)(均P〈0.01),而高浓度苯作业工人组出血倾向、血小板降低、红细胞降低、贫血、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率与低浓度苯作业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苯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肝脏损害显著,而对出血倾向、心血管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苯及苯系物接触人员白细胞减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及苯系物接触人员白细胞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17个工业企业的1486名接触和不接触苯及苯系物的人员进行白细胞计数,调查其接触水平、职业史等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接触组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为15.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随着苯及苯系物接触水平增高而显著增高(OR=3.236);女性白细胞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OR=2.120)。结论接触水平和性别是苯及苯系物接触人员白细胞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Benzene exposure can result in chronic toxicity including spermatotoxicit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reports on the spermatotoxicity due to benzene exposure as well as presented an experience on the usefulness of ttMA biomarker determination on detection of spermatotoxicity due to benzene exposure.  相似文献   

17.
张千  纪琴  魏星  汤群  李宁 《职业与健康》2013,(21):2785-2787
目的了解职业性苯及苯系物暴露对男性作业人员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对南京市江宁区153名接触苯及苯系物男性员工(暴露组)和184名仅接触低噪声作业男性员工(对照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按年龄/工龄组别进行分层比较,再分析其结果与年龄/212龄组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数及其比率和血小板计数在21~30a工龄组出现差异(P〈0.05);而总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与年龄/工龄组别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职业性苯及苯系物暴露可能影响男性作业人员白细胞分类中不同组分间的比率。  相似文献   

18.
吴文涛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1):993-994
[目的]调查某焦化厂职业危害情况,了解苯化合物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对该厂车间空气中苯化合物浓度进行检测,对接苯人员和部分非接苯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一车间动力房空气中苯、甲苯平均浓度分别为130.5、401.6 mg/m3,二车间动力房空气中苯、甲苯平均浓度分别为120.0、150.0 mg/m3,均超国家标准;自觉症状(乏力、头痛、头晕、多梦、睡眠障碍)、血象异常的多项指标的罹患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该焦化厂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造成损害,需进行彻底整改。  相似文献   

19.
苯系物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栩  朱凤华 《现代预防医学》1994,21(2):77-79,124
本文报道97名长期接触苯系物的工人其神经衰弱综合征、出血倾向、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效和淋巴细胞数的均值分别低于对照组;N—LAP活性水平及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Tc、LDL—c和水平皆显著区别于对照组;TC.LDL—c与比值增高的检出率分别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苯系物影响工人神经系统、血液和心血管机能,并高度提示苯系作业工人患冠心病的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苯对作业工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从高密市70家鞋厂中随机抽取179名抹胶工人为接毒组,抽取162名不接触胶粘剂的工人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再对2组工人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工人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接毒组女工(5·61×109/L)低于接毒组男工(6·14×109/L)、对照组女工(6·11×109/L)和对照组男工(6·30×109/L);接毒组男工、对照组男工及对照组女工3组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对女工的毒性高于对男工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