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技术中在腹壁和腹股沟肿瘤扩大切除后巨大缺损一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8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7例腹壁或腹股沟恶性肿瘤病人在行根治性扩大切除后造成巨大缺损(缺损面积≥80 cm2),采用带蒂或游离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技术进行一期修复.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一期修复,无手术死亡,仅1例出现少量皮瓣边缘坏死.术后随访3~84个月,2例出现局部复发,未发现有腹壁疝形成.结论: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技术是一期修复腹股沟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所致之皮肤和肌层巨大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某男,26岁,未婚.因腹壁纤维肉瘤9年,曾3次在外地医院行肿瘤切除均复发,于1998年9 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耻骨上及左下腹壁可见隆起肿物,分别为4.5cm×4.5cm×2.5cm 和3.5cm×4.5cm×2.5cm.其中左下腹壁肿物表面溃烂、出血.左腹股沟处触及1cm×1cm活动淋巴结,“B超”检查内脏无肿瘤转移病灶.于9月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沿腹壁肿瘤边缘外5 cm作切口,先切开肿瘤上缘腹壁及腹膜探查腹腔,肿瘤未侵犯腹膜及腹腔内脏器,作保留腹膜的腹壁全层组织及肿瘤大块切除(包括双腹股沟皮肤及可疑淋巴结,未作淋巴清扫术),形成28cm×20cm腹壁巨大缺损.标本立即送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诊断纤维肉瘤.但切除组织的边缘及基底均属正常组织,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肿瘤细胞.缝合腹膜.分别于双侧大腿设计阔筋膜张肌肌皮瓣各26cm×16cm带蒂转移腹部修复腹壁缺损.于右大腿供瓣区边缘削取约占双侧大腿供瓣区创面面积5%的自体刃厚皮剪成微粒,与大张异体皮制成混合皮分别移植双大腿供瓣区创面.术后12天拆线,腹壁伤口Ⅰ期愈合,异体皮生长,45天异体皮脱落,自体微粒皮全部覆盖双侧大腿创面痊愈出院.1年半后复诊,肿瘤无复发,双下肢行走自如, 已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12倒,肌皮瓣面积最大12cm-22cm,最小8cm-8cm。结果12例移植肌皮瓣全部成活,经1~5年随访,软组织缺损区修复良好,无明显臃肿,肌皮瓣感觉部分恢复。结论股前外侧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蒂长,可切取面积大,适合修复四肢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直肌肌皮瓣在胸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5年5月-2018年12月的8例患者,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2例,放射性溃疡合并乳房缺损3例,胸骨骨髓炎患者3例。其中5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3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给予缝合修复。结果:8例患者腹直肌肌皮瓣均成活良好,创面痊愈,其中5例乳房重建患者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3年,溃疡无复发,供瓣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腹直肌肌皮瓣血运可靠、组织量充足,是修复胸壁溃疡及女性乳房重建的理想选择,是一种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带蒂组织瓣转位治疗肿瘤性腹壁巨大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报道肿瘤性腹壁巨大缺损的分区评估和应用带蒂组织瓣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 1992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间收治的腹壁恶性肿瘤切除后 ,遗留巨大缺损 8例 ( 10cm× 10cm~ 32cm× 32cm)。按照腹壁分区 ,Ⅰ区缺损 2例 ,双Ⅱ区缺损 2例 ,Ⅲ区缺损 2例 ,一侧Ⅰ、Ⅱ区同时缺损 1例 ,近全腹壁肌肉缺损 1例。手术转位组织瓣 11块 ,其中股薄肌皮瓣 4块 ,腹直肌皮瓣 2块 ,腹外斜肌筋膜瓣 2块 ,背阔肌、阔筋膜张肌和股直肌瓣各 1块。 1例同时使用了e PTFE软组织补片。 结果  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 ,组织瓣全部成活 ,3周内全部下地活动。随访平均 2年 5个月 ,腹壁重建成功。 结论 腹壁分区有利于对缺损的评估和供区的选择 ,带蒂组织瓣转移是重建腹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严重上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28例严重上肢组织缺损,同时创面伴有骨质、肌腱外露或骨缺损潜腔形成、骨髓炎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进行修复。急诊修复17例,其中2例修复组织缺损的同时行屈肘功能重建,1例行伸肘功能重建;5例游离移植背阔肌皮瓣填塞死腔治疗前臂骨髓炎。皮瓣供区创面行植皮或直接缝合。结果术后28例皮瓣成活良好,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30个月,皮瓣外形、创面闭合及患肢功能改善满意。其中1例屈肘功能重建术后肌力恢复至M3+,另1例术后肌力恢复至M3.1例伸肘功能重建术后肌力恢复至M3+;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探查修复后皮瓣坏死约1/4,经扩创植皮后创面闭合:2例于术后1年因皮瓣臃肿行皮瓣修整术。结论背阔肌皮瓣切取方便.对严重上肢组织缺损的创面闭合、骨髓炎的治疗及患肢功能重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蒂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腹壁肿瘤术后全层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18例腹壁肿瘤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9~68岁,平均45.2岁。原发疾病:腹壁纤维瘤8例,肉瘤6例,结肠腺癌腹壁转移2例,恶性畸胎瘤2例。手术彻底切除肿瘤,遗留全层腹壁缺损范围为15 cm×6 cm~25 cm×22 cm;采用网片固定重建腹膜连续性,带蒂股前外侧肌皮瓣填充腔隙及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股外侧肌瓣切取范围为10 cm×8 cm~22 cm×10 cm,股前外侧皮瓣为14.0 cm×8.0 cm~21.0 cm×8.5 cm。其中2例大面积缺损采用双侧带蒂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所有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56个月,平均22.5个月。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未见腹壁疝表现,皮瓣外观及腹部功能均满意。结论带蒂股前外侧肌皮瓣结合网片适用于修复腹壁肿瘤术后全层缺损。  相似文献   

8.
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感染性缺损创面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目的 报道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感染性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5年8月-2002年8月,应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皮瓣肌皮瓣移植术,修复组织缺损并化脓性感染创面53例,其中皮瓣38例,肌皮瓣15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16例,带血管蒂岛状移植37例。结果 创口一期愈合44例,其中15例肌皮瓣移植者均一期愈合;二期愈合8例,皮瓣坏死l例。部分坏死3例,经换药后痊愈,其余皮瓣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感染性缺损创面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带蒂组织瓣转移手术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肌瓣、岛状皮瓣、岛状肌皮瓣转移 ,直接修复缺损或转移肌瓣表面植皮覆盖。结果  2 9例慢性骨髓炎和 6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肌瓣、岛状皮瓣、岛状肌皮瓣转移修复疗效满意。结论 带有营养血管的肌瓣、皮瓣肌皮瓣转移手术 ,一期修复肢体创伤、骨髓炎等所致的骨缺损腔及软组织缺损创面 ,效果好 ,因不需吻合血管 ,手术相对简单 ,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带蒂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腹壁肿瘤术后大面积全层缺损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采用改良带蒂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5例腹壁肿瘤切除后大面积全层缺损。男3例,女2例;年龄32~65岁,平均43.7岁。腹壁纤维瘤3例,肉瘤2例。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范围为20 cm×12 cm~23 cm×16 cm。采用网片固定重建腹膜连续性,股外侧肌瓣封闭缺损,表面植皮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腹壁皮肤软组织缺损。股外侧肌瓣切取范围为20 cm×12 cm~23 cm×16 cm,皮瓣切取范围为20 cm×8 cm~23 cm×10 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和植皮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4.7个月。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腹壁外观、功能恢复满意,未见腹壁疝表现。供区外观影响小,下肢关节活动无影响。结论改良带蒂股前外侧肌皮瓣可用于修复腹壁肿瘤术后大面积全层缺损,不但减少了供区并发症,还可改善供、受区外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面颊部复合组织缺损尤其是面颊部洞穿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蒂部包含枕动脉,以乳突尖下2 cm处为肌皮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进行肌皮瓣设计,以该点至缺损区最远点为肌瓣的长度,肌瓣宽度以稍大于创面宽度即可,但最大宽度不宜超过7 cm,下界不超过锁骨下2 cm.沿设计线切开,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在胸锁乳突肌下分离切取皮瓣.蒂部仅包含胸锁乳突肌而不带皮肤.肌皮瓣经蒂部与缺损之间皮下隧道转移至缺损区,逐层缝合切口.供区视缺损大小可行直接拉拢缝合或邻近皮瓣转移或植皮修复.结果 应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面颊部组织缺损12例,其中面颊部软组织肿瘤10例,颊部洞穿性缺损2例,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被修复处色泽、厚度及外形均尚满意.结论 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恒定,切取及转移方便,是修复面颊部较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肌皮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面颊部复合组织缺损尤其是面颊部洞穿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蒂部包含枕动脉,以乳突尖下2 cm处为肌皮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进行肌皮瓣设计,以该点至缺损区最远点为肌瓣的长度,肌瓣宽度以稍大于创面宽度即可,但最大宽度不宜超过7 cm,下界不超过锁骨下2 cm.沿设计线切开,切断胸锁乳突肌起点,在胸锁乳突肌下分离切取皮瓣.蒂部仅包含胸锁乳突肌而不带皮肤.肌皮瓣经蒂部与缺损之间皮下隧道转移至缺损区,逐层缝合切口.供区视缺损大小可行直接拉拢缝合或邻近皮瓣转移或植皮修复.结果 应用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面颊部组织缺损12例,其中面颊部软组织肿瘤10例,颊部洞穿性缺损2例,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被修复处色泽、厚度及外形均尚满意.结论 岛状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恒定,切取及转移方便,是修复面颊部较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肌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扩大的带蒂足母展肌肌皮瓣修复厚于4 mm的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收治6例厚度大于4 mm的肿块型足跟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46~83岁,平均63岁,病程2~10年;足跟原发瘤和卫星灶范围为5 cm×4 cm~8 cm×7 cm,伴破溃;肿瘤厚度:8~45 mm,平均21.1 mm;肿瘤扩大2 cm切除后缺损范围为9 cm×8 cm~13 cm×12 cm,采用大小为9 cm×9 cm~11 cm×10 cm的扩大的带蒂足母展肌肌皮瓣移位修复足跟负重部位缺损,供区及足跟内外两侧面非负重区缺损取同侧下腹壁或对侧腹股沟区中厚皮片覆盖修复。结果 术后肌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足部外形及功能满意。2例前足底内侧半感觉丧失,4例保留1~2支较粗足底内侧感觉神经者前足底内侧感觉减退。结论 扩大的带蒂足母展肌肌皮瓣适宜修复厚于4 mm的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中较大缺损,小腿皮肤有移行瘤可能者可选用此肌皮瓣。  相似文献   

14.
腹直肌皮瓣具有解剖恒定,血供范围广,易于切取的优点;常用于修复胸腹部、腹股沟等处组织缺损[1],或作乳房再造[2,3]及治疗骨髓炎等。本科曾收治2例手部感染性创面,因深层软组织缺损形成组织间较大的空腔。单用皮瓣移植不能消灭残腔,用带蒂腹直肌皮瓣移植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肢毁损性电烧伤的救治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4年7月—2020年12月,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上肢毁损性电烧伤男性患者, 其年龄为21~57岁, 其中7例患者行急诊手术, 共对20个患肢行保肢治疗。对5个患肢坏死骨行切除处理, 将1例患者左侧患肢远端残余手及腕部交叉异位再植至右前臂残端, 对2个尺桡骨远端坏死患肢行截骨后短缩再植。彻底清创后, 拟用组织瓣修复的创面面积为12 cm×7 cm~58 cm×13 cm。根据创面大小和分布, 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吻合血管的游离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2个患肢创面;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脐旁穿支皮瓣修复其余17个患肢创面, 其中创面较大的10个患肢联合移植腹股沟皮瓣或另一侧脐旁穿支皮瓣。移植组织瓣总面积为20 cm×8 cm~52 cm×20 cm。组织瓣移植术中, 根据患肢血管缺损长度, 分别用组织瓣血管蒂远端、患侧无损伤静脉、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等桥接14个患肢远端动脉, 并对其中3个远端回流不畅患肢行大隐静脉移植再通肢体远端静脉。对供瓣区创面行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髂腹股沟皮瓣为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继发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继发性缺损的16例病例资料。创面缺损面积:8.0 cm×13.0 cm~12.0 cm×19.0 cm,且均为不规则创面。结果 16例髂腹股沟转移皮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随访1年,股前外侧区创面平整,仅留线性瘢痕,皮肤质地柔软,与相邻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患肢膝关节活动正常,股外侧区无麻木症状。结论 选取该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且修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的的手术方法、技巧及效果. 方法 设计以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为蒂的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创面.临床应用46例,皮瓣最大切取面积20.0cm×16.0cm,最小切取面积5.0 cm ×2.5 cm. 结果 术后41例完全成活,1例发生动脉危象改为游离植皮,2例切取后即改为游离植皮,2例发生部分坏死,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探查得以缓解,皮瓣成活.随访时间2~12个月,供区一期缝合,皮瓣质地、颜色良好,受区外观、功能满意. 结论以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髂腹股沟皮瓣血供可靠、动脉供养面积大,供区损伤小,对手足肢体创面的修复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皮瓣在急诊治疗手背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和大小,设计以旋髂浅动脉为轴心的髂腹股沟皮瓣,皮瓣面积为6.0cm×8.0cm~10.0cm×20.0cm,一期予以封闭创面,3周后断蒂,供区创面直接闭合,不能直接闭合者给予植皮修复创面。结果本组36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21例,联合植皮15例,术后随访3~24月,10例经再次整形去脂,其余26例外形及功能均满意,无明显臃肿。结论髂腹股沟皮瓣供区隐蔽,血管蒂解剖位置恒定,供区面积可根据创面大小随意设计,耐感染,成活率高,急诊修复手背组织缺损简单易行.是治疗手背组织缺损的一条简便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头部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头部大面积缺损患者6例,其中1例为慢性溃疡,5例为鳞状细胞癌;肿瘤扩大切除后形成的最大创面面积为20 cm×21 cm。相较于传统的背阔肌皮瓣切取后需要供区植皮覆盖创面的方法,改为肌瓣表面携带部分皮瓣作为观察窗的切取方法,皮瓣大小以供区能够拉拢缝合为宜。肌皮瓣切取最大面积为22 cm×23 cm,表面携带部分皮瓣形成观察窗,以便观察血供情况,其余肌瓣表面行植皮覆盖;侧胸背部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均成活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皮瓣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 采用改良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头部大面积缺损,可避免皮瓣供区植皮,减轻传统术式带来的皮瓣供区继发畸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逆行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修复小腿和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例小腿和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逆行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转移修复,7例采用肌皮瓣,2例采用肌瓣,封闭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9例患者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1例肌瓣上植皮一期成活。1例患者肌瓣上植皮愈合稍差,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肌皮瓣远端颜色发暗,经换药后创面愈合。9例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2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无骨髓炎及窦道形成。结论:采用逆行缝匠肌肌皮瓣或肌瓣是修复小腿和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