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消除生物安全隐患,让学生能安全高效地完成新生隐球菌墨汁染色检查实验.方法 分别用10%甲醛或56℃水浴5 min对腹腔液、脑脊液中的新生隐球菌进行灭活处理,使其不再具有活性和致病性,镜下观察其形态的改变.结果 用10%甲醛处理过的新生隐球菌,其荚膜形态已不能观察,而经56℃水浴灭活的新生隐球菌,其荚膜形态没有发生变化.结论 新生隐球菌腹腔液或脑脊液采用56℃水浴5 min即可灭活而不影响其荚膜形态,为学生安全高效地完成新生隐球菌墨汁染色检查实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取新生隐球菌总RNA。方法:异硫氰酸胍一步法。结果:成功法获得了高质量的[(1.23±0.03)μg/10^5细胞]新生隐球菌总RNA。结论:将异硫氰酸胍一步法应用于新生隐球菌总RNA的抽提,适用于大样本或小样本量的新生隐球菌RNA的分离,可以满足各种分离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潘家华 《安徽医学》2009,30(7):835-837
1 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是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脑、肺、骨或皮肤最易感染。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均可感染,以隐球菌脑膜炎最常见,其次是肺和皮肤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肺隐球菌病(PC)是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肺真菌病。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以新生隐球菌所致者最为常见,本文对中山医学院第一、二、三附属医院1955年至1980年收治的54例(包括已报告的15例),进行临床分析。临床分析诊断依据本组54例,脑脊液涂片或/及培养、动物接种有新生隐球菌者50例;病理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有符合隐球菌所致的病变,并发现新生隐球菌者8例。其中4例兼有脑脊液及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新生隐球菌病54例临床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以新生隐球菌所致者最为常见,本文对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二、三医院1955~1980年收治的54例(包括已报告的15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临床分析一、诊断依据本组54例脑脊液涂片或/及培养、动物接种有新生隐球菌者50例;病理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有符合隐球菌所致病变并发现新生隐球菌者8例,其中4例兼有脑脊液及病理检查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其细胞壁外层包裹的多糖荚膜是第一个被明确的新生隐球菌重要的毒性因子.本文总结了新生隐球菌荚膜的特性和动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生隐球菌荚膜的形态结构变化、组织构成、生长发育和出芽繁殖等,旨在给新生隐球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IV-1 gp41胞外域gp41-I90肽对新生隐球菌致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改变的影响。方法以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在细胞培养玻片或transwell小室上长成单层,用HIV-1 gp41-I90预处理后,再用新生隐球菌感染细胞单层,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骨架蛋白actin(肌动蛋白)和filamin(肌动蛋白连接蛋白)的形态变化,并测定gp41-I90处理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新生隐球菌的通过率。结果 gp41-I90能明显增强新生隐球菌所致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actin和filamin的改变,actin和filamin的丝状排列扭曲,纹理稀疏;gp41-I90处理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和新生隐球菌的通过率明显增加。结论 HIV-1 gp41胞外域gp41-I90肽促进新生隐球菌黏附和侵入血脑屏障,与其增强新生隐球菌所致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杭小锋  温海 《医学综述》2006,12(3):150-152
T淋巴细胞在新生隐球菌的免疫中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抵御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本文就T淋巴细胞与新生隐球菌免疫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黑色素与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含左旋多巴的液体培养液中孵育各种血清型新生隐球菌,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条件下液体下的D值。结果:新生隐球菌黑色素的产生要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氮源、葡萄糖和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脑组织中富含黑色素的底物儿茶酚胺类物质,新生隐球菌侵犯脑膜和脑组织似与黑色素无关。  相似文献   

11.
新生隐球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重视。黑素是新生隐球菌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 ,在新生隐球菌黑素合成过程中 ,酚氧化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是催化产生黑素的惟一酶类 ,并且酚氧化酶的含量影响着黑素的产生。有动物实验研究证实 ,酚氧化酶本身有保护新生隐球菌抵抗肺吞噬细胞的作用。这都说明了酚氧化酶对新生隐球菌的重要性。 L iu等 [1 ]报道在小鼠神经系统感染中酚氧化酶扮演了重要角色。氟康唑在体外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是治疗隐球菌病的有效药物 ,不易产生耐受性。本实验旨在揭示氟康唑对新生隐球菌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 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新生隐球菌病的临床快速诊断方法和临床预后的评估指标.方法:用咖啡酸玉米吐温和多巴(CT)两种产黑素培养基培养128株已被明确鉴定的新生隐球菌,并以白念珠菌等作对照,25℃生长,了解显色结果.结果:非新生隐球菌及一部分新生隐球菌在两种培养基中均不显色,有12株新生隐球菌病仅在一种培养基中显色,2株临床分离株在两种培养基上均不显色.结论:产黑素培养基在新生隐球菌病的快速诊断和临床预后评估中均可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cN)是临床上重要的致病真菌,主要可导致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免疫抑制患者发生新生隐球菌病。本文采用多位点微卫星基因分型法(MLMT)对吉林地区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微卫星型的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的比较,以帮助临床上深入认识新生隐球菌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秀军  廖万清 《医学综述》2003,9(6):346-348
1 隐球菌病的第一阶段 :新生隐球菌进入肺泡间质新生隐球菌的感染可能初发于机体吸入有荚膜的单倍体酵母细胞 ,或吸入担孢子。理论上 ,能穿过肺组织的最大颗粒直径为 2 μm ,酵母细胞的直径为 4~ 8μm ,担孢子的直径为 1.8~ 2 μm ,并且易于气雾化 ,对干燥有抵抗力。根据以上的内容分析 ,担孢子作为繁殖体的可能性要比酵母细胞的大。Wickes他们发现新生隐球菌在没有交配的条件下可以产生菌丝和担孢子 ,并且这个过程与α交配类型有关[1 ] 。新生隐球菌单倍体的α交配类型细胞不同于а交配类型细胞 ,在合适的条件下随着孢子台和有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具荚膜的酵母样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而引起国内外真菌学家的高度重视。系统研究新生隐球菌感染导致疾病的关键是动物实验。该菌感染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是小鼠、大鼠和豚鼠,其他动物如兔、猪和一些非哺乳动物也已被用于制作新生隐球菌动物模型。这些动物模型的构建对进一步研究新生隐球菌发病机制、免疫学变化、疫苗的开发和有效的药物的筛选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几年新生隐球菌感染动物模型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调查中国上海和意大利米兰地区新生隐球菌临床和野生分离株的血清型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探讨亚洲和欧洲新生隐球菌的地理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日本Iston Laboratoiies Inc Co提供的新生隐球菌血清分型试剂盒坚从上述地区收集的临床和野生分离的148株新生隐球菌进行了分型。  相似文献   

17.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是由隐球菌属中某些种或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近年来 ,隐脑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突出表现在 AIDS人群中。据统计 ,在美国大约有 5 %~ 1 0 %的 AIDS患者发生隐脑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AIDS患者隐脑的发病率更高 [1] 。在我国 ,隐脑发病以散发、非 AIDS人群为主 ,但已有 AIDS与隐球菌病伴发的报道 [2 ]。隐脑的病原菌主要是新生隐球菌。它有 3个变种 ,即新生变种、格特变种和上海变种 ,其中上海变种是我们从上海非免疫抑制患者中发现的。已应用经典的遗传学方法对新生隐球菌毒力…  相似文献   

18.
正肺隐球菌病是由吸入环境中的新生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而引起的。肺隐球菌病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患者和非HIV相关免疫低下患者多见,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亦被报道,肺隐球菌病不再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由于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的不典型,特别是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易造成临床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情况。结果:新生隐球菌在含1.4mL 6%麦芽糖+0.4mL兔血清+0.2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培养4天荚膜形成最佳。结论:在1.4mL6%麦芽糖+0.4mL兔血清+0.2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新生隐球菌可形成典型荚膜。  相似文献   

20.
几株新生隐球菌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海  廖万清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10):782-783
几株新生隐球菌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型的观察温海廖万清吴建华陈江汉本课题为意大利米兰大学卫生和预防医学研究所资助项目作者单位: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真菌病研究室目前的新生隐球菌基因分型方法中有新生隐球菌DNA核型分析,DNA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