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银川市蟑螂侵害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银川市蟑螂种类、侵害性和密度指数。方法采用询问法、药激法、粘捕法对银川市各区监测点进行蟑螂种群分布、侵害性和密度调查。结果(1)银川市蟑螂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3种,以德国小蠊居多,美洲大蠊次之,日本大蠊最少。(2)采用粘捕法共调查房间4500间,阳性房间96间,侵害率2.13%,共捕获蟑螂758只,平均密度为0.17只/张,平均每阳性房间蟑螂密度为7.90只/张。结论银川市蟑螂侵害率、密度以兴庆区最高,金凤区和西夏区次之,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较低。侵害场所以居民住户侵害最高,小餐饮、宾馆饭店次之,企事业单位、食品加工厂、农贸市场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秦皇岛城市区室内蟑螂种类及分布。方法:采用粘板法,对捕获蟑螂进行计数、分类、统计。结果:本次调查101个特行单位和104户居民点,捕获蟑螂5708只,隶属2科2属3种(德国小蠊、日本大蠊、美洲大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构成比的83.40%,美洲大蠊和日本大蠊则在个别特殊环境孳生。调查不同场所4758间,三个城市区均有蟑螂侵害,阳性率为22.55%,平均密度1.20只/张.夜。结论:蟑螂侵害与人、物携带在我市被动扩散有关并有逐年扩大趋势。大面积开展蟑螂种类及分布调查在我市尚属首次,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为进一步研究蟑螂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制对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 ,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爱卫会有关文件精神 ,巩固我市“灭蟑先进城市”取得的成果 ,我市常年坚持开展经常性灭蟑活动 ,蟑螂密度明显下降。今年 ,为使我市顺利通过“灭蟑先进城市”复查达标 ,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特制订灭蟑工作技术方案如下 :1 区域范围崇安、南长、北塘、郊区的 2 6个街道地区及郊区城郊结合部 5 1个村的范围。2 灭蟑标准2 .1 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 3 % ,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 5只 ,小蠊不超过 1 0只。2 .2 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 2 % ,平均每间房不超过 4只。2 .3 有蟑螂粪便、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银川市蟑螂种类、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银川市消灭蟑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黏捕法对银川市三区监测点进行蟑螂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调查。结果(1)银川市蟑螂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三种,以德国小蠊居多,美洲大蠊次之,日本大蠊最少。(2)采用黏捕法共调查房间2160间,共捕获蟑螂3614只,平均密度为1.67只/张/夜。(3)银川市蟑螂密度以兴庆区最高,金凤区次之,西夏区最低。栖息场所蟑螂密度以宾馆饭店密度最高,小餐饮、农贸市场次之,居民住户、医疗单位较低。(4)蟑螂一年四季均有活动,季节消长以3、10月份密度最高,逐渐降低,最低密度为1、4、7月份。结论加强蟑螂密度和抗药性等监测,及时预测预报,建立长效防治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根据蟑螂季节消长情况集中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高档宾馆蟑螂侵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苏州市高档宾馆、饭店蟑螂侵害情况 ,及时制定防制对策。方法 :厨房间采用 ZA型蟑螂粘捕盒粘捕法 ;标准客房采用目测法检查。结果 :苏州市高档宾馆、饭店厨房操作间蟑螂平均密度为 0 .5 4只 /盒·夜 ,蟑螂种类主要有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三种 ,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标准客房受蟑螂侵害较轻。结论 :宾馆、饭店的厨房操作间极易受蟑螂的侵害 ,是城市蟑螂防制工作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不同场所、不同行业进行蟑螂侵害现状调查,以了解莆田市荔城区的蟑螂危害程度及种群变化、不同行业间密度指数关系、不同诱饵对侵害率调查的影响。方法在各调查点不同部位各放置1~2个蟑螂小屋,晚放晨收、连放2d。在相同调查点布放不同诱饵蟑螂小屋。观察其捕获率。结果莆田市荔城区蟑螂侵害率达48.9%,蟑螂种群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德国小蠊为当地优势种群,占96.5%。饮食行业和农贸市场蟑螂的侵害情况严重,侵害率分别为86.7%和76.7%。农贸市场中肉摊及面食摊侵害达到100.0%、水产摊、蔬菜摊略低、用配置诱饵对蟑螂的捕获率比用面包捕获率高。结论德国小蠊为当地优势种群,对重点部位应加大药物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不同行业、不同场所进行蟑螂的侵害现状调查,以了解该地区的蟑螂危害程度及种群变化、不同行业间密度指数关系。方法:在各调查点不同部位各放置一个蟑螂小屋,晚放晨收、连放两日。结果:沙县城区蟑螂侵害率达到45.8%,蟑螂种群构成发生了极大变化,德国小蠊已成为当地优势种群(构成比为83.34%)。在居民户的调查中未发现德国小蠊侵袭。农贸市场蟑螂的侵害情况相当严重。肉类及面食类摊点侵害达到100%,水产、蔬菜类摊点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正> 蟑螂是世界性的卫生害虫,对人类的危害已成为社会卫生的突出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状况的改善,控制蟑螂危害势在必行。为解决农村大面积蟑螂防治问题,控制蟑螂危害,达到国家规定的“灭蟑螂先进地区标准”,我们于1990年至1992年对法库县城乡大面积防治蟑螂的措施开展了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防治措施的依据 1.1 蟑螂的种群构成据1982年和1992年的调查,分布在法库县城乡住区的蟑螂有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两种,其中德国小蠊,分布广,数量大,占捕  相似文献   

9.
<正>蟑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的昆虫,在我国室内常见的有5科、9属、19种,福建省室内以德国小蠊、美洲大蠊、褐斑大蠊、黑胸大蠊为优势种。蟑螂能携带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引起疾病的传播,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旅客列车流动性大、车厢内温度高、水源和食品充足,适应蟑螂的生长和繁殖。为保障旅客的身体健康及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青岛市四方区蟑螂分布状况,制订蟑螂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粘捕法。结果主要种群是德国小蠊和日本大蠊,构成比分别为87.65%和11.73%,有明显季节性,7~11月呈现高峰。结论德国小蠊已成为青岛市四方区蟑螂群落的优势物种;加强环境整治,对有蟑区域组织统一的药物灭蟑是控制蟑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p53表达水平与放化疗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省肿瘤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完成同步放化疗的62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或患者不愿手术的食管鳞癌癌初治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p53蛋白表达与放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p53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p53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ECOG ZPS评分等比较差异都无显著性(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全组患者CR24例,PR26例,SD11例,PD1例,计算出ORR为80.6%(50/62),DCR为98.4%(61/62);p53阳性者ORR为74.3%(27/35),p53阴性者ORR为92.6%(26/27),两组O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9,P=0.011)。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其中p53阳性组为27个月,p53阴性组为36个月。62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5%(53/62)、64.5%(40/62)、37.1%(23/62);其中p53阳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3%(33/35)、57.1%(20/35)、34.3%(12/35),p53阴性组分别为96.3%(26/27)、81.5%(22/27)、51.9%(14/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O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P=0.036)。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p53阴性患者放化疗的敏感性较高且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p53蛋白的检测,前瞻性研究其与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51例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新鲜肿瘤标本,检测其p53蛋白及PCNA表达水平。并随诊至2007年10月,采用Kaplan-Meier法以及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7.1%,PCNA表达弱阳性、强阳性率分别为43.1%、56.9%,51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3.5%。其中P53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6%、70.4%、40.7%、11.1%,p53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8%、12.5%、4.2%、0%(p<0.05)。PCNA表达弱阳性患者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8.1%、45.5%、13.6%,强阳性为68.9%、24.1%、6.9%、0.0%(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预后与p53蛋白以及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志贺菌属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为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5月-2008年10月对兰州市城关区、武威市凉州区菌痢监测点腹泻粪便分离的志贺菌株和甘肃省某市幼儿园食物中分离的宋内志贺菌株,依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血清型分型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共采样2 407份,检测志贺菌366株,总阳性率为15.21%。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8种。甘肃省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B群)居优势,检测出200株,占54.64%,其次为宋内志贺菌(D)群164株,占44.81%。2007年宋内志贺菌成为优势菌,占79.88%(有食物中毒菌株44株)。结论甘肃省志贺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居优势,近年来宋内志贺菌有增多趋势。志贺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甘肃省人体蛔虫病流行状况和态势,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蛔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生态区和各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副层抽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调查。感染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0市(州)24个县(市、区)70个抽样点共调查17 937人,蛔虫感染326人,阳性率1.82%,326份人体蛔虫感染阳性样本,轻度感染320例,中度感染5例,高度感染1例,构成比分别为98.24%、1.47%、0.29%。男性感染率为1.81%,女性为1.82%,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普遍易感蛔虫,蛔虫感染率0~<5岁组最高(4.39%),年龄组感染率采用趋势χ2检验,随年龄增加蛔虫感染率降低(Z=36.4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文化程度感染率高于其他组(P<0.01);山区地形感染率高于其他3类地形(P<0.005)。黄土高原-江河源区-甘南生态区人群蛔虫感染率低于其他生态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蛔虫感染率较高的地区是武威市、定西市、酒泉市、陇南市,感染率分别是4.40%、3.20%、2.44%和1.96%。结论 甘肃省人群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下降,但蛔虫病仍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点寄生虫病。 土源性线虫病在甘肃省局部特别是边远山区流行严重,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山区及儿童人群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河北省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为防治HFR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省HFR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12年河北省共报告病例687例,发病率为0.95/10万,死亡2例。病例分布在全省85个县(市、区),占总数的48.30%,主要集中于秦皇岛市和唐山市。发病明显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春峰高于秋冬季峰,占发病总数的48.90%。15~70岁人群为高发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8.50%,大年龄人群发病有增加趋势;病例男女比例为2.4:1;农民发病占79.48%。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为2.88%,野外为1.08%,居民区鼠带病毒率为10.54%,野外未检出,均高于去年。居民区和野外优势鼠种仍为褐家鼠。阳性血清和鼠肺进行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Ⅱ型)。结论河北省HFRS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重点为河北东北部的唐山和秦皇岛两市,属于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防控应对重点区域采取针对家鼠型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及其性别、年龄分布。方法采用变应原点刺液(商品名:阿罗格)对85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13种吸入物及15种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皮试阳性率最高的前5位变应原依次是: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小虾和蟹肉。其中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58.7%,屋尘螨次之,为55.1%。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两组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组。儿童、青中年人群变应原阳性率更高。结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小虾和蟹肉等是成都地区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明确过敏原,对于慢性荨麻疹的个体化治疗及健康教育起重要作用,并为该地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合理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和分析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甘肃省2008年年鉴,并采用两步聚类方法对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08年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6.82/10万。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以20岁以下儿童为主,0~20岁年龄组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9.92%;7~11月高发(占报告病例数的52.01%),即秋冬春季节高发,发病最高峰为10月。甘肃省各地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水平差异较大,发病较高的地区多位于甘肃西部和南部地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可聚为2类,即以农民和非农民人员为代表,以农民为代表的一类大多年龄较大,发病时间在上半年;而非农民人员多数年龄较小,发病时间在下半年。结论本研究表明2008年甘肃省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形势不容乐观,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地区分布、职业分布和年龄差异显著,应进一步摸清存在差别的原因,加强甲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规划及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09—2012年甘肃省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甘肃省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全省19家国家级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和各地医疗机构送检流感样暴发疫情咽拭子。采样对象为发病3d之内未使用抗病毒类药物的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以荧光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用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所获得数据采用Excel和SAS软件进行处理,不同样本类型的阳性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对36 894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 059份,检出率为21.84%,其中4 354份甲型H1N1,1 566份季节性H3N2,92份季节性H1N1,1 656份乙型,391份甲型未分型。按年度分析,2009—2012年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32.81%、14.10%、7.83%和19.67%;按月分析,在10~12月份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及构成比均高于其他月份,阳性率平均为31.33%,构成比为97.61%;2~4月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及构成比分别为16.51%和81.10%。按年龄组分析,<5,5~,15~,25~和≥60岁组病毒核酸检出率分别是13.87%、28.36%、32.33%、16.83%和17.22%,除25~岁组与<60岁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8~908.11,P<0.01)。对7 073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病毒1 149株。结论甘肃省2009年以甲型H1N1流感流行为主;2010—2011年流感活动很弱,仅为散发;2012年春季以乙型流感为主,11月开始以甲型H1N1流感及季节性H3N2流感为主。流感流行每年均有一个高峰,病毒型别表现为交替流行的规律,甲型流感是冬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与推广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宁波市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对1994~2001年实施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逐年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队列分析治愈率91.7%,其中初治93.0%,复治85.5%。结论 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了较大成效,要提高发现率和治愈率,以加快宁波市结核病控制进程。  相似文献   

20.
5001名就业前工人HBsAg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和分析兴宁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现况。方法 随机抽取2000—2002年兴宁市外出就业前工人,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酶免试剂,采用一步夹心法原理检测HBsAg。结果 检查5001名外出就业前工人,其中2000年1580名,2001年1698名,2002年1723名,检出HBsAS阳性943人,阳性率为18.86%。2000年HBsAg阳性504人,2001年HBsAg阳性220人,2002年HBsAg阳性219人,阳性率分别为31.90%、12.96%、12.71%。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结论 兴宁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高于全国人群平均水平(10%)。应进一步开展预防HBV感染卫生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卫生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控制或消除人群HB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