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 2010年 4月~2012年 4月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 15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同时给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后的总有效率为 90.7%,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后的总有效率为 6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有助于提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完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照组转阴率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好转率89.4%,明显优于对照组5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应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ori,Hp)与胆汁反流是慢性胃炎的常见致病因素。本研究就我们收治的10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子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快速尿素酶检查和病理染色诊断HP感染,并进行X^2检验。结果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26、09%,48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62.1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原因主要与胃液内高浓度胆汁有关;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相关性胃炎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幽门螺杆菌(Hp)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对反流性胃炎进行病理检测,同时将15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伊托必利、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中,43例显效,2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75例中,29例显效,3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2.67%。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理与幽门螺杆菌及胆囊疾病具有密切关系,采用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饶正伟  姚芳  冯远碧  冯刚  王克兵 《贵州医药》2004,28(12):1109-1110
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996年WHO将其列为“一级致癌因子”。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上虽不常见,但亦不罕见,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意义及自然病程尚缺乏系统研究,且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各种治疗方法亦尚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和整理近年来某院诊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分析食管炎性反应程度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4.4%,对照组感染率为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高,但是二者所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炎性反应程度也比较低,经分析推测幽门螺杆菌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已经引起国内外消化界学者的普遍关注。 Hp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关系越来越明确 ,但是 Hp与反流性食管炎 (RE)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虽然 ,国内外对 Hp的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关系研究较多 ,但结论仍不一致。自1999年 6月~ 2 0 0 3年 9月经胃镜检查 6 4 0 0例次患者 ,对确诊为 RE的 15 0例患者进行了 Hp感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90例 1999年 6月~ 2 0 0 3年 9月间因反酸、烧心、胸痛及反流症状 ,经胃镜检查排除了消化性溃疡、肿瘤、…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1.
12.
朱国玲  张海玲 《中国医药》2012,7(9):1107-110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与术式、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14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采用Billroth Ⅰ术52例,采用BillrothⅡ术91例.选取同期未进行手术的患者2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和改良的Giemsa染色法检测患者的Hp.结果 观察组Hp感染率[24.5%(35/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2.8% (101/236)](P<0.05),Billroth Ⅰ术后患者的Hp感染率[21.2%(11/52)]略低于BillrothⅡ术后患者[26.4% (24/91)] (P >0.05),Billroth Ⅰ术后患者的胆汁反流阳性率[51.9% (27/52)]明显低于Billroth Ⅱ术后患者[80.2% (73/91)] (P <0.05),胆汁反流阳性患者的Hp感染率[ 19.0% (19/100)]明显低于胆汁反流阴性患者[37.2% (16/43)] (P <0.05).结论 Hp感染是残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发生Hp感染的概率大幅降低,胆汁反流是患者Hp感染的有效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罗金键 《中国医药》2014,(6):822-825
目的评价铝碳酸镁(商品名:达喜)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Medline、康健循证医学知识仓库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k)、维普信息数据庠、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对照组为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联合铝碳酸镁1.0g,3次/d,餐后嚼碎服。采片J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临床对照研究(7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比值比为6.18(95%置信区间:3.89~9.81),Z值为7.72,P〈0.01;胆汁反流消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比值比为4.81(95%置信区间:3.25~7.12),Z值为7.85,P〈0.01;发表偏倚分析显示散点多集中分布在图彤左侧,明显不对称,存在发表偏倚.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目前研究不支持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有效率及胆汁反流消失率高于非铝碳酸镁治疗者,有必要补充高质量的文献后亘新进行Meta分析,进一步评价,急需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硬化及肝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的155例NAFLD、133例肝炎后或酒精性肝硬化及95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57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以上各组及不同肝功能CTP分级中的BRG发生率。结果不同组别的BRG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010,P<0.05)。NAFLD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BRG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TP分级的BRG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933,P<0.05)。B级与C级的BRG发生率显著高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后或酒精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BRG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取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取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RG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胆汁反流,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及其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本院在2009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患者分为铝碳酸镁组及奥美拉唑组+铝碳酸镁组进行治疗。结果:铝碳酸镁组的临床表现有效率为87.5%,胃镜疗效有效率为85.0%;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组的临床表现有效率为95.0%,胃镜疗效有效率为95.0%。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组显著优于铝碳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胆囊疾病和胃部手术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两大病因,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可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的4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中10例患者服药2d即感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常规戒烟酒,忌食脂肪丰富的食物。对照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莫沙必利,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100 mg/次,口服,3次/d。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及口苦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恶心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略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杀必利治疗PBRG,可起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