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李睿君,李华,穆凤仙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心理护理的技巧,按照术前、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其效果较好:1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对要手术的病人,要调查摸清情况,至少做到"三个清楚":对病人的基本情况掌握外,对其工作、...  相似文献   

2.
心理弹性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灾害救援护士在灾害救援中心理应激特点和心理弹性的内涵及特点入手,着重分析心理弹性内在、外在保护因素,并从保护因素方面构建心理弹性系统,提出灾害救援护士在“准备期”的预防性心理干预策略,以全面提升其心理弹性,有助于更好应对灾害应激环境、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肉瘤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减少骨肉瘤患者不良心理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骨肉瘤患者的心理表现主要有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绝望、自卑等,且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骨肉瘤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患者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产科的临床实践中,特别对待产妇进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我院妇产科对230例待产妇进行心理调查,观察、了解其心理,并对其进行了心理护理。经过我们的观察分析,其心理状态可归纳为:①对分娩知识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②焦急心理。③心理压力:怕生女孩,主要表现在化较落后的地方。④畏惧心理:怕痛、怕难产、怕手术、怕胎儿畸形。这些不利的心理因素,可使分娩不能顺利进行。它可引起产力异常,造成宫缩乏力、滞产、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子宫迟缓性出血等不良后果。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待产妇的产前心理护理。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析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素莲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5):426-427
临床孕妇多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紧张、恐惧、依赖心理,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了解分娩过程,消除或减轻孕妇对分娩的负面心理效应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可避免孕妇盲目选择剖宫产,促进自然分娩,为保证母婴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针对临产孕妇的心理特点,我们所做心理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时,药品的诸多因素如药品的名称、价格、质量、副作用、疗效等使病人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反映,如受暗示性、探究心理,抗药心理等,针对其心理变化,提出其响应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所患疾病不同,其心理活动也不同,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更有其特殊之处。1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1.1入院时的恐惧、多疑心理一旦患了传染病,首先是畏惧心理,传染科病房的特殊环境,医务人员的服装,以及各项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均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担心被传  相似文献   

8.
脑血栓患者的特点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智 《吉林医学》2008,29(24):2421-2421
脑血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在治疗护理期间,应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恐惧心理、悲观心理、厌倦心理、变异心理、焦虑心理。现将护理措施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鄂苏霞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24-12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总结其心理护理方法。结果老年患者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痊愈出院。结论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0.
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抢救危重疾病患者的主要场所。在ICU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可危及其生命的疾病,这使其常伴有紧张恐惧、烦躁焦虑和意志消沉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会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会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只有对在ICU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才能消除其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帮助其安稳地度过ICU重症监护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基础病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心理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50例脑出血有手术指针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其心理、生理和社会状态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配合接受治疗和护理。结果50例患者中除3例因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严重死亡之外,其余均顺利接受治疗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解决或减轻其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提高完全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肝癌患者异常心理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00 例肝癌病人,其异常心理分为孤独、怀疑、恐惧、悲观及绝望五种类型。结果:异常心理的发生率依次为悲观心理78 % 、孤独心理65 % 、怀疑心理54 % 、绝望心理49 % 、恐惧心理46 % ,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女性恐惧感发生率高于男性,非手术治疗的怀疑感和悲观感发生率高于手术治疗者,其余则无差别。认为:肝癌患者异常心理的发生率很高,有些异常心理的发生与性别和治疗方式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异常心理和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致心理失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放疗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致心理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特殊和复杂的心理采取各种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沟通和交流,患者适应了角色和环境的转变,从心理失衡平稳过度至接纳,并以稳定的情绪、平衡的心态接受治疗。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致心理失衡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不良的情绪得以缓解,机体免疫力提高,安心、放心接受化疗的全过程,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结扎手术是计划生育中的一种普遍、常用、有效的绝育手术,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的措施。受术者的心理状态错综复杂,表现各异,几年来,通过对2000多例受术者临床现察其心态大致可分为传统思想心理、实惠保险心理、忧虑担心心理、恐惧紧张心理、侥幸心理、抗拒心理六种。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心理持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效果。首先。要为受术者创造稳定的心理氛围,其次,要做好受术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第三,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抚慰、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愈来愈被护理人员所认识。目前已证明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对术后并发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的用量以及心理适应等方面都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过程用中运用医学心理学原理来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康复的方法。由于病人年龄、性别、性格、经历、宗教信仰、病种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其护理的方法很多,现将外科病人共同存在的心理反应及其心理护理方法作一简单阐述。1心理反应1.1术前病人的心理反应病人在听到要做手术的消息后,最常见的心理反…  相似文献   

16.
杨耀玲  王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2):128-128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并针对性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方法:对乳腺癌病人40例手术前阶段进行问卷法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心理状态不尽相同。结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与病人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最大程度发挥其正性心理特征的作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时间管理能力,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线发放一般资料问卷、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31份,不同性别、专业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年龄外,不同特征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时间管理能力呈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量表得分是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时间管理能力关系密切,增强大学生心理韧性有利于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应关注大学生成长,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心理失衡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萍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118-119
心理失衡是目前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人群中的一种心理疾患,并已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发展,甚至降低了青少年的生存质量。其类型主要有认知类心理失衡、情绪类心理失衡、欲求类心理失衡,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才能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失衡误区。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其异常心理行为表现及与病期、年龄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存鲜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78-297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重要性。方法对经我院诊断为不孕不育症的35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在给予恰当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等均显著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孕不育患者恰当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缓解负面心理,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