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由多种围产期因素引起新生儿呼吸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产时并发症。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很多[1]。我院从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分娩新生儿(活产儿)915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者1108例,现将常见的高危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按照1983年陕西临潼会议精神[2],按出生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中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1.2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及死亡情况:在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我院共分娩活产儿9155例,其中新生儿窒息1108例,窒息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至今仍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对 95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和窒息后并发症做一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年元月~ 1999年 12月本院共收治新生儿窒息 95例 ,其中男 74例 ,女 2 1例 ;胎龄<37周 2 0例 ,37~ 4 1周 66例 ,>4 2周 9例 ;体重 <2 50 0 g 2 0例 ,2 50 0~ 3999g 68例 ,>4 0 0 0 g 7例。根据Apgar评分标准 ,新生儿窒息≤ 3分为重度 ;4~ 7分为轻度。 95例中轻度为 62例 ,重度为 33例。1 2 引起窒息的相关因素  95例中 86例有造成高危儿的相关因素 (占 90 52 % )。母体因素 :…  相似文献   

3.
对9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分析:其中轻度窒息65例,重度窒息23例,新生儿窒息死亡4例,病死率435%。92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因,排在前4位的高危因素是:脐带因素、胎位异常、胎盘功能不全、胎膜早破。结果表明: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并存者,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因此,做好高危妊娠的围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高危因素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易并发钠代谢紊乱 ,我科对 98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及 36例无窒息史新生儿血钠进行检测比较 ,并就血钠水平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 ,从胎龄、出生体重及窒息程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窒息组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9月 ,有围产期窒息史 ,于 2 4h内收入我科的 98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出生时 1和 5minApgar评分≤ 7分 ,同时伴有低氧、酸中毒及因窒息而导致的其他器官病变。 1和 5minApgar评分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本组男 5 4例 ,女 44例 ;其中…  相似文献   

5.
甄润平 《中原医刊》2003,30(12):43-43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并积极预防 ,可从根源上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病数 ,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现将我院 2 0 0 1年 1月~ 12月活产窒息儿 12 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 1月~ 12月共分娩活产新生儿 2 0 69例 ,其中窒息儿 12 1例占 5 85 % ,1分钟Apgar评分轻度窒息 82例 ,重度窒息 39例。其中 64例有明显的宫内窘迫史占 5 2 3%。1 2 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 :见表 1。由表 1可以看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脐带绕颈和妊娠高血…  相似文献   

6.
王娟 《吉林医学》2013,(29):6168-616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以儿科收治的37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和轻中度窒息组。根据患儿症状制订合理护理方案,采取护理策略对两组患儿进行对症复苏与抢救,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7例中共治愈35例(94.6%),其中轻中度窒息组29例全部治愈,重度窒息组中1例主动转院,死亡1例。结论:采取护理策略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对症复苏与抢救,及时发现潜在高危因素并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资料与方法2003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单胎足月新生儿2718例,新生儿窒息128例,窒息发生率4.70%,其中轻度窒息96例(占75%),重度窒息32例(占25%)。诊断标准:根据Apgar评分标准,新生儿窒息分轻重度,出生后1分钟内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出生后1分钟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亦为窒息。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新生儿窒息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本资料以脐带因素、产程延长多见,其次是胎盘功能障碍、宫缩过强。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多是胎儿窘迫的延续,128例新生儿窒息有98例胎儿窘迫(76.56%)。讨论本组资料…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我院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 2月分娩时所发生的新生儿窒息 1 3 5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分娩总数为 1 41 0例。分娩后 1 min内Apgar评分≤ 7分 1 3 5例 ,其发生率为 9.5 7% ,其中轻度窒息 1 1 1例 ,重度窒息为 2 5例。全部窒息儿按 Apgar评分标准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2 方 法 新生儿窒息可由一种病因或多个因素引起 ,本组以其中一项为代表因素统计 :1脐带因素 :包括脐带过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足月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分析aEEG监测与NBNA检查之间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61例,按照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36例及重度窒息组25例,同时选取40例无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三组新生儿进行a EEG监测及NBNA检查,对相关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新生儿在a EEG监测及NBNA检查的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窒息组两项检查的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而轻度窒息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监测与NBNA检查之间存在相关性(r=0.332,P=0.001)。结论:aEEG联合NBNA评分对于足月窒息新生儿的早期脑损伤存在重要的价值,能够早期提示足月新生儿窒息所致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唐国珍 《西部医学》2007,19(2):248-249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方法将37例剖宫产的新生儿重度窒息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阴道助产的新生儿重度窒息1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重度窒息情况并统计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原因。结果剖宫产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显著高于阴道助产组(P〈0.05)。导致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原因有:高危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未及时建立自主呼吸、取头时间过长等。结论应加强孕期检查及产前产时监护,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及早治疗;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时机,严格执行剖宫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提高产科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术中避免一切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操作,特别应绝对避免无把握的反复娩出胎头,方可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重度窒息71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 ,寻找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和改善预后的办法。方法 对 7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情况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危妊娠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高于正常妊娠者 (P <0 .0 5) ;未行产前检查者、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者及早产者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P <0 .0 1) ;而各种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性别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无直接关系 (P >0 .0 5)。结论 努力提高孕期保健和产科质量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受损害的主要原因 ,因此及时救治新生儿重度窒息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共救治重度窒息儿 10 4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6390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396例 ,发生率6.2 0 % ,其中重度窒息 10 4例。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均采用Apgar氏评分 ,以生后 1分钟评分 <8分为窒息标准 ,其中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1] 。本组重度窒息儿 10 4例中男 60例 ,女 4 4例 ;早产 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C)在窒息新生儿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窒息新生儿240例,按出生时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144例,重度窒息96例,同期选择6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窒息新生儿在入院后第1天,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3 d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分别检测血cys-C,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较轻度窒息组显著升高(P<0.01);②轻度窒息组血清cys-C的异常率与Bun和Scr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的异常率与Bun、Scr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在重度窒息组其敏感性高于血Bun、Scr。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有关因素,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142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分析。新生儿窒息标准: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8分为正常。结果 新生儿窒息与脐带因素、出生体重、孕周、产程、分娩方式有关,窒息率以新生儿体重<2500g最高,早产、过期产、滞产、第二产程延长、臂位助产与牵引,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防治有关并发症,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可预防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急重症之一 ,发生率高达3%~ 1 0 % ,是病残儿的主要原因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 1 997年6月~ 1 999年底住院分娩的 2 2 8例新生儿窒息发生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年半我院分娩总数为 31 2 1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2 2 8例 ,轻度 2 0 1例 ,重度 2 7例 ,发生率 7.31 %。1 .2 诊断标准出生后 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者 ,称为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 ] 0分~ 3分为重度窒息 ,4分~ 7分为轻度窒息。1 .3 …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早期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 ,它可以对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其中以心脏受累较常见( 1) 。为了对窒息新生儿心肌受损的程度尽早作出诊断 ,近 2年来 ,我科对因窒息住院的 86例新生儿及同期出生的足月顺产儿作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Ⅰ的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 窒息组 86例新生儿均为儿科新生儿病房的住院患儿。新生儿窒息程度按Apgar评分 ,1分钟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其中重度窒息3 8例 ,轻度窒息 48例。出生体重平均为 3 2 96.6g ,其中男 49例 ,女 3 7例 ,入院龄均≤ 2 4小时。对…  相似文献   

17.
贺颖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2):1080-1081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出生新生儿组与正常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比较,探讨剖宫产率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以提高围产期产科处理水平。方法选择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分娩共2 829例,其中阴道分娩1 586例,剖宫产分娩1 243例,由新生儿科医师采用 Apgar 评分法诊断新生儿窒息率。结果我院剖宫产率为43.9%,同期新生儿总数2 833例,新生儿窒息79例,新生儿窒息率2.8%,其中剖宫产组36例,新生儿窒息率2.9%,新生儿重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率0.56%;阴道分娩组43例,新生儿窒息率2.7%,重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率0.44%。两组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纽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统计结果看到,较高的剖宫产率与剖宫产的上升并没有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窒息率的下降应着眼于加强围产期保健,高危孕产妇管理及提高围产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8.
石雅凤  廉静  李丹 《黑龙江医学》2002,26(2):110-110
对 17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分析 ,其中重度窒息 2 1例 ,占 12 35 %。主要原因为脐带受压、胎盘功能不全、孕妇有合并症、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及早产儿。通过分析 ,探讨正确处理 ,达到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窒息 ,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目的。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995 - 0 1~ 1998- 10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 172 6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170例 ,占总数的 9 84 %。其中重度窒息 2 1例 ,占窒息总数的 12 35 % ;轻度窒息 14 9例 ,占 87 6 4 %。诊断标准 :出生后 1minApgar评分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1 2 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产科的处理及新生儿复苏质量有密切关系。本组收集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新生儿窒息 2 76例 ,通过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提高产科质量。1 资料与方法我院 199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产妇分娩新生儿 4 2 5 1例 ,其中窒息 2 76例。诊断标准以出生后 1min或 5minApgar评分。≤ 7分为新生儿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2 结果1) 4 2 5 1例分娩新生儿发生新生窒息 2 76例 ,…  相似文献   

20.
40例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爱芳 《河北医学》2000,6(11):1028-1029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一般医院发生率约 5% [1]。为了进一步搞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降低地段内围产儿死亡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我们对 4 0例新生儿窒息病历资料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 ,以探究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4 0例患儿均为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0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2 诊断标准以新生儿出生后 1min时的 Apgar评分作为评分标准。 0~ 3min为重度窒息 ;4~ 7min轻度窒息 ;8~10 min为正常。1.3 一般资料4 0例患儿中 ,轻度窒息 30例 ,重度窒息 10例 ;女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