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麦冬具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甾体皂苷、黄酮类、多糖类等,但是对其多糖类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综述麦冬多糖的化学组成、分析方法、药理作用等研究进展。麦冬多糖主要有MDG-1、Md-1、Md-2、OJP-1等;目前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有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等;麦冬多糖可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耐缺氧、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芝 《淮海医药》2007,25(4):F0003-F0004
参麦注射液是根据中医方剂参麦饮的处方组成,将红参、麦冬经加工、提取、精制而制成的中药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有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等.  相似文献   

3.
王静  张波  李新朋 《药学研究》2023,42(1):54-58
中药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是中药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组分之一。栝楼多个部位可供药用,如其果实为瓜蒌、果皮为瓜蒌皮、种子为瓜蒌子、根为天花粉,临床应用广泛。栝楼各部位多糖成分含量丰富,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所差异,再者不同部位所含多糖结构及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故此文针对瓜蒌多糖、瓜蒌皮多糖、瓜蒌子多糖和天花粉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构特征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栝楼各药用部位多糖成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雪莲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莲是我国珍稀名贵的中药材,有着久远的药用历史以及丰富的民间用药基础.雪莲中含有的黄酮及其苷、倍半萜内酯、香豆素、木脂素、有机酸、氨基酸、甾体、多糖等成分,具有抗风湿、镇痛、调节心血管系统、抗癌、延缓衰老、计划生育、防辐射等生物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应用前景良好.对药用雪莲近十年国内外的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  相似文献   

5.
柴胡多糖具有抗辐射、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和抗病毒等作用,还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对肝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柴胡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浸提 冰醋酸去蛋白 乙醇沉淀法等。一般首先从柴胡中提取多糖成分,再将提得的粗多糖经SephadexG 75纯化得到纯多糖,并利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柴胡多糖中的单糖主要包括L 阿拉伯糖、D 半乳糖、D 木糖、D 葡萄糖、D 甘露糖、核糖、鼠李糖等。不同品种柴胡单糖组分及组分之间的摩尔比不同,但单糖主要活性成分均为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健  辛艳飞  宣尧仙 《医药导报》2013,32(4):497-500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和麦冬两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注射液,主要具有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对于参麦注射液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中主要含有原人参二醇型、原人参三醇型、麦冬皂苷以及多糖等多种物质。随着液质联用技术在参麦注射液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注射液中多种成分被分离并鉴定,参麦注射液中主要成分的药动学研究已经在多种动物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g1以及麦冬皂苷D是参麦注射液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尽管参麦注射液中多种活性成分结构较类似,但是它们的药理学和药动学性质均有一定差异,尤其在血浆半衰期、最大血药浓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表明在针对参麦注射液以及类似的复方制剂研究时需要对其各种活性成分同时进行详尽的研究,仅选取其中一两种成分难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鬼臼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方  杨光义  郝新才 《医药导报》2010,29(3):347-349
[摘要]鬼臼多糖为鬼臼类中药的活性成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荷叶、桃儿七、八角莲以及足叶草等小檗科鬼臼亚科4属12种植物中,其中11种为我国特有种;主要组成是萄萄糖、果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等单糖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的提取方法是通过不同的酸碱条件及不同的温度条件提取,用柱层析可得到多糖纯品,用凝胶过滤法分析纯度;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是用苯酚 硫酸法、纸层析法、红外光谱分析及气相色谱分析法。目前对鬼臼类植物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木脂素类活性成分研究,而对鬼臼多糖的研究还不够系统。鬼臼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等多种生理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有关。概述了鬼臼多糖的资源分布、提取分离、药理活性等,旨在为鬼臼多糖的制剂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麦冬多糖Md-1、Md-2化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中药麦冬中的多糖化学结构。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进行纯化 ,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等方法阐明 Md- 1、Md- 2的化学结构。结果  Md- 1、Md- 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2 70 6 4和 4 86 5 1。Md- 1、Md- 2多糖的糖单元基本组成是葡萄糖。其中 Md- 1多糖中平均每 8个葡萄糖单元中连有 1个硫酸基 ,Md- 2多糖中平均每 6个葡萄糖单元中连有 1个硫酸基。构型均为α型 ,单糖的连接方式为 1→ 4连接。结论  Md- 1、Md- 2多糖的化学结构均为有一甲醚基取代的 α- D- (1→ 4 )的葡聚糖 ,两种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硫酸基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含有多糖、木脂素、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多糖类成分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杜仲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岩藻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具有降血糖、抗肝纤维化、抗疲劳、抗毒副作用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本文对杜仲多糖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杜仲多糖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短葶山麦冬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以及对多糖组分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短葶山麦冬粗多糖,SephadexG-100凝胶柱(16mm×800mm)对粗多糖进行纯化,将纯化所得的麦冬多糖完全水解,分别以木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色谱纯为标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述全水解产物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HPLC-ELSD定性分析发现麦冬多糖中单糖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以果糖和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对数与HPLC-ELSD峰面积对数的线性关系定量分析出其组分的含量。由果糖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葡萄糖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两者的摩尔浓度比。结论短葶山麦冬中多糖的糖单元基本组成是果糖和葡萄糖,并确定了其摩尔浓度比约为1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牛黄系列药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方法检索近几年有关牛黄系列药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资料。结果与结论牛黄系列药材即天然牛黄、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与人工牛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胆红素与胆汁酸类,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解热镇痛、降压、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乌头类药材成分结构、药理作用和炮制减毒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为乌头类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梳理分析,对乌头类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炮制减毒进行综述。结果:乌头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此外还有多糖、皂苷、黄酮等成分。乌头类药材在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同时又具有心血管、神经等毒性。乌头类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毒性发挥临床药用功效。结论:乌头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于生物碱构效关系以及更高效的减毒增效炮制方法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苷是天然植物红景天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抗缺氧、抗炎、保肝和对神经与内分泌有调节作用等药理活性,长期以来,人们对化学全合成红景天苷作了研究,本文对它的全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地骨皮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骨皮具有凉血止血、清热退蒸、清泄肺热、清热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其主要含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蒽醌类、环肽类等成分,化学成分结构独特;药理活性也多样,具有降血压、调血脂、降血糖、解热、抗菌、抗病毒等活性,有重要应用价值。综述国内外对地骨皮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三尖杉属植物是主要的抗癌药用植物,三尖杉碱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植物组织培养、化学合成、内生真菌等手段.这些生物碱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有抑制蛋白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等;因药理作用比较明显,临床上用于急、慢性白血病以及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治疗.对三尖杉碱类化合物的来源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16.
维药驱虫斑鸠菊为菊科斑鸠菊属植物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是维吾尔族常用药材,主产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等地。由于其对于白癜风等皮肤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驱虫斑鸠菊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及其二聚体、黄酮、甾体等类成分。由于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化学成分,倍半萜类成分主要为榄香烷型,该类型倍半萜在菊科其他属中较为少见;并且大多数分离得到的倍半萜在8位上连接有较为少见的2-(羟甲基)丙烯酰基。驱虫斑鸠菊的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也有报道。本文对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进行系统归纳整理,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钱进  肖草茂 《中国药房》2012,(23):2161-2164
目的:基于1H-NMR共振技术比较涪麦冬与绵麦冬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模式识别中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通过对其载荷图及1H-NMR图谱的比较分析,找出涪麦冬与绵麦冬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结果:涪麦冬与绵麦冬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异黄酮类化合物上。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川麦冬药材及其制剂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Ophiopogon japonicus polysaccharide (OJP) by incorporating it together with sodium caprate (SC) into erodible matrices, designed to release OJP and SC at various rates over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OJP, a graminan type fructosan with an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in number of 3400 Da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have anti-myocardial ischemic activity. The determination of OJP blood levels was carried out by the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prelabeling method. Matrix tablets, possessing different erosion rates, were prepared by changing the amounts of sodium alginate and using the two-layer tableting technique. Formulation effectiveness was evaluated by monitoring OJP plasma levels after intra-intestinal administration of each of the tablets to anesthetized ra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ll the SC containing formula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FITC-OJP bioavail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formulations not containing SC, the increase varied from 5.6- to 20.8-fold for the worst and best SC containing formulations studied,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max) and AUC(0-4) values obtained for three optimized formulations, which synchronously or nonsynchronously released both FITC-OJP and SC within 1-2 h. Their absorption enhancement effects were 2.1- to 3.6-fold higher than those of faster and slower release formulations studied. Fast delivery of the drug and its absorption adjuvant(s) contributes to their high concentrations at the absorption sites.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it leads to their short residence times and fast dilution by intestinal fluids. The bette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opposite effects for drug absorption, the more effective absorption enhancement would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9.
Ethnopharma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alictrum plants in Chi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alictrum (Ranunculaceae) is an extremely abundant medicinal plant source. Due to their marked ethnopharmacological usages in folk medicine of China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potentially active chemical constituents, they may be a rich source for new chemicals for drug R&D. Here, an investigation on traditional functions and folk therapeutic uses of Thalictrum plants from China, as well as their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was undertaken. It showed that 43 Thalictrum plants have long been used as folk medicine to treat many diseases in different races of China. In addi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olk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 moder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prospect of iso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from this genus of plants.  相似文献   

20.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皮是中国传统大宗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药用成分丹皮酚近年来也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就近年来有关丹皮酚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检测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