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剖宫产术两种子宫切口缝合方法对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 《护理研究》2011,25(23):2103-2104
[目的]比较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腹腔内与腹腔外缝合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妊娠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286例,其中腹腔内缝合子宫切口130例,为对照组,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156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反应和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流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发热和疼痛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后阴道流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术后阴道流血量少,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推迟,未发现对产妇造成特殊不适或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观察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降低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改善盆腔粘连情况,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正中切口两层缝合法的临床效果及与传统切口四层缝合法的区别。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08年1月~2008年4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124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采用两层缝合法,对照组63例,采用四层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手术切口相关指标及术后全身/切口恢复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术后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经肛门排气时间上,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构成比上,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术后切口愈合级别以甲级愈合为主,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切口并发症角度看,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切口异物肉芽肿形成和窦道形成,但对照组分别有切口活动性出血3例和切口裂开2例,试验组均为0例;此外,试验组出现切口液化的构成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就腹部正中切口而言,两层缝合法较传统四层缝合法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更小的切口创伤,更少的切口异物刺激以及合理的解剖结构复位,从而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但两层缝合法是否还适用于其它类型伤口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肌层切口单层缝合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两组,即子宫肌层单层缝合组和传统双层缝合组,观察两组子宫切口缝合时间、剖宫产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单纯缝合子宫发口缝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时出知量及术后恢复民政部均无显性差异。结论 子宫肌层单层缝合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单层连续缝合法与扣锁缝合法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进行剖宫产产妇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不同分组,将应用单层连续缝合法缝合的29例产妇归为A组,将应用扣锁缝合法缝合的31例产妇归为B组。比较两组剖宫产手术相关指标,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扣锁缝合法,单层连续缝合法缝合的手术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均较短,但术中出血量控制效果欠佳,而两种缝合方式的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当,因此临床上应综合评估产妇情况后,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择期肝脏手术中不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肝脏手术患者分成两组,60例为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组(传统组),62例为不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组(新理念组).比较两组病例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现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肝脏手术中不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并提出改良。方法 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第2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两组腹腔粘连情况、有无腹壁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603-605
目的分析多次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的最佳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8例多次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子宫手术切口位置不同,将高于原瘢痕处2cm为切口的49例产妇归为对照组,将在原瘢痕处作为切口的49例产妇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新生儿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住院时间、新生儿1和5min Apgar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选择原瘢痕位置,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产妇术中子宫瘢痕修剪预防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73例再次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剖宫产术后直接双层连续缝合切口,研究组37例剖宫产术后先切除原切口的瘢痕组织,然后双层连续缝合切口,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子宫瘢痕憩室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3 d最高体温、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瘢痕憩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瘢痕憩室容积小于对照组,残余的子宫肌层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及月经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产妇采用术中子宫瘢痕修剪,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了术后出血量,但可预防和减少子宫瘢痕憩室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及评估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等的影响。方法 9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腹腔灌注组)51例,B组(对照组)44例,A组采用手术+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治疗;B组采用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前及术后3 d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有腹痛腹胀、腹泻、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等,A组和B组发生率相当,各系统的毒性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孕晚期子宫下段全层厚度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疤痕子宫的产妇128例,孕晚期检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67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3 mm(Ⅰ组),61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3 mm(Ⅱ组)。对病例的自然分娩率,再次剖宫产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子宫收缩乏力、不全子宫破裂、子宫切口愈合欠佳、新生儿窒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Ⅰ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Ⅱ组,Ⅰ组及Ⅱ组中再次剖宫产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及子宫收缩乏力、不全子宫破裂、子宫切口愈合欠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检测子宫下段全层厚度以便选择孕妇分娩方式及评估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的风险,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产妇腰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9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Ⅱ级单胎足月择期剖宫产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予舒芬太尼1μg/mL+罗哌卡因1mg/mLPCEA;B组予舒芬太尼1.5μg/mLPCEA;C组予舒芬太尼1.5μg/mL+昂丹司琼0.16mg/mLPCIA。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PCA)剂量:2mL,锁定时间:20min。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同时了解产妇发生腰背痛的情况。结果3组产妇术后无明显疼痛,镇痛效果良好,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均有一定比例发生腰背痛,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5例腿部麻木不适,B组有1例,C组无此现象发生,A组发生腿麻比例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有1例术后恶心呕吐,A、C组无此现象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术后镇痛效果情况下,单纯舒芬太尼PCEA与舒芬太尼PCIA是更理想的术后PCA方式。  相似文献   

13.
陈贤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8-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不良心理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及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产妇感觉舒适,满足了产妇及新生儿身心需要,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胞胎剖宫产术后出血采取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行多胞胎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分组,单数为干预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产妇均无妊娠和并症及其它疾病,产妇的孕周35-40周,年龄18-42岁,产妇的孕周,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采取产科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发生术后出血率及术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结果 干预组产妇术后出血率,术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多胞胎剖宫产术后出血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可减少多胞胎剖宫产术后出血率及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有益产妇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是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剖宫产对产妇和新生儿体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分娩的产妇90例,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择期剖宫产组和临产后剖宫产组,每组30例。分别取分娩时的新生儿脐血和产妇外周血检测NK细胞的百分数,并统计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概率。结果三组产妇NK细胞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组新生儿血中NK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与正常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新生儿具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2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刨宫产对产妇血中NK细胞数没有影响,而择期剖宫产可以减少新生儿血中NK细胞数,增加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表明此类新生儿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以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74例前置胎盘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产妇是否存在瘢痕子宫,将其分别纳入瘢痕子宫组(观察组,n=81)及非瘢痕子宫组(对照组,n=93),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入院孕周、前置胎盘类型、前置胎盘位置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前无痛性阴道出血发生率、平均产前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观察 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其术中输血率、宫腔填塞纱布率、胎盘附着面缝扎率、胎盘植入率、背包缝合率及子宫切除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早产率、窒息率、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与单纯前置胎盘类似,但对产妇结局的影响较单纯前置胎盘更为严重,应注重积极主动地对其干预,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目前剖宫产率高达46.2%,居世界第一位[1]。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其临床护理工作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留置导尿管是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术前常规操作,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拔除时间及对术后产妇的恢复影响,我们对160例择期手术的产妇采取不同时间拔尿管的方法,并对其自然排尿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2月择期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对产妇健康远期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产妇身体健康的远期影响。方法:调查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906 例产妇,将部分随机分为两组,剖宫产组185例,其中13例再次剖宫产,同时按分娩顺序号抽取阴道分娩组185例 作为对照组。了解其产后切口牵拉痛,痛经、慢性下腹部疼痛,贫血、子宫活动受限及再妊娠时胎盘粘连,植入、前 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发病情况。结果剖宫产组发病率39.3%,阴道分娩组23.1%,两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 0.05);17例有前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并发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的发病率11.7%,非疤痕子宫者的发病率2.6%,两 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为了产妇的身体健康,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探讨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最佳剂量和配伍。【方法】180例(ASAⅠ~Ⅱ)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六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实验组(E2、E3、E4、E5、E6组)。镇痛液为:C组,0.125%罗哌卡因+0.005%吗啡;E2组,0.125%罗哌卡因+0.004%布托啡诺;E3组,0.125%罗哌卡因+0.005%布托啡诺;E4组,0.125%罗哌卡因+0.006%布托啡诺;E5组,0.125%罗哌卡因+0.007%布托啡诺;E6组,0.125%罗哌卡因+0.008%布托啡诺。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结果】①E2组VAs评分分别在4h、8h、12h点高于C组,E3、E4、E5、E6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E2组BCS评分在4h、8h、12h点低于C组,E3、E4、E5、E6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②并发症: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E2、E3、E4、E5、E6组,且差异显著。【结论】布托啡诺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发生率低,可以0.005%布托啡诺+0.125%罗哌卡因作为初始剂量,再根据病人的镇痛效果情况酌情增加布托菲诺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4年1月—2012年9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86例孕妇的分娩方式,其中剖宫产234例,阴道试产52例,并随机抽取同期首次行剖宫产术300例孕妇为对照组。结果:286例孕妇中258例(90.2%)再次行剖宫产术,28例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53.9%。阴道分娩组无大出血发生,再次剖宫产组发生10例(3.88%),对照组发生2例(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325.4±12.5)mL,高于对照组(225.6±26.8)mL及阴道分娩组(148.4±1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平均手术时间(59.2±20.5)min,高于对照组(30.9±14.6)min;腹腔粘连146例(56.59%),高于对照组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再次剖宫产组住院时间(7.2±0.9)d,与对照组(6.8±1.2)d和阴道分娩组(3.5±1.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有剖宫产史孕妇再次妊娠后,若无剖宫产指征,应增加阴道试产机会;而提高剖宫产手术水平,是降低剖宫产史孕妇再次剖宫产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