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沟肠杆菌产AmpC β-内酰胺酶的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诱导性产AmpC酶菌株和组成性高产AmpC酶菌株的发生率.方法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106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筛选,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氨曲南耐药或中介则为初筛阳性,阳性菌株全部进行酶粗提物三维试验和等电聚焦电泳,以进一步对产酶情况进行分析.全部初筛阴性菌株和初筛阳性而三维试验阴性菌株均进行AmpC酶诱导定性试验,以检出其中的诱导性产AmpC霉酶菌株.结果106株阴沟肠杆菌中,42株(39.6%)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氨曲南耐药或中介,31株(29.2%)组成性高产AmpC酶,68株(64.2%)诱导性产AmpC酶.高产AmpC酶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标本(64.5%)、各种外科感染标本(19.4%)和尿标本(9.7%),其中,痰标本中高产AmpC酶菌株所占比例最高(37.0%).结论在我国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由AmpC酶介导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产AmpC酶菌株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所产β-内酰胺酶种类较多、特性各异,并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的选择压力下,不断有新的β-内酰胺酶产生.文中对阴沟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AmpC、碳青霉烯酶)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浙江省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 ESBL s)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型分型。方法 根据 Gen-Bank颁布的序列 ,设计 TEM、SHV、CTX- M- 1、CTX- M- 2、CTX- M- 8、CTX- M- 9、OXA- 2和 OXA- 10的通用引物 ,对 5 3株表型筛选为产 ESBL s的阴沟肠杆菌进行 PCR检测 ,并克隆测序。表型与基因型不符的菌株用改良的三维试验法进行检测。结果 结果显示 5 3株阴沟肠杆菌中 34株扩增到 SHV型、CTX- M- 1组、CTX-M- 9组 ESBL s基因型 ,最常见的基因型是 CTX- M型 ,共有 2 9株 ,占 5 4 .72 %。CTX- M- 1组以 CTX- M- 14最多见 ( 2 0株 ) ,其次为 CTX- M- 13( 3株 )和 CTX- M- 2 4 ( 3株 )。CTX- M- 9组均为 CTX- M- 2 2 ( 5株 )。SHV PCR扩增阳性有 6株 ,均为 SHV- 12。有 16株 TEM PCR扩增阳性 ,序列分析证实均为 TEM- 1型广谱酶 ,未发现TEM型 ESBL s。有 2株细菌同时产两种以上 ESBL s。结论 浙江省阴沟肠杆菌中 ESBL s基因型主要是CTX- M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3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阴沟肠杆菌EC003进行MIC检测,酶提取物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双纸片法筛选及确证实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电聚焦(IEF)电泳测定其等电点。以耐药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克隆、表达,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株EC003对所试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检测AmpC酶为阴性。ESBLs阳性,IEF显示该菌产两种p1分别为8.7及5.4的β-内酰胺酶。PCR扩增产物DNA测序证实为CTX-M-22、TEM-1型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产TEM-1的克隆菌株仅对青霉素类耐药,产CTX—M-22的克隆菌株对所试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头孢噻肟的水解程度明显强于头孢他啶。结论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3同时产CTX—M-22和TEM-1型两种β-内酰胺酶,可导致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2所产TEM型β-内酰胺酶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并了解其相关特性。方法:以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阴沟肠杆菌EC002的耐药情况,以双纸片法筛选及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等电聚焦电泳(IEF)法测定酶的等电点(pI),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酶编码基因并将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及表型鉴定。结果:阴沟肠杆菌株EC002对所试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ESBLs表型鉴定及质粒接合试验结果均为阳性。IEF显示该菌产2种pI分别为8.7及5.4的β-内酰胺酶,测序表明其为CTX-M-22及一种新的TEM亚型,其克隆菌株所表达酶的表型为非ESBLs。该酶的编码基因已被GenBank命名为TEM-141。结论: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株EC002所产TEM-141为一种新型质粒介导的广谱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7.
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调查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医院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的流行情况,并对携带的ESBLs基因型进行调查。方法采用表型筛选法对58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降低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检测。对20株初筛阳性的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等电点测定,并对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型筛选法对58株阴沟肠杆菌检测的结果显示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34.48%(20/58)。药敏结果显示,单独产生ESBLs的菌株对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100%、32.5%和87.5%。同时携带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只对亚胺培南敏感。20株检测阳性的细菌中,14株ESBLs编码基因PCR结果阳性,分别为:SHV-2、SHV-2a、SHV-12、CTX-M-14和CTX-M-22型ESBLs。对另外6株进行粗酶等电点测定发现分别存在7.89、8.0、8.57等电点条带,并被克拉维酸抑制。结论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造成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类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水解作用的酶,由质粒介导的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均可产生ESBLs,常见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亦可见于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大多源于TEM-1,TEM-2和SHV-1的突变。为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状 相似文献
9.
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质粒型AmpC MIR及DHA、TEM、SHV、CTX-M和OXA 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该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头孢吡肟敏感率为40.0%,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80.0%~100.0%之间.MIR、DHA和TEM基因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7株(85.0%)、1株(5.0%)和14株(70.0%),而SHV、CTX-M和OXA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质粒型AmpC MIR及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很高,在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质粒型AmpC MIR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对头孢他啶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分子特性。方法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挑选头孢他啶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 ;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确定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产生菌 ;测定 β 内酰胺酶的分子量、等电点 ;提取质粒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 共对 4株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进行了分子特性研究 ,它们的MIC值 3 2~ 64mg/L ;纸片法联合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证明这 4株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酶的分子量均是 2 8.10ku ;酶等电点测定结果显示有 2株大肠埃希氏菌各产生一种 β 内酰胺酶 ,它们的等电点是 6.8;另外 2株大肠埃希氏菌各产生 2种 β 内酰胺酶 ,它们的等电点分别是 6.8和 7.68。 4株大肠埃希氏菌都含有 1个质粒 ,PCR扩增结果为TEM型基因 ,其氨基酸序列与TEM 197%~ 98%等同 ,在 117位及 118位发生了氨基酸变异。结论 4株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可能产生新的抑制剂敏感的TEM型超广谱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我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产AmpC酶耐药情况及ampC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耐药阴沟肠杆菌15株;检测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测定MIC值;PCR扩增检测ampC基因及序列测定。结果15株菌中8株菌(53.3%)产AmpC酶,3株菌(20.0%)产ESBLs。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不同程度耐药。ampC基因与阴沟肠杆菌ECLC074的ampC基因高度同源。结论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阻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阴沟肠杆菌ECLC074 ampC基因是我院主要的阴沟肠杆菌ampC基因型。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常呈多重耐药,亚胺堵南是治疗此类菌所致感染的最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13.
55株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
近年来,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菌。本研究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鹤岗矿务局总医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55株,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超广谱检测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用Kirby-Bauer法作药敏试验,以了解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耐药情况,并指导临床用药。1资料与方法1.1材料①临床菌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由鹤矿集团总医院检验科提供从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55株;②抗生素纸片:头孢曲松(CRO30μg),头孢他啶(CAZ30μg),头孢噻肟(CTX30μg),头孢呋辛(CXM30μg),氨曲南(ATM30μg),亚胺培南(IM10μg)阿米卡星(AK30μg),环丙沙星(CIP5μg),头孢泊肟(CPD10μg),头孢美唑(CMZ30μg),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U75/3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X/CA20/10μg)为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③M-H琼脂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1.2方法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 相似文献
14.
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前后的β—内酰胺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超薄层分析性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Ceftazidime敏感与耐药阴沟肠杆菌的β-内酰胺酶进行了检测与比较,结果表明:1)酶活性明显增加;敏感菌酶活性为5~40单位,耐药后酶活性为149~820单位,增加了13~107倍。2)“底物轮廓”谱扩大;敏感与耐药菌酶对青霉素类均有一定程度水解,但耐药菌酶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水解明显增强(P<0.01),还扩大了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CMD与CPZ的水解。3)等电点(pI)一致;7株敏感与耐药菌酶的pI相等,且pI均≥0.8。 相似文献
15.
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qnr基因介导耐药、整合子、主动外排泵系统作用、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外膜通透性改变等。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控制耐药菌的播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3和SHV-12在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的流行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流行特征以及ESBLs的表型和基因型。方法:1999年2月至2001年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临床临床分离到106株阴沟肠杆菌,研究对象为其中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减低的42株阴沟肠杆菌,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和接合试验分析ESBLs的表型特征;PCR扩增TEM型、SHV型和CTX-M型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并对其进行DNA测序,以确定ESBLs的基因型,有杉ERIC-PCR分型方法分析我院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特征。结果:在42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降低的阴沟肠杆菌中,有25株产生ESBLs,占我院同期临床分离的全部阴沟肠杆菌的23.6%(25/106)。其中18株产CTX-M-3,7株产SHV-12,分别占同期我院临床分离的全部阴沟肠杆菌的17.0%(18/106)和6.6%(7/106),这是国内首次报道CTX-M-3和SHV-12在阴沟肠杆菌中广泛流行,产CTX-M-3或SVH-12的阴沟肠杆菌均呈多克隆构成模式,仅个别病区内发生过产CTX-M-3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小型克隆传播。结论:在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由ESBLs介导的耐药已经成为严重总是。ESBLs的基因型主要为CTX-M-3,而SHV-12也不少见。CTX-M-3和SHV-12在我院的流行主要由其编码基因在不同克隆株之间水平传播引起,克隆传播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情况,研究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别,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的基因;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法检测细菌耐药性。结果101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株39株,高产AmpC酶阳性株53株,其中16株ESBLs和AmpC酶均阳性,非产酶菌25株;12株AmpC酶阳性菌中,7株扩增出blaDHA。基因,8株扩增出6laMIR基因,其中5株同时携带blaDBA.和blaMIR基因,1株同时携带blaMIR和blaFOX基因,4株三维试验阴性菌株blaMIR基因阳性;16株ESBLs阳性菌中,8株扩增出blaTEM基因,2株ESBLs三维试验阴性菌株blaTEM基因阳性,未检出blaSHV基因。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中ESBLs和AmpC酶检出率均很高,AmpC酶以blaDHA、blaMIR基因型为主。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方法分析2001年3月~2003年5月126例医院获得性阴沟肠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表型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阴沟肠杆菌产ESBLs率为29.4%,呼吸内科、胸外科、神经科等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产ESBLs率为44%,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产ESBLs率(7.8%,P〈0.005)。产ESBLs阴沟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及头孢他啶等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2.1%和100%。除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外,产ESBLs阴沟肠杆菌对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亚胺培南对产ESBLs与不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均较高。结论阴沟肠杆菌ESBLs的检出率为29.4%,各科ICU阴沟肠杆菌ESBLs检出率更高。临床可选亚胺培南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的特性。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等电聚焦对2株耐药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类型进行初步判断;采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并进行PCR扩增测序;β-内酰胺酶经饱和硫酸铵反抽提及SephadexG-75凝胶过滤和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以SDS-PAGE法测定其分子量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酶动力学参数。结果:2株菌产生一种等电点为8.7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1V),分子量为29kDa,能水解头孢噻肟和氨曲南,不能水解亚胺培南,对舒巴坦(IC50=94nmol/L)和他唑巴坦(IC50=5nmol/L)敏感。结论:CTX-M-1V为对抑制剂敏感的CTX-M型超广谱-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20.
氯唑西林对阴沟杆菌β-内酰胺酶的抑制及其与头孢他啶的协同抗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了氯唑西林和舒巴坦对头孢他啶耐药阴沟杆菌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并对氯唑西林与头孢他啶协同抗耐药菌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细菌对头孢他啶耐药后,对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呈现交叉耐药;以头孢噻啶或头孢孟多为底物时,氯唑西林(1~5μg/ml)对头孢他啶耐药菌株的β-内酰胺酶有明显抑制作用;氯唑西林与头孢他啶联合对耐药菌呈协同抗菌作用;未见两药间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