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直接影响着中药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中药品质的好坏。而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景影响到中医的临床疗效。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呈动态变化.因此,掌握好中药的采收,可有效提高中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用比色法Fo1in-Ciocaitcu(Fc),测定地锦草有效部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对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集的地锦草有效部位含量,进行了比较性研究,为地锦草药材建立质量标准、确定地锦草原药材的产地和采收季节,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一般药物的采集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的名著《千金翼方》首录“药录纂要”中收载了230种常用中药的采集时间和干燥方法。他特别重视药物的采集时间,他说:“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收,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裨益。”这一论述说明了药物采集时间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采药贵时节”的原因。有这样的民谚:“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意思是说采茵陈时应在它的苗期,(即春节后)方可有用,如果到了三、四月植株长高老化,就不堪入药了。采药为什么要注重时节  相似文献   

4.
医生用中药,症对方准药不灵,主要原因是假劣药材影响,品种混杂不准,采收季节不适时,炮制不规范,储存时间长,家种引种变性以及调剂不周等,导致了中药临床应用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季节对美花石斛药材多糖的影响,为确定美花石斛药材的最佳产地和采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美花石斛药材的多糖量,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美花石斛多糖量差异较大,贵州则戎产的美花石斛药材多糖量最高,为14.9%;不同采收时期美花石斛药材的多糖量2年生均高于3年生,4月时多糖量最低,从4月开始量逐渐增高,其中9月量达到最高。结论以多糖量为指标来判断药材质量的好坏,贵州则戎所产的美花石斛药材质量较好,2年生药材的多糖量较高,采收期安排在9月至次年1月份期间比较合适,这一结果与传统石斛药材秋冬季节采收相符,并为美花石斛药材的采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采收采集由于没有制度法规化,很多都是由非专业人员采集而来的,所以导致有的中药采收时间或季节不当使药品质量下降,甚至失去药用价值。下面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几种采收时间不当的中药和大家做交流,希望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病的效果,只有质优效好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才能收到如鼓应桴之效,因此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药材的质量,注重研究其质量控制标准,他们发现药材质量的优劣往往与药材的产地有着密切关系,水土不同,生长过程中吸收、贮藏的物质成分就有差异,其药物的性味功能亦有区别。限于历史条件,他们只能从宏观上进行鉴别,而以“地道药材”。为主要标志,某药产于某地者,疗效好,信誉高,则被确定为“地道药材”。然而我们从  相似文献   

8.
“吠咀”一词,最早见于《内经》,文中首次提出对淳酒、蜀椒、干姜、桂心4种药物的处理方法——攻咀。吠咀是将方剂中使用的中药药材研碎,与汤剂比较,叹咀的每味药颗粒较小,有效的增加了药材接受煎煮的面积,有利于有效物质的煎出,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叹咀已成为现代中医临床大力推广的中药加工处理方法。吠咀既可以保持饮片汤剂的疗效,又可以节约药材,可以作为未来中药加工处理方法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药材的疗效和用药安全。如何提高、保证药材的质量是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以下就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采集、切制、炮制、保管和煎煮等问题进行探讨1中药材的采集中药大多数是植物类药,药材的采集季节掌握不严,会影响药材的内在质量。植物在生长发育的各  相似文献   

10.
采收是药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药材的质量与产量。随着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实施和推广,药材适宜采收期的客观评价与确定成为中药生产领域的共性问题之一。在课题组实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药材采收、初加工、贮藏过程中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当归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系统评价,建立了客观表征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物候关系对药材品质形成与药用部位生物产量相互关联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式。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基于中药资源化学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从药材生产过程中的时、空关系与物质动态积累规律诸方面探讨和建立客观评价和确定药材适宜采收期的方法学,以期对我国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保障药材的质量与产量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时节与药物的质量和药用效果休戚相关。故习有“道地药材”之说。如川黄连、浙贝母、甘当归、高丽参、杭菊花……等众多药物均冠以地名。可见,同一种药物由于产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生物分布的生态特点,药材质量和药效则明显有异,因此影响中医药疗效的因素之一是中药来源复杂,名不符实。 一药多种:如清热解毒的大青叶来源多达6种以上,有蓼科的蓼蓝、靛青,爵床科的马蓝,马鞭草科的大青,豆科的假蓝靛等。又如贯众一药来源竟有30来种,分属9个科。动物类药也相似,矿物类药也不例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所载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大都是植物药材 ,各种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 ,根、茎、花、叶、实各个部分 ,由于所含有效成分的量各有不同 ,因而药性的强弱也往往有较大差异。因此 ,药材的采收 ,应该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通常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每种植物药材都有一定的采收时节和方法。一般来说 ,可按药用部位归纳以下 6个方面 :( 1 )全草入药的 ,大多在植株充分成长或开花的时候采集 ,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 ,如益母草、莶草、荆芥、薄荷、紫苏等 ;须连根入药的 ,则可拔起全株 ,如车前草、柴胡、大蓟、小蓟等 ;有的须用嫩苗或带叶花梢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的火绒草药材总黄酮含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火绒草药材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由于产地和采收季节不同,火绒草药材中总黄酮有差异,辽宁沈阳东陵地区,8月份含量最佳;辽宁鞍山地区,9月份最佳;同一时间采收的药材,辽宁鞍山含量最佳。结论:本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火绒草药材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中药的颜色判定药材的优劣是传统中药饮片质量评价的有效方法。中药色泽受药物所含有效成分、采收时间、产地、炮制方法、贮存方法等的影响。五色归经,各施其效,如青色药入肝经,可解诸肝疾;赤色药入心经,疗血分诸患;白色药入肺经,可化痰散结;黄色药入脾经,多健脾消积;黑色药入肾经,可滋阴补肾等。针对中药辨色论质传统经验鉴别法的局限性,提出了量化中药外观色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天麻的产地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为兰科植物 ,天麻 (Gastrodia elataBL .)的根茎 ,具有熄风、定惊之功效 ,适用于眩晕眼黑 ,头风头痛 ,肢体麻木 ,半身不遂 ,语言蹇涩 ,小儿惊痫动风等症 ,属一名贵中药。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合宜 ,直接影响到药材质量 ,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已经指出 :“阴干、暴干 ,采造时月生熟 ,土地所出 ,真伪存新 ,并各有法。”这就是说 ,如果环境适当 ,土地合宜 ,采收适时 ,并有计划 ,贮存恰当 ,则药材质量高 ,性能好 ,疗效好。所以 ,原药材的产地加工 ,是药材质量的关键。人们在合理利用药材的同时 ,产地的加工也在不断地进行摸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采收季节枇杷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季节枇杷叶药材中总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采收季节枇杷叶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及槲皮素的含量随月份的变化较大,其中4月份含量最高;山柰酚的含量随月份变化较小,其中5月份含量最高。结论不同季节采收的枇杷叶中总黄酮类成分及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二陈丸(Erchen Wen)属传统中药制剂,临床应用悠久.药典[1]记载了产品标准,但缺少有效成份的定量方法.由于二陈丸药方产地、采收、季节不同;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必定影响有效成份的含量.为使该产品标准化,故研究二陈丸主药有效成份作为质控标准之一,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也是保正产品临床疗效手段.因此,以中医配方选择橙皮为主药,经文献检索曾有学者进行了有效成份橙皮甙薄层定量法[2],但操作繁琐,准确性差.为此作者设计了三阶导数光谱的研究,获取了一定的科学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大多数是一种无毒或毒副作用较轻的天然药物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中医药防治疾病。因此 ,分析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 ,对正确使用中药 ,提高临床疗效是十分有益的。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 ,结合近年来的学习心得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笔者对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作一简单概述。1 地道药材 中药的产地、采收时间、规格质量不同 ,可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如川木香、广陈皮等药材 ,若产在异地 ,质量就下降了。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云 :“土地所出 ,真伪新陈 ,并各有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国药的褒赖,中药需求量不断增多,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当前由于某些环节上存在问题,使野生药材面临枯竭,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药材的采集。目前不少单位或个人,只顾眼前或个人利益,不以科学态度采收药材,不作调查研究.不讲时节,不注意药源的保护,见药就采,一采而光。  相似文献   

20.
苦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物质组成影响着药材性状,也影响着药材性味。选取《中华本草》所载1 728种寒热药性明确的中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了中药苦味与药材性状的关系,认为药材质地、气味、味道、外观颜色共同影响着中药苦味。药材性状质脆、味苦或味涩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偏向苦味;药材性状气香、味甘、味咸、味辛和白色越多的中药,药材性味越远离苦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