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组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保留幽门5例、空肠造瘘4例);慢性胰腺炎左半胰切除、近侧胰端空肠Y形吻1合例,均行胰管空肠吻合并安置支撑管,胆肠吻合处胆管内置T形管引流。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用曾宪九方式行十二指肠空肠端侧(空肠半周横切口)吻合以防逆流。空肠造瘘供术后营养。围手术期处理注意胃肠及静脉营养、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抑制酶分泌及通畅引流等,未用生长抑素。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均未出现胰外瘘。胰切除术中胰管空肠吻合是预防胰外瘘的关键。胆管外引流、空肠营养造瘘以及保留幽门的抗反流等协同治疗有助于预防胰外瘘,生长抑素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辅助应用医用胶,主胰管内置入导管,留在空肠内,超过胆肠吻合口,胆总管内不放T形管。结果 9例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并发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无胆道梗阻、糖尿病。结论 此吻合法操作简便,吻合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肠袢张力低,能较好地预防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胰液分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价值。方法;对9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胰、胆、胃消化直重建时分别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总胆管放置T型引流管和胰管内放置引流管3种胆胰液分流术治疗,同时用未行胆胰液分流术45例作对照。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胆胰液分流术91例的胰瘘发生率为2.2%(2/91),未行胆胰液分流术45例的胰瘘发生率为15.5%(7/45)(P=0.00065)。应用改Roux-en—Y吻合术6例,胰管内放置引流管26例,无1例出现胰瘘;总胆管放置T型引流管59例,2例出现胰瘘。结论:胆胰液分流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房巨波  朱建平 《腹部外科》1997,10(3):133-133
作者自1994年4月~1996年4月采用空肠粘膜剥除,空肠、胰端端套入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无1例发生胰瘘,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42~75岁。均为择期手术。12例中,胰头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胆总管下端壶腹癌4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手术方法:常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后,均以Child法为基本消化道重建方式,胰肠吻合采用空肠粘膜剥除端端套入吻合,胰管内置支撑管内引流,胆管置T型管外引流。术毕胰肠及胆肠吻合处放置乳胶管引流1~2根,术后持续胃肠减压4~7天。结果:术后住院天数为16天~2个…  相似文献   

5.
胆胰双支撑引流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胆胰双支撑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胰管内置入硅胶管引入肠腔,于胆肠吻合口上方的肝总管另行戳孔置入T管引流入空肠。结果31例中发生并发症5例(16.1%),其中胰瘘1例(3.2%),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双支撑引流,有利于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管引流管、空肠袢引流管的双管引流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预防价值。方法 3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均采用双管引流方法来预防胰瘘。结果全部病例无吻合口胰瘘发生,其他并发症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双管引流方法可有效防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五点法在胰肠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易并发感染成为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五点法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并胰液外引流,同时胆肠吻合口置支撑管技术,并探讨其在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胆汁、胰液双重外引流, 预防胆瘘、胰瘘的方法.方法 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 仔细暴露主胰管并向胰头剥离5 mm后横断.向管腔内插入相匹配的塑料管或细导尿管并用肠线荷包缝扎固定.胰液引流管在胰肠吻合口下15 cm桥袢上引出并用肠壁间断缝合包埋5 cm后引出体外.10 d后拔管, 肝总管另戳口置T管, 术后15 d拔管.结果 16例中无1例发生胆瘘或/ 和胰瘘.仅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采用胆汁、胰液双重外引流预防胆瘘、胰瘘效果明显, 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31例手术病人采用Child术式及胆肠吻合口置T型管引流,并用自行设计的新型T型管置胰肠吻合口胰管内引流胰液,术后无胰瘘和胆瘘发生。此新型T型管首次用于胰液引流,具有集胰管内、外引流管于一体,确能起到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瘘的作用。该方法实用,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刘邦芝  郭永学 《腹部外科》2000,13(6):360-361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胆汁、胰液双重外引流 ,预防胆瘘、胰瘘的方法。方法  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Child方式重建消化道 ,仔细暴露主胰管并向胰头剥离 5mm后横断。向管腔内插入相匹配的塑料管或细导尿管并用肠线荷包缝扎固定。胰液引流管在胰肠吻合口下 15cm桥袢上引出并用肠壁间断缝合包埋 5cm后引出体外。 10d后拔管 ,肝总管另戳口置T管 ,术后 15d拔管。结果  16例中无 1例发生胆瘘或/和胰瘘。仅 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 ,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采用胆汁、胰液双重外引流预防胆瘘、胰瘘效果明显 ,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瘘)的发生,方法:对21例采用Child术式的病例作胆肠吻合口及胰肠吻合口的留置T管作胰,胆液的内,外引流,结果:21例术后均隶发生胰漏(瘘)和胆漏(瘘)平均术后16天拔管,结论:自行设计的胰管T管具有集胰管内,外引流管一体的功能,确能起到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漏(瘘)的作用,方法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198 1年 12月~ 1999年 5月间 ,由作者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0 2例 ,采用如下综合措施重点预防胰瘘 :作好围手术期处理 ,固定有经验的医师主术 ,套迭吻合时内外两层缝线间严密不留间隙的缝合 ,套迭吻合内嵌胰管吻合 ,胰管支撑内、外引流 ,胆肠外引流 ,带蒂大网膜包裹吻合口 ,安放可靠的腹腔引流等。结果采用综合措施的 10 2例术后无1例发生胰瘘。作者认为综合措施有助于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 ,黄疸病例亦可争取一期胰十二指肠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管引流与非引流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作用。方法 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7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手术范围包括远端半胃、胆总管、胰头、十二指肠整块切除;消化道重建采用胰空肠端侧吻合或胰管空肠粘膜端侧吻合,76例中45例胰管内安置外引流,31例未安置胰管引流。结果 胰管外引流45例中,1例(2.2%)发生胰瘘,而31例未安置胰管外引流病例中7例(22.6%)发生胰瘘,胰管外引流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胰管非引流线(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吻合时胰管内安置外引流能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的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预防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残胰重建方式为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套入式端侧精确吻合(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者41例(改良组),胰空肠端端常规套入吻合手术者70例(常规组),比较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对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4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胰瘘;常规组发生胰瘘13例(18.57%)。两种术式间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如消化道出血、胃排空障碍、胆瘘、腹腔感染、肺感染和切口感染以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套入式吻合在预防胰瘘发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二十年来由于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术后并发症率仍很高。胰瘦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生率仍在10%左右,发生后死亡率达50%[1]。主要是由于胰瘘可造成腹腔内严重感染和大出血。因此防止胰瘘的发生是降低术后死亡率的关键之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残留胰腺的大小、质地,胰管的直径、以及胰液排出量与胰瘘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残留胰腺质地柔软、胰液分泌率相对高而且通过未扩张胰管时易引起吻合口瘘,因此残胰可分为正常、柔软、脆弱而且胰管未扩张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管空肠粘膜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外科的19例采用胰管空肠粘膜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胰肠粘膜吻合的平均时间为(30±4.2)min,术后胰瘘1例,胰瘘发生率为5.26%(1/19)。结论胰管空肠吻合可降低胰瘘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的发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12例病人采用child术式,并用自行设计的Y型胰胆引流管引流胰液及胆汁,术后无胰瘘和胆瘘发生。此Y型胰胆引流管属实用新型,首次用于胰液、胆汁引流,具有集胰管外引流和胆总管外引流于一体,而确能充分引流胰液和胆汁以预防胰、胆瘘的作用,此方法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是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作Child术式重建.胰肠吻合采用传统双层套入法吻合,胰管予支架管内引流.结果: 共发生胰瘘5例,占8.3%.手术开展早期明显高于开展后期,残胰质地软者发生率高.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在于技术的提高及胰肠吻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1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57~1993年因壶腹周围癌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1例,全组手术早期并发症计61例,发生率46.5%;手术死亡13例,死亡率为9.9%。本文就其严重并发症胰、胆瘘及出血防治进行了讨论。胰漏的预防关键在于胰腺残端游离充分,吻合层次精确、张力小,胰管常规置引流,胆肠与胰肠吻合口相距10cm为宜。一旦发生胰瘘,充分引流非常重要,TPN可以提高其治愈率。胆肠吻合放置支撑引流管是必要的。术中仔细止血,减少输血量,是防止出血及休克的重要措施。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06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结果术后共出现胰瘘11例(10.4%),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三种吻合方式胰瘘发生率分别为9.6%、12.9%和8.7%。术后平均胰瘘持续时间为(14.7±4.5)d。所有胰瘘患者均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治疗。结论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是改善胰肠吻合口的质量和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有助于胰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