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8年收治的12例膀胱腺癌患者的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TURBT术。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术后7~18个月均复发,其中4例再次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术后随访1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患者和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其余2例未见肿瘤复发。6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患者中2例死于远处转移,其余4例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并术后辅助放化疗,有利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10例膀胱腺癌患者的诊治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TURBT术。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术后7个月~18个月均复发,其中3例再次手术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1例患者要求保留膀胱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患者和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其余2例未见肿瘤复发。6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加尿流改道患者中2例死于远处转移,其余4例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并术后辅助放化疗,有利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31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25例,脐尿管腺癌6例;行膀胱全切 尿流改道10例,膀胱部分切除1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姑息性尿流改道1例,动脉介入治疗1例,扩大性膀胱切除6例.结果 31例中,26例随访4个月~7年,1年生存率53.8%,5年生存率23.1%.结论 原发性膀胱腺癌宜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脐尿管腺癌应行扩大性膀胱切除.膀胱腺癌预后差,应采用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因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后的尿流改道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8年1月我院因膀胱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并尿流改道的病例共69例.其中回肠膀胱术37例,回肠新膀胱术32例。就两种尿流改道的术式的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9例手术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回肠膀胱术者出现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肠梗阻近期并发症7例;回肠新膀胱出现近期并发症共6例。回肠新膀胱其中3例需压腹排尿或间断导尿,2例女性出现夜间尿失禁.其余术后能自行排尿。术后复查膀胱镜均未见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接受原位新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要优于接受非可控性尿流改道的患者,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探讨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中的临床疗效,对两种方法在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的影响加以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尿流改道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分为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和回肠膀胱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针对不同方法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膀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9%,原位回肠新膀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访18例,其中肿瘤复发转移死亡8例,非肿瘤原因死亡6例,其他原因失访4例。在随访期间发放FACT-BL调查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有效回收率为79.5%,其中回肠膀胱组32份,原位回肠新膀胱组30份。原位回肠新膀胱组患者在躯体状况、家庭社会状况和膀胱癌模块等方面评分优于回肠膀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T-BL总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膀胱癌进行根治性全切术加用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均能够有效解决临床问题,原位回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应该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患者个人意愿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在治疗上应根据肿瘤的病理分期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式。目前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2008-01~2011-03笔者所在科对7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膀胱全切是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及膀胱肿瘤复发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对患者生理、生活、工作都有较大影响,2006年12月~2007年1月我科成功地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性膀胱癌(invasive bladder cancer,IBC)恶性程度高,治疗较复杂。目前对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除了部分T2期膀胱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外,大多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术。近年髂内动脉栓塞化疗联合TURBt治疗膀胱癌的方法,对于高龄、晚期膀胱癌患者不能或不愿意行膀胱全切除术者,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及设备的不断改进,出现了保留性功能和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等新的术式,尿流改道术也更趋合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分为表浅性和浸润性两类。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多发、复发、浸润性肿瘤均应考虑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进行尿流改道。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原位膀胱术能保留完全的控尿排尿功能,无需佩戴集尿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但是由于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嗣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手段,膀胱全切后尿路重建或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术后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11年5月13日实施1例根治性膀胱全切及盲肠代膀胱术,该手术是用盲结肠做成可控性新膀胱,由患者定期经腹壁输出道阑尾造口插入尿管导尿,是尿流改道的一种重要改良方法。该手术容易产生并发症,护理难度大,因此进行科学的全面综合性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膀胱非上皮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3年收治的30例膀胱非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男11例,女19例.年龄6~7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盆腔肿块、排尿晕厥等.结果 3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全膀胱切除术,无法手术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随访10个月~15年,良性肿瘤均无复发,恶性肿瘤中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随访1~2年至今仍存活,神经内分泌癌1例、癌肉瘤2例、小细胞恶性肿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随访2~6个月内复发、死亡.结论 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临床少见,B超引导下深部活检可提高诊断率,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应完整切除,恶性肿瘤应争取全膀胱切除,结合病理特点辅助化疗或放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11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3例,首发症状两例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为难治的尿路感染。单发的表浅肿瘤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TURBt)。多发2例,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另1例行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保留膀胱的两例患者术后均定期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3例术后均将免疫抑制剂减量。结果行TURBt的患者术后4个月复发,再行TURBt,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至今未见复发(15个月);行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患者随访至今已9个月,未见局部及远处复发。随访期间,3例患者的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对肾移植后血尿及迁延不愈的尿路感染,除外排异后,早期的膀胱镜检查是必要的。手术是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膀胱全切正位回肠膀胱术效果良好。术后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严志强  王强  宣枫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48-325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12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治疗,其中21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者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112例患者成功实施TURBt 142台次。均获得随访6个月-9年,肿瘤复发27例,2例改行全膀胱切除术,22例再次行TURBt,3例死于广泛转移。结论:TURBt加术后膀胱灌注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膀胱全切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治疗膀胱癌15例。结果随访6~48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尿动力学检查:贮尿囊平均容量320ml,平均囊内压2.96kPa,剩余尿量为21ml,最大尿流率19.3ml/s。贮尿囊造影无双侧输尿管反流,IVU显示无输尿管狭窄,B超示2例肾积水。血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正位可控去带盲结肠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囊癌的手术方案及其选择条件。方法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5例精囊癌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并进行随访;总结精囊癌不同分期条件下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行双侧精囊及膀胱、前列腺、直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后1例术后3月复发并远处转移。3例行精囊肿瘤、膀胱部分、前列腺部分切除术,术后1例2年复发死亡,1例3年死于其他疾病。结论根治性手术是精囊癌的基本治疗措施,可根据肿瘤的范围、周围器官受累情况选择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述保留性功能全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控尿、性能力及肿瘤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26例,男性,平均年龄(55.3±2.3)岁.应患者对控尿和性功能的需求,施行保留性功能全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中对输精管及精囊、两侧神经血管束、大部分前列腺包膜进行保留,随访观察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病理分期T2aN0M0 18例、T2bN0M0 8例,平均随访3~72个月,有低分化膀胱尿路上皮癌死亡2例,因术后半年后发生远处转移死亡.平均手术时间5.5 h;平均出血500 ml;所有患者的勃起及逆行射精功能均得到保存,除死亡病例肿瘤未进行性发展或转移,IIEF-5平均22分;患者的控尿率昼间达100%,夜间尿失禁2/24;新膀胱储尿容量400 ~ 520 ml,充盈压14 ~ 25 cmH2O(1 cmH2O=0.098kPa);残余尿10 ~ 25 ml.结论 对强烈要求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严格删选后采用保留性功能的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可以更好地保留勃起、射精,改善患者控尿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形象,并可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局限性浸润癌保留膀胱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例膀胱局限性浸润癌患者以保留膀胱的综合性治疗,9例术前2~3周行以顺铂为基础的多种药物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后肿瘤分期为T2~T3a患者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化疗后肿瘤分期为T3b~T4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经过病理活检了解肿瘤切除情况,如有肿瘤残留则于术后2~4周行放射治疗。门诊定期随访2~3年,定期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所有患者保留膀胱,8例复查6~18月未发现肿瘤复发,1例出现肿瘤复发,总有效率为88.8%(8/9)。结论膀胱局限性浸润癌保留膀胱综合性治疗是不能耐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及拒绝切除膀胱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可完全控尿,夜间需定时排尿;膀胱最大贮尿量平均330 ml,残余尿均小于70 ml;所有患者均随访4~58个月,平均18个月,27例无瘤生存,1例肿瘤复发;并发症:有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粘连性不全肠梗阻和肠膀胱颈口梗阻、肠膀胱结石各l例,性功能完全丧失3例.结论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正位排尿、可控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直肠内种植尿粪合流术的疗效。方法对70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输尿管直肠内种植尿粪合流术患者,术后1~19年跟踪随访。结果 70例中,失访10例,随访率达85.7%。获随访的60例:8例死于肿瘤转移,其余病例电解质、肾功能均正常;3例在1年内有尿路感染征象;60例白天尿控全部良好,夜间熟睡后8例有尿失禁,1年后尿控能力加强,目前仅有1例夜间熟睡后有尿失禁。生存的52例自感排尿频率接近正常,能参加工作。结论全膀胱切除输尿管直肠内种植尿粪合流手术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化、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We report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management, and intermediate-term outcomes of a rare variant of bladder cancer and concomitant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 62 year old male with gross haematuria an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Cystoscopy revealed a large bulky mass occupying the posterior bladder wall. The tumor was transurethrally resected and its histology showed a 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Due to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the tumor and the risk of aneurysm rupture, concomitant endovascular exclusion of Aneurysm, total cystectomy with urinary diversion was performed. 12 months after radical surgery the patient was alive without any local recurrence, distant metastasis, and thrombosis of iliac axis. To our knowledg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report to describe data on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Management, and intermediate-term outcomes in Sarcomatoid carcinoma and Concomitant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Multi-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is important to perform clinical trials of adequate sample size to design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these aggressive cancers in the presence of Concomitant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