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例68岁女性患者,因患肺结核给予利福霉素0.5g,1次/d静脉滴注;异烟肼0.3g,1次/d口服;乙胺丁醇0.5g,3次/d口服。治疗前血常规正常:WBC4.91×10^9/L,N0.729。治疗12d后,WBC和N分别降至2.48×10^9/L和0.557。考虑白细胞减少可能与利福霉素有关,停用利福霉素。7d后,WBC和N恢复正常(分别为4.41×10^9/L和0.622)。再次静脉滴注利福霉素0.5g,1次/d,7d后,WBC和N分别下降至2.93×10^9/L和0.487。再次停用利福霉素,改为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2次/d,继续口服异烟肼和乙胺丁醇,10d后血常规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3岁,因月经紊乱伴月经量增多3年,于2006年6月15日以“子宫肌瘤2重度失血性贫血”收入院,入院前1d在地区医院B超提示:子宫肌瘤。血常规提示:WBC2.2×10^9/L,Hb4.3g/L,PLT48×10^9/L。否认疫水接触史,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3.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致急性粒细胞缺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例78岁女性,因患脑梗死,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1次/d静脉滴注治疗。第3天出现发热,WBC自7.32×10^9/L降至2.3×10^9/L,N自6.14×10^9/L降至1.7×10^9/L。立即停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口服小檗胺和鲨肝醇。2d后,体温降至正常,WBC2.6×10^9/L,N2.0×10^9/L;2周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随访2月血常规一直正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0岁,主因发热5d,喘憋2d入院。入院前曾因“感冒”后,咳嗽、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予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治疗3d无好转。来我院后患者喘憋明显,查血气分析:pH值7.298,PaCO258.5mm Hg,PaO2343.3mm Hg,WBC19.62×109/L,胸片:双下肺感染(图1),心电图:肺性P波,T波低平,请耳鼻  相似文献   

5.
1名72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口服甲氨蝶呤2.5mg,2次/d,1周后出现腹痛,腹泻,遂停药并服用诺氟沙星、小檗碱,但症状未缓解。入院后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1.6×10^9/L,RBC2.7×10^12/L,Hb86g/L,PLT 51×10^9/L,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左氧氟沙星等治疗,但外周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大便由水样便转为黏液血便,皮肤出现瘀点及瘀斑。给予肌内注射亚叶酸钙15mg,3次/d。入院第4天,患者WBC0.5×10^9/L,Hb73/L,PLT11×10^9/L。给予静脉输注血小板、压积红细胞,继续行补液、止血、抗感染等治疗。1周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缓解,复查血常规:WBC4.9×10^9/L,Hb76g/L,PLT70×10^9/L。2年后随访,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36d,因哭闹伴腹胀2d,发热1d于2005年5月5月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2800g,母乳喂养,生后20d,出现手足指趾端脱皮,伴环行红斑,于当地医除使用外用药膏似好转,2d来无明显诱因哭闹,阵发性。吃奶及精神尚可,伴腹胀,无吐泻。当地诊断为肠胀气,予腹部热敷,口服“妈眯爱”等,腹胀好转。1d来发热,体温39℃,无咳喘,无抽搐,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WBC 20.5×10^9/L,RBC 2.19×10^12/L,Hb 70g/L,诊为“发热待查,白血病”未治疗而转入我院,否认遗传病史及家族史。  相似文献   

7.
美罗培南致血小板降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李金龙  王磊 《中国药业》2008,17(5):25-25
患者,女,86岁,因畏寒、发热8h于2007年1月4日人院。体格检查示体温(T)39.2℃,血压(BP)98/55mmHg(1mmHg=0.133kPa),呼吸(R)24次/min,脉搏(P)90次/min。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1.4×10^9/L,中性粒细胞(N)93.3%,血红蛋白(Hh)110g/L,血小板(Plt)83×10^9/L。予头孢哌酮和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周渊  张伟忠 《中国医药》2013,8(3):364-364
患儿男,52d,主因咳嗽7d,发热2d人院。无特殊孕产史、家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9℃,神志清晰,反应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前囟平,唇红,咽充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肿大,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无肿胀,肛周无脱屑。入院后查血常规示WBC17.0×10^5/L、Hb98∥L、PLT375×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20.4%、单核细胞百分比13.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4.8%,C反应蛋白(CRP)31mg/L,肝功能示ALT56.7U/L、AST42U/L、球蛋白23.4g/L,血钾5.99mmol/L,  相似文献   

9.
阿维A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例42岁男性患者,因脓疱型银屑病服用阿维A胶囊30 mg/d治疗.治疗前血常规基本正常:RBC 3.65×1012/L,WBC9.5×108/L,PLT 246×109/L.治疗1周后,RBC 3.67×1012/L,WBC 16.5×109/L,PLT412×109/L.病理学检查示:血小板增多,骨髓增生;B超示脾肿大.将阿维A减量至15 mg/d.3周后复查血象:RBC 3.72×1012/L,WBC 14.3×109/L,PLT446×109/L.阿维A继续减量至10 mg/d,2周后复查血象RBC 3.48×1012/L,WBC 10.3×109/L,PLIT 385×109/L;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孙莹 《天津医药》2012,40(12):1267-1268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主因间断发热、咳嗽、咳痰4年,加重10d,于2012年5月10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发热无规律。体温最高38.5℃,痰为黄白色黏痰,曾于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治疗,症状可好转,每年发作4~5次,于入院前10d受凉后出现症状加重,伴有盗汗、纳差、消瘦,间断关节疼痛,无咯血,胸痛,皮疹,呼吸困难,曾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2.25×109/L,中性粒细胞0.76,胸片:双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咳嗽伴发热于2007—08—11上午到上海市宝山区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无药物过敏史,来院后查体:神清,体温37.8℃,咽红,两侧扁桃体无肿大,心率80次/min,律齐,两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哕音。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7.0×10^9/L,中性粒细胞(N)87.8%,淋巴细胞(L)9.5%。C反应蛋白(CRP)8mg/L。查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  相似文献   

12.
氯吡格雷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例64岁男性患者因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给予阿司匹林300mg,1次/d、氯吡格雷75mg,1次/d,静脉滴注150万U尿激酶,并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洛伐他汀。1个月后阿司匹林减量至100mg,1次/d,氯吡格雷剂量不变。7个月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血常规示WBC1.6×109/L,PLT82×109/L。停用氯吡格雷,其他治疗不变,7d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继续使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及洛伐他汀,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3.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2岁10个月女性患儿,因咳嗽、发热入院.血常规示WBC 10×109/L,Hb 105 g/L,PLT 188×109/L.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治疗5 d疗效不佳.考虑大叶性肺炎,入院第6天血常规示WBC 14×109/L,Hb 97 g/L,PLT 254×109/L.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70 mg,1次/8 h.入院第11天血常规示WBC 15.7×109/L,Hb 104 g/L,PLT 1349×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全片可见各型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入院第13天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第14天血常规示WBC 6.9×109/L,Hb 104 g/L,PLT 226×109/L.  相似文献   

14.
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致小儿荨麻疹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少红 《中国药师》2005,8(1):44-44
患儿,男,1岁,体重12kg,因发热,咳嗽3 d,加剧伴气促1 d于2004年2月13日入院.查体:T 39.7℃,呼吸稍促,呼吸音粗,双肺底部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血常规:WBC 9.1×109/L,N.0.53,Hb 111g/L,Plt 241×109/L;胸片示:支气管肺炎不能排除.临床诊断:支气管肺炎.因患者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同时考虑病毒感染可能性大,入院后予静滴红霉素、更昔洛韦抗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万古霉素相关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2岁男性患者因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给予头孢呋辛与克林霉素联用3 d,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3 d.治疗效果欠佳.第7天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给予万古霉素0.5 g,3次/d静脉滴注.治疗10 d后,患者出现发热,T 40.2℃.血常规:WBC 2.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8×109/L.停用万古霉素,改为美罗培南0.5 g,3次/d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2 d后血常规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因发热半月就诊。半月前患者出现低热,体温波动于37.3℃~37.6℃左右,轻微咳嗽,咳少量白痰,间断上腹部不适、腹胀,无腹痛及其他不适。外院门诊血常规示WBC19.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为89.6%。胸片提示右下肺见少量小片状阴影考虑为肺炎,遂拟“肺炎”收住院,予二代头孢类、喹诺酮类输液抗感染治疗4d,自觉症状好转。后因出差要求出院。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男,7岁.因急性扁桃体腺炎收入院.患者咽部疼痛不适,伴发热,纳差1 d.查体:T:38.2℃,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且有脓点.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WBC:1 2.7×109/L,N:0.77,L:0.23.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林可霉素0.4 g溶于10%葡萄糖液100 mL中静脉滴注.约15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烦躁哭闹,喉中哮鸣,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双肺皆有哮呜音,呼气音延长,立即停药.并给予吸氧及非那根10 mg肌肉注射,约20 min后患者神情转平静,呼吸困难症状缓解,喉鸣消失,双肺听诊无异常.随后给予中药清降丸,清开灵静脉滴注等消炎对症治疗,5 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时遇急性白血病特殊病例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20余天前因牙龈疼痛伴发热就诊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医院,体温最高38.7℃,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5d后体温正常,牙痛缓解.10d前患者再次出现牙痛,于克拉玛依中心医院查血常规WBC 16.41×109/L,Hb 61g/L,PLT 62×109/L,行骨穿检查未成功获取标本,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为进一步治疗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8月4日检查WBC 11.92×109/L,Hb 83g/L,PLT 38×109/L,外周血可见原始细胞占78%.  相似文献   

19.
白霉素致小儿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男,4岁2月,因发热4天于1991年1月3日入院.患儿于4天前开始流涕、咳嗽、高热.体检:无皮疹,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呼吸困难,肺无啰音.心脏搏动不弥散,叩诊心界不大,心率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肝脾未触及.血常规:WBC 3.2×109·L-1,N 0.30,L 0.70,Hb 111g·L-1,RBC 4.06×1012·L-1.  相似文献   

20.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性,42a,即往有浅表性胃炎,胆囊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因恶心、呕吐伴稀水样便2d,每日十余次,于1996年二1月27日入院,入院时体检:T38.5℃,皮肤弹性差、湿冷。肠鸣音亢进8—10次/min。同时伴有心悸、上腹不适、下腹绞痛。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示:Hb120g/L、WBC11.1×109/L、Nc67%、Lc33%、BPc169×109/L。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予以抗炎、补液、止泻治疗,予液体2000ml—3000ml加人庆大霉素32万、维生素B6200mg、维生索C2g、KC12—3g、灭滴灵500ml静点,以先0.9%氯化销注射液,后10%葡萄糖注射液,2d后患者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