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更多的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重视学科发展,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有计划地培养二、三级学科带头人;重视留学归国人员培养,使他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能学以致用;加强人才培养,扭转“科技意识淡薄”现象,提高科技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等4个方面对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做法及成效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专科中心学科带头人选拔与培养的实践和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军队综合性医院专科中心逐年增多,使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成为探讨热点。为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专科中心建设的需要,“加强专科中心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成为专科中心各项建设的首要目标,本文总结、规划了“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在专科中心学科带头人选拔与培养的实践和构想(即:选拔“高标准”、培养“严要求”、发展“促奋进”和评价“增后劲”),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边疆医院做好科训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权  韦红梅 《农垦医学》2004,26(2):137-13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医院的训练工作不创新就走不出低谷,不创新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医学科技人才发展的需要,医院人才的培养必然要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构筑人才培养工作的“立交桥”。抓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是抓好科训工作。结合我院以“坚持方向、注重质量、狠抓基础、搞好保障”的十六字方针实际,以开展“卫生质量年活动”为中心,主抓了科训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医院重点学科为基础,选拔和培养“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人员.医院为重点学科建设创建实验技术平台,为人才培养制定计划考核标准,实施培养措施及考核目标.医院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了人才培育基地,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初具规模.“新星计划”为医院长远发展培养了一批可用人才.  相似文献   

5.
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对医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了"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在医院青年人才的组织和保障、动员和选拔、计划和实施、考核和奖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通过培养,我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在医、教、研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成果。实践证明,"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对于青年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社会对老年医学和老年专科医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应加强老年医学学科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老年专科医师,以迎接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本文回顾老年医学学科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目前发达国家老年医学的现状,结合我国特点,从老年医学教育模式、老年医学科研工作、老年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观点,其中合格的老年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是发展老年医学学科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所在。本文着重论述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医学专科人才培养的一些体会和经验及教学方式改革的设想和思路,助力未来老年医学的发展及老年医学人才的培养,为解决我国面临的老年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在于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医院青年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运作机制,以加速青年人才培养为医疗工作注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任务。本文在回顾护理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指引下护理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从建设中国特色护理学的思政育人理论体系、探索构建以全生命周期健康为轴线的护理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护理+”交叉学科集群培养跨学科融合创新人才、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全方位优化护理人才布局、以一流科研平台为支撑、创建护理创新拔尖人才孵育基地等方面提出对未来一流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洁  倪鑫 《中国医院》2024,(2):68-71
通过对北京儿童医院近10年来儿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选、用、育、留”创新性实践的回顾,以及对医院人才发展情况的分析,归纳出国家级儿科领域创新培养人才示范基地人才培养的“四化”做法。即:(1)以高质量为导向推动人才选拔引进的科学化;(2)以完善制度为抓手推动人才任用管理的规范化;(3)以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培养苗圃计划为基础推动高潜人才筛选培育的精准化;(4)各有侧重实现人才保留激励机制的多样化,以适合儿科医学人才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主要启示:突出抓好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儿科人才培养方式的着力点;形成闭环体系,实现人才选拔引进、人才任用管理、高潜人才筛选培育、人才保留激励4方面发展闭环;实现共赢式培养,以点带面实现个人、团队、医院共赢;注重可持续性,把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高水平人才作为目标,着力探寻适合中国儿科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长远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医疗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近期,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1],该意见旨在指导学校及医疗机构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复合型、实用型医学人才。我院从2010年起,针对上海市启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及《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等,已经初步尝试将两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有机融合。我院将在新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已有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六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生培养工作“培养目标明确、培养途径规范、导师选拔严谨、考核体系完善”的新常态,对肝胆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玉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5):436-437
目的探索专科护理发展,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方法分析医院护理人员的现状,加强环节管理,做实打牢基础工作。结果加强专科人才培养,提高了护理技术水平,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发展。结论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安全、高质、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刘明秋 《中国医院》2008,12(4):63-64
介绍了解放军总医院着眼创建研究型医院要求,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以名家、名师、名医为代表的“三名”人才建设工程的做法和成效,通过实践调动了干部积极性,激发了人才队伍活力,培养选拔了一批创新型优秀人才,推动了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对于加快研究型医院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大型综合性医院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 方法 :因地制宜、院校结合、医研互动、岗位成才 ,形成人才培养“八大工程”。 结果 :人才梯次合理 ,全院有工程院院士 2名 ,博士 6 5名 ,硕士 2 0 0多名 ,高级技术职称2 49名 ,担任博士、博士后指导导师 11名 ,硕士研究生导师 42名 ,受聘高等医学院校教授、副教授 180名。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名 ,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2名 ,有 33名优秀中青年专家成为学科带头人 ,平均年龄 43岁。 结论 :院校结合 ,走人才培养内涵发展之路 ,为医学事业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高科技英才群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医院的实际,对人才培养问题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①医德建设;②智力投资;③人才培养;④科研活动;⑤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医院的技术建设,使医院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医疗质量逐年提高;专科建设具有特色;科研工作结出硕果,为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较大的贡献。由此认为,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以“临床药师制试点”为中心,以促进合理用药、优化患者治疗结果为核心,在医院药学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初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管理模式,对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53-156
人才是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是提高医院效益、切实推动医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院于2017 年12 月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我院”),校院融合背景下对附属医院人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高度和要求,本文以我院人才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建立双聘机制、学科特聘专家、公开招聘人才等加大外部引进力度,同时拓宽培养路径、建立出国研修、博士后培养等创新人才内部培养,对医院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临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科研教学取得新突破、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医院声誉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17.
简光泽 《海南医学》2011,22(1):138-139
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是医院发展中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战略任务,高水平的学科和一流的人才已成为医院参与医疗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第一层面着眼于培养、吸引和遴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第二层面着眼于培养、选拔、引进和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的优秀学科带头人.第三层面是着眼于培养一批学科中优秀的中青年骨干,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1人才培养的原则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选拔人才时,一定要选择政治素质高、品德优秀、身体健康、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或管理水平,并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人才。(2)坚持高标准、梯队结构合理。在选拔或考核学科带头人或后备人才时,标准及起点要高,杜绝“矬子里拔大个”的方法,做到梯队结构合理。(3)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吸引人才应创造条件,使本单位象磁铁一样把人才吸住、引来。医院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应大力发展自身后备人才的培养,使医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人才施展才华的基地。(4)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才之道,首要的一条就是以诚相待,充分信赖。用人不疑的用才艺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5)坚持投入与产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大型综合性医院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方法:因地制宜、院校结合、医研互动、岗位成才,形成人才培养“八大工程”。结果:人才梯次合理,全院有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65名,硕士200多名,高级技术职称249名,担任博士、博士后指导导师1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2名,受聘高等医学院校教授、副教授180名。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名,有33名优秀中青年专家成为学科带头人,平均年龄43岁。结论:院校结合,走人才培养内涵发展之路,为医学事业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高科技英才群体。  相似文献   

20.
在大健康时代需求背景下,医学院校应利用自身优势,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健康管理人才。以我院多年人才培养经验为基础,深化院校合作,组建优势互补的健康管理师资队伍;对健康管理型本科护理人才进行模块化探索培养,构建“护理通科+健康管理专科”课程体系;深化医联体合作,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三维全程健康管理实践体系。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管理型本科护理人才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