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长春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延伸服务可及性,积极推行家庭责任医生团队服务,与此同时,完善社区家庭医生岗位培训工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长春市城区结合行政网格划分,率先实行了社区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并得到了初步成效。本文结合社区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和社区家庭医生岗位培训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最佳方法和有效途径。科学开展社区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和社区家庭医生岗位培训工作,可快速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区域无缝衔接,增强社区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技能,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德奇  史庭璋  伍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06-1808
目的测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居民满意度,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的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试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62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32.26%,其中医患沟通满意度为66.13%,医学技术服务满意度为61.29%,服务组织满意度为33.87%。结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家庭医生责任制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可及的医疗服务,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但是如何提升家庭医生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业务水平,如何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使之能更合理、更充分的应用是家庭医生责任制探索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市新一轮社区综合改革背景下,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竞聘重组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形式,明确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容,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建立家庭医生团队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等举措,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从运行效果来看,模式构建后,常住人口及慢性病患者人群签约率、社区就诊率上升,基本医疗质量指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指标明显改善,社会评价指标、全科医生人力资源指标有所改善,科研能力有所提升。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构建,对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与费用“守门人”作用,建立有序就医格局,促进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目前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居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认知情况,为上海市在医疗卫生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4—6月,选取闵行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400名(供方),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闵行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居民700名(需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双方基本信息、签约情况、认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最需要改善的方面,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知晓情况、就诊意愿、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主观需求情况,家庭医生对就诊对象了解情况、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落实情况。结果 社区居民中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7份,有效回收率93.9%;家庭医生中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3份,有效回收率90.8%。在社区居民中,知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432名(65.8%)。在家庭医生提供的所有服务中,社区居民需求排名前3项为健康体检,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服务。家庭医生提供服务排名前3项为:慢性病建卡及随访管理、家庭病床及上门服务、双向转诊服务。在已签约的216名社区居民中,选择签约的家庭医生就诊率为50.0%(108名);家庭医生对于就诊对象是否为自己签约对象的了解率为78.2%(284/363)。居民和家庭医生认为目前服务中最需要改善的方面为家庭医生诊治水平、基本药物制度的药物种类和对于疑难杂症向专科医院的快速有序转诊。结论 供需方对于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认知情况存在一定差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队伍应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证居民健康,保障家庭医生责任制的顺利实现和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5.
背景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然而,尽管在各种政策指导下,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和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居民的签约率仍不到30%,家庭医生的服务利用率仍较低。明确社区居民的签约决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对提高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对社区居民签约决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8-05-04至2018-05-25,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签约和未签约居民共201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价、签约倾向及签约服务利用情况。对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价居民的签约倾向、签约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无序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有序分类变量或定量变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退休/离休居民更多地选择签约并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没有签约经历的居民相比,有过签约经历的居民更有意愿与家庭医生签约,且更多地选择签约并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签约倾向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价呈正相关(P<0.05);签约服务利用情况与年龄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评价呈正相关(P<0.05),与个人月收入呈负相关(P<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优先从注重家庭医生能力提升、维护家庭医生形象、做好家庭医生及签约服务内容宣传工作、保障对社区就诊居民的服务质量、丰富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等方面做出改进;此外,家庭医生签约人群覆盖范围有待向年轻、在职、高收入群体扩展。  相似文献   

6.
邱创良 《吉林医学》2013,(20):4191-4192
推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是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省市正在不断完善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而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制度,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并产生了积极反响。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经验,找出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深圳市宝安区进行试点研究,探索适合深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色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生作为社区群众健康状况的管理者,是社区居民的"健康管家"[1],扮演着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和"代理人"[2]的角色。家庭医生可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1发达国家家庭医生现状从发达国家现行的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现状来看,家庭医生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提供对策和建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4年3月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现状及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 结果 共发放问卷469份,回收有效问卷4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9%。社区医务人员的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85.6%;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4.3%;社区医务人员的服务形式以坐诊为主;社区医务人员日均工作时间8.5 h,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时间占每天工作时间的43.5%;90.9%的团队成员认为工作量比签约前增加了;社区医务人员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排在前3位的是:健康咨询、电话随访、健康档案管理和慢性病管理;93.4%的医务人员回答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概念;38.9%的医务人员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考核激励措施有效;72.6%的医务人员愿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的一员;89.7%的医务人员赞同实行社区卫生首诊制;53.4%的医务人员认为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73.7%的医务人员认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作用;90.9%的医务人员认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很重要;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认知度越高,其成为团队成员的意愿就越强。 结论 现阶段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较好,但要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从医务人员方面要解决社区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开展服务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无有效的激励机制措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石家庄市抽取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 047例患者采用现场自填的方法随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及签约情况、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应用统计软件对1 031份有效问卷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 031例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6.42%(891/1 031)。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7.09%(1 001/1 0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生技术水平、签约家庭医生满意度、总体服务价格是社区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石家庄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居民对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尚可;应积极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而促进分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谢春艳  胡善联  何江江  彭颖  王力男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1):3592-3594,3601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的日常工作情况。方法选取上海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名家庭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察的定性研究方法,观察家庭医生的门诊及上门服务(家访)情况。结果共现场观察门诊服务的家庭医生7名,门诊患者90余人次,平均每人次门诊时间约5 min;家访的家庭医生5名,上门服务12户,平均每户家访时间约30 min。家庭医生所在社区的特点,街道、居委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支持,不同家庭医生团队之间的合作,不同层次医疗服务的整合与协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配套政策的支撑,是家庭医生开展工作的社会支持网络。家庭医生的业务水平,居民与家庭医生的熟悉程度,家庭医生的沟通能力,患者的就医观念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环境,是居民对家庭医生信任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工作任务与待遇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情况、家庭医生对自身职业的认知以及服务对象的态度,是家庭医生工作态度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家庭医生制的实施应以社区为载体,整合社会多方面资源,从改善医患关系、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加快社区建设发展的角度来推进。  相似文献   

11.
<正>家庭医生是对服务对象实行有效、连续、全面以及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促进和维护整体健康为目标,为社区家庭成员提供长期、稳定、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是落实家庭医生制度的前提条件和具体手段,是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相互信任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月坛社区试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可行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北京月坛社区实施家庭医生"首诊制"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月坛社区试行家庭医生"首诊制"服务的200户536名居民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居民平均年龄(56±18)岁,其中60岁以上者占52.9%;39.55%的居民患高血压,24.07%患糖尿病,15.49%患心脏疾病,14.55%患慢性关节病;过去1年中,89.0%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87.0%和84.0%的居民对家庭医生诊断、治疗疾病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86.0%认为目前实行的"一站式报销"政策方便;参加"一站式报销"政策的患者2007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花费占全年医疗总费用的42.62%;68.5%的居民表示愿意接受在目前情况下全面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结论 月坛社区的居民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较高,有医保"一站式报销"优惠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月坛社区推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邓宏艳  李一童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0):1145-1149
目的 对海淀区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式服务实践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并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参考。方法 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10支新型全科服务团队,初步形成了以全科医生为主导,以全科服务团队为载体,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站为工作平台,以签约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对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4年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进行回顾,并收集卫生统计报表、团队绩效考核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截止到2014-12-31,建立并完善了家庭健康档案11 782户,居民个人健康档案45 731份,并全部录入医生工作站系统;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8 254户、31 942人。2011-2014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人数、规范化管理率、血压血糖控制人数及控制率呈提高趋势。2010-2014年,中心诊疗人次、业务收入呈持续增长趋势。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结论 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初见成效,是符合现有医疗资源的服务模式,但还存在着家庭医生式服务没有明确的规范、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深圳市福田区家庭医生制服务对居民社区首诊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社康中心种类为分层依据,在全区78家社康中心中抽取10家社康中心;再以医保类型为分层依据,在10家社康中心抽取400名不同医保类型的签约居民作为研究组,并对应抽取400名非签约居民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组在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基础上,还接受家庭医生制服务。比较两组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实施前后的社区首诊率变化。结果 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实施前,对照组和研究组的社区首诊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实施后,研究组的社区首诊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实施前,对照组和研究组不同医保类型居民的社区首诊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实施后,研究组不同医保类型居民的社区首诊率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自愿签约为基础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能改善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提高社区首诊率,有助于推动社区首诊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杜雪平  董建琴  钱宁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9):1811-1812
目的 了解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方法,选取自愿与"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居民370户857人及糖尿病患者58例,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前后居民及糖尿病患者在知、信、行方面的变化.结果 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后,居民体质指数知晓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率及健康体检的人数构成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前后,糖尿病患者平均每月检查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况评分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可以使社区居民享受经济、便捷、高水准的医疗保健,提高了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医生责任制符合政府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其对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5-01至2017-06-30温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社区居民5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社区家庭医生组(单纯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两组居民性别、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的签约意愿高于社区家庭医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就医可接受距离、就医行程时间短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担心误诊漏诊、延误病情、用药不规范、转诊不方便发生率高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两组居民担心服务态度不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提高其签约意愿,可有效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分层就医、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7.
自开展家庭医生制工作,在原有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下,转变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护士的职能,由独立的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转变为家庭医生的助手。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社区护士的人员挑选、组织管理结构的建设、加强日常工作管理、进行业务素质培养和管理、绩效分配方案改变方面的探索,使社区护士快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助手。  相似文献   

18.
诱导需求是世界各国均存在的医疗卫生服务现象,会导致患者的利益受损,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增加,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动和开展,卫生费用从大医院流入社区,契约式社区医疗服务的利益博弈与优化策略研究成为签约背景下的重要研究方向,关乎医改实施的成败。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诱导需求入手,结合经济学理论对社区全科医生诱导需求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国家现状及相关研究,总结各国经验,分析我国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产生诱导需求的因素,并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扩大家庭医生群体数量,采用约束和监督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形式,对社区家庭医生进行防范和规制;通过市场竞争向医生传递压力,增加其诱导需求成本;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力度,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增加信息透明度,削弱诱导需求的影响,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疾病知识和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彤  赵岩  金光辉  刘英杰  邵爽  杜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13-34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现况,为促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11名全科医生。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 抽取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口数为(0.67~12.00)万,签约率为30.0%~80.0%,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及儿童,医生是服务团队的管理者和工作主要承担者。目前,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识存在误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家庭医生式服务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家庭医生式服务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家庭医生式服务已经初见成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更应注重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结论 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可度较高,但居民认识存在误区,社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及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应加强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正确宣传与引导,优化其服务内涵和团队合作,并不断完善其配套制度与政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方法,以充分调动社区全科服务团队成员及家庭医生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通过进一步理解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体系,明确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内容,梳理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流程,评价家庭医生绩效考核的效果,探索现阶段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方法。结果自2006年以来,我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考核方案,包括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及考核流程。2009年,我中心全面开展了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健康责任制试点工作,对开展的家庭医生制工作进行工作评估、管理评估和效果评估,其绩效考核方法可行、有效。结论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方法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符合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成本核算的需要,符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标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