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肺微瘤型类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病因学。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76年4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10例肺微瘤型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10例微瘤型类癌患者男3例,女7例,9例伴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肺腺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以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咯血为主,镜下病理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或纤维组织增生。所有患者均无类癌综合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行手术治疗,6例存在肺发育不良,其中1例为微瘤型类癌合并肺隔离症。术后随访5~80个月,8例无复发,其中2例失访。结论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的支气管扩张的中年女性患者,应警惕合并肺微瘤型类癌,积极手术并结合病理检查是适宜的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伴发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及微小瘤形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旨在提高对肺支气管扩张症伴发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及微小瘤形成的诊断能力。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5例肺支气管扩张症伴发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及微小瘤形成患者,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技术对其开展光镜检测及免疫标记,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男6例,女9例,男女比例2∶3;年龄范围31~69岁,平均(49.3±5.1)岁。术后对10例患者进行跟踪回访,回访时间15个月~5年,平均时间(26.2±11.2)个月,无类癌并发,1例合并肺癌患者手术死亡。1例采取部分肺叶切除治疗标本,呈现出灰白色小结节,直径不足5mm,界限清晰,切面呈灰白色,囊实性,质地偏软。镜下检测结果显示,15例标本有明显支气管扩张症病理特点,包括肺内多灶性支气管扩张,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包绕,15例标本周围均有神经内分泌样细胞结节(一处7例,多处8例),结节直径范围1.0~4.5mm,平均直径(1.3±0.5)mm。CD56、突触素(Syn)、嗜铬素(CgA)、甲状腺核转录因子1(TTF-1)均为阳性,7例Ki-67阳性指数均〈1%。结论联合术前、术中病理学检测可有效提升对肺支气管扩张症伴发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及微小瘤形成的诊断能力,免疫组织化学K-i67、CD56、突触素(Syn)、嗜铬素(CgA)、甲状腺核转录因子1(TTF-1)作用于该病具有临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支气管扩张症伴微小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肺支气管扩张症伴微小类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主要依据支气管扩张部位选择手术方式,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有微小类癌。结论肺支气管扩张症伴微小类癌少见,诊断依赖仔细的病理检查,治疗首选手术。  相似文献   

4.
急诊外科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2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俸成钢  许建荣  韦鸣  张爱平  廖勇 《海南医学》2009,20(12):111-112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前病变定位,总结急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急诊外科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咯血均停止。1例术后半年余肺再次大咯血,二次手术行左全肺切除后咯血停止。结论急诊外科肺叶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疗效确切、可靠;可准确判定咯血部位、确定病变范围和程度,对决定手术方式和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3例患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患者,对其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中等量胸腔积液2例,大量气胸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例(7.2%).术后随访56例(67.5%),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者51例(91.1%),有残余症状者5例(8.9%).结论:手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完善术前准备、明确病灶部位、掌握好手术指征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10年8月呼吸内科和胸外科收治的21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术中见21例全为叶内型,均位于左下肺或右下肺,未见叶外型。2例合并结核感染,1例有支气管扩张改变,7例合并肺脓肿。手术方式全部为肺叶切除术。20例术后恢复顺利,肺膨胀良好;1例术中大出血,术后发生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术后5d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疾病,临床上常被误诊,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附8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手术方法和转归。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82例病人经过单叶或多叶肺切除治愈出院,术后随访79例,随访时间3个月~10年,72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症状减轻。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手术疗效确切,诊断明确、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加强支气管残端处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8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8年手术治疗8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术后64例单叶或双叶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消失,25例双侧或广泛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和肺切除的范围,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肺切除对治疗单叶或双叶支气管扩张疗效显著,尽可能完全切除病灶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BAE)联合肺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BAE联合肺切除术治疗的2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咯血为主要症状者12例(57.1%),咯血合并反复感染症状者9例(42.9%)。15例(71.4%)患者BAE治疗后复发咯血,其中3例(20%)患者复发大咯血需紧急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1%,1例患者出现脓胸。术前合并反复感染症状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咯血患者(66.7% vs 16.7%,P=0.032);既往肺结核病史和支扩伴毁损肺不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20例(95.2%)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未复发咯血,仅1例(4.8%)患者偶发轻度咯血症状。结论 BAE 联合肺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大咯血安全、可行,能够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术前合并反复感染症状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我院对 1 988年~ 1 999年的住院病人 ,经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91例。对其中肺叶合并部分肺段支气管扩张的 2 7例 ,一改过去肺叶加肺段切除的传统手术方式 ,采用肺叶切除加肺段支气管剔除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性 1 9例 ,女性 8例。年龄 1 4~3 6岁 ,平均 2 5岁。症状有反复发热、咳脓痰者 9例 ,2 4小时脓痰量在 2 0 0~ 50 0ml左右。反复咯血者 1 2例 ,一次咯血量在 3 0 0~ 1 0 0 0ml左右。间断咳脓痰、咯血者 6例。病程 2~ 6年 ,平均 4年。支气管碘油造影显示 :左下并舌段支气管扩张 2 4例 …  相似文献   

11.
焦勤书  桑银保 《当代医学》2010,16(29):530-532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以及相关咯血病变相同病理基础。比较不同栓塞剂的应用范围。方法入选20例咯血患者行CT和DSA检查,明确病变后施血管栓塞治疗。结果支气管扩张12例,肺结核2例,肺癌4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合并支气管扩张1例,肺隔离症1例。20例患者肺部X线平片或CT检查提示病变部位与出血动脉分布区符合。DSA造影明确病变支气管动脉,造影见支气管动脉增粗、走行迂曲等改变。栓塞后造影见末梢血管闭塞,主干近端显影。栓塞后咯血立即停止19例,1例患者咯血量明显减少,治疗后逐渐稳定。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反应,未出现异位栓塞、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4个月,无咯血复发。咯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靶血管栓塞对咯血的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方法肯定。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扩合并哮喘)此一特殊类型的存在以及该型的临床特点。方法(1)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临床确诊的84例支扩患者进行测试,筛选出支扩合并哮喘病例和单纯性支扩病例。(2)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以往病史详细问卷。(3)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4)对支扩合并哮喘类型进行分组用不同方案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1)81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其16例阳性,(PDFEV1<12.8μmoL)。3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其中2例阳性(FEV1增加幅度>15%)。此18例确诊为支扩合并哮喘。另外66例阴性反应者属单纯性支扩。(2)支扩合并哮喘以往病史的特点是个人过敏病史及家族过敏病史的频率很高,分别为106%和111%。而单纯性支扩的频率很低,仅为9%和6%。(3)支扩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呈季节性加重;常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痰液多为粘液脓性;除固定部位湿性音外,全部病例有散在性或弥漫性的喘鸣音。(4)支扩合并哮喘类型的分组试验性治疗,用抗支扩+抗哮喘药物的9例,疗效显著,基本完全治愈;而仅单独用抗支扩药物的9例,大部分遗留下症状和体征。结论支扩合并哮喘是一个特殊类型,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测试、以往病史追询、临床特点观察等和单纯性支扩相鉴别。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自愿接受检查的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为入选者进行MSCT和肺功能检查,观察受检者的MSCT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扩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SCT各肺容积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指标之间有良好地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支气管扩张柱状型21例,囊状型12例,静脉曲张型8例,混合型4例。结论 MSCT扫描能很好地评估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情况,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rates of bronchiectasis for Indigenous children from remote Australian communities are unacceptably high, with one study showing 14.7/1000 Aboriginal children. Children with bronchiectasis need to be identified early for optimisation of medical treatment. Under-reporting of cough is common. Bronchiectasis should be suspected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bronchitis or pneumonia, and when, despite appropriate therapy, pulmonary infiltrates or atelectasis persist 12 weeks beyond the index illness. During acute infective episodes, oral antibiotics and chest physiotherapy to clear the airways should produce prompt resolution; otherwise, hospitalisation is necessary. Management follows the cystic fibrosis model of regular review, encourag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optimising nutrition, maintenance of immunisation and avoidance of environmental toxicants, including passive smoke exposure. Successful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bronchiectasis will require improvements in housing, nutrition, and education, as well as access to comprehensive healthcare services, with coordin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hospital-based healthcare provide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74例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为真菌感染组,118例支气管扩张非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为非真菌感染组。对2组年龄、性别、合并肺部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呼吸衰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合并肺部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呼吸衰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肺部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呼吸衰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合并肺部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呼吸衰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扫描在提高诊断支气管扩张敏感性、准确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CT组和高分辨率CT组,依据肺段支扩表现分为柱状型、囊状型、混合型和曲张型,CT组给予常规CT扫描检测,高分辨率CT组给予高分辨率CT扫描检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CT表现,采用ROC曲线分析二种CT扫描模式对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高分辨率CT组支气管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组鉴别柱状型、囊状型、混合型和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准确率明显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扫描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81.26%,特异性为78.69%,准确性为84.56%,高分辨率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89.12%,特异性为86.24%,准确性为95.28%。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可有效提高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和鉴别疾病类型的准确率,在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琴  万莉雅 《医学综述》2007,13(4):297-299
肺功能检查已成为诊断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支气管扩张试验作为诊断、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脉冲振荡法(IOS)肺功能检测,是一种评定呼吸道气流阻塞的技术,它的问世使得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肺功能检测能够顺利进行,为临床呼吸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脉冲振荡法支气管扩张试验在儿童的临床应用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8.
<正>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管壁部分或全部不可逆性扩张,直径明显增大[1],通常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疾病有关,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扩张的气道形成了易于积聚痰液和细菌的环境,易引发反复气道感染和咳嗽、咳痰,尤其在清晨或夜间加重,严重的支气管扩张症可能导致支气管壁破裂,形成支气管瘘,进而导致咯血。据统计,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有26.0%~51.2%伴有咯血症状,咯血会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加重,持续的大量咯血会导致贫血,影响机体的氧合功能[3]。支气管扩张症相关咯血的治疗方法取决于临床严重程度,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引起的轻度咯血可采取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在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随机分为3组并进行6个月的维持治疗。A组单纯口服红霉素,B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C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同时口服红霉素。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及肺功能等变化。结果有8例患者因故退出本试验,54例完成研究。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但不能改善患者的咳嗽及咳痰,也不能减少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长期小剂量红霉素能够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当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指标。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激动剂联合长期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能够作为长期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作者总结了1970~1990年在我科住院的108例肺下叶结核,占同期住院病人总数4320例的2.5%。本病最常见症状有咳嗽、寒战、发热和咯血,侵犯双例或双肺叶者为少见。易被误诊为肺炎、慢支或者肺脓肿。本文并评价了纤支镜在诊断肺下叶结核中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