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容  何月 《华西医学》2013,(11):1702-1703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6岁。入院2+年前发现血肌酐为300μmol/L,在当地医院就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给予保肾、控制血压治疗;10个月前血肌酐升至500μmol/L,开始血液透析,2次/周;入院前2个月,血肌酐上升至800μmol/L。为行肾移植手术,于2012年5月29日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2.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7岁。发现血肌酐升高12余月,持续腹膜透析6个月,发热1月,腹痛2周。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血肌酐为238.00μmol/L,尿蛋白定量1.66g/24h,血压升高,诊为“慢性肾衰竭”,予降压及中药治疗。门诊随访中发现血肌酐进行性上升至722.00μmol/L,尿蛋白增至5.00g/L,尿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女,28岁,未婚。因颜面红斑、水肿1a。腹胀、尿少2个月,加重伴腹痛、发热2d于2003—12—09入院。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病史1a,2个月前腹胀、尿量少,查血肌酐860μmol/l,肾活检病理示:狼疮性肾炎Ⅳ型,活动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0冲击3d后强的松50mg,1次/d及骁悉0.75,2次/d,血液透析等治疗,水肿消退.血肌酐降至175μmol/L,2d前出现腹痛、畏冷、发热.无排便、无肛门排气。无血便、无呕吐。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3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反复发热、咳嗽1年,双下肢水肿、少尿、大量蛋白尿半个月,于2004年2月18日入院。患者1年前即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全身乏力、面色苍白,应用抗生素后热退,咳嗽消失,均未在意。半个月前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腰痛,并双下肢水肿、少尿,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 ),血红蛋白66g/L,SCr 475.8μmol/L,BUN 23.3mmol/L,给予“头孢三嗪”等治疗4d,体温降至正常,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患者无有机化合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2岁,6年前行肾移植术,移植肾位于右髂窝,术后恢复良好,平时服用免疫抑制剂。1个月前彩超检查发现移植肾结石,结石大小2.0cm×1.5cm,位于肾下盏,合并肾盏积水,遂入院治疗。查体:血压125/82mmHg,血肌酐125.2μmol/L,血尿素氮6.5mmol/L(参考值肌酐45.0~124μmol/L),肝功、凝血及电解质正常,KUB平片示右髂窝处高密度影,2.0cm×1.5cm大小,诊断为:移植肾结石。  相似文献   

6.
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致肾衰竭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例1:女,67岁。因夜尿增多2年余,纳差、乏力并肾功能异常10个月人院。患者于2年余前开始出现夜尿增多,2~3次/夜,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消瘦,查尿常规示:尿糖( ),尿蛋白( ),查血糖4.8mmol/L,尿素氮10.55mmol/L,血肌酐166.7μmol/L,血红蛋白96g/L。B超示:双肾较小并弥漫性损害。此后开始应用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保肾康等药物治疗,半个月前因感乏力加重人院。既往史:25年前因阵发性胸闷诊为“冠心病”,口服冠心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5岁,因反复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20年,加重1年,1998年9月出现全身水肿伴乏力、恶心、呕吐1月,少尿。血压175/105mmHg,血红蛋白40g/L,血肌酐(SCR)1220μmol/L,血尿素氮(BUN)68mmol/L,超声波提示双肾缩小,以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入院。入院后建立股静脉临时性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后制作直接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随着病情发展,自身血管条件逐渐恶化,直接动静脉内瘘闭塞,经多次造瘘失败,于2000年10月在右前臂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与肱动脉和贵要静脉行端侧袢型吻合,成功建立移植动静脉内瘘。术后50天移植内瘘用于血液透析,至今已66个月,透析次数792次,人造血管穿刺916次。2006年4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人工血管内径0.5cm,透析血流量可达250~300ml/min。  相似文献   

8.
男.40岁。因乙肝标志阳性14a,双下肢无力1a,意识障碍12h入院。14a前体检发现乙肝标志阳性,肝功能正常,间断应用中西药抗病毒治疗7a。16个月前发现双下肢水肿、腹胀。化验尿蛋白阳性,肝功能:ALT39U/L.AST40U/L,TBiLl7μmol/L,ALB30g/L。在多家医院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双下肢水肿时轻时重。13个月前B超发现肝硬化腹水。12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费力,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0岁,因20 d前出现心慌胸闷,活动后加剧,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至当地医院行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标志物示血清肌红蛋白173.00 ng/mL。10 d前患者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偶尔痰中带血至当地门诊就诊,给予药物口服及静脉滴注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4 d前患者出现咳嗽加重,双下肢水肿,在当地门诊静脉滴注“头孢西丁”抗感染治疗,次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查尿常规示隐血(+++),尿蛋白(+++),尿白细胞(++),肌酐1322.4μmol/L,尿素41.64 mmol/L,尿酸699μmol/L,血钙1.62 mmol/L,血磷2.58 mmol/L;泌尿系B超示:双肾符合慢性肾脏病表现,左肾囊肿,膀胱充盈不佳,双侧输尿管不扩张,尿量300 ml,为求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肾衰竭( CKD5期),并遵医嘱予降压、抗感染及准备行肾替代治疗。入院第3天患者在局麻下行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术后患者出现胸闷、气喘、端坐位,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听诊可闻及散在湿啰音;测血压169/110 mm Hg(1 mm Hg =0.133 kPa),心率136次/min,动脉血气示PO279 mm Hg,HCO314.6 mmol/L, SO295%,诊断为急性左心衰,遵医嘱立即予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利尿、降压、扩血管、自动化腹膜透析(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 APD)治疗。术后2 h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第3日遵医嘱改为CAPD,并对患者行腹膜透析理论和操作的培训,术后8d患者通过腹膜透析理论和操作考核,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0.
体外碎石治疗孤肾结石致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52岁。10年前因右肾结核行右肾切除术。因左侧腰痛1周在我院彩超检查示:左肾大小正常,下极可见两个直径约0.7cm、0.6cm强回声光团,声影( ),集合系统分离1.5cm,左输尿管上段见直径1.0cm强回声光团。血肌酐89.5μmol/L.尿素4.17mmol/L。诊断为左肾及输尿管结石。3天后患者在外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治疗后腰痛加  相似文献   

11.
例一 患者男性 ,38岁 ,既往有“痛风肾”病史 ,2年前血肌酐升至 110 5 μmol/L ,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开始行血液透析 (2次 /周 ) ,1年前出现左眼胀痛。视力丧失 ,我院眼底检查发现 :左眼后极部大片视网膜出血、水肿 ,大量软性及硬性渗出 ,眼压OS10 / 4 =5 .8kpa ,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 ,予“2 0 %甘露醇 ,匹罗卡品”等对症治疗效果差 ,后行“左小梁切除 +睫状体冷冻术” ,疼痛缓解。例二 患者女性 ,32岁 ,有高血压病史 5年 ,3年前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1年前血肌酐升至1410 μmol/L ,开始血液透析 (2次 /周 ) ,透析后 1月…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5岁,主因"腹膜透析6个月,月经量增多、腹透管移位并负超2个月"入院。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化验血肌酐升高达809μmol/L,超声发现双侧肾脏缩小,尿常规示蛋白++,潜血++,诊断为:(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2)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开始行腹膜透析治疗。2个月前经量明显增多,并且出现腹透负超现象,行腹部X线片检查提示腹透管已经移出真骨盆,经增加活动量并口服胃肠动力药物和通便后,腹透管曾经恢复到正常位置,但腹部X线检查提示很快又出现腹透管移位,此时患者月经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3岁。因乏力、纳差、瘙痒,伴巩膜黄染3年余,加重3个月于2005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因乏力、纳差、瘙痒、巩膜黄染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异常,TB70μmol/L,ALT156.8U/L,γ-GT 1 168U/L,ALP1 430U/L,予优思弗等药物治疗缓解后停药。之后病情常有反复,间断服用小剂量优思弗(0.25~0.5g/d)治疗。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头晕、乏力、纳差、瘙痒、巩膜黄染,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示:TB/CB60.8/34.7μmol/L,ALT/AST 87/140U/L,ALP/γ-GT340/357U/L,球蛋白54.7g/L;PT17.1s。  相似文献   

14.
刘薇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8):714-715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方法32例血液透析中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4种不同的透析方法:①高钠透析:透析治疗最初4h内用高钠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150mmol/L),结束前0.5h钠浓度调至135mmol/L。②单纯超滤+血液透析:透析最初30min单纯超滤,以后4h透析。③低温透析:整个透析过程中透析液温度调至34.5—35.5℃。④低温透析+高钠透析。结果4种透析方式的透析效果并无差异,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低温+高钠透析对于稳定血压明显优于标准透析(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温度37℃)组。单纯超滤+血液透析并不能减少低血压发生率。结论本研究提示对于反复发生低血压的透析患者临床首选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低温+高钠透析。透析间期体重增加〉2.8kg的透析患者单纯超滤+血液透析并不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以"间断双下肢浮肿4个月,加重1个月"住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轻度浮肿,能自行缓解,但间断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1.5 g/L,血肌酐97μmol/L,尿素氮10 mmol/L,血红蛋白84 g/L;因症状较轻未予重视.2月后复查,血肌酐180 μmol/L,尿素氮17.1 mmol/L,血红蛋白87 g/L,未予特殊处理.1个月前患者因感冒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体温正常,自服罗红霉素后自觉症状缓解,但双下浮肿逐渐加重,伴眼睑水肿、阴茎水肿,出现腹胀、乏力,尿量减少,尿中出现泡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在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于我院行腹膜透析的ADPKD患者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腹膜透析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尿毒症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等。结果患者透析前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血磷(P)、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分别为(32.2±17.1)mmol/L、(935.2±311.7)μmol/L、(4.9±2.0)mmol/L、(1.93±0.81)mmol/L、(19.8±6.9)mmol/L,透析后分别为(19.3±7.1)mmol/L、(654.8±202.5)μmol/L、(4.0±1.1)mmol/L、(1.51±0.66)mmol/L、(23.2±4.7)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0例ADPKD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2.1±3.2)d;对20例患者进行2~57(30.2±7.6)个月的临床随访。随访期间,患者尿毒症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有2例患者发生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32.7个月,1例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患者因负超滤,于腹膜透析后14个月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DPK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尿毒症症状,可以作为ADPK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初始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并发脑血管事件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3岁。因恶心、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抽搐2d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恶心,继之出现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24h尿量500ml,在当地医院查血Cr1268μmol/L,Hb52g/L,诊断急性肾衰竭,予治疗病情无好转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衰竭合并脑膜瘤漏诊一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病例资料 男,42岁.因反复头痛2年、呕吐1年入院.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额部阵发性胀痛,在外院查血压200/120 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予降压药口服,血压控制欠佳.1年前开始出现呕吐,为非喷射性,在外院查肾功能异常,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规律血液透析(血透)治疗,血压和症状控制不佳,拟行腹膜透析治疗,转我院.  相似文献   

19.
结节性多动脉炎致多发内脏动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36岁。以乙肝盯硬化10余年,腹胀、乏力、嗳气1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背25年前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乙型肝炎.15年前确诊为肝硬化,13年前因恶心呕吐就诊于肖地医院时发现巨脾、门静脉高压,遂行脾切除术。发现血压升高5年.不规则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最高160/120mmHg。半年前因腹胀11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半个月人当地医院,人院时血压152/116mmHg。MRI提示肝硬化、腹水、胆囊炎、结石。双肾超声示左侧腹腔内类嘲肜低回声区、腹腔积液。给予患者保肝、抗炎、改善肝脏循环、调节肠道菌群、利尿等对症治疗,同时行自体造曲干细胞移植,患者好转后出院。1月前再次入院治疗,血压150/110mmHg:生化榆查酲示:肌酐291.1μmol/I,尿素氮11.3mmol/L,总蛋白45g/L,白蛋白15.2G/L。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诱因,并观察术后血液净化干预所发挥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1996—12/2006—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明确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193例,其中接受尸肾移植192例,活体肾移植1例,均知情同意。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除5例因术前安置腹膜透析管继续采用腹膜透析外,其余均选择血液透析治疗,其中35例穿插接受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血液透析滤过,8例血浆置换2-5次。终止透析的标准为每日尿量〉1500mL,血肌酐〈300μmol/L。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观察接受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9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因:急性肾小管坏死89例(46.1%),术后早期低血压42例(21.8%),排斥反应37例(19.2%),动静脉吻合口狭窄9例(4-7%),尿路梗阻8例(4.1%),动脉过长扭曲5例(2.6%),环孢素A肾毒性2例(1.0%),髂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1例(0.5%)。(④术后肾功能转归: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者145例(75.1%);术后3个月血肌酐135-300μmol/L29例(15.3%);〉300μmol/L15例(7.8%);因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2例(1%),肺部重症感染死亡2例(1%)。③术后接受血液透析次数:术后接受血液透析189例,透析1—5次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13.8%);6-10次41例(28.3%);11-20次82例(56.6%);21-25次2例(1.4%);〉25次44例,仅1例恢复正常(0.7%),其余43例患者带肾存活。结论: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早期低血压和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确定以血液净化为主的方案后,绝大多数移植肾功能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