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胼胝体区脑动静脉畸形的病理基础、临床表现、脑血管影像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6例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进行全脑血管造影 ,了解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 ,然后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或放射治疗。结果 :6例患者 ,4例应用漂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治愈 ;2例行X—刀治疗 ,1例治愈 ,1例因治疗时间短 ,未复查。结论 :胼胝体区脑动静脉畸形 ,发病年龄轻 ,出血危险性大 ,畸形团小 ,位置深 ,供血动脉少 ,引流静脉单一 ,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手段。方法:对56例经真丝线段栓塞的AVM进行分析,按S-M分级Ⅰ级10例,Ⅱ级18例,Ⅲ级19例,Ⅳ级9例。单纯行真丝线段栓塞31例,真丝线段栓塞+γ-刀治疗15例,真丝线段栓塞+手术切除10例。所有患者均经1~6年随访。结果:单纯行真丝线段栓塞病灶消失10例,病灶缩小50%以上14例。真丝线段栓塞+γ-刀治疗病灶消失7例,病灶缩小50%以上3例,5例病灶缩小50%以下。真丝线段栓塞+手术切除病灶消失7例。全组无死亡,1例留有不完全性偏瘫、失语。结论:真丝线段栓塞AVM尤其是位于脑重要功能区的AVM仍然是治疗脑AVM有效的主要手段,真丝线段栓塞结合手术切除或γ-刀治疗脑AVM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2例破裂出血并脑内血肿的脑AVM患者实施急诊显微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畸形。结果手术完全切除病灶9例,占75%;次全切除1例,占8%,部分切除2例,占17%。按GOS评分,患者恢复良好10例,轻残1例,重残1例。结论急诊外科手术能够提高脑AVM破裂出血的治愈率,降低死残率,急诊的血管造影可提供一定的信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胎儿期脑血管形成异常的先天疾患,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动静脉瘘)样血管组成,动脉直接与静脉相通,其间无毛细血管[1].临床上多以出血、癫痫、头痛、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我院于2009-01~2011-06共收治22例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出血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厚度与出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6.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尸体解剖以及CT、MRI等影像学的方法认识。近年来,学者们应用各种动物模型来研究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材料的评估,栓塞后临床疗效评价,放射照射剂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响等。本文就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的常用种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动物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特点与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以出血发病的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特点与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操作。方法:经脑CT或MRI确认为脑实质内出血的56例病例,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脑动静脉畸形(AVM),根据AVM病灶的特点,行经血管内超选择应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或结合放射外科治疗。结果:56例在1-3次栓塞后,36例病灶完全消除;1例因AVM中有新生的动脉瘤及1例术后1年发生出血而行第2次栓塞治愈,1例在接受X-刀治疗后3个月再次出血,经手术后痊愈。结论:AVM病灶内或病灶旁存在动脉瘤和动脉囊样扩张、引流静脉细小和脑室内生长的AVM是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在栓塞中优先处理动脉瘤样病变对防止脑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方法,为保障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由国内相关领域的医疗及护理专家共同制定,依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外文献及临床护理实践,从疾病的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评估及护理并论述,其中包含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以及并发症中预判性思维的运用,旨在对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认识和规范管理,为临床规范化、标准化及同质化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CT、DSA和MRI诊断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中青年颅内出血和诱发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CT、DSA、MRI和MRA对AVM的发现率和确诊率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均经DSA证实的AVM的CT、DSA、MRI、MRA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全脑一站式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CTA-CTP)对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一站式CTA-CTP诊断为 cAV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四维CT血管成像(4D-CTA)所示病灶瘤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解剖细节;比较13例4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表现,判断其诊断价值。定量测定瘤巢及瘤周脑实质的灌注参数。分析病灶解剖构筑、血流灌注特征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结果4D-CTA能够动态显示 cAVM病灶的解剖构筑细节及对比剂进出瘤巢的整个过程,与DSA诊断一致性较高,但对一些细小供血动脉或引流静脉显影欠佳。13例瘤巢呈高灌注,瘤周“盗血”呈低灌注;2例病灶因局部血肿存留呈低灌注。9例患者既往发生颅内出血,出血组瘤巢最大径<3 cm、单支动脉供血、深静脉引流、瘤巢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瘤周 MTT 缩短的比例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全脑一站式 CTA-CTP在 cAVM无创性诊断及出血高危因素预测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7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X刀治疗 ,畸形团大小大小 5~ 4 0mm。单独接受X刀治疗 5 5例 ,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32例。治疗周边剂量 17~ 30Gy ,平均 2 2 .6Gy ,等剂量曲线 70 %~ 90 %。随访时间 6~ 96个月 ,平均 5 3.4个月。结果 单独应用X刀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 ,完全闭塞 4 1例 ,部分闭塞 9例 ,无变化 5例 ;联合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 ,完全闭塞 2 6例 ,部分闭塞 3例 ,无变化 3例。全组完全闭塞 6 7例 (77.0 % )。癫痫完全缓解 7例 (2 6 .2 % ) ,头痛头昏症状缓解 18例 (38.3% )。并发症 :再出血 2例 ,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 6例 ,经治疗后 ,完全缓解 2例 ,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4例。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猪制作脑动静脉畸形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描述了利用猪制作脑动静脉畸形的解剖学基础,模型制作方法,模型的应用及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上颌骨动静脉畸形(AVM)的X线、CT及MRI表现。方法对17例上颌骨AVM进行增强CT检查,其中3例行曲面断层X线检查,6例行增强MRI检查。结合血管造影(DSA)检查,分别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边界、内部结构、邻近结构侵犯以及增强后密度/信号特征。结果病灶主要位于磨牙区(15/17),临床以上颌牙龈反复渗血或急性出血者常见,其他表现包括脸部肿胀或搏动性肿物、脸部麻木。X线上主要表现为病灶部位的密度增高。增强CT上根据颌骨的改变可大致分为2类:Ⅰ类,膨胀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n=12);Ⅱ类,弥漫性骨小梁增粗,类似“磨砂玻璃”样改变(n=5)。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侵犯、可见供血动脉稍增粗或增粗迂曲的回流静脉、上颌窦腔不同程度抬高;14例患侧颈外静脉(或其他回流静脉)增宽或提前显影;牙根吸收者6例。M RI上Ⅰ类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流空效应,Ⅱ类主要表现为T1 WI等低信号,T2 WI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增强CT扫描能显示颌骨AVM病灶范围及血管侵犯情况,可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5.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回顾总结 2 4 0例脑动静脉畸形 (AVM)中合并动脉瘤 5 1例的血管内治疗经验 ,探讨其治疗策略、治疗方法等。方法 分析研究造影所见 ,根据动脉瘤所处部位结合临床病史决定治疗策略 ,在全麻下采用不同栓塞材料和导管通常先针对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治疗 ,并有计划地消除剩余病灶。结果  6例Willis环动脉瘤 ,已出血的 4例先栓塞动脉瘤后栓塞AVM ,2例随访 ;1 6例供血动脉动脉瘤 ,1 1例采用弹簧圈栓塞 ,4例直接用NBCA胶栓塞 (2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并发症 ) ,1例用Onyx胶栓塞 ;2 9例畸形团内动脉瘤 2 8例用NBCA胶栓塞 ,1例用Onyx胶栓塞。 2 2例随访或 1~ 3个月后第 2次治疗时造影显示动脉瘤栓塞结果稳定。结论 从本组的经验来看 ,AVM血流相关的Willis环动脉瘤已出血者需先治疗 ,未出血者随访 ;供血动脉动脉瘤需先栓塞治疗后再在该供血动脉内注胶 ;畸形团内动脉瘤是栓塞该AVM时应先考虑栓塞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及并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2006年至2011年收治45例脑AVM患者,其中35例为首发症状,表现为颅内血肿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6例患者反复出血2~4次不等。畸形血管团直径3~15 cm,平均(6.84±2.52)cm;体积50~200cm~3,平均(133.83±43.32)cm~3。对所有患者均采用Onyx液体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45例中,37例随防时间3个月~3年,平均15个月;优31例(83.7%),良5例(13.5%),差1例(2.7%),无重残及死亡。栓塞术后出现颅内出血7例,均不同程度存在正常灌注压突破,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其余均为小型血肿自行吸收。7例出血者中,2例痊愈,4例神经功能障碍,1例偏瘫。结论脑AVM栓塞治疗术并发颅内出血的机制较为复杂,掌握其发生机制可以更好地控制诱发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Uchino A  Kato A  Abe M  Kudo S 《European radiology》2001,11(3):493-496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s) are rarely associated with other vascular lesions. Our goal was to examine the incidence of the coexistence of cerebral AVMs and cerebral arterial fenestrations. During the past 18 years, 51 patients with a cerebral AVM were examined with selec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 in our institution.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se cerebral angiographies and noted associated cerebral arterial fenestrations. We found five fenestrations distributed among 3 patients. In each patient one fenestration was located in the vertebral artery (VA). In 1 patient there were additional basilar and 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fenestrations. Vertebral arte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43 of the 51 patients; thus, the frequency of coexistence of AVM and VA fenestration was 7 % (3 of 43). Althoug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may not be great, we found a noteworthy incidence of associated VA fenestrations in AVM cases. Received: 3 February 2000 Revised: 24 July 2000 Accepted: 25 July 2000  相似文献   

18.
DSA对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造影形态与出血关系,预测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的危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数字减影脑血管畸形资料。结果:穿支动脉供血、单支引流和深部引流、小病灶及位于基底节和后颅窝者易出血。结论:通过观察脑动静脉畸形(AVM)供血动脉(类型)、大小、位置、引流静脉数目及通畅情况,可以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出血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Onyx-18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应用Onyx-18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体会.方法 采用Onyx-18对28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28例患者中,畸形血管团栓塞80%以上4例,其中2例达到影像学完全栓塞(血管造影动、静脉期均无畸形血管团显影),栓塞范围50% ~ 80% 20例,50%以下4例.28例中5例患者于术中或术后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