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晚餐后1h口服,8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晚餐后1h口服,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8周后血清hs-CRP水平和血脂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8周后,两组TC、TG、LDL-C水平降低相似,但观察组升高HDL-C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4、8周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相似的降脂作用,但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水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经颈动脉彩超证实颈动脉IMT≥1.1mm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2).治疗组予瑞舒伐他汀10mg/d,对照组予辛伐他汀20mg/d,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颈动脉IMT变化.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LDL-C/HDL-C)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 (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DL-C及LDL-C/HDL-C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DL-C及LDL-C/HDL-C比值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G、TC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颈动脉IMT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辛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具有有效调节血脂及能减缓或逆转颈动脉IMT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4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疗程12个月,测定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时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治疗6个月时,患者TC、TG及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颈动脉IMT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轻,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与治疗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钙可显著改善其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降糖、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片20 mg/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片20 mg/d和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及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FBG、HbA1c、TC、TG、LDL-C和UAE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C、TG、LDL-C及UAER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 与单用贝那普利相比,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贝那普利能更好地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心内科收治的36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181)与B组(n=18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治疗,B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片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L-C达标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B组升高更为显著;各组治疗前后LDL-C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与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对冠心病患者有降脂疗效,对于血脂不达标的患者,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LDL-C达标率提高得更为显著,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张健  姚洪森  贺南方  张辉 《武警医学》2006,17(2):103-10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强化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0 mg/d),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6周及12周血脂、治疗达标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TC、LDL-C、TG(除治疗6周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6周及12周后,上述指标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6周和12周后TC、LDL-C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发生不稳定心绞痛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d可以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可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于肥胖人群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39例肥胖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用药前及用药后间隔14周,观察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不明显(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受试者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斑块数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可降低肥胖者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逆转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减少远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选取CHF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辛伐他汀(20 mg/d)和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B型尿钠肽( BNP)、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并评估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心功能分级,记录6 min步行距离。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75.93%,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DL-C、hs-CRP、BNP和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对CHF疗效优于辛伐他汀联合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服用瑞舒伐他汀,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TG、TC、hs-CRP、LVEF、HDL-C及FMD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有明显的改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6%、3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自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瑞舒伐他汀,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多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有效率(95.6%)明显高于A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3/45)、8.9%(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两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和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老年期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而HDL-C和HDL-C/TC则低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增高,而HDL-C和HDL-C/TC降低,且老年期变化更为明显,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追踪观察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以及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代谢、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组)、高脂饮食组(H组)、高脂饮食结合运动组(HE组)以及白藜芦醇和高脂饮食结合运动组(HER组),每组10只。运动组大鼠进行3天适应性无负重游泳30 min,以后隔日增加10 min,逐渐延长至90 min,并维持此量,每周训练5天,共8周。白藜芦醇组每天按50 mg/kg剂量灌喂白藜芦醇,其他组灌喂同剂量生理盐水。正常饮食组采用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组采用高脂饲料。末次训练结束后,禁食8 h,乙醚麻醉,股动脉取血,肝素抗凝,制备血浆。检测反映血脂代谢的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脂蛋白a[Lp(a)];反映抗氧化能力的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及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结果:与N组比较,H组大鼠TC、LDL-C、OX-LDL、MDA、apoB100、Lp(a)、ET-1显著上升(P<0.05或P<0.01),而HDL-C、apoAI、SOD、CGRP、NO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H组比较,HE组大鼠TC、LDL-C、OX-LDL、MDA、apoB100、Lp(a)、ET-1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apoAI、SOD、CGRP、NO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与HE组比较,HER组大鼠TC、LDL-C、OX-LDL、MDA、Lp(a)、ET-1呈下降趋势(P<0.05),HDL-C、apoAI、SOD、CGRP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血脂紊乱,血管内皮功能下降,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弱。有氧运动减轻高脂饮食大鼠血脂紊乱程度,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氧运动同时补充白藜芦醇的效果优于单纯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糖、血脂、血尿酸与腔隙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及40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并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GLU,TCH,TG,LDL-C,UA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其中GLU,LDL-C和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腔梗组的IMT明显增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的水平与其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患者在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等炎症指标及血脂(TG、TC、LDL-C、HDL-C)水平变化,评价瑞舒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ESR、hs-CRP水平均随治疗时间逐渐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FIB在第3天两组都表现轻度升高,后表现为逐渐下降,实验组下降趋势显著于对照组,实验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HDL-C两组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TG、TC、LDL-C水平均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TG、TC、LDL-C水平、减轻炎症、抑制粥样斑块形成及稳定粥样斑块,降低脑卒中风险及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对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绍彩  赵水平 《武警医学》2005,16(8):585-588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76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病组(EH,83例)、冠心病组(CHD,8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EH+CHD,108例).选择健康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并做分层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和Apo AI/B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2)未按年龄分组时,各项血脂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按年龄分层后,≤55岁组中EH+CHD组TC、甘油三酯(TG)和LDL-C的水平最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在合并冠心病时高血压对血脂具有叠加作用,应加强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岩豇豆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对胆固醇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给小鼠灌食高脂乳剂,并设空白对照、模型对照、洛伐他汀阳性对照、地奥心血康剂量组和岩豇豆脂肪酸治疗组。分别测定血脂生化指标,检测药物对离体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的抑制作用,并在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食与腹腔注射岩豇豆脂肪酸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及TC/HDL—C和LDL—C/HDL—C,亦能显著升高HDL—C;高剂量治疗组病理检查可见主动脉AS症状明显减轻;且岩豇豆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肠道中胆固醇微胶粒的形成。结论岩豇豆脂肪酸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抑制胆固醇微胶粒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8 weeks of step aerobics and aerobic dancing on blood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METHODS: EXPERIMENTAL DESIGN: Comparative training. SETTING: Two months of physical fitness program. PARTICIPANTS: Forty-five sedentary female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s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hree groups as step aerobics (n=15), aerobic dancing (n=15) and the control group (n=15). The step aerobics and aerobic dancing groups participated in sessions of 45 min per day, 3 days per week for 8 weeks with 60-70 percent of their heart rate reserve. MEASURES: Total cholesterol (TC), triglyceride (T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HDL-C), the ratio of total cholesterol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C:HDL-C).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8 week perio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as been found between the step aerobics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nd between the aerobic dancing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C levels (F[2,44]=8.38; p<0.01).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DL-C levels (F[2,44]=3.65; p<0.05) and TC:HDL-C ratio (F[2,44]=11.56; p<0.01) has been found only between the step aerobics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ep aerobics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training mode for modifying lipid and lipoprotein profiles of female college-ag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训练模式对兔跟腱末端区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在军事体能训练中提高跟腱末端区抗应力及抗损伤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跑步训练组(采用跑台跑步训练,n=15)、跳跃训练组(采用电击跳跃训练,n=15)、循环训练组(采用跑跳循环训练,n=15).正常对照组动物于实验开始时处死,各训练组分别于2、3、4、6、8周时随机处死3只,取双侧跟腱末端区,进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跑步训练组第6周时极限应力、弹性模量均达到最高,之后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跳跃训练组在第4周时极限应力、弹性模量均达峰值,之后亦逐渐下降,第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循环训练组随训练时间延长,极限应力及弹性模量均逐步增加,8周时达到高峰,训练过程中无明显下降.结论 跑步训练可缓慢提高末端区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跳跃训练可快速提高末端区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但长期过度训练会降低其抗损伤能力;体育和训练可较快提高末端区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牵张应力并增强其抗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栓通冻干粉针剂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及高脂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剂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抗凝、降脂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普伐他汀钠降脂治疗,连用4周,两组疗程相同。治疗前后检测凝血指标、血脂状况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血脂状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针剂应用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及高脂状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降脂治疗措施,且价格低廉,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