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组64例和浅静脉留置针组62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组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通过锁骨下静脉、面部静脉、头静脉或颈内静脉)和下腔静脉(通过股静脉),浅静脉留置针组进行常规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情况(首次穿刺成功、穿刺总成功、并发症、留置时间)和治疗情况(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抢救成功)。结果:深静脉穿刺置管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浅静脉留置针组(P<0.05),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均优于浅静脉组(P<0.01)。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出血患者可以长期留置,为补液、输血及静脉营养带来便利,可有效恢复血压,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抢救肝硬化合并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上肢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观察两组输液效果、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输液效果优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抢救肝硬化合并出血患者可取得良好的输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萍  黄瑞金 《当代护士》2018,(6):138-140
目的探索使用改进后的浅静脉留置针快速建立深静脉通路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浅静脉留置针进行改进成为深静脉留置针,用改进后的浅静脉留置针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选取本院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深静脉留置针进行深静脉置管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就操作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17例,平均用时(25.7±2.5)min,观察组19例,平均用时(7.5±1.9)min;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21例,平均用时(24.8±3.6)min,观察组22例,平均用时(7.2±2.0)min。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对照组12例,平均用时(23.7±3.1)min,观察组11例,平均用时(6.8±1.8)min。以上指标两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进后的浅静脉留置针进行深静脉置管,可大大缩短操作时间,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尽快开通生命通道,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 114 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 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研究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化疗静脉通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1年2月~2003年6月,将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PICC导管通路、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NP),比较3种通路的优劣,予以χ2检验.结果PICC置管组与CVC置管组相比,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血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无中途脱管现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P<0.05).PICC置管在控制发生静脉炎和留置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组,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损伤.但PICC组输液流速较慢,可能发生导管阻塞漂移及肺栓塞,是其潜在的缺点.结论在NSCLC化疗静脉通路中,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置管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利于保护血管,但其远期的安全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1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7.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比较在颈外静脉与上肢肘正中静脉采用静脉留置针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实验组)和上肢肘正中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导管是否易脱出及血压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液体通畅良好、导管不易脱出、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用时短,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且位置固定,易于穿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及时、迅速地补充血容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注夫西地酸钠时静脉炎发生情况,选择合理的注射部位及方法。[方法]随机将106例病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A组),前臂浅静脉留置针组(B组),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PICC置管组(C组),观察3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C组与B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都能减少静脉炎发生率,颈外静脉穿刺法更易被病人接受,也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9.
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 对我科2006~2007年240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静脉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插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进行比较.结果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高,插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但导管留置时间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短,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高.结论 ICU患者如果需要留置导管较长时间,宜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而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宜选择股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0.
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将置管通过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其导管的尖端处于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的一种穿刺技术,对血管的损伤较小,并且可留置较长时间,这种治疗方法,安全且方便[1]。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92例,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PICC置管组与常规浅静脉穿刺量管组,对2组产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随着医学发展,静脉输液技术有了阶梯式发展,从传统静脉输液发展到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再到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CVC)及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是近年来临床静脉输液的最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两种颈内静脉穿刺法行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颈内静脉穿刺法行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置管术的病人,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高位颈内静脉置管组50例和股静脉置管组50例,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高位颈内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6.0%,84.0%;操作时间分别为18.8min,21.6min;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90d,63d;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16.0%,两组效果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做好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对保证静脉置管术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观察两组病人在输液效果和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输液效果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在急症血液透析中的优缺点及留置时间,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行紧急血液净化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79例、股静脉置管组62例及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9例。比较三组穿刺成功率、置管并发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三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内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最长,置管并发症最少(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在紧急血液透析中可作为首选的穿刺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金红梅  张世英  于雪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672-167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采用颈外静脉建立通路;对照组40例,采用上肢浅静脉建立通路,比较两组穿刺所用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保留时间、留置针保留所致并发症发生率等项目。结果: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能为危险患者的抢救赢得机会。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置管不同部位细菌污染与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深静脉置管术后不同时段不同部位细菌培养阳性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方法对59例颈内静脉置管和44例股静脉置管术后1d、3d、7d、14d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穿刺口各412份样本及拔管时导管头103份样本行细菌培养及细菌菌落计数,并对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置管术后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者分别为99、99、74例次,导管头细菌培养阳性9例,置管术后1d、3d、7d各采样点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比较有相关性,均P0.01;第14d各采样点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无相关性(P0.05);股静脉置管组细菌菌落计数及导管相关感染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P值分别为0.000;0.023。结论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感染与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细菌污染及置管部位的细菌菌落密度有关,规范置管操作、加强导管维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建立通路,对照组采用上肢浅静脉建立通路,比较两组穿刺时间、保留时间、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时间、保留时间、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输液速度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能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机会。  相似文献   

18.
林元红 《华西医学》2009,(10):2776-2777
目的:探讨快速有效建立院前危重患者静脉通路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我院急诊中心院前危重患者56例,其中42例行蝶型静脉留置针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A组)同时进行Y型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穿刺置管(B组),14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C组)。结果:A组37例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88.1%,成功后37例保持静脉通畅,通畅率100%,无误伤锁骨下动脉或引发气胸病例,B组29例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69.0%,23例保持静脉通畅,通畅率79.3%,C组穿刺置管成功12例,成功率85.7%,1例发生气胸,12例保持静脉通畅,通畅率100%。经卡方检验(P〈0.05)A组成功率高于B组;而A组和C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型静脉留置针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整合了外周静脉穿刺及深静脉穿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腋静脉穿刺术在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置管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将186例行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颈静脉、四肢静脉等留置针置管输液,比较2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置管的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以及置管后局部外渗、导管脱出和套管堵塞等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局部外渗、导管脱出和套管堵塞、静脉炎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腋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简单、安全、易操作的静脉留置方法,是早产儿留置针穿刺的最佳位置,可在早产儿输液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19例经颞浅静脉、72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观察置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情况,比较两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的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过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颞浅静脉组上腔静脉到位率74%,贵要静脉组9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无差异。结论新生儿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优于经颞浅静脉置管,在贵要静脉显露不清晰或穿刺不成功时,可首选颞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