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浆高胆红素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EIIAF)状态变化,探讨引起EIIAF变化可能的影响原因。方法以检测RBC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快速检测方法,将1μl离心沉淀的RBC和100μl自身血浆与150μl定量的靶细胞混合,37℃水浴30 min。1个结合5个或以上RBC的靶细胞为一个黏附功能单位,计算黏附率。结果在5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EIIAF低于35例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间EIIAF逐渐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RBC免疫黏附功能低于正常人,并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两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和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老年期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而HDL-C和HDL-C/TC则低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增高,而HDL-C和HDL-C/TC降低,且老年期变化更为明显,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追踪观察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冯苏娟  谭琳琳 《人民军医》2012,(11):1088-1089
目的:观察化疗对白血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1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8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5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化疗前和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RBC-C3bRR水平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BC-ICR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可以增强白血病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临床治疗中仍需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血管病变者40例,无血管病变者5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均为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1~2 mL,迈瑞BC56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已确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T2D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明显增大(P<0.01),PLT计数降低(P<0.01);有血管并发症组较无血管并发症组MPV和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1),两组间PCT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影响血小板功能,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检查对发现T2DM有无血管并发症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表达状况。方法收集ITP患儿51例及对照组(健康儿童)40例,空腹取静脉血抗凝。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分别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急性组与慢性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Treg细胞百分率(3.67±1.23)%显著低于对照组(5.16±2.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组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急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及TGF-β1结果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组显著低于急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儿Treg细胞减少,其分泌的IL-10、TGF-β1等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降低,这些改变在慢性病例尤其明显。上述变化表明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降低是ITP患儿发病的机制之一,也是慢性病例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中红细胞膜Ⅰ型补体受体(RBC—CR_1)的变化。方法:采用补体致敏酵母多糖,测定高脂血症患者RBC—CR_1的变化。结果:血浆中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红细胞膜(RBC—m)TC,载脂蛋白A(ApoA),ApoA/ApoB升高者RBC—CR_1花环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分别为对照组13.9±2.2%,高脂血症组10.5±2.6%(P<0.01)。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调节降低,脂类代谢失衡造成免疫复合物的堆积,封闭了红细胞膜上CR_1的位点,阻碍了免疫复合物充分粘附在红细胞膜上,使其不能及时清除大量的沉积脂质,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检测了25例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和25例无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并与25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和GS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P<0.01~0.05);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Glu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治疗后血清Glu水平为(5.6±1.5)mmol/L明显低于入院时Glu水平(11.2±2.9)mmol/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6个月,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恢复良好率(52.00%)明显高于糖尿病颅脑损伤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Glu水平可辅助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血清GSP检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或糖尿病性血糖增高具有鉴别价值,也可作为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 VCAM-1)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治疗前后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内皮舒张功能指标NO浓度、反应性舒张程度、静息状态直径,v WF、s VCAM-1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O浓度、反应性舒张程度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 WF、s VCAM-1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防治孕妇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4例有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预防性治疗,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出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防治孕妇产后大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脂益肝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降脂益肝汤对高脂血症126例,其中并发脂肪肝74例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及超声分度情况。结果:本组显效108例,占85.7%;有效15例,占11.9%;无效3例,占2.3%;总有效率97.7%。治疗后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脂肪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超声分度正常者比例非常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重度、中度和轻度者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降脂益肝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患者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患病组中CR1基因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8.75%、35.00%和6.25%,对照组中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8.75%、26.25%和5.00%,两组CR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组基因突变率为41.25%,对照组为31.25%,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梅毒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红细胞CR1基因发生突变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75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n=72)和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n=203),检测血清UA、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分析UA水平变化与肾功能及血糖(GLU)和血脂的关系,同时以8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血UA水平(234.6±69.4)μ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94.4±60.3)μmol/L,(t=6.739,P<0.001);糖尿病肾病组UA水平(367.1±121.4)μmol/L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4.714,P<0.001)。203例糖尿病肾功能正常组中UA降低者44例(21.7%),UA升高者1例(0.5%);72例糖尿病肾病组UA降低者1例(1.4%),UA升高者16例(22.2%),两组间UA异常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02例糖尿病伴有TG升高者UA水平为(299.7±96.4)μmol/L,173例糖尿病TG正常者UA水平为(251.6±104.2)μmol/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754,P<0.001)。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UA与GLU呈明显负相关(r=-0.3111,P<0.01),与TG呈明显正相关(r=0.2691,P<0.01),与TC无明显相关性(r=0.1067,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有低UA血症和高UA血症两种表现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正常时,血UA水平降低,当糖尿病并发肾病时,血UA水平明显升高。检测血清UA对帮助判断糖尿病病情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红细胞CRl密度相关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酶切技术测定患者红细胞CRl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结果患病组中CRl基因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8.75%、35.00%和6.25%,对照组中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8.75%、26.25%和5.00%。两组CRl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患者组基因突变率为41.25%,对照组为31.25%,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梅毒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红细胞CRl基因发生突变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在高原慢性肺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A组)、缓解期患者47例(B组),健康对照组40例(C组),分别测血清和诱导痰中IL-6、肺功能和血气。结果:A、B组血清和诱导痰中IL-6、PaCO2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1),FEV,%、FEV1/FVC、PaO2水平显著低于C组(P均〈0.01);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A、B组诱导痰中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清(P均〈0.01)。A、B组血清和诱导痰中IL-6与FEVl%、FEVl/FVC、PaO2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IL-6参与了高原慢性肺心病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中期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情况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早中期胃癌患者40例,根据外周血CEA-mRNA表达情况分为微转移组与无微转移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侵犯深度以及Brrmann分型差异,玫瑰花环实验法检测所有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C3bR)花环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ICR)花环百分率等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微转移组与无微转移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发病部位、侵犯深度以及Brrmann分型等临床特征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转移组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C3b受体(C3bR)花环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ICR)花环百分率均低于无微转移组患者(P<0.05)。结论发生微转移的早中期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 26例ALL初发未治患者及 5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LL初治患者血清bF GF水平为 (64. 71±27. 45 )pg/L,复发患者血清bFGF水平为 ( 76. 02±27 07 )p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 ( 24 06±5. 97 )p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01, 0. 05 );化疗后完全缓解 (C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29. 64 ±7. 02 )pg/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经化疗无效 (N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76. 16±29. 83 )pg/L]与化疗前水平 [ ( 82. 11±32. 64 )pg/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N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 [ 50. 36±12. 52 )pg/L],P<0. 01。结论 ALL患者存在bFGF的异常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对ALL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MR1评估左室壁心梗后左心室功能。方法:利用快速稳态平衡进动序列对41例受检者行心脏MRI检查,正常组19例,心梗组18例,其他疾病4例予以排除。分别测量左室的射血分数,心脏各层面、各分段的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室壁厚度(mm)、室壁增厚率(%)及室壁运动幅度(mm),分析正常组不同层面之间、同一层面不同分段之间相关参数,再进一步比较正常组与心梗组之间左室射血功能和室壁运动指标。结果:正常组舒张期厚度各层面间存在差异(P<0.05),收缩期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室壁运动幅度中间层面高于心尖部层面及基底部层面,但无统计学差异,室壁增厚率由心尖到基底部逐渐减小,心尖部与中间层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基底部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基底部及中间部层面收缩期室壁厚度、室壁增厚率、运动幅度在下间隔、前间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分段间无明显差异,但间隔部明显小于其他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各段间相关参数均无明显差异。心梗组的射血分数(40.02%±15.49%)较正常组(69.32%±8.89%)明显降低(P<0.05),心梗组收缩末期室壁厚度、室壁增厚率及室壁运动幅度值也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心梗组舒张末期室壁厚度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电影成像能准确测量左室壁运动参数,对心梗后室壁运动异常进行可靠评价,可以对左心功能作出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收集了高原地区 43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 、CD4 、CD8和CD19检测 ,并与 40例正常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均P <0 .0 1) ;CD8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5) ;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高原地区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高原地区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及11例复发患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初治组及复发组血清α1-A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3.658,P<0.001);15例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α1-AG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t=0.776,P>0.05),与其化疗前血清α1-AG水平比较,结果差异显著(t=28.799,P<0.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难治组血清α1-AG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难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6.167,P<0.001)。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难治组血清α1-AG水平均高于非难治组水平,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72,P<0.001)。结论检测血清α1-AG水平对于监测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效果及复发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