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临床治愈率为31.7%,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能发挥协同效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当归油治疗肩周炎30例,并随机选择30例以单纯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治愈32例,对照总有效率为100%,治愈21例。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通过穴位刺激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穴位注射疗法,使药物直达病所,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肩周炎简单高效的方法。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穴位注射加推肘拉腕手法和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治愈率分别为60.0%和37.5%。治疗组在治愈率及见效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加推肘拉腕法治疗肩周炎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采用电针配合风市穴穴位注射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8.6%,优于对照组(25.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6%,优于对照组(68.6%,P0.05)。结论电针配合风市穴穴位注射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神经性耳鸣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磁场电脉冲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磁场电脉冲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0.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44.0%,总有效率86.0%,2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及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磁场电脉冲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良好,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针灸与关节松动术结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与关节松动术结合治疗肩周炎30例,与单纯针灸治疗肩周炎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结论:针灸与关节松动术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高于单纯针灸治疗法.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TDP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7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全权  陈海林 《陕西中医》2002,23(3):265-265
目的 :探索综合疗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TDP理疗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 7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6 0 % ,对照组治愈率为 40 %。经统计学处理 0 .0 1 相似文献   

10.
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用推拿配合康宁克通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6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从比较中看到推拿配合康宁克通穴位注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推拿组。结论综合疗法疗效高,用药量少,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条口穴基础主治。方法:根据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研究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的临床试验原则,将257例肩周炎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24例,口服消炎止痛药联合针刺条口穴;对照组133例,单纯口服消炎止痛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镇痛疗效方面,试验纽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1.7%,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肩部功能活动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59.4%,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口服消炎止痛药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取效迅速,安全舒适,其疗效优于单纯服用消炎止痛药。  相似文献   

12.
烧山火针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建明  卢洪  胡虚白 《中国针灸》2006,26(8):581-582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譬。7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法配合推拿手法和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和肩关节功能锻炼,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6.5%、70.2%,对照组分别为88.9%、50.8%,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烧山火针法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1月门诊及住院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活动度评定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研究病例均未出现治疗后症状加重、皮肤瘀斑、血肿、骨折等并发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肩关节各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各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推拿配合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肩周炎,具有协同效应,能显著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老年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拿手法配合针灸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弱于参照组患者,但肩关节功能评分远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子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子灸)34例与对照组(温针灸)30例,疗程结束后(23 d)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肩痛评分比较,两组均可缓解肩痛,但治疗第1~14天,观察组治疗肩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第21天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两组均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治疗第1~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第21天后观察组对于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都有较好疗效,但电子灸较温针灸更具安全、环保、能量化和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药联合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8月营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肩周炎患者93例临床完整资料,将采用三痹汤治疗的4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浮针疗法联合三痹汤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相似文献   

17.
张晓燕  张凌娟  张礼璐  张羽 《陕西中医》2020,(10):1492-1495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针灸联合点揉法治疗老年肩周炎(风寒痹阻证)的效果,着重探讨其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炎症状态、疼痛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5例老年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运动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熨、针灸联合点揉法进行中医外治协同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临床的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疼痛递质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更好,总有效率高达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13%(P<0.05);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但肌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以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TGF-β1、GM-CSF水平及疼痛递质SP、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针灸联合点揉法更利于改善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抑制血清中TGF-β1、GM-CSF、SP、PGE2表达而发挥的抗炎、镇痛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在粘连型肩周炎患者手法松解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粘连型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肩关节黏连手法松解术,术后对照组行常规肩关节康复指导训练演示指导护理,观察组在行常规肩关节康复指导训练演示指导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具体内容为点穴按摩与中药熏蒸两部分,予以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的疗效评定、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 ley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ADL、活动度、肌力、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ADL、活动度、肌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的点穴按摩与中药熏蒸能更好的促进粘连型肩周炎患者手法松解术后康复治疗,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9.
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贾卫华  张镜  王玲  刘梅举  马艳东 《河北中医》2003,25(12):925-927
目的 观察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1 0 0例 (治疗组 ) ,并与常规针刺治疗 1 0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 78.0 0 %、99.0 0 % ,对照组分别为 61 .0 0 %、87.0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缩短疗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 .0 1 )。结论 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 ,能较快缓解疼痛 ,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桂温经汤加味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血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诊治的肩周炎患者共有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每日1次,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在接受关节松动术治疗的基础采取麻桂温经汤加味内服,1剂/d,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五羟色胺(5-HT)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疼痛评级指数(PRI)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b),全血黏度以及血清PGE2,SP,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1%(5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48/58)(χ^2=4.685,P<0.05)。结论:麻桂温经汤加味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血虚寒凝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肩关节活动度,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下调疼痛介质PGE2,SP,5-HT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