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和氯己定-磺胺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74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qacE△1-sul1基因。结果74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44.6%~94.6%之间,qacE△1-sul1基因阳性有54株,阳性率74.3%。结论阴沟肠杆菌具明显的多重耐药特征,qacE△1-sul1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高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掌握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高产AmpC酶采用表型筛选法,耐药谱选用改良K-B法,基因分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结果50株阴沟肠杆菌中表现高产AmpC酶株有16株(32%)、单产ESBLs菌株有8株(1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有8株(16%),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产酶和不产酶菌株间的耐药率差异存在显著性,RAPD基因分型得的遗传聚类图,可分为4类.结论阴沟肠杆菌有很高的耐药性,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RAPD技术对阴沟肠杆菌感染同源性分析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及其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的分布以及对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29株阴沟肠杆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头孢美唑、亚胺培南、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PCR检测qnr基因并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9.3%~89.7%;对头孢美唑、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6.6%、89.7%、82.8%、55.2%、13.8%;29株阴沟肠杆菌中,2株细菌携带qnrA1基因,占6.9%。结论阴沟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为多药耐药菌,少数菌株中存在qnr基因,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型(NDM-1)基因检测分析,为临床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试验菌株分离自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临床标本,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way 40plu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应用WHONET5.4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扩增NDM-1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35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91.4%,但也出现3株耐药菌株,其次为阿米卡星;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及广谱青霉素的耐药率>90.0%,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率>40.0%;3株亚胺培南耐药菌株NDM-1检测均为阳性,且同源性为100.0%。结论 多药耐药阴沟肠杆菌及产NDM-1阴沟肠杆菌的出现,造成耐药形势日益严峻,需要加强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5.
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分布以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采用WHONET 5.3软件分析。结果2000~2004年间,我院共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阴沟肠杆菌416株;标本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外科监护病区、神经内科等科室,分别占25.2%、9.6%、8.6%;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耐药性5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亚胺培南仍保持了较高的敏感率。结论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高耐药率且多重耐药较为普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及整合子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患者SMA分离株100株,分析菌株标本来源、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qacE△1-sul1基因、sul1、dfrA1、Ⅰ类整合子可变区和Ⅰ、Ⅱ、Ⅲ类整合子,分析相关耐药机制。结果 SMA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74.00%)和咽拭子标本(9.00%);对米诺环素(2.00%)、左氧氟沙星(17.00%)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17.00)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100.00%)、庆大霉素(95.00%)耐药率较高;共检出Ⅰ类整合子(IntⅠ)41株,未检出Ⅱ、Ⅲ类整合子,41株IntⅠ阳性菌株中检出qacE△1-sul1阳性7株、sul1 4株、dfrA1 2株,59株IntⅠ阴性菌株中检出qacE△1-sul1阳性2株、sul1 1株,均分布于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株中,阳性菌株中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于阴性菌株(P<0.05); IntⅠ阳性菌株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高于阴性菌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的遗传标记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质粒AmpC酶基因ACT 1、DHA,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耐消毒剂基因qacE△1 sul1;铜绿假单胞菌4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qacE△1 sul1、merA、tnpA、tnpU)。结果大肠埃希菌质粒AmpC酶基因ACT 1、DHA阳性率分别为57.50%、40.00%,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阳性率为47.50%,耐消毒剂基因qacE△1 sul1阳性率为57.50%。铜绿假单胞菌中qacE△1 sul1基因阳性率为48.57%,merA阳性率为11.43%,未检出tnpA、tnpU。结论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携带质粒AmpC酶基因、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 sul1;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携带qacE△1 sul1、merA基因。不同菌株间的耐药基因可以相互传播,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患儿中分离得到的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按照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对54株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型进行检测,采用PCR法检测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结果从分离出的3 14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检出率1.7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占57.4%,大肠埃希菌13株占24.1%,阴沟肠杆10株占18.5%;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占48.1%,其次为尿液和血液;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1.0%和80.6%、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是84.6%和100.0%、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0.0%和100.0%;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中,改良Hodge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4.4%,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8.1%,经PCR检测呈阳性的有49例占90.7%。结论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3种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高于亚胺培南,主要产生B类金属酶(IMP),肺炎克雷伯菌还产生碳青霉烯酶A类(KPC)。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浙江省余姚市各社区医院临床的阴沟肠杆菌的分布,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更好地指导社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控制感染。方法用WHONET5软件统计分析2007-2009年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结果 2007-2009年分离阴沟肠杆菌分别为105、103、117株;主要来源于各社区医院就诊患者的痰液标本,2007、2008年和2009年分离率分别为45.7%、43.7%和47.8%;其次为尿液标本,分别为15.2%、11.7%和12.8%;在耐药率方面,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均>90.0%;其次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50.0%;耐药性最低的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5.0%,其次为庆大霉素,耐药率<21.0%。结论余姚市各社区医院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碳青霉烯类与氨基糖苷类最为敏感,各社区医院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年3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按照美国NCCLS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38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143株,阴沟肠杆菌3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占100.0%,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占1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0%、76.0%;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仅为2.6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0. 结论 3种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加强医院病原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尤为重要,目前,亚胺培南仍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情况及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8月-2008年7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阴沟肠杆菌98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进行AmpC酶初筛,酶提取物三维试验确证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pC酶基因。以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98株阴沟肠杆菌中有36株携带AmpC酶,检出率36.73%。在36株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中,检测到仅携带DHA基因株6株(16.67%);仅携带ACC基因株20株(55.56%);同时携带ACC和MIR基因株8株(22.22%);同时携带ACC、MIR和FOX基因株2株(5.56%)。产AmpC酶菌株对头孢西丁全部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抑酶剂、氨曲南、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耐药(44.44%~91.67%);对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7.78%、0.00%。结论阴沟肠杆菌AmpC酶携带率高,是导致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原因;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应以药敏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5年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初筛及表型确证试验;K 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产ESBLs菌株的基因类型。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62.22%(56/90)。产ESBLs菌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与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SHV型、CTX M 1型、TEM型、CTX M 9型的检出率分别为69.64%、51.79%、37.50%、0.00%,同时携带2种、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分别占35.71%和14.28%。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基因型以SHV、CTX M 1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安徽省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及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ATB STAPH5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42株MRSH进行1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RSH中mecA、qacA/B/C、qacA、ermA/B/C、ermB、TetM耐药基因;D 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结果42株MRSH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100%敏感,对利福平、米诺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的敏感率>90%;而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70%,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0%。mecA、qacA/B/C、qacA、ermA/B/C、ermB、Tet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0%(42株)、64.29%(27株)、59.52%(25株)、40.48%(17株)、28.57%(12株)、9.52%(4株)。D 试验阳性13株,诱导性耐药占30.95%。结论安徽宿州地区分离的MRSH呈多重耐药性,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12月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1 33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 044株(78.49%),革兰阳性(G+)球菌215株(16.17%),真菌71株(5.34%)。G-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308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05株)、鲍曼不动杆菌(138株)、阴沟肠杆菌(122株)及大肠埃希菌(105株)等。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79.00% 和41.00%。亚胺培南仍是治疗G-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40.00%和98.1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细菌。结论了解临床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2006年1-12月临床分离的293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K B琼脂纸片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93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168株(57.34%)。各类标本中,产ESBLs率以痰标本分离株(64.71%)最高,其次为血液(62.50%)和脓液标本(57.14%);各科室中,产ESBLs率以重症监护室(ICU)分离株(65.22%)最高,其次为内分泌科(65.00%)和肿瘤科(63.33%)。除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外,产ESBLs菌对其他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均P<0.01);产ESBLs菌株不仅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曲南等抗生素广泛耐药,同时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5%(分别为0.00%、3.30%)。结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较高;产ESBLs菌株对临床常用多种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可经验选用的药物十分有限。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资料。结果 409株不动杆菌属细菌标本分布: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占75.79%,其次为血液标本8.56%,其他标本(尿、深静脉插管、分泌物)15·65%;科室分布:以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检出最多,占40.59%,其次为内科ICU 37.41%,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22.00%;菌种分布: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最多,占80.20%,其次为洛菲不动杆菌16.87%,溶血不动杆菌2.93%。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分别为2.69%、14.18%、19.56%、15.16%、15.65%、9.29%和14.1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67%和5.8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7%。结论不动杆菌属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非发酵病原菌之一,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现有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不动杆菌属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ICU多重耐药菌定植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FRE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体内多重耐药菌的定植情况和耐药特点。方法应用细菌学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11月-2009年4月入住该院ICU的82例患者鼻前庭拭子和直肠拭子进行筛查培养,并做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38例患者标本中检测到多重耐药菌,定植率为46.34%。包括62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和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未检测到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62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 (4.84%) 低,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不同细菌耐药情况不尽相同;4株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完全敏感,对克林霉素、磷霉素和庆大霉素部分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该院 ICU患者体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高,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加强监测,避免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其对青霉素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10年2月新住院及门诊患儿各类标本,经实验室培养、分离,采用VITEK Compact鉴定肺炎链球菌711株;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分析肺炎链球菌对上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711株肺炎链球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83.26%),其次为鼻咽拭子(8.86%)及静脉血(4.36%);主要分布在呼吸/消化内科(39.94%)和心血管内科(22.50%)。对青霉素敏感率为15.61%,青霉素不敏感率为84.39%(600株);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1.98%、86.32%和31.23%;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00%。结论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严峻,必须加强对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鉴定及药敏仪,对2010年2-9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主要菌种做药敏试验。结果11 785份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4 094株(34.74%),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2 826株(69.0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 012株)、大肠埃希菌(574株)、鲍曼不动杆菌(438株)、阴沟肠杆菌(221株)等;革兰阳性(G+)球菌1 167株(28.5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02株) 、肺炎链球菌(296株) 、表皮葡萄球菌(193株)等;真菌101株(2.47%)。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株检出率分别为23.91%和22.13%;G-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00%~2.9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12.19%,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35.75%,溶血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47.87%,上述细菌对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00%。检出耐万古霉素肺炎链球菌8株(2.70%),但其对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为0.00%。结论该儿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应与微生物室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变迁,根据药敏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新的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