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roxadusta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MM肾性贫血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两组均进行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3疗程后血红蛋白(Hb)、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Hb、EPO、TSAT、SI、TIBF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两组Scr、BUN、IL-1β、IL-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3疗程后,观察组HIF-1α水平有所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联合罗沙司他治疗MM肾性贫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EP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纠正铁代谢,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还能降低HIF-1α水平,有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血宝胶囊联合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治疗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维铁口服溶液,15 mL/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新血宝胶囊,2 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治疗后,两组Hb、MCH、MCHC和铁蛋白水平较治疗明显升高,而TIB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血宝胶囊联合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指标和铁代谢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寿先进  沈实现 《药学研究》2020,39(6):364-366
目的 比较口服铁剂多糖铁复合物(红源达)、静脉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分别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使用,治疗伴有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病例来自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肾病科收治的1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病患者;144例患者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口服组(76例)患者服用多糖铁复合物,每次150 mg,每日2次;餐前1h或餐后2h服用,总疗程8周。静脉组(68例):将100 mg蔗糖铁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前4周每周2次,每次100 mg;以后每周1次,每次100 mg。结果 经χ2检验分析显示,口服组与静脉组间性别组成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治疗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年龄、体重、EPO剂量等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Hb、HCT、MCV、MCH、MCHC、FER水平均显著改善(均PP>0.05);静脉组Hb、FER水平明显高于口服组,但其值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静脉铁剂蔗糖铁在纠正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血宝胶囊联合二维亚铁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二维亚铁颗粒,5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新血宝胶囊,2粒/次,3次/d。所有患者采用上述治疗方案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常规指标和铁代谢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常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铁代谢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血宝胶囊联合二维亚铁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改善血常规指标和铁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及对内皮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安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测定血清内皮素(ET),并由有经验的超声诊断医师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变化等。结果治疗后两组Hb和HCT均明显升高,ET水平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变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AD、LVDs、LVDd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有效改善或抑制左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有效预防心衰的发生,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脾生血片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慢性肾病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河南宏力医院接收治疗的130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法分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罗沙司他胶囊,70 mg/次(40~60 kg),100 mg/次(≥ 60 kg),3次/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健脾生血片,3片/次,3次/d。两组用药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值(H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铁调素(Hep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BC、HT、Hb、SF和SOD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而IL-6、Hepc、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2.31%,P<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健脾生血片治疗肾性贫血效果确切,有效改善贫血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左卡尼汀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于每次透析结束后iv左卡尼汀注射液1 g,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和以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营养学指标TP、Alb、TRF、PA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治疗组TP、Alb、TRF、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减小,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较治疗前变化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AD、LVDs、LVDd和LVPWT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期始末血流速度E、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计算左房每搏量(SV)较治疗前显著性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A、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SV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保护心肌细胞,延缓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继续透析治疗,同时予补钙和降血压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予硫酸亚铁缓释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根据患者血红蛋白含量调整药品剂量,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治疗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和8周,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和血清铁水平等血液指标,以及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等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均未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能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和肾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碳酸镧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50 mg/kg同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伍,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碳酸镧咀嚼片,0.5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肾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细胞因子指标和血管钙化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CRF 2.0)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Ca)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抑素C(CysC)、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TSP-1)、β2-微球蛋白(β2-MG)、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显著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S)积分、腹主动脉钙化(AACS)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碳酸镧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延缓血管钙化,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益气维血胶囊联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温水冲服复方硫酸亚铁颗粒,1袋/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气维血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比容(HCT)、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铁蛋白(S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RBC、Hb、MCHC、HCT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RBC、Hb、MCHC、HC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铁调素、SF高于治疗前,sTf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铁调素、SF高于对照组,sTf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确切,能提高RBC、Hb水平,改善铁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1.
苦碟子注射液与5种中西药注射液配伍的体外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与常同用的5种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测定苦碟子注射液配伍前后pH、微粒数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苦碟子氯化钠注射液与5种注射液体外配伍时均无沉淀产生;与丹红注射液配伍时溶液pH下降,与其余4种注射液配伍时pH均升高,但60min内pH均呈下降趋势,且与法莫替丁注射液、培他啶注射液配伍时溶液的pH下降略快于其余3种;5种配伍液中腺苷的吸光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均匀下降趋势,与时间成负相关性;在配伍15min时测定微粒,5种配伍液全部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可与这5种注射液配伍,但宜在15~30min内给药完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控制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我院干预前后(2012、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百分比由2012年的31.3%下降至21.9%,重点中药注射剂品种2013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2年,部分科室使用中药注射剂比例下降。结论:我院制定的对中药注射剂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简要介绍国际注射剂使用指南和用药原则、评价标准和工具以及监管措施.为我国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列举国际上现有注射剂使用指南、评价标准和工具.以及欧美等国注射剂的管理.阐述不同国家有关注射剂的相关政策。结果: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及经济损失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很多国家地区都制定了多方面的政策.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结论: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关注射剂使用情况的评价指标不统一.对于注射剂的使用行为的干预还未大范围的实施.各医疗机构对于注射剂合理使用的监管还不够全面.中国仍需参考和借鉴国际上注射剂应用的评价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两组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500 mg/m2,1~5 d。治疗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20 mg/m2,1~3 d;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25 mg/m2,1~3 d。两种方案均自放疗第1天开始,连续治疗21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同时随访24~48个月,计算患者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07%、80.3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3、4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Ⅳ度恶心、呕吐、放射性食管炎、口腔炎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同步放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远期生存率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肝癌的成本-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150例晚期肝癌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即艾迪注射液组、康莱特注射液组、榄香烯注射液组、消癌平注射液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丝裂霉素、吡柔比星、顺铂的介入治疗。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患者分别辅以上述4种不同中药注射剂予以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评价5组的成本-效果。结果:艾迪注射液组、康莱特注射液组、榄香烯注射液组与消癌平注射液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3.05、185.14、183.83、184.95,对照组为125.84,艾迪注射液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其他3组中药注射剂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组、康莱特注射液组、榄香烯注射液组与消癌平注射液组治疗3个月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64%、84.62%、89.64%、80.77%,均高于对照组的57.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肝癌均优于对照组,艾迪注射液组经济学成本优于其他3组中药注射剂组。晚期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基础上辅以艾迪注射液是较为经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诱发因素,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种中药注射剂50例ADR报告,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史、所用药品名称、所涉及的器官及系统、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19例(38%)、女31(62%),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多(19例,38%),累及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附件(27例,54%),主要表现为皮疹,其次是过敏样反应。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诱发因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及甘利欣注射液,对照组应用甘利欣注射液,观察ALT及HBV—M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串均较对照组高,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7%、10.4%(P<0.01),ALT复常率分别为94.5%、75.0%(P<0.01)。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有较好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19.
张宴斌  汪保孝 《中国药业》2013,22(8):102-103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均给予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凝、降颅压、降血压、降纤、改善脑循环代谢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4.00%,治疗组为96.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另外加用喜炎平注射液25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疗程均为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9.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