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发展的预测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COVID-19患者120例,分为重症组(17例)和轻症组(103例).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近期危重事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3日—2月15日COVID-19患者73例,根据是否采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无创和有创辅助呼吸设备将患者分为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记录入院当日、1~≤4 d和4~≤8 d 3个阶段14项实验室常规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白细胞(WBC)计数、淋巴细胞(Ly)计数、血小板(PLT)计数、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以及转归资料(观察至2020年3月6日)。比较2个组差异,分析COVID-19患者入院8 d内发生危重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对COVID-19患者近期危重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危重组年龄、糖尿病史例数、死亡率均高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PT、DD、WBC计数、CRP、AST和BUN水平在3个阶段均高于非危重组(P0.05);危重组APTT、Fg、TT、AT、Ly计数、PLT计数和Cr水平在不同阶段均与非危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个组ALT水平在3个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与PLT计数分别是近期危重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和独立保护因素。DD、PLT计数、DD+PLT计数预测危重事件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95%可信区间(CI)为0.739~0.902]、0.764(95%CI为0.652~0.876)、0.809(95%CI为0.704~0.915),敏感性分别为67.4%、85.8%、67.9%,特异性分别为93.7%、60.7%、86.8%。结论 DD和PLT计数与COVID-19患者近期危重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所有指标均由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测定。结果对55例孕中期孕妇(实验组)与5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孕中期孕妇组PT、APTT、TT、Fib、ATⅢ、PC、PS、FDP和D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妊娠中期孕产妇凝血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妊娠相关的高凝血状态和存在血栓并发症风险,孕产妇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实验室部分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COVID-19轻型及普通型(普通组)和重型及危重型(重症组)患者血常规、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  相似文献   

5.
肝病患者多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将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37-2338,2340
目的探讨146例不同肝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46例不同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结果肝病各组PT、APTT、TT、D-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Fib、PLT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轻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中、重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轻度慢性肝炎组比较,除PT水平差异不明显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组分别与其他肝病组比较,除TT水平与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差异不明显外,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病各组PT、APTT、TT、D-D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Fib、PLT呈负相关。PT、APTT、TT、Fib、D-D及PLT的检测对评价肝脏的受损程度和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诊治及其病情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疾病分型中血浆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5日~2月24日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COVID-19的52例患者住院期间检查的101份血凝标本,将样本按采血时患者的疾病分期分为轻症(n=31)和重症(n=70)。应用非配对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曲线)分析探讨凝血指标以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其中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结果 101份血凝标本中,重症组凝血指标中的APTT,TT和PT以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PT,D-二聚体,APTT+TT,APTT+PT和TT+P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5,0.749,0.760,0.949,0.764,0.758和0.865。结论 单独D-二聚体、凝血指标联合使用对COVID-19疾病分型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辅助临床诊疗,进一步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对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以ICU收治的107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按各凝血指标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血小板(PLT),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Ⅲ。结果MODS组FDP、D-dimer明显高于非MODS组,PLT明显低于非MODS组,PT、APTT明显较非MODS组延长。死亡组D-dimer明显高于生存组,PLT明显低于生存组,TT、APTT、PT明显较生存组延长。凝血相关指标异常组APACHEⅢ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出现显著异常,其中PT、APTT、D-Dimer、PLT对病情严重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外伤围术期凝血功能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脑外伤患者8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分为轻型组(GCS 13~15分)、中型组(GCS 9~12分)、重型组(GCS 3~8分)。按术后3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继发性脑梗死组及无继发性脑梗死组,迟发颅内血肿组及无迟发颅内血肿组,按术后2周内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监测术前2 h及术后2 h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运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围术期的凝血指标异常对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与轻型组比较,中及重型组患者在术前2 h内的PT及APTT延长,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型组在术后2 h内PT及APTT延长、DD升高与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脑梗死患者与无继发性脑梗死患者比较,PT缩短,PLT及DD增高(P0.05);而迟发颅内血肿患者与无迟发颅内血肿患者比较,PT均延长,DD增高(P0.05),其中发生继发性脑梗死及迟发颅内血肿患者在术后2 h内PT及PLT结果与术前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术前2 h PT延长,DD升高(P0.05),其中死亡组患者在术后2 h内PT及DD指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对评估脑外伤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条件和抗凝剂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两种不同的抗凝剂,用STA-R型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与3 000r/min离心10min组测定结果比较,除3 000r/min离心5min组PT、TT、ATⅢ、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结果相比,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使PT、APTT、TT延长,ATⅢ活性增高(P0.05),而Fib、DD、F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000r/min离心10min为凝血功能检测的最佳离心条件,且测定Fib、D-D、FDP时临床可用EDTA-K2抗凝血替代,其余均必须使用枸橼酸钠抗凝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重症患者之间以及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常规指标、生化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结果的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COVID-19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对其中30例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常规指标、生化指标和DD进行动态观察。以100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OVID-19重症组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血小板(PLT)计数均低于COVID-19普通型组(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DD均高于COVID-19普通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COVID-19重症组白细胞(WBC)计数、PLT计数、NEUT#、LYMPH#、LYMPH%均降低,NLR、LDH均升高(P<0.05);COVID-19普通型组WBC计数、PLT计数、NEUT#、NLR、LYMPH#、尿素、CK、DD、LDH均降低(P<0.05),LYMPH%升高(P<0.05)。30例重症患者中有7例病情加重或转危重,其WBC计数、NEUT#、NLR持续升高,LYMPH#持续降低。23例病情好转或病毒核酸转阴患者入院前期各项指标均异常,随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血常规指标、生化指标及DD检测结果对COVID-19的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前后凝血与纤溶指标监测的意义。方法 产后出血组(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212例和正常分娩组235例,检测产前及产后72h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健康体检女性85例作为健康组。结果 产前比较:正常分娩组PT/PT-INR、APTT、TT、PLT、HB低于健康组,FIB、DD高于健康组;产后出血组PT/PT-INR、APTT、TT、DD高于正常分娩组,FIB、PLT低于正常分娩组。产后比较:正常分娩组PT/PT-INR、APTT、TT、DD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高于健康组;产后出血组PT/PT-INR、APTT、TT、DD高于正常分娩组,FIB、PLT、HB低于正常分娩组。结论 产前及产后动态监测各项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存玉  文进 《临床医学》2023,(10):44-46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6例为试验组,另以1∶1比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为健康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CRP、PLT检测,对比各组TT、APTT、PT、FIB、CRP、PLT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试验组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P<0.05);与轻型患者相比,重型和中型患者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与中型患者相比,重型患者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CRP、PLT水平较高,且与病情程度和凝血功能及CRP、PLT水平存在明显关联性,病情越严重患者凝血功能及CRP、P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分析2013-07-2015-05我院ICU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28d预后分为存活组(n=45)和死亡组(n=35)。入院24h内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并进行APACHEⅡ及SOFA评分。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评价各组间凝血指标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组PLT、Fib水平显著降低,PT、APTT、TT显著延长,D-D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存活组PLT降低,PT、APTT延长,D-D水平升高(均P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TT显著延长,Fib水平显著降低(P0.01)。死亡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OR=1.089,95%CI:1.012~1.173,P=0.024)和APACHEⅡ评分(OR=1.142,95%CI:1.051~1.240,P=0.002)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TT及Fi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s(95%CI:0.570~0.813,P=0.003)和2.35g/L(95%CI:0.595~0.834,P=0.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因此监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发症及脑梗死面积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49例ACI患者,检测其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DD水平,按不同并发症或梗死面积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并发症的ACI各组血浆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单纯ACI组Fib水平与ACI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组DD水平显著高于单纯ACI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Fib、DD及FDP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DD、Fib水平升高且与并发症及脑梗死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胡浩  向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654-4655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患者的PT、APTT、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正常水平(P<0.05),Fg、PLT明显低于正常水平(P<0.05);随着病情进展性加重,PT、TT、APTT、DD水平依次增高,Fg、PLT依次降低(P<0.0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上早期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30例,死亡组16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及主要凝血指标与病情严重度(APACHEII评分)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减少(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P<0.01)、D-二聚体升高(P<0.01)、纤维蛋白原降低(P<0.01),PLT、APTT、DD与APACHEII评分有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时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动态监测其凝血指标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敏感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147例健康体检者(男性77例,女性70例)和1041例肺癌患者(男性827例,女性214例)的血浆标本,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ysmex CS-2000i和Stago Evolution,对凝血功能指标PT、INR、FIB、APTT、APTT-RAT、TT、TT-RAT、D-Dimer、ATⅢ、FDP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项指标。结果肺癌患者组与健康体检者组比较,PT、INR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肺癌患者组的FIB、D-Dimer、ATⅢ、FDP结果较健康体检者组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肺癌患者组的APTT、APTT-Rat、TT、TT-Rat结果较健康体检者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10项凝血功能指标中,FIB、APTT、APTT-RAT、TT、TT-RAT、D-Dimer、ATⅢ、FDP指标在肺癌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hromblyzer Compact 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来检测85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早期患者42例和晚期患者43例)及40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水平,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早期恶性肿瘤组TT、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恶性肿瘤组PT、TT、APTT和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晚期恶性肿瘤组PT、APTT、TT和Fib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PT、APTT和TT等时间指标的延长提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Fib指标的增高可导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和癌细胞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N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D-二聚体(D-D)、纤雏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S组的PT、APTT、Fib、D-D、FDP、MPV、PDW等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患者早期检测凝血4项、血小板参数、D-D及FDP指标,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处于疾病不同阶段时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变化。方法对10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按病情分为妊娠期单纯高血压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9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60例为正常妊娠组。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血浆D-二聚体(DD),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APTT、FDP和DD,PT和AT-Ⅲ的检测值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妊娠期单纯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APTT、FDP、DD和AT-Ⅲ等指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有明确的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改变,随着病情加重上述指标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